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 -30一、 A型题 ( 总题数: 40,分数: 100.00)1. 慢性支气管炎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分数: 2.50 )A. 支气管黏膜上皮变性、坏死、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B. 管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C. 引起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 D. 软骨变性、萎缩、钙化或骨化 慢性支气管炎起病初期,病变发生于大、中型支气管,通气、换气障碍不明显。由于炎症损伤呼吸道纤毛 一黏液排送系统,降低局部免疫力,细菌长驱直入,使疾病反复发作而不容易治愈。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既 使病变逐渐加重,同时又逐级向纵深发展蔓延,终至累及细支气管,引起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
2、围炎, 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及换气障碍。受累的细支气管愈多,病变愈重,后果也愈严重。因而急慢性细支气管 炎、细支气管周围炎是发生通气与换气障碍,导致缺氧以及肺气肿、肺心病等症状及并发症的重要环节。2. 慢性支气管炎发生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基础是(分数: 2.50 )A. 黏膜下腺体肥大B. 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炎 C. 支气管管壁软骨变性坏死D. 呼吸道黏液 - 纤毛排送系统受损 慢性支气管炎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3.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腺泡中央型肺气肿(分数: 2.50 )A. 慢性细支气管炎是本型发生的主要原因B. 病变累及肺腺泡的中央部分,以细支气管病变最明显,呈囊
3、状扩张 C. 与- 抗胰蛋白酶减少无关D. 肺泡管、肺泡囊变化不明显终末细支气管因炎症造成管腔狭窄时, 其远端的级及级呼吸性细支气管乃发生囊状扩张。 这种扩张的 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肺腺泡的中央区,故名腺泡中央型肺气肿。腺泡中央型肺气肿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细支 气管炎, 是炎症导致小气管阻塞的结果, 所以是一种继发性肺气肿。 与原发性肺气肿是因遗传性 -抗胰蛋 白酶缺乏不同,后者引起全腺泡型肺气肿。4. 肺气肿最常继发于(分数: 2.50 )A. 小叶性肺炎B. 支气管扩张症C. 慢性支气管炎 D.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最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 ( 占 80%90%)。其后依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
4、硅沉着病、慢 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肺间质纤维化等。5. 不属于肺大疱特点的是(分数: 2.50 )A. 可位于肺膜下B. 肺小叶间隔破坏C. 肺泡结构无破坏 D. 直径 2cm肺大疱是指气肿囊腔直径 2cm,破坏了肺小叶间隔 (破坏了肺泡的结构 ) 的不规则型肺气肿。位于肺膜下 的肺大疱破裂可引起气胸。6. 诊断慢性肺心病的病理形态学标准为: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前壁肌层厚度(分数: 2.50 )A. 3mmB. 4mmC. 5mm D. 6mm慢性肺心病的基础病理改变就是肺动脉高压,由于长期肺动脉高压, 可引起右心室肥大。 通常以肺动脉瓣 下 2cm处右心室前壁肌层厚度 5mm(正常为 3
5、 4mm)作为诊断肺心病的病理形态标准。7. 肺心病的心肌病变中,下列哪一种最不容易出现(分数: 2.50 )A. 心肌细胞肥大,核大深染B. 心肌细胞增生,数目增多 C. 心肌纤维萎缩、变细D. 心肌细胞肌浆溶解 肺心病时,心肌细胞肥大、增宽,核大、深染。同时,由于缺氧,部分心肌纤维萎缩、变细,肌浆溶解, 横纹消失。因为心肌再生能力很弱,负荷增加时,是以心肌细胞肥大来适应,而不是以细胞增生、数目增 多来克服增高了的阻力的。8. 下列关于肺心病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分数: 2.50 )A. 肺小动脉玻璃样变 B. 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C. 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增生D. 无肌型细动脉肌化 慢性肺心病肺
6、内血管病变主要是肺小动脉的变化,表现为:无肌型细动脉肌化,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 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数量减少。一般无肺小动脉玻璃 样变。9. 肺心病时,下列哪一种病变最不容易见到 (分数: 2.50 )A. 心脏横径增大,形成横位心B. 室上嵴增厚、增粗C. 右心室向心性肥大 D. 肺动脉圆锥膨隆 肺心病时心脏横径增大,形成横位心。心尖钝圆、肥厚,主要由右心室构成。肺动脉圆锥右心室流出 道前壁膨隆,流出道之后壁即室上嵴增粗。由于右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右心室心肌适应性肥大,心室壁因 而增厚;但是由于右心室肌较薄,当负荷增加 2 3.5 倍时,极易出现心腔扩张
7、。因此最不容易见到的病变 是右心室向心性肥大。这一点与体循环压力增高引起的高血压时心脏的特征性病变,即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不同。10. 下列哪一种病变能反映大叶性肺炎的本质(分数: 2.50 )A. 扩展到整个肺大叶的炎症B. 肺泡的纤维素性炎症 C. 肺的化脓性炎症D. 肺的肉质变 大叶性肺炎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病变肺组织可以出现浆液性炎、浆液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炎 甚至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等不同表现,其中,除早期外,以纤维素渗出为突出,肉眼观病变肺实变,而且临 床出现相应实变体征,因此纤维素性炎能反映大叶性肺炎的本质。肺化脓性炎症为小叶性肺炎的特点。出 血性病变是血管壁损伤严重的表现;肉
8、质变则是少见的并发症。11. 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分数: 2.50 )A. 铜绿假单胞菌B. 肺炎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溶血性链球菌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球菌 (占 90%以上)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12. 大叶性肺炎时,病变在肺大叶之间的蔓延是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的 (分数: 2.50 )A. 肺泡间孔 (Cohn 孔)B. 呼吸性细支气管C. 段支气管D. 叶支气管 大叶性肺炎时,肺大叶内的蔓延是通过肺泡间孔(Cohn 孔) 或呼吸性细支气管进行的,肺大叶之间的蔓延是通过“叶支气管”进行的。13. 大叶性肺炎不会发生的并发症是(分数: 2.50 )A. 肺
9、脓肿B. 肺肉质变C. 肺褐色硬变 D. 脓胸肺褐色硬变是慢性肺淤血的结果, 由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 使病变肺组织呈褐色; 长期淤血, 肺组织缺氧, 导致纤维组织增生而硬变,与炎症无关,不是本病的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大叶 性肺炎合并化脓菌感染均能引起肺脓肿,脓肿破裂导致脓胸。严重的大叶性肺炎,细菌入血且繁殖,导致 败血症。14. 关于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比较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分数: 2.50 )A. 大叶性肺炎由细菌感染所引起,小叶性肺炎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 B. 大叶性肺炎病变从肺泡开始,小叶性肺炎病变从细支气管开始C. 大叶性肺炎以纤维素渗出为主,小叶性肺炎以中
10、性粒细胞渗出为主D. 大叶性肺炎不破坏肺泡壁结构,小叶性肺炎可破坏肺组织结构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都是细菌性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虽然小叶性肺炎可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但非细菌和病毒共同引起。15. 下列不符合大叶性肺炎的是(分数: 2.50 )A. 多见于青壮年B. 传播源为带菌的正常人C. 易累及胸膜D. 破坏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结构 大叶性肺炎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肿, 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渗出, 含菌的渗出液经 Cohn 孔向邻近肺组织蔓延, 一般不累及支气管壁,但易累及胸膜 (小叶性肺炎不易累及胸膜 ) ,引起渗出性胸膜炎。16. 大叶性肺炎发生肺肉质变的主要原因(分数: 2.50 )A. 细
11、菌毒力太强B. 肝、肺淤血C. 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 D. 巨噬细胞渗出过多大叶性肺炎肺肉质变是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 释放的蛋白酶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 维素,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被肉芽组织机化取代而形成。17. 下列哪一项符合小叶性肺炎的特点 (分数: 2.50 )A. 能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细菌、病毒均能引起小叶性肺炎B. 肺内散布多数病灶,病灶均在小叶范围内C. 肺内各病灶病变表现不一致 D. 病变愈合后可以导致肺肉质变小叶性肺炎是细菌性肺炎。 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可以作为诱因, 使细菌得以入侵引起 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是肺内散布大小不等的、以
12、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的化脓性炎症病灶,尽管病 灶直径多在 1cm 左右,但各病灶发展阶段不同,因此病变表现及严重程度均不一致,也不可能局限在小叶 范围内。有的病灶处于细支气管炎阶段而较小,有的已充分发展,严重者甚至彼此融合成大片。病灶内纤 维素渗出少而中性粒细胞多,因此炎症消退后不会导致肉质变。18. 下列关于小叶性肺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 2.50 )A. 多发于青壮年B. 肺实变体征不明显 C. 常累及胸膜D. 常局限在一个肺小叶 小叶性肺炎多发于小儿、体弱老人,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并不仅仅局限在肺小叶。严重病例,病灶 可相互融合成片,甚或累及整个肺大叶,但一般不累及胸膜。由于病变
13、常呈小灶性分布,故肺实变体征不 明显。19. 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分数: 2.50 )A. 流感病毒 B. 副流感病毒C. 腺病毒D.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流感病毒,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20. 病毒性肺炎的特点中不包括 (分数: 2.50 )A. 细胞内可检出包涵体B. 炎症从支气管、细支气管开始沿肺间质发展C. 病变严重者,肺泡内可出现脓性渗出物 D. 肺组织可出现灶状坏死 病毒性肺炎常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的结果。病变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炎症从支气管、 细支气管开 始,沿肺间质发展。严重者,肺泡内可出现炎性渗出物,甚至发生
14、灶状坏死。但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不会 出现脓性渗出物。细胞内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21. 不符合病毒性肺炎描述的是 (分数: 2.50 )A. 病灶可呈小叶性分布B. 肺泡腔内有大量渗出物 C. 可有透明膜形成D. 肉眼观病变不明显 病毒性肺炎是肺间质性炎,主要病变在肺间质,故肺泡腔内不会出现大量渗出物。病变严重时,肺泡腔内 浆液性渗出物常浓缩成薄层红染的膜状物贴附于肺泡内表面,称透明膜形成。病灶可呈小叶性、节段性和 大叶性分布。22. 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共同点是 (分数: 2.50 )A. 好发年龄相同B. 都常累及胸膜C. 都是间质性肺炎 D. 都有大量咳痰 病毒
15、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都是间质性肺炎。两者都有剧烈咳嗽,但不是大量咳痰。23. 支气管扩张症好发于(分数: 2.50 )A. 双肺底B. 下叶背部,左肺多见 C. 下叶背部,右肺多见D. 双肺尖 支气管扩张症多见于下叶背部,左肺多于右肺;而肺脓肿是右肺多于左肺。24.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支气管扩张的特点 (分数: 2.50 )A. 多发生于叶及段等大支气管 B. 支气管壁的炎症损伤是主要发病基础C. 肺脓肿为其常见并发症D. 可导致肺心病 支气管扩张多发生于肺段以下级小支气管。支气管壁的炎性损伤和支气管阻塞是本病的发病基础, 尤其是前者。 病变支气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 腔内常贮有血性或脓性渗出物。
16、 由于纤毛 - 黏液排送系统等 防御功能的破坏以及扩张的支气管腔内的分泌物有利于细菌繁殖,支气管扩张常伴发脓性感染导致肺脓肿 等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等。严重病例,病肺呈蜂窝状,周围肺组织广泛 纤维化,甚至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心病。25. 支气管扩张症病变多位于(分数: 2.50 )A. 直径 5mm的支气管B. 段支气管以及直径 2mm的中、小支气管 C. 细小支气管D. 直径 25mm的支气管 支气管扩张症常累及段支气管以及直径 2mm的中、小支气管。26.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最主要是因为 (分数: 2.50 )A. 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良B. 支气管壁支撑结构破
17、坏 C. 支气管阻塞、狭窄D. 支气管周围组织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及肺结核等。 因反复感染导致管壁平滑肌、 弹力纤维和 软骨等支撑结构破坏;同时受支气管壁外周肺组织慢性炎症所形成的纤维瘢痕组织的牵拉及咳嗽时支气管 腔内压的增加,最终导致支气管持久扩张。27. 硅尘可导致硅沉着病,其中致病力最强的硅尘颗粒直径为 (分数: 2.50 )A. 5 mB. 4 5mC. 2 3mD. 1 2m 硅尘致病力与 SiO 2 尘粒的大小、接触时间、 SiO 2 浓度等有关。 SiO 2 尘粒 5m不易吸入肺内,不易 致病; 12 m的硅尘致病力最强。28. 与硅沉着病发病关系
18、最密切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D分数: 2.50 )A.B.C. D.硅尘颗粒引起硅沉着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与 SiO 2 的性质和巨噬细胞有关。29. 下列哪一项符合硅沉着病的特点(分数: 2.50 )A. 吸入的二氧化硅尘粒越大,密度越高,致病力越强B. 早期病变出现于两肺下叶和背侧C. 矽结节是一种肉芽肿性病变 D. 硅沉着病性空洞是合并结核病的结果 硅沉着病是因长期吸入大量二氧化硅粉尘微粒所引起的,矽尘粒子愈小, 分散度愈高, 在空气中的沉降速 度愈慢,被吸入的机会愈多,致病作用亦愈强。硅沉着病早期的病变,不是循气道蔓延,而是矽尘被肺巨 噬细胞吞噬后,沿淋巴流,首
19、先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的病变。肺内病变与淋巴回流受阻有关。因 此,与一般吸入引起的以下叶尤其是背侧为重的病变分布不同。硅沉着病性空洞是融合成团块状的矽结节 中央由于缺血、缺氧从而发生坏死、液化而成,并非合并结核病的结果。后者若出现空洞,则称硅沉着病 结核性空洞。早期矽结节是由吞噬矽尘的巨噬细胞局灶性聚积而成,所以是一种肉芽肿性病变。30. 硅沉着病最易合并(分数: 2.50 )A. 慢性支气管炎B. 支气管扩张C. 大叶性肺炎D. 肺结核 硅沉着病最易并发肺结核,期硅沉着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者占70%以上。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病变肺组织对结核杆菌的防御能力降低。31. 硅沉着病的早期病变常发生在
20、(分数: 2.50 )A. 双肺尖B. 双肺中叶C. 胸膜D. 肺门淋巴结 硅沉着病时最早出现的硅结节多在肺门淋巴结( 期) 。硅结节扩散到淋巴结以外的肺组织属于、 期硅沉着病。32. 肺癌病变的肉眼观察,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出现(分数: 2.50 )A. 厚壁空洞形成 B. 肺膜下界限清晰的球形结节C. 散布于两肺的多发性结节D. 整个大叶实变中央型肺癌由大支气管发生。癌组织浸润支气管壁并向周围扩展,而且经淋巴道蔓延至支气管肺淋巴结, 在肺门部融合成环绕癌变支气管的巨大癌块。周围型肺癌由小支气管发生,往往在肺膜下肺组织内形成球 形或结节状、界限较清晰但无包膜的癌块。弥漫型肺癌呈大小不等的结节散
21、布于多个肺叶内;或呈实变的 肺炎样外观,侵犯部分大叶或全肺叶。较大的癌块,中央常发生坏死,并可形成坏死空腔,但不可能出现 厚壁空洞。 后者如发生在肺叶上部, 则往往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空洞壁除坏死、 结核性肉芽组织外, 有厚层纤维组织形成。33. 最易和肺转移癌相混淆的是(分数: 2.50 )A. 中央型肺癌B. 周围型肺癌C. 弥漫型肺癌 D. 大细胞肺癌弥漫型肺癌起源于末梢肺组织, 沿肺泡管及肺泡弥漫性浸润性生长, 形成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多发结节, 散 布于多个肺叶内,极易与肺转移癌相混淆。34.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小细胞肺癌的特点(分数: 2.50 )A. 多发生于肺周边部 B. 细胞
22、小、密集排列,由结缔组织加以分隔C. 分化程度低、恶性度高D. 电镜下,部分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出现神经内分泌颗粒 小细胞肺癌与支气管类癌同属 APUD肿瘤。 起源于 Kultschitzky 细胞。小细胞肺癌大多发生在呼入有害物 质(如吸烟 )浓度最高处的支气管部位,即较大的支气管处,故以中央型为多见。本病患者多为嗜烟者。小 细胞肺癌的癌细胞小,圆形或短梭形 (燕麦细胞癌 ) ,细胞质少而呈裸核状。癌细胞常密集成群排列,由结 缔组织加以分隔。 小细胞肺癌为肺 APUD肿瘤中分化程度最低、 恶性度最高的类型, 生长迅速, 常广泛转移。 电镜下,癌细胞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染色,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呈阳性反应。35. 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中,以哪一种最为多见(分数: 2.50 )A. 未分化癌B. 泡状核细胞癌C. 腺泡状腺癌D.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 影响其治疗方案的抉择及预后。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 通常为低分化癌尤其是低分 化鳞状细胞癌,高分化癌颇少见;对放射治疗敏感,但容易复发。36. 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分数: 2.50 )A. 鳞癌B. 腺癌 C. 腺鳞癌D. 大细胞癌65%的肺腺癌为周围型肺癌, 80% 85%的肺鳞癌是中央型肺癌。肺大、小细胞癌均多发于大支气管,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地职业病防治隐患排查措施
- 2025版进口货物电子产品全球物流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清洗机销售与产品升级换代服务合同
- 2025电商年度电商平台跨境电商进口关税减免采购合同
- 2025版虚拟现实产品试用与内容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政府公务车辆租赁及安全监控系统三方合同
- 2025年度劳动合同解除与竞业禁止协议
- 2025版舞台剧聘用演员合作协议
- 2025年中科软件园办公场地使用权购置合同范本
- 2025版农业循环农业项目投资与运营合同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 产品经理绩效管理制度
- 2025年烟台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病诊治及预防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膜结构车棚安装合同协议
- 山东省2016年安装定额解释
- 2025-2030中国相变热界面材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概述》课件
- 华为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