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高考物理 2021高考物理审题答题方法 我们学习学问一部分是为了拓展我们的眼界,但应对考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审题是第一关键。以下是为您整理的高考物理审题方法,供大家阅读。 高考物理审题第一步:全面想象题目给定的物理过程 每一道物理题目都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物理图景,解题就是去探究这个物理过程的规律和结果。可是,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题中给出的物理过程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因而解题首先要依据题意,通过想象,弄清全部的物理过程,勾画出一幅完整的物理图景。 例:汽车以 15 米 / 秒的速度运动,关闭油门后获得 3 米 / 秒的加速度,问 8 秒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例:小球以
2、 5 厘米 / 秒 2 得出速度滚上一斜面 , 获得 3 厘米 / 秒的加速度 , 问 8 秒钟内小球的位移 是多少 ? 对此二例 , 如能认真分析 , 想象汽车是作匀减速运动 , 然后停下来 ; 而小球沿斜面匀 减速上滚到最高点后,又沿斜面下滚,这样两个不同的过程,一般同学在解题中的错误就会大大削减,对那些涉及学问较多的综合题,不想象出其全部物理过程,解题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出现挂东漏西的现象。有的题目对某些物理过程含而不露,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想象,才能全面弄清晰。 例:有一长20cm横截面积为 20px 2 的匀称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将其水平放置,由一段水银柱封闭着一段 250p
3、x 长空气柱,让玻璃管绕通过封闭端的竖直轴从静止开头转动 , 速度渐渐增大,当转速增大到多大时,玻璃口只剩下2 cm 的水银柱? 它所描述的全部物理过程是:气柱的压强与大气压相同,所以水银柱受力平衡。随着玻璃管的转动,水银柱发生离心运动,而渐渐远离轴, 以至使部分水银从管中 抛出,与此同时,被封闭的气柱随之变长。对后一过程,在题目的文字中没有提及,但化却与我们解题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在想象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遗漏了类 似的过程。 在分析、想象物理过程中,要紧扣题意对关键字眼要认真推敲。如:"恰好平衡'、"恰好为零'的"恰好'二字;又如&qu
4、ot;最大输出功率'、"最小距离'中的" 最大'、"最小'二字;再如:"缓慢改变'、"快速压缩'的"缓慢'、"快速'二字等等。这些字眼往往都示意着一个复杂的、改变着的物理过程,假如轻易放 过这些字眼,那么你所想象的物理过程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是完全错误的。 绘制草图对我们正确分析、想象物理过程有很大的关心,尤其对那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如能抓住其关键形象,并草图表达(如物体运动轨迹草图、试验装置示意图、电路图等等),这对于进一步分析将有很大的关心。 高考物理审题其次
5、步:精准地抓住讨论对象 在完成了钥匙的第一步,刑弄清了题目给定的全部物理过程后,就要精准确定讨论对象,讨论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物理过程。 怎样才能精准地确定讨论对象呢?一般要紧扣题目提出的问题。如:"这些剩余气体的压强是多大?'我们就可挺直把"剩余气体'作为讨论对象,但也有不少题目的 讨论对象比较隐藏,那么我们间接地选定那些已知条件较多的、而且与题目所提的问题又有亲密关系的物体或教程作为讨论对象。例如:"a内气体的体积是多 大?'若挺直选留在a内气体的体积不太便利,假如选b内的气体为讨论对象,不但知道其温度、压强,而且还知道其体
6、积为已知数,同时原来氧气体除去b内的气 体就是留在a内气体了,象这样间接地选择讨论对象的方法在角电学习题中常常用到。 以上所谈的是解答一般物理习题的关键的头两步,应当引起同学重视。 高考物理审题第三步:挖掘隐藏条件 具有肯定难度的物理题目,往往含有隐藏条件,这些隐藏条件可隐藏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要求中、物理过程中、物理图象中和定律应用范围中及答案中,假如能准时挖掘这些隐藏条件,应能够越过"思维陷井',突破解题障碍,提高解题速度。 (1)由物理概念的内涵中找出隐藏条件 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题目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之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
7、方法。 (2)由物理现象的分析找出隐含条件。 高考物理问题中,有些隐含条件存在于问题叙述的过程之中,只要仔细分析题中的物理现象和临界条件,应能找出隐含条件。 (3)由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出隐含条件。 高考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题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物理过程的分析,可找出问题中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备条件。 (4)由物体运动物理规律的约束找出隐含条件。 确定物理的运动状态是解题的依据,而物体的运动状态往往受一些物理规律的约束。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物理在运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物理规律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隐含条件。例:一作斜抛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炸裂为质量相等的两块,最高点距地面 19,6 米,爆炸后1 秒
8、钟,第一块落到爆炸点的正下方的地面,此处距抛出点 100 米, 问条二块落在距抛出点多远的地面上。(空气阻力不计。)要求出其次块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就必需知道爆炸后两块的运动状态。本题中这是一个隐含条 件,我们可以通过物体在爆炸前后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来找出这一隐含条件。爆炸后,假如第一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它落地的时间为t= = =2 秒,而题中的下落时间是1秒,可以判定第一块作竖直下抛运动。考虑爆炸前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动量守恒,可以确定其次块作斜上抛运动。确定物体爆炸前后的运动状态后,就可以由运动规律和动量定律求解。 ( 5 )由题中的数学关系找出隐含条件。 正确的示意图不仅能关心我们理解题意、启发思路,而且还能通过数学关系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这种方法不仅在几何完学中有较多的应用,而且在其它物理问题中也常常应用。 ( 6 )由物理中查找隐含条件。 有些高考物理题目,所设的物理模型是不明确的,不易挺直处理,只有恰当地将复杂的模型向隐含的抱负化模型转化,才能使问题解决。 ( 7 )从关键语句中查找隐含条件 在高考物理物理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如"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它们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别值;表现为抱负化模型的用语,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制造与个人便携式电源考核试卷
- 外贸英语函电包装课件
- 探秘数学世界
- 四年级学习法探究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公共财政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鼓楼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统练(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下)历史试题含解析
- 上饶师范学院《中药鉴定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筹资原理和技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滕州第七中学2025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试题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家委会工作汇报课件
- 广东省佛山2022-2023学年外研版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模拟试卷(二)
- 四年级《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阅读测评题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5年真题+答案解析)
-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 2024年重庆八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MOOC 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