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商务100问】-第七章 电子商务求职、就业、前途83、电子商务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该注意什么?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求职建议,本人写过一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求职“十训”,在文章中,本人给出了十条建议,可以参阅: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摆正求职心态最重要。上几年大学,不管从这个专业学没学到有用的玩意儿,作为既成事实,不可改变;毕业时,个人的知识、能力、素质是一个既定的状态。所谓求职,就是凭借个人的综合水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毕业时个人的“整体水平”不可能在短期有大幅提高,使点劲儿解决不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属于不
2、可控因素,比如:英语水平,行就是行,不行你也不可能一下变成高手。再比如身体素质,硬朗、精力充沛的就是好;身体弱的,也不可能靠“进补”改善多少。 求职,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心态”;心态可以在短期调整、控制。目前,求职时心态浮躁的学生不在少数,主要表现为:对自我和企业缺乏清醒、明确的认识;盲目自大,眼高手低;或者缺乏自信,消极悲观;不切实际的与他人攀比;急于求成,没有耐心,等等都属于“心态”问题。心态控制不好,水平高的,职位不见得理想;心态控制得好,水平一般的,有可能谋得更好的职位。 在“心态”方
3、面,我觉得求职最忌讳的一点是“和别人比”,和同学比,和同事比;比来比去,要么得意,要么丧气。拿别人的尺度衡量自己,怕很难有平稳的心态。其实,人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 84、毕业了找工作,招聘会上“谢绝应届毕业生”怎么办? 别抱怨,企业有企业的难处,“谢绝应届毕业生”,企业有不得已之处。那能怎么办?求职的人太多,需要的职位很少,亮出这个牌子,缓解缓解招聘人员的压力,看太多简历,费眼神呵。 在企业用过毕业生的都知道,他们工作上手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不等。不管有没有经验,都需要熟悉企业内部工作
4、机制、规章和工作人事关系。对有经验的人来说,他熟悉技术、业务,这不需要额外时间;他有人际交往经验,会察言观色,可以迅速融入新环境,几天工夫,他能自然称呼“小赵”、“老张”、“王总”,说的自然,听的舒服。私下和“群众”都打成一片、称兄道弟了,工作还不上手。 毕业生就嫩多了。他技术、业务不懂,需要人教;企业在新手身上得花时间,你能不能学会不知道,学的快慢不知道,熟悉后你会不会跳槽不知道。企业不傻,那么多有经验的都看眼晕了;培养,还是让其它企业“发扬风格”。再说了,毕业生说话、办事难免毛糙,和人打交道还不顺溜,有些“生猛海鲜”。在组织里,
5、把自己搞成“岳不群”,融洽的工作气氛没了,怕影响其它老同志的表情和情绪。亮出这个牌,也不能都怪企业。 看到“谢绝应届毕业生”的牌子,很多人情绪会一泻千里。我的看法是:先别泄气,别处试试。他们也是从刚毕业过来的,算他们忘本,不必计较。值得高兴的是,有单位专要应届毕业生,愿意从头到脚对你培训;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你更容易适应公司文化、可塑性高。去年,我一个电子商务学生进了海尔,培训出来,做销售区域主管,大概是宁波什么地区。也不错啊!85、马上就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了,不知到社会上能干点啥?
6、160; 这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东西。 按理,上大学前就该细细考虑这个问题:到哪儿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心里要算计,大体上有个谱。上大学是一项教育投资,要花数年时间、大量金钱、精力、以及机会成本,不核计是对自己不负责,碍不着别人,到头来损失自己。从投资的角度讲,考学、上学都是手段,是一项投资品种,不是养花、遛狗,来颐养休闲的。关键要兑现,像风险投资投项目一样;它不是喜欢你的项目,而是项目所带来的票子。上半天大学,末了还是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体面、钱多、又有发展前途。
7、; 把上大学当成目的本身,是猴吃麻花满拧。稀里糊涂上大学,这已是失误;不明不白学电子商务,更是不幸;大学开始阶段还不给自己定位,就是灾难了。起码,在大学的开始阶段该琢磨一下,分析分析本专业的社会需求,了解毕业后的大体趋势;同时把握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现状,为自己定好位,以确定大学期间学习、努力的方向。 现在人才招聘网站这么多,即便自己不会分析,可以看别人的文章啊。最差的就是在校几年,对产业变化不闻,对人才需求不问,过得悠闲、自在。等马上电子商务毕业了,对社会需求还摸不着边儿。能干啥,自己知道。本人写过一篇“电子商务专业学
8、生何处就业”,也可供参考。你实在真是这种最后才着急的主,也不是没救,跑跑业务吧! 86、学电子商务,毕业了,怎么找不到对口工作啊? 所谓学什么就得干什么的“对口”,是求职时的一个观念误区。学什么铁定干什么的“对口”,历史上不存在,现实中不存在,虚幻中不存在。鲁迅和孙中山开始都学医,但后来一个从文,一个从政,各自在“不对口”领域成就斐然,这样的不对口有什么不好?偶本人最早学过会计,后来学国际贸易,MBA按说该在企业打拼才“对口”,偶现在是优秀教师,这有什么不好?孙悟空早期还是山大王呢,后来,成了唐僧的保镖,好功夫全用来打妖
9、精了。不亏,他最后还成佛了呐。 学电子商务非要找相关工作,强调“对口”,是自缚手脚!学电子商务,有企、事业单位用,就是“对口”。我们电子商务首届毕业班有个学生,在校期间活动能力挺强,当过班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学生会主席,感觉他毕业总不会有问题。毕业前夕,见过几面,他总回答说,老师,没有对口岗位啊。后来,他成了我的同事,留校当了专职辅导员,这可对口!说俗了,上大学就是拿一张“船票”,拿着这张票,让你上船就行。同理,拿了毕业证这个本本,有单位给你钱就行,发钱就对口,不发钱就不对口。
10、160; 要说不对口,当属今年毕业的一个女生,她到一所中学教书去了,教语文。她自己讲,刚上讲台,腿肚子不听使唤,哆嗦;嗓子出音不利落,颤悠。我安慰她说:你一个女孩,当教师也不错啦,烈日晒不着,台风吹不着,又稳定,空闲时间又多,多少人羡慕!谁知她接着说:现在好啦,老师,这的学生真好玩啊,我正组织他们参加网络作文比赛呢。 87、你怎么看电子商务学生毕业后跑业务? 对电子商务学生来说,跑业务说不上不对口。电商学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都不是长项,与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类的专业比,没有优势。管理类岗位不是毕业生的入门岗
11、位,哪有到单位一去就是“经理”的?难!技术不会、管理不让干,只好干干营销类的工作,“跑业务”是其中一种。 搞营销也有个三六九等,从传统来看,涉及的工作内容有广告宣传、参加展览、信息调研、品牌建立、客户服务、商务策划、渠道开发、媒体公关、商务合作、文案策划、产品销售、物流管理等等。这些工作,有的容易做,有的难度大。对有销售业绩要求的“跑业务”,开始待遇差、累,不是人人心理都承受得起,也不是人人有这个能力。在一般人眼里,这大概属于“下三烂”的那种活了。 搞营销,专署网络营销的
12、内容其实有限,且具有工具性。做这些工具,就是技术活了,如企业站点、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引擎、电子邮件、IM、论坛、博客、网络广告等。会用这些工具只是营销手段,不是目的,忙活半天要为传统的营销职能服务。从企业营销总体角度看,专属“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部分不多,要求企业将营销人员分成传统、网络两部分,你专做网络部分,怕够呛。 总体感觉是:这个岗位有挑战性,能锻炼人,也能学东西。在“跑业务”职位能活下去的,往往具有帅才,温州许多老板,都是跑业务出身。想想这个职位遇到的变数之多,而他能做出业绩,内外应付自如,利害! 88、是
13、否随便什么“跑业务”的活都可以去干? 还是应该有所鉴别,不能饥不择食,捡到碗里就是菜。要有所取舍,选择从事一线销售工作,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在传统行业,选择有一定历史、一定规模的企业。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自己本身就是个新手,没有行业经验,需要有人指导、有人带。初创企业规模小,老板、老总本身可能都在摸索,市场刚处于开拓阶段,做出业绩,难度大。在做得比较长的企业里,会得到老销售的指导;他们经验丰富,要是自己悟性高的好,上手较快。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经有市场基础、品牌影响力和
14、声望,易得到用户群认可,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二,选择新行业,如各类网络企业、网络相关咨询、服务公司。因是新行业,与传统行业比,企业大小、历史长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说,到新行业的初创公司,因大家都没有经验,早做反而有先行优势,竞争少,易出业绩。所以什么都是相对的。 第三,注意识别企业对业务员的态度。有企业在销售上实行人海战术,大量招人,进去很容易;但出来也很容易,淘汰率高。刚去的可能都算不上正式员工,什么待遇都没有。应聘这样的销售岗位需慎重。
15、0; 现在有许多销售激励的演讲,个人觉得作用被夸大。销售是一种技术,它能否成功绝不是单靠热情,更需要懂得专业知识、客户心理、认真准备、沟通技巧,还取决于企业品牌影响力、产品本身和市场状况等要素。 89、你如何看选择职业时人的性格因素? 性格决定命运,有道理。与专业知识比起来,性格对人最终从事什么职业影响更深远、长久。学什么不干什么,一个基本原因是人的性格不同。同样是学电子商务,毕业一年,你会看到干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不管学什么,人最后干什么工作,都要稳定在适合
16、自己脾气、秉性的行业与职位。不符合自己的脾气、秉性,就存在改变现状的内在驱动力。 人秉性难移,有生理基础;它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基因的变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表明人性情的稳定性。人一出生,性格是开朗、沉静;爱说不爱说;愿不愿与外人交往;对事物的情绪反应;主动还是被动;外露还是含蓄;张扬还是收敛,等等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人终其一生,个性很难改变,稳定性强。而专业可以转换,只要他有这方面的愿望和能力。即便大学学科意义上的专业换不了,还是可以进行专业知识更新,这使职业转换成为可能。人一般都要转换到适合自己个性的
17、职业,不管他以前学什么专业。 据说,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有句话:人,认识你自己。的确,人认识自己很难,却是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不可少的条件。性格稳重,对需要频繁变化的岗位会不适应;要是憷见人,选择跑业务的活就是难为自己了。选择职业,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找工作对脾气比专业对口重要。在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行当、岗位上工作,愿意干乐意干,不觉是苦,反以之为乐。有这种心理状态,工作不出成绩,怕也很难。 90、如何解读电子商务人才未来几年缺口200万? 目前,媒体上这类人才需求
18、的报道能时不时看到,动辄就是某某人才缺口多少万,而且一律是“专家”说,借助网络的传播,这类报道很能迷惑一些人,左右一些人的选择,特别是青年学生。前几年,有关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预测是:未来十年,缺口200万。缺口这么大,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能不快?既然缺口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了咋还咳声叹气、愁眉苦脸。这时候,说这话的“专家”找不到。 现在缺口更大的是物流,据“专家”说全国缺600万,光北京就缺20万,浙江也缺20万,与电子商务比,物流大有后来居上的劲儿头。与之相应,物流专业也开始在高校渐渐火起来,我校的物流专业今年也可以招生了。
19、60; 不过,我总是怀疑“专家”的真实身份。真正严谨的学者不会随便说这种话,从统计学的角度这类问题缺乏可调查性。首先,电子商务人才本身概念就模糊不清,什么算电子商务人才,是指搞技术开发的?搞管理的?搞营销的?是指网络企业的需要还是传统企业?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功能之一,物流人才算不算电子商务人才的一种。其次,企业那么多,对自己的需求都存在不确定性,怎么能把未来十年的需要算这么清?搞这类调查,怎么抽样、怎么设定问题? 看得多了,总觉得有些人是“信口开河”,只有人才需求数字,没有得来数字的方法
20、。看得多了,便明白说这话的人根本不是什么“专家”,而是来自一些培训、教育机构。 91、阿里巴巴网站有上千万的企业会员,这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求职意味着什么? 可以把阿里巴巴看作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使用这个平台并不需要多少高深的学问。如果说凡是使用这样平台的人都叫“电子商务人才”,那200万肯定不够。问题是“应用级”的人才不必非得“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国贸、金融、企管、市场营销、英语等专业也很容易上手,甚至这已成为一项通用技能,不管什么专业毕业都可以用起来。
21、使用这种平台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你很难发现哪一块知识为电子商务专业所独有,贸易实务、外语、认证、知识产权、管理、营销等都来自传统知识领域。不好说这些应用一定会造成“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而且,商务都是涉及具体行业的商务,行业知识、产品知识必不可少,比如服装、低压电器、光学仪器、建筑陶瓷、电脑用品、包装材料等,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各行各业人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不必非得电子商务专业。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行业知识,反而成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一个“软肋”。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企业确实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出口”
22、。如果在入学之初,就能为自己订好位,比如主抓英语和国贸,求职时就能有的放矢;业余再留意某个具体行业,学一些行业具体知识,毕业时就更有针对性。温州企业对懂外语、外贸知识的专业人才一直强劲。曾听庄吉集团一位副总说,电子商务就是要培养国际型的电子商务,面向出口,才适应企业需要。 92、电子商务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为何我这个“复合型”求职时没觉得有优势? 对毕业生来说,需要找到的是入门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胜任某一方面岗位的“专才”更受欢迎,“复合”人才在职场不见得有优势。进一步讲,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复合”有些变味,没“复
23、合”成,容易成为“杂烩”。“复合”不好,造成的结果是:什么都学一点,样样通,样样稀松,哪一样也拿不起来。这也是造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求职困难的一个原因。学电子商务需要为自己重新定好位,要求“专”、“精”、“深”。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据说每天都会收到许多求职简历,也经常收到“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求职信。马云对此的反应是:很好奇电子商务有专业了。而且感慨:“很多人问电子商务的问题,我觉得对不上号;他们很努力。如果学了四年之后发现跟真正的电子商务有很大的距离,这是很遗憾的。”马云心目中的电子商务是给“买卖人”用的,他的口
24、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电子商务技术平台问题,是软、硬件工程师的事。 从教育的角度讲,电子商务专业需要一次彻底变革。在教学模式没有改变之前,就要靠自己了,用冯博士的话说:自救!或像现在流行说的DIY。学电子商务专业,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盯住一个方面,深挖下去,使自己成为这个方面既能操作、又有理论素养的“专才”。一招先,吃遍天。 93、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从整体来说,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经济”为社会创造了大量新工作岗位,许多职位以前没有,如网管、网编
25、、网站设计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动漫设计师、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应用开发工程师、网游设计师等;许多工作带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如网络商业分析员、各类网络产品经理、网络产品渠道专员,网站运营、推广、客服人员,等等。同时,像传统企业一样,网络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务、行政等部门也需要吸收大量优秀人才。总体看来,互联网无疑是个朝阳行业,在国内外不过十年的发展历史,前途光明。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在商业上的重要应用,这几年在线交易额持续增加,交易增加预示工作岗位需求增多,阿里巴巴、慧聪、当当等老牌企业一直在招人。去年以来掀起新一轮网络热潮,许多
26、网络公司拿到大笔“风投”资金后,在迅速扩张,也需要人。互联网、电子商务对人才需求持续升温,这股热潮,从各大招聘网站发布的职位中可见一斑。 行业现在确实处于景气之中,但这不意味“电子商务毕业生”必然成为抢手人才。网络公司、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技术、产品、市场、销售、客服、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等。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时不可能脱离企业具体职能部门,不能游离于具体岗位之外。具体到个人,“就业前景如何”的问题需要个案分析,这与大学自身品牌、专业教育方向、个人综合能力、就业区域、个人求职时的技巧和运气等要素都密切相关。
27、; 就业前景如何,具体到个人,一句话说不清。 94,求职时,怎样知道自己对某个行业或职位“隔不隔”? 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求职“十训”一文中,偶曾提到:那些学了好几年还在问“什么是电子商务”的,对这个行业肯定是“隔”,隔得厉害。这里,我所说的“这个行业”界定为纯粹的网络公司。对电子商务概念的困惑或执着于概念,表明对新行业、新事物缺乏悟性,不敏感,到网络公司怕难跟上拍子。这就是对“互联网”这个行业有隔阂。
28、; 对干什么“隔不隔”,首先表现为一种天生的倾向:喜欢学习、从事一类事情;对这种事儿有较高的领悟、理解;做这方面的事儿比较投入,比做其它事儿效率高。比如: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学英语就“不隔”,他从小喜欢英语;对数学“隔”,有天生的反感。 其次,判断自己对某物“隔不隔”,还可以看“感觉”。人不是对所有方面都有同样的感觉,学习是这样,日常生活如此,做事也是如此。人总会对某个方面有特别的或强烈的感觉,表现为易引起注意力,容易兴奋起来。对工作没有感觉、感觉迟钝的,肯定是“隔”。
29、160; 其次,对行业、职业“隔不隔”还表现为“适应性”。适应快、容易适应的,不隔;适应不了,难以适应的,隔。 俗话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个社会,女的也怕干错行,男的也不能娶“河东狮吼”那样的。什么叫“干错行”,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自己对这个行当“隔不隔”。一些人学电子商务已属“走板”,求职时再抱着所谓“对口”的观念不放,也不管适合不适合,那无异画地为牢,自缚手脚。 95、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起始薪水有多少?
30、; 别的地区,别的学校不知道。谈谈我们自己学校。算上今年,我校已有两届电子商务毕业生,属三年专科。据我了解的情况,在温州,从实习期开始,一般工资收入在800到1200之间,有的还包食宿;这是比较正常的。因个人情况不同,低于或高于这个水平的也有。 其实,工作“待遇”不光“薪水”一个指标,有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也是待遇。工作时间、工作环境、有无进修、培训、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这些 “隐性”待遇也很重要。温州很多企业基本是每周六天
31、工作制,有的甚至每个月只允许休息一、两天。这种强迫性,而非自愿性的“时间安排”,会挤掉闲暇时间。 衡量工资高低,还应该看“物价指数”,不能单纯看月收入。温州的物价高不高,别的不好说,温州的房价肯定是高,给教师的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也要四千,商品房的价格动不动就七、八千。与富裕的老板阶层相比,个人以为,打工阶层的待遇实在有限。大学毕业生感受到的生存压力不是没有道理。 待遇、薪水反映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对大部分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
32、面临的是企业占主动地位的“买方”市场。电子商务虽然“热门”,网络企业也不是一定非要找“电子商务”的学生。为了生存的需要,很多学生恐怕不能不接受企业的开价,“屈就”自己。 毕业了,总得先生存,再谋求发展。 96、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怎么理解“先就业,再择业”的说法? 大学生经常会听到“先就业,再择业”的说法。个人认为,对这句话要小心,不要被误导。许多人容易把这句话解读为:不管什么工作,先找一个,然后“骑驴找马”。
33、在就业难的背景下说这句话,本意是希望大学生求职时不要过于挑剔,这并非没有道理。但许多学生执行这句话“剑走偏锋”,找工作随便骑“驴”,没几个月就弃“驴”而去,造成频繁跳槽的局面。 “先就业,再择业”的提法容易造成一种求职“近视症”。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和自身实力,在没有明确目标、缺乏定位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阵,不管什么 “驴”,见“驴”就上。能骑上“驴”说明工作还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是这头“驴”适合不适合自己。大家都知道,年后的一两个月是企业招聘的高峰期,各类职位纷纷在这个期间发布,企业因人员流失或扩张需
34、要,基本要在这个时期补充新鲜血液。毕业生在这个时期应该抱着直接找“马”的心态。随便找“驴”乱骑,不适合,再换,付出机会成本,到头来损失自己。 偶还是强调的一个观点:不轻易应聘,也不轻易跳槽。如果因自己的能力、素质所限,一时找不到“马”,只能骑“驴”,心态上也要积极向上,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不能虐待驴”。人不大可能短期在能力上有什么实质进步,跳半天槽,可能找的还是“驴”,而不是“马”。 对“先就业,再择业”的说法还真要谨慎理解
35、。 97、我要签就业协议书吗? 如果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自己也比较满意,最好还是签,这能提高学校的“就业率”。高校的就业率怎么来的?主要数据来自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母校的“就业率”高了,对学校各方面都有好处。当然,如果觉得自己不稳定,也别勉强;更不能造假。 前两年因操作缺乏科学性,造成一种片面让学生签协议书的局面,就业率的数字水分不小。一些教育官员
36、在认识上也存在误区,把“就业率”与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联系起来,觉得学生能找到工作,学校教学质量、水平就高。将学生的就业率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挂钩,有合理的一面,但远远不是全部,体现“教育” 是否成功存在更长期、多样化的指标。“就业”问题也与学生的个人具体情况、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年,情况合理多了。首先,统计初次就业率的时间定在了八月底,年底统计二次就业率。还有,其它如出国、进修、自主创业等情况也考虑进来。除了“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单位证明等材料也被列入可接纳的范围,这样,反映了事
37、实求是的精神。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当作大事来抓,学校这边不能说不重视。但就业终究是学生就业,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学生在职场的定位、目标、期望和心态。光学校急没用,学生悠哉游哉,就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 98、我是高三学生,我适合学“电子商务”专业吗? 这涉及高考后填志愿,对此,我觉得应该分辨三个问题:
38、60; 首先,你自己要搞清楚是否喜欢技术。如果喜欢技术,希望将来从事软件设计、程序开发方面的工作,电子商务专业不是最佳选择,直接攻读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甚至数学更合适。个人认为:兴趣、爱好是报考专业的首选要素,特别是从小对某科有特别“感觉”的,觉得自己就是“为它而生”,有这种强烈意识的,一定要学它,别管社会需求冷热。历史也罢、考古也罢,不是总有人干这方面的工作吗? 其次,要搞清所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内涵。目前,这个专业因院校不同,差异太大,绝不
39、能想当然认为每个学校“都差不多”,差多了。如果你本来只是对一般的营销、管理感兴趣,却发现“电子商务”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的变体,就不适合了。就我个人的看法,即便对营销、商务、网络感兴趣,也不一定就学“电子商务”。财会、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其实更有针对性。 第三,要搞清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认为专业重要。我觉得在国内目前的情况,是院校重要。国内高校的特点是:各类资源,包括经费、设施、师资、机会高度向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倾斜,造成国内大学的不公平竞争。在这种情况,能进一流大学的别进二流
40、,哪怕专业不是太理想。比如,某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你上不了,但电子商务能上,也千万别放过。上了大学,学什么、学成什么样,其实主要靠自己。但校风、环境、资源的差异却不是你能控制的。 对这个问题,本人还写过一篇“寄语高三学生:你适合学电子商务专业吗?”( 99、怎么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未来? 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有的来自新型网络企业,有的来自传统行业。这一发展的势头,目前没有停止的迹象,这势必引发对人才的持续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市场前景光明。 问题出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诸多问题给“光明”抹上了一道道黑影。是到了要彻底反思“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时候了,对此,个人认为未来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可能有几种选择: 第一种,电子商务不再作为一个独立专业,而是作为几门课程融入其它传统的相关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行动承诺书(4篇)
- 电池制造考试题及答案
-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 地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到位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家居产品购销合同协议
- 社交媒体平台用户推广合作协议书
- 大庆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在学校的难忘经历记事作文4篇
- 语文考试前的对话7篇范文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ETL开发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文档
- 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习题一(参考答案)
- 贷款熔断管理办法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房屋翻新改造培训课件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FIDIC合同培训课件
- 学校保安法律知识培训
- 用血重点科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