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煤粉炉及燃烧设备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 煤粉炉及燃烧设备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 煤粉炉及燃烧设备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 煤粉炉及燃烧设备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 煤粉炉及燃烧设备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炉膛是燃料燃烧和热交换主要是辐射能交换的场所炉膛是燃料燃烧和热交换主要是辐射能交换的场所 保证燃料燃烧完全燃料在炉膛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保证燃料燃烧完全燃料在炉膛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布置合适的受热面、合理组织炉内热交换布置合适的受热面、合理组织炉内热交换 满足锅炉容量的要求;同满足锅炉容量的要求;同时使烟气到达炉膛出口时被冷却到使其后的对流受热面不结渣和安全工时使烟气到达炉膛出口时被冷却到使其后的对流受热面不结渣和安全工作所允许的温度作所允许的温度 炉膛出口的炉膛出口的NOXNOX和和SOXSOX等排放量应符合环保要求等排放量应符合环保要求 炉膛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少、;制造、装置、检修方便

2、炉膛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少、;制造、装置、检修方便 影响炉膛设计的主要因素影响炉膛设计的主要因素 燃料特性、燃烧方式和排渣方式燃料特性、燃烧方式和排渣方式炉膛及燃炉膛及燃烧器烧器布置方式布置方式型炉型炉切向燃切向燃烧烧半开式半开式型炉型炉切向燃烧切向燃烧型炉型炉对冲交错对冲交错燃烧燃烧型炉型炉前墙燃前墙燃烧烧W型炉型炉W燃烧燃烧炉膛炉膛型式型式排渣方式排渣方式固态固态液态液态固态固态固态固态固态固态燃烧器燃烧器型式型式直流式直流式直流式直流式旋流式旋流式旋流式旋流式旋流式旋流式直流式直流式燃烧器的作用是将燃料与燃烧所需空气按一定的比例、速燃烧器的作用是将燃料与燃烧所需空气按一定的比例、速度和混合

3、方式经喷口送入炉膛度和混合方式经喷口送入炉膛保证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及时着火、稳定燃烧和燃尽,燃保证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及时着火、稳定燃烧和燃尽,燃烧效率较高烧效率较高能形成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火焰在炉内的充满程度好,能形成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火焰在炉内的充满程度好,且不会冲墙贴壁,避免结渣且不会冲墙贴壁,避免结渣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和负荷调节范围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和负荷调节范围能减少能减少NOX的生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生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结构简单,流动阻力较小结构简单,流动阻力较小进入煤粉炉燃烧器的空气不是一次集中送进的,按对着火、进入煤粉炉燃烧器的空气不是一次集中送进的,按对着火、燃

4、烧有利而合理组织、分批送入,按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种燃烧有利而合理组织、分批送入,按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种一次风一次风携带煤粉送入燃烧器的空气。主要作用是输送煤粉和满携带煤粉送入燃烧器的空气。主要作用是输送煤粉和满足燃烧初期对氧气的需要足燃烧初期对氧气的需要 二次风二次风 待煤粉气流着火后再送入的空气。二次风补充煤粉继续待煤粉气流着火后再送入的空气。二次风补充煤粉继续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起气流的扰动和混合的作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起气流的扰动和混合的作用 三次风三次风 对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为充分利用细粉分离器对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为充分利用细粉分离器排出的含有排出的含有10%10%15%

5、15%细粉的乏气,由单独的喷口送入炉膛燃烧,细粉的乏气,由单独的喷口送入炉膛燃烧,这股乏气称为三次风这股乏气称为三次风1-1-喷口;喷口;2-2-核心区;核心区;3-3-边界层;边界层;4-4-外边界;外边界;5-5-内边界;内边界;6-6-源点;源点;7-7-扩展角;扩展角;8-8-速度分布速度分布等温自由射流的结构特等温自由射流的结构特性及速度分布性及速度分布WH=0WH=0,CH=0CH=0,THT0THT0湍流自由射流是直流燃烧器各喷口以较高的初速湍流自由射流是直流燃烧器各喷口以较高的初速Re105和一和一定的浓度,射入尺寸很大的炉膛空间炉膛内充满高温、静止介质定的浓度,射入尺寸很大的

6、炉膛空间炉膛内充满高温、静止介质烟气),煤粉浓度为零的煤粉气流烟气),煤粉浓度为零的煤粉气流W0W0C0C0T0T01-1-喷口;喷口;2-2-核心区;核心区;3-3-边界层;边界层;4-4-外边界;外边界;5-5-内边界;内边界;6-6-源点;源点;7-7-扩展角;扩展角;8-8-速度分布速度分布WH=0WH=0,CH=0CH=0,THT0THT0射流煤粉气流自喷口喷出后,射流煤粉气流自喷口喷出后,射流横断面不断扩展,流量射流横断面不断扩展,流量Q增加;增加;煤粉浓度煤粉浓度C下降;温度下降;温度T升高;轴向速度升高;轴向速度W逐渐减慢,最后射流的能量完全逐渐减慢,最后射流的能量完全消失在空

7、间介质中消失在空间介质中 射流核心区射流核心区 射流中心尚未被周围气体混入,保持初速射流中心尚未被周围气体混入,保持初速w0w0的区域的区域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核心区维持初速核心区维持初速w0的边界称为内边界;射流与周围气体的的边界称为内边界;射流与周围气体的分界称为外边界。内、外边界间区域为湍流边界层,其内为射流本身的流分界称为外边界。内、外边界间区域为湍流边界层,其内为射流本身的流体以及卷吸进来的周围气体体以及卷吸进来的周围气体转折截面转折截面核心区消失,只在射流轴线保持初速核心区消失,只在射流轴线保持初速w0的某点对应的截面。在的某点对应的截面。在转折截面前的射流段称为初始段,在转折截面

8、后的射流称为基本段转折截面前的射流段称为初始段,在转折截面后的射流称为基本段扩展角扩展角射流外边界线的交点称为源点,其交角称为扩展角射流外边界线的交点称为源点,其交角称为扩展角1-1-喷口;喷口;2-2-核心区;核心区;3-3-边界层;边界层;4-4-外边界;外边界;5-5-内边界;内边界;6-6-源点;源点;7-7-扩展角;扩展角;8-8-速度分布速度分布WH=0WH=0,CH=0CH=0,THT0THT0 卷吸量卷吸量 Q Q 外边界卷吸的高温烟气量外边界卷吸的高温烟气量 圆形喷口的卷吸量大于矩形喷口;圆形喷口的卷吸量大于矩形喷口; 一个喷口分成总面积相等的若干个小喷口,卷吸量是增加的一个

9、喷口分成总面积相等的若干个小喷口,卷吸量是增加的 直流直流Q Q漩流漩流Q Q;直流射流适用于无烟煤,后期混合好;直流射流适用于无烟煤,后期混合好显然,射流卷吸周围气体越多,衰减较快。显然,射流卷吸周围气体越多,衰减较快。直流湍流自由射流的卷吸量相对较小,而射流的衰减较慢直流湍流自由射流的卷吸量相对较小,而射流的衰减较慢 射程射程 L L 射流轴向速度射流轴向速度wmwm与射流初始速度与射流初始速度w0w0的比值降低到某一不为的比值降低到某一不为零的数值如零的数值如0.050.05时的截面与喷口间的距离时的截面与喷口间的距离 射程反映轴向速度射程反映轴向速度wmwm沿射流运动方向衰减的程度,即

10、射流对周围气沿射流运动方向衰减的程度,即射流对周围气体的穿透能力体的穿透能力 。直流射程。直流射程LL漩流射程漩流射程L L 射流的刚度射流的刚度 射流组的流动过程射流组的流动过程 射流在有限空间内,抵抗外界干扰不发生偏离轴线的能力。刚度不够,射流在有限空间内,抵抗外界干扰不发生偏离轴线的能力。刚度不够,射流偏移到炉墙,可能引起结渣;偏向其他射流,会干扰其正常工作射流偏移到炉墙,可能引起结渣;偏向其他射流,会干扰其正常工作 射流的初始动量越大,刚度越大射流的初始动量越大,刚度越大 扩展角扩展角 可决定射流的形状及两相邻射流开始可决定射流的形状及两相邻射流开始混合点,其位置对煤粉气流着火和氧化剂

11、的混合点,其位置对煤粉气流着火和氧化剂的及时补充有很大影响,直流湍流自由射流的及时补充有很大影响,直流湍流自由射流的相对较小相对较小 均等配风燃烧器一、二次风喷口相间布置,即在二个一次风喷口之间均等布置一个或二个二次风喷口,各二次风喷口的风量分配较均匀 均等配风燃烧器一、二次风口间距较小,有利于一、二次风的较早混合,使一次风煤粉气流着火后能迅速获得足够的空气,达到完全燃烧 直流燃烧器的一、二、三次风分别由垂直布置的一组圆形或矩形的喷直流燃烧器的一、二、三次风分别由垂直布置的一组圆形或矩形的喷口以直流湍流自由射流的形式喷入炉膛,根据燃煤特性不同,一、二次口以直流湍流自由射流的形式喷入炉膛,根据燃

12、煤特性不同,一、二次风喷口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均等配风和分级配风风喷口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均等配风和分级配风 均等配风适用于燃用高挥发分煤种,常称为烟均等配风适用于燃用高挥发分煤种,常称为烟煤、褐煤型配风方式煤、褐煤型配风方式 分级配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相对集中布置,并靠近燃烧分级配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相对集中布置,并靠近燃烧器的下部,二次风喷口则分层布置,一、二次风喷口间保器的下部,二次风喷口则分层布置,一、二次风喷口间保持较大的距离,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分阶段送入燃烧的煤持较大的距离,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分阶段送入燃烧的煤粉气流中,强化气流的后期混合,促使燃料燃烧与燃尽粉气流中,强化气流的后期混合,促使燃

13、料燃烧与燃尽 分级配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高宽比大,卷吸量大;煤粉分级配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高宽比大,卷吸量大;煤粉气流相对集中,火焰中心温度高,有利于低挥发分煤的着气流相对集中,火焰中心温度高,有利于低挥发分煤的着火、燃烧火、燃烧 分级配风适合于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或劣质煤,常称为无分级配风适合于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或劣质煤,常称为无烟煤和贫煤配风方式烟煤和贫煤配风方式 下二次风下二次风 防止煤粉离析,避免未燃烧的煤粉直接落入灰斗;托住火防止煤粉离析,避免未燃烧的煤粉直接落入灰斗;托住火焰不致过分下冲,避免冷灰斗结渣,风量较小焰不致过分下冲,避免冷灰斗结渣,风量较小 中二次风中二次风 是均等配风方式煤粉燃

14、烧阶段所需氧气和湍流扰动的主要是均等配风方式煤粉燃烧阶段所需氧气和湍流扰动的主要风源,风量较大风源,风量较大 上二次风上二次风 提供适量的空气保证煤粉燃尽,是分级配风方式煤粉燃烧提供适量的空气保证煤粉燃尽,是分级配风方式煤粉燃烧和燃尽的主要风源,风量较大和燃尽的主要风源,风量较大 燃尽风燃尽风 喷口位于整组燃烧器的最上部三次风喷口之上),送入剩喷口位于整组燃烧器的最上部三次风喷口之上),送入剩余余15%15%的空气,实现富燃料燃烧,抑制燃烧区段温度,达到分级燃烧目的,的空气,实现富燃料燃烧,抑制燃烧区段温度,达到分级燃烧目的,有效减少炉内有效减少炉内NOXNOX生成量,有利于燃料的燃尽生成量,

15、有利于燃料的燃尽 周界风周界风 位于一次风喷口的四周,周界风的风层薄;风量小;风速较位于一次风喷口的四周,周界风的风层薄;风量小;风速较高。可防止喷口烧坏,适应煤质的变化高。可防止喷口烧坏,适应煤质的变化 此外,可布置的二次风还有侧二次风、中心十字二次风和夹心风等此外,可布置的二次风还有侧二次风、中心十字二次风和夹心风等 切圆燃烧方式的特点切圆燃烧方式的特点 煤粉气流着火所需热量,除依靠煤粉气流着火所需热量,除依靠本身外边界卷吸烟气和接受炉膛辐本身外边界卷吸烟气和接受炉膛辐射热以外,主要是靠来自上游邻角射热以外,主要是靠来自上游邻角正在剧烈燃烧的火焰的冲击和加热,正在剧烈燃烧的火焰的冲击和加热

16、,着火条件好着火条件好 火焰在炉内充满度较好,燃烧后火焰在炉内充满度较好,燃烧后期气流扰动较强,有利于燃尽,煤期气流扰动较强,有利于燃尽,煤种适应性强种适应性强风粉管布置复杂风粉管布置复杂 切圆燃烧方式实际气流并不能完全沿轴线方向前进,会出现一定的偏斜,切圆燃烧方式实际气流并不能完全沿轴线方向前进,会出现一定的偏斜,严重时会导致燃烧器出口射流贴墙或冲墙。造成炉膛水冷壁结渣严重时会导致燃烧器出口射流贴墙或冲墙。造成炉膛水冷壁结渣邻角气流的横向推力邻角气流的横向推力其大小取决于四角其大小取决于四角射流的旋转动量矩。其中二次风射流动量射流的旋转动量矩。其中二次风射流动量矩起主要作用;一次风射流本身的

17、动量矩起主要作用;一次风射流本身的动量刚性则是维持气流不偏斜的内在因素刚性则是维持气流不偏斜的内在因素。增加一次风动量或减少二次风动量,可增加一次风动量或减少二次风动量,可减轻一次风射流的偏斜。但一次风速受着减轻一次风射流的偏斜。但一次风速受着火条件限制,不能相应提高;而为加强炉火条件限制,不能相应提高;而为加强炉内气流的扰动,二次风速也不宜降低。内气流的扰动,二次风速也不宜降低。假想切圆直径假想切圆直径dJX较大的较大的dJX可使邻角火炬的高温烟气更易达到下角可使邻角火炬的高温烟气更易达到下角射流的根部,扰动更强烈,有利于煤粉气流着火、燃尽;射流的根部,扰动更强烈,有利于煤粉气流着火、燃尽;

18、但但dJX过大,过大,射流偏斜增大,容易引起水冷壁结渣;炉膛出口较大的残余旋转会引起射流偏斜增大,容易引起水冷壁结渣;炉膛出口较大的残余旋转会引起烟温和过热汽温偏差烟温和过热汽温偏差 炉膛和燃烧器的结构特性炉膛和燃烧器的结构特性 燃烧器射燃烧器射流两侧卷吸烟气形成负压,内侧向火流两侧卷吸烟气形成负压,内侧向火侧夹角侧夹角11大,且有上游邻角气流横扫大,且有上游邻角气流横扫过来,补气条件充裕;面向炉墙的一侧过来,补气条件充裕;面向炉墙的一侧外侧夹角外侧夹角22小,且需从射流较远处小,且需从射流较远处回流烟气或由射流上下两端来补气,补回流烟气或由射流上下两端来补气,补气条件很差,射流两侧因此出现压

19、差,气条件很差,射流两侧因此出现压差,迫使射流偏向压力低的一侧迫使射流偏向压力低的一侧 旋流燃烧器出口气流是一股绕燃烧器轴线旋转的旋转射流旋流燃烧器出口气流是一股绕燃烧器轴线旋转的旋转射流 一、二次风用不同管道与燃烧器连接,在燃烧器内一、二次风一、二次风用不同管道与燃烧器连接,在燃烧器内一、二次风通道隔开。二次风射流均为旋转射流通道隔开。二次风射流均为旋转射流, ,一次风射流可以是旋转射流一次风射流可以是旋转射流, ,也可以是直流射流也可以是直流射流 旋流射流具有比直流射流大得多的扩展角,射流中心形成回流旋流射流具有比直流射流大得多的扩展角,射流中心形成回流区,射流内、外同时卷吸炉内高温烟气,

20、卷吸量大区,射流内、外同时卷吸炉内高温烟气,卷吸量大 旋流燃烧器适用于含挥发分较高的煤种旋流燃烧器适用于含挥发分较高的煤种 从燃烧器喷出的气流具有很高的切向速度从燃烧器喷出的气流具有很高的切向速度和足够大的轴向速度,早期湍动混合强烈和足够大的轴向速度,早期湍动混合强烈轴向速度衰减较快,射流射程较短,后期扰轴向速度衰减较快,射流射程较短,后期扰动较弱动较弱旋流强度旋流强度n表征旋转射流旋转程度的特征参数,随着表征旋转射流旋转程度的特征参数,随着n的不同,旋转射的不同,旋转射流有三种不同的流动状态流有三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封闭气流封闭气流n较小,弱旋或不旋,中心没有回流区或回流区较小,回流区较小,弱旋

21、或不旋,中心没有回流区或回流区较小,回流区负压小,主射流受到压缩,旋转射流呈封闭状态,其特性接近直流射流负压小,主射流受到压缩,旋转射流呈封闭状态,其特性接近直流射流开放气流开放气流n较大,射流内、外侧的压力差逐渐接近,射流中心形成较较大,射流内、外侧的压力差逐渐接近,射流中心形成较大回流区,延长到速度很低处才封闭,形成开放式的结构大回流区,延长到速度很低处才封闭,形成开放式的结构全扩散气流全扩散气流n和扩展角很大,射流外卷吸作用强烈,使外侧压力小和扩展角很大,射流外卷吸作用强烈,使外侧压力小于中心压力,整个射流向外全部张开,外侧回流区全部消失于中心压力,整个射流向外全部张开,外侧回流区全部消

22、失旋流燃烧器旋流燃烧器根据旋流器的结构不同,旋流燃烧器分为根据旋流器的结构不同,旋流燃烧器分为蜗壳式旋流燃烧器蜗壳式旋流燃烧器采用蜗壳作旋流器采用蜗壳作旋流器叶片式旋流燃烧器叶片式旋流燃烧器采用叶片作旋流器采用叶片作旋流器型型 式式旋旋 流流 器器一一 次次 风风二二 次次 风风蜗壳型蜗壳型双蜗壳双蜗壳单蜗壳单蜗壳叶片叶片+ +蜗壳蜗壳旋转旋转直流,带中心扩流锥直流,带中心扩流锥经蜗壳旋转经蜗壳旋转旋转旋转旋转旋转经叶片旋转经叶片旋转叶片型叶片型轴向叶片轴向叶片切向叶片切向叶片直流或弱旋直流或弱旋直流或弱旋直流或弱旋旋转旋转旋转旋转 直流蜗壳式 双蜗壳式 轴向可动叶轮式 旋流燃烧器前墙布置旋流

23、燃烧器前墙布置不受炉膛截面宽、深比限制,不受炉膛截面宽、深比限制,布置方便,与磨煤机联接煤粉布置方便,与磨煤机联接煤粉管道短管道短主气流上下两端形成明显的主气流上下两端形成明显的停滞旋涡区,炉膛火焰的充满停滞旋涡区,炉膛火焰的充满程度较差,炉内火焰的扰动较程度较差,炉内火焰的扰动较差,不利于燃烧后期的扰动和差,不利于燃烧后期的扰动和混合混合燃烧器前后墙或两侧墙布置燃烧器前后墙或两侧墙布置两面墙上燃烧器喷出的火炬在炉膛中两面墙上燃烧器喷出的火炬在炉膛中央互相撞击后,火焰大部分向炉膛上方央互相撞击后,火焰大部分向炉膛上方运动,炉内的火焰充满程度较好,扰动运动,炉内的火焰充满程度较好,扰动性也较强性

24、也较强若对冲的两个燃烧器负荷不相同,则若对冲的两个燃烧器负荷不相同,则炉内高温火焰将向一侧偏移,造成结渣炉内高温火焰将向一侧偏移,造成结渣旋流燃烧器炉顶布置只在采用旋流燃烧器炉顶布置只在采用W火火焰燃烧技术的较矮的下炉膛中才应用焰燃烧技术的较矮的下炉膛中才应用 利用燃烧器的各种结构产生局部烟气的回流,增强对煤粉气流供热能力利用燃烧器的各种结构产生局部烟气的回流,增强对煤粉气流供热能力 用饨体产生回流,如钝体燃烧器等;用饨体产生回流,如钝体燃烧器等; 用速度差产生回流,如大速差同轴射流燃烧器;用速度差产生回流,如大速差同轴射流燃烧器; 用叶片产生回流,如旋流预燃室;用叶片产生回流,如旋流预燃室;

25、 采用各种方法使煤粉气流在进入炉膛之采用各种方法使煤粉气流在进入炉膛之前进行浓缩分离,浓相前进行浓缩分离,浓相(0.8 (0.8 1.2kg 1.2kg煤粉煤粉/kg/kg空气空气) )处于炉膛内的向火面,有利于着处于炉膛内的向火面,有利于着火和燃烧,煤粉淡相火和燃烧,煤粉淡相(0.2(0.20.4kg0.4kg煤粉煤粉/kg/kg空气空气) )处于水冷壁面,可减缓水冷壁遭受煤处于水冷壁面,可减缓水冷壁遭受煤粉的冲刷磨损、高温腐蚀和结渣粉的冲刷磨损、高温腐蚀和结渣 钝体燃烧器是在直流燃烧器靠近一次风喷口钝体燃烧器是在直流燃烧器靠近一次风喷口1 1出口处安装一个三角形的出口处安装一个三角形的非流

26、线形物体非流线形物体钝体钝体2 2 煤粉空气流经钝体后,在钝体后面产生一个较大的高温回流区煤粉空气流经钝体后,在钝体后面产生一个较大的高温回流区3 3 煤粉气流由喷口射出,遇到钝体后,由于煤粉颗粒惯性大,在回流区煤粉气流由喷口射出,遇到钝体后,由于煤粉颗粒惯性大,在回流区边缘附近集聚,形成一个高煤粉浓度区域边缘附近集聚,形成一个高煤粉浓度区域 在钝体的导流下,一次风射流的扩展角显著增大,射流外边界卷吸高在钝体的导流下,一次风射流的扩展角显著增大,射流外边界卷吸高温烟气的能力有所增加温烟气的能力有所增加 提高煤粉化学反应速度提高煤粉化学反应速度降低煤粉气流着火温度降低煤粉气流着火温度减少煤粉气流

27、的着火热减少煤粉气流的着火热增加辐射吸热量增加辐射吸热量稳燃腔煤粉燃烧器由稳燃腔腔体、钝体和煤粉浓淡分离三角滑块组成稳燃腔煤粉燃烧器由稳燃腔腔体、钝体和煤粉浓淡分离三角滑块组成 稳燃腔腔体稳燃腔腔体 腔体使钝体后回流区封闭,煤粉气流经钝体后一段距离腔体使钝体后回流区封闭,煤粉气流经钝体后一段距离仍汇合成一股气流,不致改变炉内气体动力场;将钝体置于腔体内,钝体仍汇合成一股气流,不致改变炉内气体动力场;将钝体置于腔体内,钝体前腔体有一渐扩段,相对减低了气流的速度,可避免钝体烧坏,减轻磨损前腔体有一渐扩段,相对减低了气流的速度,可避免钝体烧坏,减轻磨损 三角形滑块三角形滑块 一次风直管段中一次风直管

28、段中的三角形滑块可进行煤粉的浓淡分离,的三角形滑块可进行煤粉的浓淡分离,在燃烧器出口得到所需的煤粉浓相和在燃烧器出口得到所需的煤粉浓相和淡相进入炉膛燃烧淡相进入炉膛燃烧 钝体钝体 置于稳燃腔腔体中,煤粉气流流经钝体后形成一个回流区,卷置于稳燃腔腔体中,煤粉气流流经钝体后形成一个回流区,卷吸炉内的高温烟气加热煤粉气流,强化着火、燃烧吸炉内的高温烟气加热煤粉气流,强化着火、燃烧 原燃烧器一次风喷口上、下侧各开一个一次风口,形成双一次风通道原燃烧器一次风喷口上、下侧各开一个一次风口,形成双一次风通道 两股一次风以贴壁射流形式进入一突扩室,其间形成高温烟气回流,两股一次风以贴壁射流形式进入一突扩室,其

29、间形成高温烟气回流,稳定煤粉的着火和燃烧稳定煤粉的着火和燃烧 两个一次风喷口两侧壁腰部布置腰部二次风两个一次风喷口两侧壁腰部布置腰部二次风 腰部风全开,可屏蔽一次风形成的高温烟气回流,用于调节煤粉着腰部风全开,可屏蔽一次风形成的高温烟气回流,用于调节煤粉着火点位置,避免燃烧器两侧壁过热与结渣火点位置,避免燃烧器两侧壁过热与结渣 下一次风口两侧各装下一次风口两侧各装1 1个直径为个直径为668mm8mm的高速蒸汽射流管的高速蒸汽射流管 流速可在流速可在0 0音速之间调节。高速气流产生的强烈回流与一次风射音速之间调节。高速气流产生的强烈回流与一次风射流产生的烟气回流重合,进一步强化下一次风粉的着火

30、;根据不同煤种对流产生的烟气回流重合,进一步强化下一次风粉的着火;根据不同煤种对着火热的要求,通过改变高速蒸汽射流的压力可改变高温烟气回流量。着火热的要求,通过改变高速蒸汽射流的压力可改变高温烟气回流量。 适用于极难燃煤种。适用于极难燃煤种。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是通过改变腰部二次风风量和高速射流蒸汽压力来控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是通过改变腰部二次风风量和高速射流蒸汽压力来控制煤粉着火,达到低负荷稳燃和适应煤种变化的目的制煤粉着火,达到低负荷稳燃和适应煤种变化的目的 煤粉气流通过管道弯头时,受离心力的作用分成浓淡两股,喷嘴中间煤粉气流通过管道弯头时,受离心力的作用分成浓淡两股,喷嘴中间的水平肋片将其保持到

31、离开喷口以后的一段距离,形成煤粉浓淡偏差燃烧的水平肋片将其保持到离开喷口以后的一段距离,形成煤粉浓淡偏差燃烧 煤粉喷嘴出口处的波纹扩流锥,可在喷嘴出口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煤粉喷嘴出口处的波纹扩流锥,可在喷嘴出口形成一个稳定的回流区,将高温烟气不断回流到煤粉火炬的根部,以维持煤粉气流的稳着火将高温烟气不断回流到煤粉火炬的根部,以维持煤粉气流的稳着火 WR WR 燃烧器又称直流式宽调节比摆动燃烧器,是一种高浓度煤粉燃烧器燃烧器又称直流式宽调节比摆动燃烧器,是一种高浓度煤粉燃烧器结构简单,由喷嘴前端板、波纹扩流锥及喷嘴整体套装而成结构简单,由喷嘴前端板、波纹扩流锥及喷嘴整体套装而成 一次风喷嘴设有

32、周界风,可避免一次风喷口烧坏;由于周界风和一次一次风喷嘴设有周界风,可避免一次风喷口烧坏;由于周界风和一次风首先混合,还可调节一次风煤粉浓度,以适应煤种变化风首先混合,还可调节一次风煤粉浓度,以适应煤种变化 W W形火焰炉膛由下部的拱型着火炉膛形火焰炉膛由下部的拱型着火炉膛燃烧室和上部的辐射炉膛燃尽室燃烧室和上部的辐射炉膛燃尽室组成。前者的深度比后者约大组成。前者的深度比后者约大8080120%120% 燃尽室前后墙向外扩展构成炉顶拱,燃尽室前后墙向外扩展构成炉顶拱,并布置燃烧器,煤粉气流和二次风从炉并布置燃烧器,煤粉气流和二次风从炉顶拱向下喷射,在燃烧室下部与三次风顶拱向下喷射,在燃烧室下部

33、与三次风相遇后,再相遇后,再1800 1800 转弯向上流经燃尽室转弯向上流经燃尽室炉膛,形成炉膛,形成W W形火焰,形火焰,炉膛温度高炉膛温度高煤粉喷嘴出口处于燃烧中心煤粉喷嘴出口处于燃烧中心炉顶拱的辐射传热可提供部分着火热,同时炉顶拱的辐射传热可提供部分着火热,同时可减少对燃尽室的放热可减少对燃尽室的放热着火区水冷壁敷设卫燃带着火区水冷壁敷设卫燃带较低的较低的NOx生成量生成量空气沿着火焰行程逐步加入,易实现分级配空气沿着火焰行程逐步加入,易实现分级配风,分段燃烧风,分段燃烧。可控制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可控制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炉膛内的火焰行程长,增加了煤粉在炉内的炉膛内的火焰行程长,增加了

34、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停留时间烟气中的飞灰含量少烟气中的飞灰含量少火焰在下部着火炉膛底部转弯火焰在下部着火炉膛底部转弯180向上流动向上流动时,可使烟气中部分飞灰分离出来时,可使烟气中部分飞灰分离出来有利于组织良好的着火、燃烧过程有利于组织良好的着火、燃烧过程可以采用直流燃烧器或轴向可动叶片旋流燃烧可以采用直流燃烧器或轴向可动叶片旋流燃烧器,也可采用高浓度煤粉燃烧器器,也可采用高浓度煤粉燃烧器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负荷变化时,下部着火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变化不负荷变化时,下部着火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变化不大大适用于无烟煤等低挥发分煤的燃烧适用于无烟煤等低挥发分煤的燃烧影响影响NOx生成

35、的主要因素生成的主要因素温度温度燃烧过程中,温度越高,生成的燃烧过程中,温度越高,生成的NOx量越大量越大过剩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1.11.2范围内,范围内,NOx的生成量最大,偏离这个范围的生成量最大,偏离这个范围NOx的生成量明显减少的生成量明显减少燃煤性质燃煤性质燃煤中的含燃煤中的含N量越高,燃烧过程中转化为量越高,燃烧过程中转化为NOx也就越多也就越多 低低NOxNOx的燃烧技术的燃烧技术 主要有分级燃烧,再燃烧法,浓淡偏差燃烧,低氧燃烧和烟气再循主要有分级燃烧,再燃烧法,浓淡偏差燃烧,低氧燃烧和烟气再循环等环等 硫的脱除技术硫的脱除技术 主要有煤炭脱硫、燃烧过程脱硫和烟气脱硫主要有煤炭脱硫、燃烧过程脱硫和烟气脱硫 对于电站锅炉设备,炉内喷钙脱硫是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对于电站锅炉设备,炉内喷钙脱硫是一种较简便的方法 空气分级燃烧空气分级燃烧将燃烧所需的空气分两阶段从燃烧器送入将燃烧所需的空气分两阶段从燃烧器送入第一级第一级送入理论空气量的送入理论空气量的80%左右,使燃料在缺氧、富燃条件下燃烧左右,使燃料在缺氧、富燃条件下燃烧,燃烧速度和炉膛温度降低,抑制了燃烧速度和炉膛温度降低,抑制了Nox的生成的生成第二级第二级以二次风形式送入剩余空气,使燃料在空气过剩区域燃尽,空以二次风形式送入剩余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