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_第1页
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_第2页
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_第3页
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_第4页
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傅迎春傅迎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二二OOOO九年十月九年十月职业卫生技术规范职业卫生技术规范发展发展w 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1990 试行w 职业卫生技术规范 2004w 职业卫生技术规范 2009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w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第60号,全国人大2001年11月) w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 w 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

2、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105号,1987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年5月) 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w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w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w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w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w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w 职业病目录w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w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w 高毒物品目录w 职业卫生有关规范标准职业卫生有关规范标准w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3、准w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w 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w GBZ3-GBZ112 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 其中有些诊断标准近年有新版本,如: GBZ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51-2007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职业卫生有关规范标准职业卫生有关规范标准w 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w GBZ/T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w GBZ/T160.185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w GBZ/T189.111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

4、测量w GBZ/T192.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w 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w 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职业卫生有关规范标准职业卫生有关规范标准w GBZ/T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w GBZ/T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w GBZ/T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w GBZ/T 198-2007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w GBZ/T 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w GBZ/T 204-2007

5、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w 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w GBZ/T 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档案主要内容职业卫生技术档案主要内容w 基础资料基础资料( (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 )w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w 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w 职业卫生教育职业卫生教育w 放射防护放射防护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职业卫生基础资料“四档四档”w 职业卫生档案w 健康监护档案w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w 个体防护用品档案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w 档案内容档

6、案内容w 要求:要求: 职业卫生档案每年复核一次。 职业卫生档案(附录B)中表09、表10、表11、表19为季度报表,于下一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表02、表03、表07、表17、表18、表20、表21、表22、表23为年度报表,于当年12月5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w 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w 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表(附录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相关资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还应包括:个人

7、剂量常规监测的方法、监测结果;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资料。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w 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的处理记录;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w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各单位应

8、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长期保存。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委托代理人、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员有权查阅、复印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各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w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组织部门、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教师、考核成绩、学员签字等。档案格式和内容见规范附录D。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年度配备计划、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名称、规格型号、有效期、领用人签字等。档案格式和内容见规范附录E。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w 监测

9、内容监测内容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的监测;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监测;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监测; 生物材料的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类别监测类别 日常监测日常监测:用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 评价监测评价监测: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监测; 监督监测监督监测:用于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对工作场所监督时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事故性监测事故性监测: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周期:监测周期:毒物监测毒物监测

10、高毒物品每月一次,一般毒物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其他企事业单位每年至少一次。 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应及时整改复测。一般毒物每月至少一次;高毒物品实时监测,直至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粉尘监测粉尘监测 炼化企业每季度一次;其他企事业单位每半年至少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时每季度一次;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每月一次。 有毒粉尘按毒物的要求进行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周期:监测周期:w 物理因素监测物理因素监测 噪声监测:每半年一次;若工艺设备及防护措施变更时,应随时监测。 高温监测:每年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一次。 其他物理因素:每半年监测

11、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点的设置监测点的设置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 设置原则设置原则 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职工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职工,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的呼吸带。 同一工作场所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生产设备,逸散同种化学有害因素时,将监测点设在逸散量大的设备作业点;逸散不同化学有害因素时,分别设置监测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设置原则设置原则 化学有害因素监测点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应远离排气口和

12、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管道输送物料工作场所除在进料、取样和出料口要设监测点外,其它可能逸散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也应设监测点。 噪声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噪声监测点应尽可能靠近职工,传声器应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1.5m,坐姿1.1m。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设置原则设置原则 高温监测点应按区域进行设置,包括温度、湿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如果工作是流动的,应在相对固定的工作地点分别测量。测量高度站姿为1.5m,坐姿为1.1m。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站姿为1.7m、1.1m、0.1m;坐姿为1.1m、0.6m、0.1m

13、。 其它物理因素监测点依据GBZ/T189系列标准进行设置。 同一工作场所,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工种(或岗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监测点。 同一工作场所,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须分别设监测点,同一岗位,可合并设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设置原则设置原则 职工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监测点。 在评价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防护设施情况设置监测点。 监测点确定后,应绘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分布图、填写监测点登记表、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示牌。 监测点的认可、变动和取消,须经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14、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点设置数目:监测点设置数目: 各单位应按产品的工艺过程、不同岗位和工序,凡有化学有害因素逸散的工作地点,至少分别设置1个监测点。 同一工作场所、同一工种或岗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设1个监测点。有多台同类设备时,3台以下设1个监测点,410台设2个监测点,10台以上至少设3个监测点。 移动式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应按移动范围的长度,每50m设1个监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点设置数目:监测点设置数目: 输送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皮带长度在10m以下设1个监测点;10米以上在皮带头、尾部各设1个监测点

15、。高式皮带运输转运站的机头、机尾各设1个监测点;低式转运站设1个监测点。 仪表控制室、操作室和职工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项目应包括该岗位接触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 存放化学有害物的室内仓库每室设1个监测点,室内面积100 m2以上再增加1个监测点。 声级在80dB(A)以上的噪声工作场所应设监测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毒物测定方法按GBZ/T160.185执行,没有标准测定方法的,应采用公认通用的检测方法,同时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备案。 粉尘测定方法按GBZ 192.15执行。 物理因素测定方法GBZ 189.19执行

16、生物因素测定方法按GBZ173和国家有关生物因素测定标准执行。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检测评价依据:检测评价依据: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职业接触限值定义职业接触限值定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职业病危害

17、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最高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的浓度。 超限倍数: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

18、测与评价w 不合格判定不合格判定 不合格监测点的判定不合格监测点的判定 以MAC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1个浓度数值超过MAC限值即为不合格。 以PC-TWA和PC-STEL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1个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PC-STEL即为不合格。 以PC-TWA为接触限值,而没有PC-STEL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有1个短时间接触浓度与PC-TWA限值的比值超过其超限倍数即为不合格。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不合格岗位的判定不合格岗位的判定 以MAC为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有1个浓度数值超过MAC限值即为不合格。 以PC-TWA为接触

19、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TWA超过PC-TWA限值或监测点只要有1个不合格即为不合格。 岗位噪声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等效声级超过85dB(A)即为不合格,如果通过佩戴护耳器使职工实际噪声暴露(作业场所噪声测定值-护耳器标定的声衰减0.6)超过85dB(A),可判为不合格。 其他物理因素,只进行岗位是否合格的判定,如果超过GBZ2.2中规定的接触限值即为不合格。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结果和报告监测结果和报告 监测机构应妥善保存工作场所所有采样及分析记录。 监测机构应按照监测周期及时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评价报告送交受检单位。 监测结果超标时监测机构

20、应立即通知受检单位。对超标岗位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并进行整改复测。 凡“未检出”样品应以该种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的一半进行计算。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结果和报告监测结果和报告 对尚未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条件的单位可参照国外标准进行监测和评价。 各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每年至少1次。 各单位按季度填写工作场所监测结果汇总表、工作场所监测超标汇总表和工作场所岗位监测情况统计表,及时报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并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w 监测结果公告监

21、测结果公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格式和内容见附录G。 各单位应在作业地点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噪声作业监测点应根据监测结果注明最长停留时间。 各单位应在收到正式监测结果或评价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结果在监测结果公告牌上向职工公布。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w 监护对象监护对象 工作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均为监护对象。w 监护类别监护类别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下列职工应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发生变化的职工;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职工,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驾驶作业等。在岗期间定期在岗期

22、间定期职业职业健康检查健康检查 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职工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前,应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 日内,可视为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 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尘肺病患者在离岗后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 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

23、点、职工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应急检查应急检查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w 职业健康检查程序职业健康检查程序计划计划 各单位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签订委托协议书。 各单位宜选择相对固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实施实施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及时组织实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制定职业健康检查方案,确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等,并征得受检单位

24、同意。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按本规范要求,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的格式和内容见附录H。 各单位应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方案的要求,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结果报告与处理结果报告与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应在每年12月5日前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 各单位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应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并承担其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所需费用。 对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职工,不得安排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对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有职

25、业禁忌的职工,应及时安排脱离原作业岗位。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w 职业健康检查范围、内容和周期职业健康检查范围、内容和周期 职业健康检查范围、内容和周期见附录I。附录I中未包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GBZ188执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内容与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内容一致(另有说明的除外)。w 体检用表体检用表 见规范附录C。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w 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w 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 1、由职工或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同时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26、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资料; 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 2、职工可到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3、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或住院观察。 4、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职工、所在单位各执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5、职业病诊断按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执行。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w 职业病鉴定职业病鉴定1 1、时限、时限 职工或单位对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或者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30日内日内,可以向做出诊

27、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15日内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2 2、材料、材料 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初次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的相关材料; 其他有关资料。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w 职业病病人个案调查职业病病人个案调查1 1、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一般情况:包括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病危害

28、因素的毒性情况、监测、评价资料、上岗前和历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 病人情况: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转归等; 同工种、同岗位职工的发病情况。 2 2、处理、处理 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查找可能的致病原因。 对可能的致病原因进行控制。 个案调查结果整理、归档。 个案调查结果报告应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备案。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职业病诊断、鉴定与报告w 职业病报告职业病报告 确诊职业病后,各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报告。w 职业病管理职业病管理 对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按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24号令)的规定进

29、行管理。 对疑似职业病,各单位应及时安排进一步明确诊断;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发生的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职业卫生教育职业卫生教育 w 内容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卫生有关管理规定。 3、本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4、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性质、分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知识及防护措施等。 5、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6、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维护、注意事项。 7、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8、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法及自救互救技术。 9、职业病危害案例

30、分析。职业卫生教育职业卫生教育w 要求要求 1、各单位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教育活动,编制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教材。对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每年1次;对生产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结合车间班组安全教育活动每季度1次;教育情况记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2、各单位应定期对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检查考核。放射防护放射防护w 放射防护档案放射防护档案 放射防护档案内容及格式见附录F。 职业照射记录和个人放射防护档案应保存到放射工作人员年满75岁,在放射工作人员停止辐射工作后,其照射记录至少要保存30年。放射防护放射防护w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后的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 1 1、上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