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5-佛教與中華文化的和諧觀何志平港澳佛教代表團名譽團長承接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的新六和(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 社會和睦、文明和諧、世界和平 ),本年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主題為和諧世界,衆緣和合。和合,一直以來都是佛教的核心價值和 主要精神。在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佛教作為有著深刻和諧思想 與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緩和因快速發展引起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 間的緊張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其崇尚和平和諧和 慈悲濟世的佛教精神,無疑會在中國佛教徒,乃至主張社會和諧發展的 其他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動力量,從精神層面將中國和世界和諧的步伐 推向前進。一、和在中華文化價值觀中的深
2、厚意義自古以來,中國人思想離不開和,而中國的和諧觀念在很 大程度上也是借鑒了作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所謂和 諧,就是不相同的事物能在一起,不僅是能夠和平共處,而且可以彼 此相濟互相促進。而和諧社會的核心就是人的和諧,即人與人之間,不 同團體、不同階層之間的和諧。孔子有一句話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是一種 硬性追求統一、完全一致的概念,但和是追求一種多元的、允許不 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融合在一起的, 構成和諧的局面, 產生新的事 物, 甚至它決定事物的生存和發展。我們這個文化追求的應該是和,而不是同。要追求和就需要允許多元的存在,允許求同存 異的大家庭,不同因素的綜合調和,最後才
3、能產生更好的意見,這個就 是和在中國哲學史上的意義。崇尚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在中國已經綿延幾千年,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融化于中國人的血液中和骨髓裏,形成了中華 民族特有的品質和中國人的國民性。在政治上,漢唐時期在西域征戰主 要是為了制止和根除匈奴人的侵掠。 唐代以後歷朝歷代漢族統治者在對 外關係上主張協和萬邦, 表正萬邦,尊重小國,救助鄰國,不得己而用 兵,用兵要以正義為本,反對以兵強天下。蒙古族和滿族入主中原,也 不得不沿襲漢族統治者創立的這種對外戰略。因此,中國與周邊小國形 成了一種禮儀上的朝貢關係。中國不是用武力和強制力來征服周邊國家,而是以文化之光向周邊輻射。二、天人關係的和
4、諧構成中華文化價值觀華人社會中崇尚和,從以和為貴、琴瑟和諧等,至 V和而不同,既追求社會整體和諧,又保留個性發展。已故國學大 師錢穆先生對於和有一個嶄新的闡釋和體會。他認為中華文化過 去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對天人關係的研究。西方人喜歡把天與人分開來講,換句話說是離開了人來講天。這一觀念的發 展,在今天, 科學愈發達, 愈易顯出它對人類生存的不良影響。 但是,中國人是把 天 人合起來看的。天即是人,人即是天。違背 天命,即無人文可言。人生之所以異於萬物者,在其能獨近於天命,能 與天命和合為一。天人和諧的核心價值取向,不僅是與以和 合為佛教核心思想吻合非常,更是構成中華文化價值觀的核心思想。先秦諸子
5、把天人之和作為哲學思想的價值取向:道家講天與 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老子曰: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莊 子說,天和將至。老子的道家學說教人們做事適可而止,不要走極 端,要把握好度。這實質上也是一種和的思想,而莊子 ?齊 物論篇中: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道家認為精神世界的普 遍規律是與物質世界的基本法則相通的。天、地、人等宇宙萬物,在道之中實現了生態自然的和諧統一,因此人亦應該遵循自然(天)規律,順應自然,協調陰陽,保持和諧,這才是人們應該追求的天人合-137-一最高境界。儒家重視家庭社會、國泰民安的和,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宋代理學家張載的西銘中說:幹稱父,坤稱 母,予茲
6、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 吾胞也,物吾與也。意思是說:人是天地生成的。充塞於天地之間的 氣,構成了天地的體,也構成了我的身體。統帥天地變化的是天地的本 性,也是我的本性。一切人類是我的同胞兄弟,萬物是我的朋友。我與 天地萬物有統一密切的關係。因而人之德(道德原則)與天之道(自然之普遍規律)是一致的。人與萬物的關係應是和諧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這就是天人合一最佳體現。三、佛教和合思想與儒、道天人觀吻合佛教和合思想,強調心靈清淨之和,並以和平的方式與其他文 化相攝。佛教作為一個和平的宗教,主張以和為貴、求同存異、相容並 蓄、崇尚和諧、褒揚和平,始終致力於提倡平等、推崇
7、慈悲、淨化人 心。佛教在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方面,也是一個有效的法寶。佛教認為 只有慈悲才是通向和平的唯一橋樑。因此,佛教提倡人民和順不相克 伐、歡悅和諧猶如水乳、一切衆生慈心相向,甚有愛念,皆悉 和順等等的關係模式,認為和合衆生鬥爭,令得安隱的功德比一 切之功德更是超過千萬億倍。在天人觀上,佛教更認為,人和自然 相互依存,生命主體與環境是一體不二的,具有多樣性、差別性的 衆生,只有主張山河大地、一草一木皆有佛性,人與自然因緣相成,提 倡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才能保證人自身的發展。儒、釋、道作為中華文化的主幹,核心內容都貫穿了和的 思想,對於天人關係之闡述更是如出一轍,可謂百慮一致,殊途 同歸。和的價值取向,成為中國人普遍認可之原則,而佛教的這 些核心理念和精神價值亦正正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四、從人間佛教推動構建和諧社會近年來,有不少受人稱頌的佛教大師,在構建和諧社會這個領 域中走上最前端,為拉近佛教與社會、佛教與人生的距離而努力不懈。人間佛教作為植根于中國本土文化的宗教,其積極的入世精神,和 教化個人無私的出世思想,這與當下和諧社會的核心精神相吻合。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元宇宙虚拟物品鉴定与交易服务协议
- 同传租赁合同违约金及赔偿补充协议
- 艺术衍生品开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与责任协议
- 直播带货主播专业孵化与经纪管理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湿法移膜革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白桃罐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过滤白呢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涤棉磨毛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刃形钎头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共17首
- 脾脏调节免疫平衡的分子机制
- 酒店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YST 1070-2024《真空断路器用银及其合金钎料环》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中西文化鉴赏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3 Times change!Understanding ideas 课件
- 锑矿湿法冶金新技术
- 烟草原料知识培训课件
- 糖尿病低血糖诊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