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_第1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_第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_第3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_第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项目已由广东省发改委以关于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项目申请报告核准的批复(粤发改交通20111524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江罗分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及国内银行项目贷款,项目出资比例为项目业主25%,银行贷款75%,建设资金已落实。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江罗分公司(以下简称“招标人”)对本项目隧道、高边坡及锚杆监测进行国内竞争性公开招标,本项目实行资格后审方式。诚邀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单位参与本项目的投标。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范围为项目全线隧道、高边坡监测,分两个类别,其中

2、隧道监测类别分为3个标段,高边坡检测类别分为2个标段,具体划分如下:项目概况及合同段划分:详见附件1,可从发布公告的网站媒介上下载。3、投标人资格要求3.1本次招标要求隧道监测的投标人须具有具有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或试验检测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资质,具有类似工程监测业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要求高边坡监测单位必须具有具有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或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或工程测量)甲级,具有类似工程监测业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事业单位。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3.3满足条件的投标人可以同时投隧道监测和高边坡监测两类标段,在同一类标段中也可以投多个标段,对于同一类标段,

3、每个投标人只需购买一份招标文件,但须要对不同的标段分别编写投标文件,每个投标人在每一类标段中最多只能中一个标。3.4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控股是指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的50%以上。、管理关系管理关系是指不具有出资持股关系的其它单位之间存在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如一些事业单位。的不同单位,或同一母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均不属于本条规定的“母公司”。 的多家子公司参加本招标项目的投标,只允许其中注册资本

4、金最大的一家企业通过本招标项目的资格审查。3.5投标人还应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投标企业IC卡,无IC卡号的资格申请将不予受理。申请人报名时应提交广州建设工程投标报名申请表(下载网址为)。 IC卡的办理详情参见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网站()服务指南栏目。4、招标文件的获取4.1 请符合上述条件的投标人于 2014 年1月 20日至2014年1月24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9:30时至11:30时,下午13:30至16:00(北京时间,下同),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润路333号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企业资质证书副本原件、经办人身份证及加盖单位公章的上述资料的

5、彩色扫描件或彩色复印件、以及单位介绍信原件装订成册,并与广州建设工程投标报名申请表一并提交后,可购买招标文件。4.2 招标文件每套售价500元,售后不退5、投标文件的递交及相关事宜5.1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 2014 年2月18日9时30分,投标人应于当日9:00时至9:30时将投标文件递交至广州市天河区天润路333号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人不接受任何邮寄的投标文件。 5.2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6、发布公告的媒介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南方日报、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网站、广东省招标投标监管网上发布。如媒体发布公告内

6、容不一致,以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网站公告为准。7、联系方式招 标 人: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江罗分公司 地 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故里旅游度假村 邮政编码:527431 联 系 人:马先生 电 话:07662692195 传 真:07662692201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日附件1: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附录附件1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监测招标公告附录一、项目概况隧道部分(1)牛山隧道位于鹤山市云乡镇矮岭村,左线隧道起讫桩号ZK19+210ZK19+725,长515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K19+195K19+730,长535m;左线隧道进口位于R=2035m的圆曲线上

7、,出口位于R=2035的圆曲线上;右线隧道进出口均位于R=2000的圆曲线上;左右线均采用+0.50%的单坡,隧道超高均为3%。 (2)金中山棚洞位于开平市月山镇狗尾营村,设置于左线K30+597K30+720段,长度为123m,棚洞整体位于R=3005的圆曲线上,采用-1.0%的单坡排水,两端洞口均采用端墙式。棚洞内轮廓设计为半拱式,中心线左侧采用三心圆,右侧拱部为平板,隧底通长设置仰拱。(3)鸦髻岭隧道位于佛山市高明区合成镇高坑村至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红阳村境内,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ZK65+161.5ZK65+955,长度为793.5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YK65+166.5YK66+001

8、.5,长度为835m;隧道进出口段各有一段小净距,左线小净距隧道设计里程范围为ZK65+161.5ZK65+375.5以及ZK65+724ZK65+955,长445m;右线小净距隧道设计里程范围为YK65+166.5YK65+387.5及YK65+713.5YK66+001.5,长509m,中间岩柱厚度范围在18.2m25.6m之间,其余为正常间距。江门端、罗定端洞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鸦髻岭隧道左线最大埋深约96m,右线最大埋深约102m。左、右线隧道江门端均位于直线上,罗定端均位于R=2350m的圆曲线上,左、右线隧道均采用人字坡,最小纵坡分别为0.32%及0.38%。 (4)良洞隧道位于云

9、浮市新兴县簕竹镇,全线小净距布设,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约为173m,左、右线隧道江门端均位于圆曲线上,罗定端均位于直线上,左、右线隧道纵坡均为1.65%的单坡,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LK88+996LK89+652,长度为656m,进口设计标高约80.97m,出口设计标高约92.08m,最大埋深79.28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RK89+017RK89+691,长度为674m,进口设计标高约81.36m,出口设计标高约92.38m,最大埋深80.2m。江门端、罗定端洞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5)大顶隧道位于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左、右线均为全线小净距隧道,大顶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约为147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6

10、0.8m;左、右线隧道均位于圆曲线上,左、右线隧道纵坡均为1.850%,。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LK93+157LK93+404,长度为247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RK93+131RK93+408,长度为277m。江门端、罗定端洞口均采用削竹式。(6)王北凹隧道进口位于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穿过大云雾山脉,在云安县前锋镇出洞,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约为643.6m,最大埋深约为485m,江门端洞口段线间距较小,最小间距约为32.7m,洞身至出口段线间距逐渐增大至40m,左、右线隧道江门端均位于圆曲线上,左线隧道里程LK96+920LK100+671,长度3751m,进口设计标高约134.19

11、0m,出口设计标高约147.449m,最大埋深485m,纵坡为2.0%、0.6%及-0.6%的人字坡;右线隧道里程RK96+953RK100+666,长度3713m,进口设计标高约134.754m,出口设计标高约146.519m,最大埋深462m,纵坡为2.0%、0.6%及-0.6%的人字坡,隧道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7)围仔隧道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前锋镇,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LK101+932LK102+279,长度为347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RK101+916RK102+299,长度为383m。围仔隧道全线线间距为20m,为全线小净距隧道,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约为259.122

12、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96.5m;隧道全线均位于直线上,左线隧道纵坡为2.18%及-0.55%的人字坡;右线隧道纵坡为2.18%及-0.55%的人字坡。江门端洞口和罗定端洞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8)尖峰顶隧道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南盛镇,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LK104+715LK105+849,长度为1134m;尖峰顶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RK104+711RK105+864,长度为1153m。两端洞口段设置为小净距,左线江门端小净距里程为LK104+715LK104+884,长度169m,右线江门端小净距里程为RK104+711RK104+891.5,长度180.5m,最小间距约为30m;左线罗定端为LK

13、105+644.5LK105+849,长度204.5m;右线罗定端为RK105+680RK105+864,长度184m,最小间距约为27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30m;左、右线隧道江门端及罗定端洞口均位于圆曲线上,左、右线隧道纵坡为1.59%的单向坡。江门端洞门采用端墙式,罗定端洞门采用削竹式。(9)三岔顶隧道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南盛镇与石城镇,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LK107+434LK110+625,长度为3191m,江门端位于R= 2250圆曲线上,罗定端位于R= 2350圆曲线上,洞身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1.6%及-0.6%的人字坡;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RK107+449RK110+641,长度

14、为3192m,江门端位于R= 2350圆曲线上,罗定端位于R=3000圆曲线上,洞身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1.6%及-0.6%的人字坡。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约为521.929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252m。江门端洞口段设置为小净距,左线江门端小净距里程为LK107+434LK107+657,长度223m,右线江门端小净距里程为RK107+449RK107+640,长度191m,最小间距约为24.1m;左线罗定端小净距里程为LK110+559LK110+625,长度66m;右线罗定端小净距里程为RK110+575RK110+641,长度66m,最小间距约为27.6m。江门端洞口采用端墙式洞门,罗定端洞

15、口采用削竹式洞门。(10)大石岭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LK128+852LK129+398,长度为546m;大石岭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RK128+828RK129+340,长度为512m。隧道江门端洞口段线间距较小,最小间距约22.6m,洞身至出口段线间距逐渐增大至30m,到罗定端间距再缩小为28m。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约275m,隧道最大埋深约89m;左、右线隧道江门端均位于圆曲线上,罗定端均位于直线上,左右线隧道纵坡为0.96%的单向坡,隧道左右线全线小净距。江门端洞口和罗定端洞口均采用削竹式。2、地形地貌 (1)牛山隧道位于鹤山市云乡镇矮岭村东南方向约700m处,距县道X561约800m,属低丘地

16、貌,地势变化大,地面最大高差大于90m,绝对高程在30.2117.61m之间,植被发育。隧道进出口自然山坡坡度约2030°。隧道围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52)及三叠系上统小坪组(T3X)。 (2)金中山棚洞位于月山镇狗尾营村东北0.8km,紧邻省道S273,棚洞所在区域属低丘地貌,地势变化大,地面最大高差大于40m,绝对高程在70.76115.60m之间,自然山坡坡度约2535°,植被发育,多为人工桉树林。围岩为寒武系八村群高滩组,岩性为浅变质砂岩。 (3)鸦髻岭隧道隧道区属侵蚀低山地貌区,地貌特征为山体呈脊状山,走向北东向展布。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隧道轴线经过处地面

17、标高70.0214.2m,相对高差约144.2m。隧道经过的山体较高大,连绵起伏,自然坡度一般20°36°,局部较陡峭形成陡崖,沟谷一般较狭长,纵坡较缓,横坡相对较陡。隧道轴线与山脉走向右洞YK65+480YK65+680段、左洞ZK65+490ZK65+690段基本正交,在此区段前后隧道轴线与山脉走向基本平行。隧道洞身主要穿越低山,地表植被繁茂,灌木、松木为主,杂草丛生,洞身无路相通。 (4)良洞隧道隧道位于丘陵区,地面标高约为71.7183.8m,相对高差约为110m,隧道呈近东西走向穿越山脊,山体地形较陡峻,山体植被发育。K89+150右108m及K89+600右50

18、m各为一废弃的采石场;出口K89+615处发育水土流失;K89+265K89+285跨越一小型沟谷。 (5)大顶隧道隧址区位于丘陵区。地面标高约为81.68146.5m,相对高差约为64.82m,隧道穿越低缓丘陵,山体地形陡峻,山体植被发育。 (6)王北凹隧道隧址区位于丘陵及低山区。地面标高约为131.5643.7m,相对高差约为503.2m,隧址区内山脊线大部分呈南北向,山体地形陡峻,山体植被发育,隧道进口处地形陡峻,呈陡坎状。(7)围仔隧道隧址区位于丘陵区。地面标高约为165.70255.72m,相对高差约为90.02m,山体地形陡峻,植被发育。(8)尖峰顶隧道位于丘陵区,地面标高约为20

19、0388.29m,相对高差约为188.29m,隧道呈近东西走向穿越南北走向的山脊,山体地形陡峻,植被发育。(9)三岔顶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面标高约为235558m,相对高差约为323m,隧道呈近东西走向穿越山体,山体地形陡峻,植被发育。(10)大石岭隧道位于丘陵区,地面标高约为190300m,相对高差约为110m,隧道呈北东南西走向穿越的山脊,山体地形陡峻,植被发育。3、地质构造(1)牛山隧道 隧址区在区域属于华南中、新生代陆缘活化造山带的一部分。经过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区内褶皱、断裂发育,构造线延伸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部分为近东西和北西南东方向。据调绘与区域地质资料,牛山隧道隧址区处于恩平

20、新丰断裂带的东段。恩平新丰断裂带主要由东支的金鸡鹤城断裂和西支的恩平苍城断裂等构成。断裂带由恩平向北东延伸至宅梧、鹤城一带,延伸长度大于100km,宽约30km。该断裂带总体走向NE30°40°,在平面上,向北东方向在高明一带收敛,往南西在开平一带撒开呈喇叭状。在剖面上,西支断裂和东支断裂倾向相反,西支的恩平苍城断裂以倾向北西为主,倾角多为70°80°,局部45°;而东支的金鸡鹤城断裂则以倾向南东为主,倾角60°75°。 根据调绘、钻探及物探成果,隧址区见断层F3在K19+435附近斜交穿过。为逆断层,走向2530°

21、;,倾向115120°,倾角5072°。上盘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下盘岩性为三叠系(T3x)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地貌上表现为山沟,构造两侧岩性差异巨大。对隧道的影响,主要是造成洞体围岩破碎,增加隧道涌水量,从而增加隧道施工难度。隧道左线级围岩占74.77%,级围岩占25.23%;隧道右线级围岩占67.96%,级围岩占32.04%。(2)金中山棚洞 金中山棚洞在区域上属于华南中、新生代陆缘活化造山带的一部分。经过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区内褶皱、断裂发育,构造线延伸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部分为近东西和北西南东方向。据调绘与区域地质资料,棚洞位于恩平新丰断裂带的东段,区内未见明显的断

22、裂构造,基岩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多呈闭合状,泥质钙质充填,主要发育产状为210°24°、285°42°的两组裂隙。(3)鸦髻岭隧道本合同段在区域上属于华南中、新生代陆缘活化造山带的一部分,构造线延伸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部分为近东西和北西南东方向。工作区主要的构造痕迹为燕山期岩浆岩侵入,花岗岩呈岩基产出,分布广泛,延伸稳定。隧道区未见有断裂构造通过,钻探揭露偶见有石英脉发育,地表第四系坡残积土分布广,厚度较大,花岗岩风化强烈、厚度较大,风化裂隙发育。隧道左线级围岩占45.24%,级围岩占20.17%,级围岩占13.23%,级围岩占21.36%;隧道右线级围

23、岩占40.24%,级围岩占28.26%,级围岩占13.53%,级围岩占17.97%。(4)良洞隧道隧道洞口仰坡倾向与隧道走向基本平行,隧道洞口边坡倾向与隧道走向基本垂直,可据此结合赤平投影图来定性判断各结构面对洞口边坡及仰坡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成果,隧道进口洼地中发育断层F1。该断层与主线K88+663.5大角度相交。断裂走向北西,产状约220°20°,断裂两侧岩层节理发育,可见断层角砾岩,泥质胶结。花岗岩脉发育、破碎,风化强烈。断层通过地带地貌上呈谷地,带宽约100m。隧道左线级围岩占25.5%,级围岩占39.5%,级围岩占35%;右线级围岩占23.0

24、%,级围岩占50.0%,级围岩占27.0%。(5)大顶隧道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成果,遂址区未发现大的构造形迹,隧址区覆盖层较厚,未测得岩层产状。 隧道左线级围岩占28.3%,级围岩占71.7%;右线级围岩占34.3%,级围岩占65.7%,主要为V级围岩,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差。(6)王北凹隧道 对隧道进口,JL015-X2结构面与隧道走向交角较小,且其倾角小(20°),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对隧道洞身,D284-X1结构面与隧道走向交角较小,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对隧道出口,D278-C、D279-X1结构面与隧道走向交角较小,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其余结

25、构面影响甚微。设计施工时需注意。建议施工隧道掘进期间加强对掌子面结构面的现场量测,实施动态设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成果,在K96+927处发育小型断层,岩体节理发育不均,岩体较为破碎,地表露头风化裂隙局部较发育。隧道左线级围岩占39.38%,级围岩占33.78%,级围岩占17.06%,级围岩占9.78%;右线级围岩占46.03%,级围岩占26.72%,级围岩占18.12%,级围岩占9.13%。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7)围仔隧道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成果,遂址区未发现大的构造形迹,适合隧道工程建设。罗定端洞口外沟谷发育一断裂,钻孔SZK19中揭露一中风化石英脉。江门端隧道进口LK1

26、01+920处为花岗岩和变质砂岩的侵入接触带,接触带处岩体较为破碎。根据地调成果,在罗定出口端处发育断层F3。F3断裂:在RK102+300小角度相交,长约1.3公里,与设计主线平行或重合。总体呈NW走向,断裂两侧岩石节理发育、破碎,花岗岩体破碎,高岭土化与褐铁矿化强烈,石英脉发育。隧道左线级围岩占18.1%,级围岩占46.5%,级围岩占35.4%;右线级围岩占15.9%,级围岩占35.6%,级围岩占48.5%。(8)尖峰顶隧道根据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成果,本隧址区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变质砂岩、片岩等。受区域构造影响,岩层产状凌乱,岩层一般呈高角度产出,一般在240°280°40

27、°75°之间,在隧道进出口两端沿沟谷分别发育断裂F4、F5。F4断裂:在LK104+400处大角度相交,走向NNE,倾角约20°30º,为推测断层。地形上呈负地形,两侧地层岩性不同,次生小断裂发育,岩石破碎。F5断裂:在K105+932处大角度相交,总体呈NNE20°30°,主线岩石破碎,节理密集,含有石英脉,可见断层面和羽状节理,沿低洼地带延伸。断裂F4、F5在隧道两端洞口洼地中发育,形成洼地负地形,为非活动断裂,隧址区属较稳定地块。隧道左线级占44.73%,级围岩占15.61%,级围岩占7.54%,级围岩占32.12%;右线级占4

28、2.63%,级围岩占17.27%,级围岩占7.22%,级围岩占32.88%。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9)三岔顶隧道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成果,本隧址区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变质砂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接触于震旦系之下,分布里程为LK107+230LK107+685、YK107+300LK107+705。震旦系变质砂岩产状为139147°85°。地质调查显示,有煤系地层带在K109+187K109+220段出露,宽约30m,岩石破碎,泥质和炭质含量高,并可能延伸至隧道洞身范围。隧道左线级占74.0%,级围岩占17.3%,级围岩占6.1%,级围岩占2.7%;右线级占7

29、2.7%,级围岩占19.8%,级围岩占3.2%,级围岩占4.3%。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10)大石岭隧道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K128+500处发育断裂F11及在K128+600处发育断裂F12。沿右线隧道轴线里程K128+608K129+183布置1条测线采用浅层地震折射波法进行物探工作,未见明显波速异常带。初勘折射波法资料的分析,有一明显波速异常带。波速异常带发育里程为LK128+716LK128+782(YK128+703YK128+770)。推测为破碎带,围岩稳定性差。F11断裂:与主线K128+500呈大角度相交,倾向NWW的逆断层。断层穿过白垩系下统化龙岗火山岩,可见火山角砾岩、断

30、层角砾岩,局部可见黑色碳质聚集。岩石破碎、裂隙发育,风化强烈。位于隧道外,无影响。断裂F12:与主线K128+600大角度相交,倾向NWW的逆断层。断层两侧的分别为震旦系托洞组变质砂岩和下石炭统连县组石灰岩。岩层揉皱、节理发育、破碎,风化强烈,石灰岩碎裂,断层角砾发育,褐铁矿化、高岭土化明显。野外所见破碎带宽约60m,隧道进口围岩破碎,稳定性差。隧道左线级围岩占27.8%,级围岩占72.2%;右线级围岩占37.7%,级围岩占62.3%。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差。四、水文地质(1)牛山隧道隧址区地表水不发育,进口段见小冲沟,平时无水流、仅在暴雨后有地表径流;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

31、其中第四系孔隙水不发育,埋藏深,受大气降水及邻近含水层补给,动态随季节性变化,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微风化基岩裂隙中,裂隙多为闭合状,富水性较差,水量较贫乏。地下水环境为类,地下水对微腐蚀。(2)金中山棚洞区内地表水不发育,在K30+560段为一山间小型冲沟,平时无水流、仅在暴雨后有地表径流;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其中第四系孔隙水不发育,受大气降水及邻近含水层补给,动态随季节性变化,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微风化基岩裂隙中,裂隙多为闭合状,富水性较差,水量较贫乏。区内总体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3)鸦髻岭隧道 隧道区属侵蚀低山地貌区,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32、花岗岩构成。隧道经过区及附近无大型水库及大型河流通过,地表水不甚发育。地表水主要为溪沟水,位于隧道左线出口处及隧道进口冲沟内,洞身地表处亦有沟谷,位于K65+790K65+850段。沟谷周边山体较高大,汇水面积较宽广,植被繁茂,有利于雨水保持,汇集周边山体雨水,常年流水,水流量一般不大,流量一般35L/s,强降雨后水量增大,但一般不会形成山洪。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隧道溪沟水、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该构筑物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溪沟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4)良洞隧道 隧道位于河流侵蚀基准面以上。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以潜水为主,含水层主要为

33、中微风化岩,以大气降水和山谷汇水下渗补给为主,排泄方式则以蒸发和测向迳流排泄为主。隧址区地下水对对砼结构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对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5)大顶隧道 隧道位于河流侵蚀基准面以上。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以潜水为主,含水层主要为中微风化岩,以大气降水和山谷汇水下渗补给为主,排泄方式则以蒸发和测向迳流排泄为主。 隧道隧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较深。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侧向迳流方式接受补给,以蒸发、侧向迳流方式排泄。隧址区地下水对砼具弱中等腐蚀性,对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为微中等腐蚀。(6)王北凹隧道隧道位于河流侵蚀基准面以上。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洞口的岩溶水,以潜水为主,含水层主要为中微风化岩,以大气降水和山谷汇水下渗补给为主,排泄方式则以蒸发和测向迳流排泄为主。隧址区地下水对对砼结构腐蚀作用等级为中等腐蚀,对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7)围仔隧道 隧道位于河流侵蚀基准面以上。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潜水、基岩裂隙水,以潜水为主,含水层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