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库汇编之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重在向量法的掌握)_第1页
实用文库汇编之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重在向量法的掌握)_第2页
实用文库汇编之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重在向量法的掌握)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库汇编之2012年高二年级数学试卷(文科)一. 选择题1. 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它们能确泄的平面的个数是()A. 1B.4C.6D.1 或 4 或 62. 厶厶厶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厶丄厶 厶丄厶=厶厶B.厶丄厶,厶厶=厶丄厶C厶 lz/厶=厶lzy厶共而D21 lzy厶共点=厶,lzy厶共而3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平而a丄平而0,那么平面a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0.B. 如果平面a不垂直于平而“,那么平而a内一泄不存在宜线垂直于平面0.C. 如果平面a丄平而了,平而“丄平面了,ac卩=I,那么/丄平W/.D. 如果平面a丄平而0,那么平面Q内所有

2、直线都垂直于平而0.4. 若二而角a-2-p为120。,直线m丄u,则0所在平而内的直线与m所成角的取值范用是5. 已知 , B表示两个不同的平而,m为平而a内的一条直线,则“ a丄0 ”是加丄p ” 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若正四棱柱ABCD-AC.D,的底而边长为1, 与底而ABCD成60角,则A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A. B. 1C. /2D. 337.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別为2a、a、a,其顶点都在一个球而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3%a:B. 6 a:C. 12%a:D. 24 a:8. 若地球半径为R,在北纬30圈

3、上有A、B两地,它们的球而距离为2 n R/3.则A、B两地的经度差是()A. 30B. 60C. 150D. 180 9.已知正四棱柱ABCD-AC中,AA = 2AB, E为中点,则异而直线链与CQ所形成角的余弦值为3/1010. 已知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有四个点恰好为正四而体的顶点,则该正四而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A.l:/3 B. 1:2 C. 2:3 D. 1:311. RtAABC的两直角边AB二6, AC二8,在/(:所在平而外有一点P和A、B、C的距离都是13,那么点P到AABC所在平面的距离为()A. 13B. 12C. 10 D. 912. 已知棱长都相等的正三棱

4、锥内接于一球,某人画岀四个过球心的平面截球与正三棱锥所得 的图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四个图形都正确C.只有错误B.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二、填空题13. 已知两异而直线a.b所成角为40 ,则过空间一点0能作条直线与a.b所成角都是40 .14. 已知正三棱柱ABC-A.B,G的各条棱长都相等,M是侧棱CG的中点,则异而直线A目和所成的角的大小是o15. 正方体ABCD - ABCiU中,棱长为a, E是人的中点,在对角面BB.D.D上取一点M,使AM+ME最小,其最小值为 .16. 一个锐角为30,斜边为2的直角三角形纸片,以斜边上的中线为折痕折成直二而角,折后斜边两端点的

5、距离等于DB三、解答题17. 如图,已知三棱锥的底而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两条侧棱DA=DC=VT3,试求第三条侧棱长DB的取值范围.18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丄平而AC, PD=DC, E是PC的中点,作EF丄PB交PB于点F.(1) 证明:PA平而EDB;(2) 证明:PB丄平而EFD.19.在正四棱柱 ABCD-AxBxCxDx 中,AB二AD二 1, AA,=2,点 E 是 CG 的中点.(1)求二而角E-BD-C的大小;(2)求点D:到平面BDE的距离.CCi20如图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PD丄平面ABCZX PD二DC = a,AD = 丘,M、N分别是AD, P

6、B的中点(1) 求证:丄平面MNC;(2) 求点A到平面MNC的距离。21 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PA 丄底而 ABC,PA = AB.ZABC = 60ZBCA = 90,点D, E分别是棱PB、PC的中点,(I )求证:3C丄平而PAC:(II )求AD与平而P4C所成的角的大小: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已知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SD丄底而ABCD, SB = 3亦,点 E、G 分别在 AB. SC 上,且 AE = -AB , CG = -SC.33(1) 证明:BG平面SDE;(2) 求而SAD与而SBC所成二而角的大小.一、选择题 DBDDA DBDCD BCJF3二

7、、填空题 13文 2 理 24 14. -15.-217.(文)解:如图,四而体ABCD中,AB二BC二CA二1 (2分),DA二DC二玄3 (4 分),只有棱DB的长x是可变的.在三角形ACD中,M为AC的中点,5.2由 MF-MBBDMDIB (8 分),(MF二MD)得:. (io分)2 218.连结AC,设ACQBD二0,连结E0, :底面是正方形,0为AC的中点.A0E 为APAC 的中位线Z.PA/0E,而 0EU平面 EDB, PAQ平面 EBD, APA平面 EDB.(2) TPD丄平面 AC, BCU平面 AC, BC丄PD,而 BC丄CD,PDnCD=D. ABC丄平面 P

8、DCTDEU平面 PDC, ABC丄DE.乂 TPD丄平面AC, DCU平面AC, PD丄DC,而PD二DC, PDC为等腰三角形.DE丄PC山、及PCQBC二C可知DE丄平面PBCDE丄PB又 EF丄PB, DEnEF=F. APB丄平面 EFD.2219文(1)如图,连结AC交BD于O点,则有AC丄BD,连结OE, X . CC.丄平面ABCD, OE丄BD, ZEOC即为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在RtAOCE中,OC =至,CE = 1,. tanZEOC = -L = 2.2 /2 X. /Tj /Td =亠=丝故点U到平面BDE的距离为丝7333220如图,连结PM、MB因为PD

9、丄平面所以PD丄MD3所以 PM2 =PD2 + MD2 =-a所以 PM =MB2乂N为PB的中点,所以MN丄PB.因为PD二DCp BC二/L,所以PC =近a = BC 所以NC丄PB所以PB丄平面MNC.(2)取BCtl勺中点E,连结AE,则AE/MC.所以AE/平面MNC.所以点A到平面MNC 的距离与点E到面MVCtl勺距离相等取NC的中点F,连结EF,则EF/BN,且EF=-BN冈为BN丄平面MNC,所以EF丄平面MNC 2所以EF的长为点E到平面MNC的距离。因为PD丄平面4BCD BC丄DC,所以8C丄PC.所以 二 JSC7+ PC2 = 2 仏所以 EF 二二 LbN =

10、 -PB = -,242即点A到平面MNC的距离为三221【解法 1】(I ) TPA 丄底面 ABC, APABC. X ABC A = 90, AAC BC. ABC 丄平面 PAC.(II ) TD、E 分别为 PB、PD 的中点,DE/BC, A DE = -BC 92乂由(【)知,BC丄平面PAC, ADE丄平面PAC,垂足为点E.ZDAE是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PA丄底面ABC, A PA丄AB, 乂 PA二AB, 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 AD = -AB. 在 RtAABC 中,ZABC = 60, A BC = -AB yf22V24在 MADE 中,Sins-詈篦 ,

11、 AD与平而PAC所成的角的大小arcsin(i /T A得 A(0,0,0),B -,C 0,2 2 / DB【解法2】如图,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m 设PA = a,山已知可)V AP = (OaBC =17,0,0 j ,:.BC 乔=0, .BC丄AP0,-17,0 ,P(0,0,“).又? ABC A = 90, BC 丄 AC, /(:丄平而 PAC.(II) TD为PB的中点,DE/BC, AE为PC的中点,、E3丄;|442 丿42丿又由(I )知,BC丄平jfilPAC, ADE丄平而PAC,垂足为点E ZDAE是AD与平而PAC所成的角,-AD = 丄“,丄/,疋=|0.迈0丄,I 442 丿 I 42 丿:.cos Z.DAE =ADAE与平而P4C所成的角的大小arccosV14则cose=S 厶 SAD氐=册知专22 I22. (1)在 SD 上取点 F,使 SF = =SD,连结 FG、FE,由 CG=SC 得3 3FG-CD X AE = - AB BE -CD , AFGBE, ABG/7FE,333TFEU平面 SDE, BGG平面 SDE, BG平面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