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_第1页
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_第2页
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_第3页
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议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制度摘要: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问题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合同利益的实现对买卖双方都十分重要。在研究风险转移制度时必须关注三个核心问题:其一,风险转移的前提条件;其二,风险转移的时间;其三,风险转移的后果。关键词:国际贸易 货物买卖 风险转移现代国际贸易的货物交付过程比较复杂,往往涉及跨国的运输,货物在 途时间一般较长,因此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更大,比如盗窃、火灾、沉船以及 不属于正常损耗的腐烂变质等,而这些致使货物遭受毁损、灭失的风险应如何划 分,应由谁来承担,切实关系到买卖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是买卖双方当事人极为 关注的问题。一、风险转移概述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仅指“货物

2、可能遭受的各种意外损失,如盗窃、 火灾、沉船、破碎、渗漏、扣押以及不属于正常损耗的腐烂变质等”,而不包括 违约风险。风险应当具有以下特征:其一,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否发生,发生的 时间以及后果都是不确定的,风险仅是一种可能性。其二,风险的发生不可归责 于双方当事人。风险是由意外事件导致的,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如果可归责 于某一方当事人,则应受其他制度调整。其三,风险问题仅仅涉及双方当事人间 对货物损失的分配。风险转移问题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合同利益的实现,对买卖 双方都十分重要。二、我国合同法中的风险转移制度我国合同法对风险转移的规定参考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 约的相关规定,具体体现在两个方

3、面 :其一,交付主义。合同法第 142条规 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卖方承担,交付之后由买 方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可以看出,我国立法采 取的是“交付主义”;其二,路货买卖。合同法第144条规定:“卖方出售运输 途中的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生效起由买方 承担。”这与公约的规定是一致的。三、完善我国风险转移制度的立法建议(一)明确相关法律概念。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是合同法中初次使用“风险”这一法律术语,但并未对“风险”作出准确定义。笔者认为应将风险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法律 规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这一概念。(二)明确风

4、险转移规则适用的前提条件。根据传统理论,标的物分为种类物和特定物两类。所谓种类物特定化就 是把处于可交货状态的货物无条件地划归于合同项下的行为。划归于合同项下的方式为:或在货物上加标记、或另行排放、或装船、或以其它方式列明,且卖方 得向买方发出货物已划归于合同项下的通知。 标的物特定化具有稳定买卖关系和 保障买方所有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卖方一物数卖的多重买卖现象,公约 第67条(2)款就强调了货物特定化对风险转移的影响。笔者建议,合同法对于风险转移的前提条件应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立法, 以货物的特定化作为风险转移 的前提条件,即非特定物在清楚地划归于合同项下以前,风险不转移至买方承担。(三)明

5、确风险转移规则的调整范围。风险转移规则具体调整着哪些方面,特别是买卖合同在有效、无效或被 撤销的情况下,是否均发生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问题?这是适用风险转移规则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但合同法对此问题却并未做出详细的规定。公 约也并未对该问题作出规定,而有的学者认为,标的物的风险承担是在买卖合 同订立后债权债务清结前发生,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标的物的风险承担在合同生 效后才能发生。笔者个人倾向于后一观点,买卖合同只有在有效的前提下,标的 物因不可归责于买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而造成毁损、 灭失时,才能适用风险承担 的原则。(四)完善违约对风险转移影响的规定。首先,关于卖方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合同法仅规定了卖方根本 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合同法第148条的规定与第94条关于根本违约的规 定有些不符,数量不足,迟延交付等可能构成根本违约的情形没有被考虑进去, 显然是不够全面具体的,笔者建议可以将“质量不符合要求”改为“与合同的约 定不符”。这样才能包括所有根本违约的情形,以维持买卖双方利益的平衡。其次,关于买方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合同法第143条,第146 条的规定可以有效防止买方故意拖延时间而产生对卖方不利的情况,对于平衡双方利益是合理的。但这两条忽略了风险转移的前提条件,将导致卖方有机可乘, 将自己己经损毁的货物谎称是合同标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