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集训四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40分钟100分)1.(18分)(2012临沂高三质检)早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请回答问题。(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calhm21)。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食物链环节InmGP5. 56X1O1 2 34L 76X1055, 93X 106NPL 3X1O26X1034. 95X107NP/GP6 026 0385R54. 3X103L 7X105& 8X107未利用62. 8%99
2、. 7%由上表可知第 _ 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甲乙(1)甲图中A代表_ ,该生态系统中储存的能量主要以 _的形 式存在;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_价值。(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_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 _形式存在。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 _ 。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
3、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间的 _ 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 _ 力稳定性。2.(16分)(2012汕头六校高三联考)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2请据图分析回答:(能量单位为:J/cma),乙图表示某种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生負也件动-2-(2)甲图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3)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 能力。(4)_乙图中, 在tit2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型; 已知该种鱼的环境容 纳量为K,请根据图乙在下面框中
4、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要求标出 的数值。3.(18分)(2012济宁高三模拟)下图表示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属于 _(2)由该食物网可推出,淡水湖泊群落空间结构在 _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减弱了由于_ 可能造成的竞争。(3)下表是该水域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20.00据表画出该水域中这五个种群的营养结构 _。(4)近几年该湖泊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若不加以治理,大量繁殖的藻类死亡后被分解,会引起水体溶氧
5、量继续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_调节。(5)从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分析,水华现象是由于浮游藻类的_ 大于_ 的结果。(6)比较发生水华和未发生水华时期的湖水理化因素发现,水华期间水体的N P等无机ti、t2对应请据图回答下-3 -盐含量、光照、水温等均未发生变化。根据上图食物网可以推断引起水华的主要因素为4 .(12分)(2012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模拟)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4种生物的资料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AB大气C()3库CD生物种类RQ铅(Pb)汞(HQA某种小养木0, 550. 75B某种植食性动物0. 84L 36C某种大型真菌
6、0, 480. 91D某种肉食性动物L352. 05(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_ 。一个封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提供 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以 _ 的形式进行。若D每增重10 kg至少消耗A_kg。(3)利用表中信息在上图框中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4)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 _ 越高,生物体内铅、汞的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富集作用。5.(16分)(2012泰安高三模拟)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能量流动
7、模式图,图中A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一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_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可表示为。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原因是_ 。-4-(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 _ +(填、=、v)。(3)参与过程的主要生物种类除了 _ 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5 -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 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4)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是由 _ 与_(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速率大致相同维系的,但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形成温 室效应,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_。6.(20分)(2012通州区高三摸底考试
8、)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 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营 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A2.48X11丈00X101.20X10103. 60X1010BZ 40X1/6. 00X1O54. 00 X 1052. 3OX1O7C7+50X112. 40X10了6. 00X 1067.16X1082(1)_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J/hma,这部分能量是指 _。(2)_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 。(3)_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
9、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弃耕农田T乔木林(森林)(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规律进行了研究。I._研究者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on.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 _ 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N0入t(其中,N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 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_。川.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
10、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_ 。-6 -答案及解析1.【解析】(1)由表中数据知川(GP)n(G P)i(GP),根据能量流动特点,n环节代表田鼠;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6X105/(5. 93X107)疋0.3%;正常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而此传递效率很低,分析表格知川未被n利用的能量为99.7%,即川的大部分能量没有往下一营养级流动。草地在维护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称为生态功能即 间接价值。(2)碳在群落与环境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而在群落间如食物链(或食物网)间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进行循环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而物质可被反复循环利用。(3)食
11、物链的生物间通过信息传递使捕食关系得以维持,从而可调整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即信息可调整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草原上如果放牧的牲畜太多,超过其承载量,会使草原荒漠化,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随之降低。【答案】n0.3%川未被n利用的能量多 间接(2)CO2有机物碳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具有全球性(3)种间(4)抵抗2.【解析】(1)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同化量的去向有两个,其一是用于下一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另一为呼吸作用散失,因此甲图中的A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随着
12、营养级的升高,流入的能量会变得很少,为了维持生态系 统的稳定,必须加大物质的输入。(2)肉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为0.25+5.1+2.1+0.05=7.5,其中包括5J的有机物输入, 则其同化量为7.55=2.5;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4+9+0.5+2.5=16,因此第二营养级 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6X100% 15.6%。(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乙图中,在t1t2时期,增长速率大于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1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达到K/2值,而t2时增长速率为零,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图示如下:
13、(2)15.6%(3)自我调节(4)增长型-7 -3.【解析】(1)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有的是 第三营养级,有的处于第四营养级。(2)由于底栖藻类、浮游藻类及挺水植物芦苇、眼子菜等生长的水层不同,致使以此为食 物及栖息环境的鱼类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不同的鱼类所捕食的植物也不一样,因此这样 的分布减弱了由于共同的食物及空间资源发生的竞争。(3)分析表中数据知戊的能量最大,为生产者,而乙、丙的能量差别不是很大,即处于 同一个营养级,丁的能量最小,应处于最高营养级,由此可推断五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为戍=二甲丁(4)水质恶化加剧了藻类的死亡,水体溶氧量的降低最终导致
14、鱼类大量死亡,水体的自我 净化、物理沉降等已经无法使其稳定性得以恢复,此现象为正反馈调节。(5)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6)水华期间水体的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说明浮游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是由于其天敌即 鲢鱼、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造成的。【答案】(1)第三、第四营养级(2)垂直 争夺共同的食物和活动空间戊=;二甲丁(3)M(4)反馈(正)(答负反馈者不得分)(5)出生率 死亡率(6)鲢鱼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减 少4.【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量是生态系统得以稳定的动力,没有能量的供应,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
15、的形成进行循环。根据重金属在AB D三类生物体内的富集量,知它们间的食物关系为ATD,由AX20%(3)细菌和真菌取样器取样(4)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6.【解析】(1)读表中数据知A为生产者, 其同化量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 能量2.48X1011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 A、B、C间的关系为ACB;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82. 40X10 /(7.50X10 )=3.2%。(3)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弃耕农田由于缺乏人的管理,农作物被杂草丛取代, 在与植株较高的灌木争夺阳光、资源的过程中,杂草被灌木优势取代,最后演替到森林。(4)I.田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n.构 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拿来主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北京素描三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WJM664-生命科学试剂-MCE
- DL-Cytarabine-13C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全员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3-Oxidosqualene-d6-Squalene-oxide-d-sub-6-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美容的考试题及答案
- 电焊培训知识大全课件
- 高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保安职业体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FABE销售法则销售培训课件
-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王兆安)课件全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 有效沟通:金字塔原则课件
- 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第二课《学定时》课件(定稿)
- 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课件
- 心理学专业英语基础51057048
- 日周月安全检查记录表
- 重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重庆物价局
- 2021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
- GA∕T 1046-2013 居民身份证指纹采集基本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