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报告样本_第1页
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报告样本_第2页
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报告样本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课程设计题目秒表/时钟计时器Z: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利用89C51单片机设计秒表/时钟计时器,经过LED显示器显示秒十位和个位,在设计过程中用一个存储单元作为秒计数单元,当 一秒钟到来时,就让秒计数单元加1,当秒计数达到60时,就自动返 回到0,重新开女台秒计数。三:设计过程:1 设计原理:此次课程设计题目是秒表/时钟计时器,由课程设计的 要求和任务,我采用的C语言编程,设计秒表要求一秒定时,采用了 定时器和FOR循环来定时,其中一个软件一个硬件,会在方案论 证 中分析在1秒时采用的是硬件定时,即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T0。先 将时钟初始化,赋入初值50ms定时,循环20次来进行1秒定时。然

2、 后由定义的变量second来进行加一运算,然后将其值经过Pl, P2 在 数码管上进行显示。其中数码管的显示时,我在程序中首先定义了一 个尖于数码管显示的字形码定义,以便在显示时调用即可。(1)方案论证:方案1:在方案1中,我们所选用的杲软件定时,即用for循环来定 时1秒进行显示的变化。方案2:在方案2中,采用的是硬件定时,即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 T0。先将时钟初始化赋入初值50ms定时,循环20次来进行1秒定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 ”1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时。方案比较: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两种方案的比较,第一,由于此次课程 设计要求是秒表,则在定时时要求比较精确,因

3、此采用硬件的定时器 定时时比较准确的。第二,由于秒表的定时程序是很小的,在利用软 件定时占用的CPU并不是很多,不能显现出来,但真正大程 序时会 很占用资源的,因此在用定时中断过程中是非常节省资源的。综合上 述两种比较,我们选用了第二种方案。(2)创新点:a在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做成的电路板上,用复位键来控制秒 表计时的重新开始,即清零。b.在以上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又重新设计了一个程序,基本原理没 有变,只是将秒表在到达59清零的瞬间向分的位数上进1,程序将会 在附录3中给出。2 硬件系统框图与说明: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半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IfflHDb-6Qg.i鑑野pai

4、red «x» (n: i&4(ronC 0 厂: t |»J2III I O 5MoXXAjs|2C74L53 | | AT简(5)朋:蘋刃PO冰 2 BUTron DV3CRYS1A1RES T0i4®3DQ0-7D00 »h首先,连接的是单片机51的最小系统,其中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在此中包括的元器件在附录3中。我们所选用的数码管是共阴极的,置1时导通,因此将单片机的Pl0P1.7连接数码 管的adp,P2 同理。然后在数码管秒表个十位的显示则由软件 程 序来控制。3 软件主要模块流程图与说明: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半

5、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在真正应用时,我们的一秒定时是用定时中断的,但单片机的TO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1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最长也不能1秒定时,因此我们采用50ms定时循环20次,用count 来控制出秒的时间达到59时,用软件来清零时循环从00重新幵始。四:课程设计总结:1:本次的课程设计,使尖于51系列单片机的,正杲我们刚刚学到的 51单片机,在平时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即使 知识是很扎实的,实际应用并不杲这样的。开始时我也觉得自己的理 论知识已经够了,但当我拿到课题时,在脑海里想的是非常好的,但 真正编成和控制时,理论和实际结合不到一起,甚至于51芯

6、片的使用 我都感觉很迷茫,还是经过搜集大量资料才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到一起 了。本次课程设计我主要负责编程,这次不但锻炼了我C语言的知 识,更加我们正在学习的51的定时与中断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实际 的操作,让我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本次的实际经验之后,让我对 单片机定时赋初值有了更新的认识,对程序的循环顺序、结构类型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对真正硬件的连接也有了认识,不再将自己的 知识局限于自己狭隘的空间中。2:经过这次课程设计秒表/时钟计时器,使我又重新幵始学习C语言,因为C语言是大一学的,至从学完就再也没用过,因此开始很 陌生,我又找了有尖资料来了解,才有了一点眉目。刚开始以为能够 用汇编很容易

7、就写出来,因为我们正在学习汇编语言,以为学的很明 白了,可杲用汇编时才发现原来都不怎么熟练,编了一会程序发现只 有一种感觉一一举步维艰啊!还是放弃汇编选择C语言吧!对于单片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 ”1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机,我们课本学习的是80C51,可是这次做课程设计用的 是89C51,这 样不但使我们掌握了 80C51,而且对89C51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 课堂上学习的都理论的,跟实际永远有一定的差距,不实践就不会发 现问题。经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把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都用到了实践中, 例如:定时/计数器的应用与中断。学习的时候不怎么理解,可是在 实践中应用了以后就自

8、然了解了。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受益匪浅,而且 都是实际的东西03: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做的是秒表/时钟计时器,最终我们选择的 是用C语言编程,但原来学的也只是能看懂别人写好的程序而己,经 过这次课程设计,更加熟练了 C语言的程序设计思路。这次课程设 计我主要负责焊接电路板,焊接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就杲数码管的 焊接,因为数码管的管脚和89C51的管脚是不对应的,而且要避免 接线的交叉,因此最后确定了布线最合理的方案,如硬件电路图所 示。我们这次设计的出现的最大冋题是电路当中的复位电路,开始电 路在Proteus ±仿真时都是能够正常复位的,但实际的电路中复位按 键后的电阻的参数不合理,导致了 RST上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