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负责教学的校长晚上 8 点半打来电话, 说教研室的特级教 师杨献荣老师第二天要到学校听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课。 我是备课组长,况且从教 14 年以来,还从未被特级教师听 过课,这样的机会怎可错过 ?因此欣然接受。 正好教到古诗石灰吟 ,就教这课吧。上次正好参加市 “轻松、高效、有创造”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感受颇深, 我就朝这个方向努力,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家常课。 案例介绍:一、导入:1 、先后板书:志、诗言志、托物言志,问学生是什么意 思?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言志、托物言志的诗。这首 诗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 (学生齐读课题石灰吟 )。二、解释题目:1、
2、“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有赞扬、称颂的意思。2 、你还知道带有“吟”的诗题吗 ?(暮江吟、游子吟三、指导熟读诗文:页 1 第1 、师范读石灰吟 。2 、“焚”是生字,前鼻音 (学生读一读 ),字义,写法 (上下 结构,双木“林” ,师范写,生也认真地写一个。 )3、学习古诗文的第一步就是要读好诗,读准每个字音, 将诗句读正确、流利。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 4 、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儿停顿,并能做到停而不 断。(1)、学生自读体会。(2)指名读,师略加指导。 (3) 齐读。四、理解诗意:1 、请同学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注上记号。出示:锤:敲打。
3、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2 、同位互相说说。3 、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适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时 加上关联词 ( 如: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因为, 它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间。 )五、体会诗情:1、诗中“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 这三 页 2 第 个词写出了石灰生产的过程,从这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什 么 ?(教师边说边在这三个词上用红笔画上红线。)(1)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体会石灰生产过程的艰辛、 困难重重、历经磨难(2) 师或学生简单介绍石灰制造的过程: 石灰的前身叫石灰 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 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 就变成
4、了生石灰。 经过烈火的焚烧, 它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 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 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 经过这次沸腾后, 又变成了熟石灰, 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熟石灰和 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 粉刷出来的。(3) 有感情地读好这三个词。 (指名读,诗指导,齐读。 )2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它全然不怕,因 为目的只有一个“要留清白在人间”3 、(师)用红笔圈出“清白” ,问:你怎么理解“清白”的 ? (1)石灰洁白干净的外形。 (2)不怕牺牲、 乐于奉献的精神。4、
5、让我们带着对石灰的敬佩、 歌颂之情, 再读这首诗。 页 3 第5、说一说你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具有石灰精神的人,说说 他的事例 ?6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 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 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触,略有所思,便吟诵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 口的诗篇。那时,于谦刚好十二岁。看到此情此景,出现在于谦眼前的难道只是石灰产生的过 程吗 ?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一位奋斗者,历经艰辛, 终于实现理想, 达到了一 种完美的境界。 )此时,他已暗暗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目标,人生追求。他立 下了什么志向 ?6、现
6、在,你们明白了诗言志、托物言志的含义了吗?7 、补充资料: 是的, 于谦发愤苦读, 走上了为官的道路, 他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因 此,超重阴险贪婪的家伙恨死他了,他们密谋策划,等待时 机,挑唆皇帝,杀害了正直无私的于谦。 (图文并茂老师或学 生介绍他一个最感人的具体事例,让于谦的形象更鲜明地留 在孩子们心目中。 )真是诗如其人,石灰吟 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让我 页 4 第们一起慷慨激昂地再次吟诵这首诗。8 、石灰被用在建筑上,它留给人间的是洁白干净的墙;石灰那粉身碎骨也全然不顾, 它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启示要 做一个坚强不屈、纯洁高尚的人。而于谦正是像石灰一样的 人,
7、他的人生就是石灰的人生,他的精神就是石灰的精神。 让我们记住于谦,记住石灰吟 。练习背诵石灰吟 。 六、作业: 板书:石灰吟锤、焚、碎 石头石灰 (坚贞不屈、要留清白 )案例分析: 所谓“高效”就是指学生花费精力少一点,收获多一点,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一、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应让学生学到 什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理 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文实践 活动。本篇案例中设计了多处语文实践活动: 1 、指导学生 朗读诗,做到了三步走: 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有感情地朗读诗。体会了诗情后的背诗。宋代的朱熹更 是进一步提出读书成诵的要求:
8、 “须要 页 5 第 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 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 远不忘。古人云: ‘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即晓其义也。 ”语文课程标准中 也指出“学习古诗文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 品的内容和情感。 ”我想这节课已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2 、依 据注释、结合生活经验自学诗,弄懂诗意。教师要讲学生需 要讲的地方,讲比较生疏的字词,如在指导理解诗意时,我 先将几个生疏的,学生不懂的字词的意思出示出来,帮助学 生理解诗意,如: “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 平常事。”接着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 同位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指名说诗意,启发学生用上关联词,并用激情的 语言将诗句间的联系变现了出来,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培养了理解、表达,自主学习的能力。二、重视了语文教材的解读和运用。1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咏物抒怀 ,通过对洁白石灰的描 述和赞扬 ,表明自己为国家建功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ava网络原理面试题及答案
- 五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果实类型试题及答案
- 医院内勤考试试题及答案
- 锦州电信面试题及答案
- 老年健康自查技巧大公开
- 家电公司质量标准管理规章
- 保安知识讲座培训总结课件
- 便利餐盒采购方案(3篇)
- 恶意划车赔偿方案(3篇)
- 办公室文秘岗试题带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高压电工】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员竞赛理论试卷答案(含答案)
- 2025年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2024年泰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招聘真题
- 学术刊物管理办法
- 造林后续管理办法
- 《房地产估价》课件
- 2025年学习强国挑战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