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试1 .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早上太阳高度低,中午太阳高度高,傍晚太阳高度低。2 .一天中太阳方向的变化规律: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傍晚太阳在西方。3 .一天中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早上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脚下(偏北),傍晚影子在东方。4 .太阳中或日辱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之间的规律制作的,用来计算时间。5 .手掌日暮的玩法: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上午左手食指代表早上6点,下午右手食指代表傍晚 6点。6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月亮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7 .地球上位于东面的国家比位于西面的国家,较早看到日出,较早看到日落

2、。是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亚洲比我国早看到日出和日落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等。美国与我国时间相差 12小时,当我国是白天的时候美国是晚上。8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圈是一天,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导致了四季变换;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是农历一个月,导致了月相的变化。9 .托勒密提出了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他也是第一个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10 .月相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蛾眉月,再变成上弦月,然后是凸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满月,接下来依次是残月, 下弦月,蛾眉月。11 .新月在初一,这一天在天上看不到月亮。12

3、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13 .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4 .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15 .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16 .小孔成像是由我国古代的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物体影像,方向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17 .镜子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曲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不是透明的。凸面镜的表面是突出的,凹面镜的表面是凹陷的。凸面镜最主要用在倒车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凹面镜常见于哈哈镜或勺子背面,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的。18 .光的折射:看到水面处的铅笔发生了弯折,说

4、明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19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他们是透明的。20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可以聚光,主要用于放大镜、远视眼镜和老花镜。21 .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做凹透镜,有缩小作用,可以散光,主要用于近视眼镜。22 .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了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23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白光透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4 .牛顿最早发现了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25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开关的作用

5、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26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27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钢尺,铁钉等。大地和人体都是导体。28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塑料,橡胶等。29 .不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太多的用电器,或者长时间使用电器,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30 .使小灯泡更亮的方法:加电量,主要指添加有电的电池;减电阻,主要指使导线变细变短或减少同一电路中的灯泡。31 .使小灯泡更暗的方法:减电量,主要指减少电路中的电池;加电阻,主要指使导线变粗变长或增加同一电路中的灯泡。32 .磁铁最主要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3 .磁力最大

6、的部位是磁极,磁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用字母 N (North )表示,磁铁指南的一端是南极,用字母 S (South )表示。34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引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引磁铁的 S端。与此相反的,大小差不多的两个磁铁遵循磁铁最主要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5 .磁化缝衣针的时候,需要强调沿着同一个方向摩擦。本册中另一个需要沿着同一个方向进行的实验是在制作电磁铁时,缠绕在铁 钉上的线圈也应该是同一个方向的。36 .不能靠近磁铁的物体有软盘、磁卡和磁带。因为他们的关键部件是用磁性材料制作的,长期接触磁铁会损坏关键部件。37 .增加电磁铁的磁力:增加电量,主要是增加有电

7、的电池;增加线圈的匝数。38 .减少电磁铁的磁力:减少电量,主要是减少电池数;减少线圈的匝数。39 .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40 .电磁铁和磁铁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电磁铁的磁力和磁极可以改变,而永久磁铁则不能。41 .呼吸和心跳会随着运动而加快。42 .呼吸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特别注意,口不是呼吸器官。43 .血液循环器官有:心脏、血管。44 .我们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45 . 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人的肺活量。儿童的肺活量比成人的小,因为儿童的肺小,这也导致了单位时间(一 分钟)内儿童的

8、呼吸次数比成人的多。46 .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47 .肺里密集地布满了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48 .心脏位于左胸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大小如紧握的拳头49 .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人体的血管大体分为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人体的血液大体分为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含 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低。50 .心跳和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在劲动脉和梯动脉都可以摸到脉搏。51 .心脏不生产血液,也不贮藏血液,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 动。52 .血液循环

9、的作用: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 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53 .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都有利于心脏的健康。54 .解释: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勤于思考。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 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55 .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 合理的思考。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

10、完善的结果。56 .关于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涉及到五位科学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以及阿拉 伯物理学家阿尔哈曾。57 .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图形和公式也是模型。58 .模型举例:三球仪、植物细胞模型、水的循环模型、桃花模型、手臂活动模型等。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测试59 .如何测量太阳的高度?60 .手电筒模拟太阳位置变化的实验,各个实验器材分别代表什么?61 .如何玩手掌日辱?62 .用幻灯和地球仪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地球仪转动的方向,被幻灯照射的部分是白天?63 .用实验验证光在空气中是延直线传播的?64 .小孔成像原理图?65

11、.潜望镜原理图?66 .制造彩虹?67 .如何制作开关,连接简单电路?68 .如何利用磁铁和缝衣针制作指南针?69 .如何制作电磁铁?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力?70 .如何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71 .如何测量肺活量72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有哪些?73 .如何保护心脏?血液循环器官有哪些?74 .如何模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75 .如何做出正确的解释?五年级科学上册重要概念日暮太阳钟,地心说,日心说,小孔成像,反射,折射,导体,绝缘体,心跳,解释,呼吸器官及作用,血液循环器官。苏教 版五年 级 科 学 上 册 第一 单 元 测试题一、 填空题( 28 分)

12、1、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东 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f 高f 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西 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 f 长。2、太阳钟也叫(日晷 )是测量 时间 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制造出来的。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4、 “地心说 ”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提出来的,他认为 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提出了 “ 日心说” ,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 ,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

13、弦月-娥眉 月-新月。6、刺猬 、 蛾 、 猫头鹰 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 公鸡 、 蝴蝶 、 蜜蜂 等动物是在白天活 动的。 牵牛花 是凌晨开放, 芍药花 是上午开放, 万寿菊 花是下午开放, 昙花 是晚上开放的。(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比如: 减少光照时间 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延长光照时间 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8、 林奈 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16分)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A 太阳的东升西落B 乌云的遮盖C 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 A 一年3、新月是指天

14、空中出现( C) A 月牙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 A 早晨B 一个月 C 一周B 满月 C 不出现月亮B 中午C 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 ) A 哥白尼B 托勒密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 A 早晨 下午 B 中午 晚上C 牛顿C 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 A 立晷 B 地平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 A 上午B 下午C 赤道日晷C 夜晚20)1、 2008 年 8 月 8 日晚上 8点, 在北京召开, 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

15、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自己的 实际情况)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答:( 1 )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 2 )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 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四、画图并回答问题( 14 分)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就可以了)2、你在观察月相时纪录了哪些内容?答:除了画月相外,还要纪录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到的月亮所在的方位,当时的天气情况以及观察的心情和感受等。(还有些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五、实验题( 22 分)1、设计试验证明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16、答: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实验结论: 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

17、黑夜交替出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24)分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 )行进的。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 ,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4、越(光滑 )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凹透镜)。6、凸透镜能使光线( 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7、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红)、(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色光。8、凸透镜具有 (放大)、(聚光) 、(成像) 的作用。二、判断题。( 12 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18、。(2、我们可以用面向太阳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4、光线从两种透明物体之间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现象。3、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X )5、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X)6、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M三、选择题:( 18 分)1、牛顿通过( 1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三棱镜 凹透镜 凸透镜 平面镜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2 )正确。铅笔向上折铅笔向下折铅笔变细了 铅笔变长了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B )A. 白光 B. 绿光 C. 红光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C )A、S形B、曲线C、直线5、关于小孔成像说法

19、正确的是(C )A 、孔越大像越清晰B 、和光的行进无关C 、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C 、 E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D、蜡烛E、萤火虫四、问答题:( 18 分)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答: 是的, 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3、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五、画图题

20、。 ( 12 分)1 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本题学生自己画图进行解释2 怎样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六、实验题:( 16 分)1、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 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 )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 )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2、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

21、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苏教 版小 学 科 学 五年 级 上 册 第三 单 元 测试题一、 填 空1、一个简单的电路要由导线、电池、开关、用电器四部分组成。2、电池有两极,正极和负极。正极用 + 表示,负极用 表示。3、根据物体容易导电何不容易导电的性质,可以把物体分为导体 、 绝缘体 两大类。4、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5 、 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 用 S 表示; 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 , 用 N表示。6、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 ,异极 相吸 。7、给电磁铁通电时有

22、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8、改变电磁铁中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者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9、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0、用磁铁沿同一方向把缝衣针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磁针。二、判断1、只有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时,灯泡才亮。(V)2、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V )3、磁铁在水中也能吸铁。(4、所有的电池都有正极和负极。(,)5、电池的电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永远用不完。( X )6、导体就是能导电的物体,绝缘体就是不能导电的物体。(X)7、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X )8、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

23、的两极。( x )9、电话的听筒和收音机的扬声器里都有电磁铁。( V )三、选择1、要让灯泡变亮我们可以( C )。A 、用大灯泡B 、用大电池C 、用新电池2、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C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3、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触磁铁(A、透明胶带B、磁带C、塑料贴片4、把条形磁铁放在一堆小铁钉里,磁铁的( B )吸的铁钉多,( A )吸的少。A、中间B、两端5、下面哪种做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A C )A、增大电流B、增加铁钉C、增加线圈6、从电池中得到的电一般是( B )从发电机中发出的电一般是( A )。A、比较强大的

24、B、比较微弱的四、填表铁干木材食盐溶液炭棒陶瓷人体玻璃潮湿的木头干布塑料尺导体绝缘体五、问答1、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 4例)答:磁性黑板、软盘、磁带、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等。2、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答:(1)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2)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不要用湿毛巾抹电器(4)不要把多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3、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异同?答:相同点:都有南北极,都可用来指示方向;不同点: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4、有两根铁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没有磁性,不许用任何东西,你能辨认出哪根铁棒有磁性吗?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2、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3、心脏和 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4、少年儿童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钟大约60 100次。年龄越小,心跳越快。5、解释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