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转体施工工艺探析_第1页
桥转体施工工艺探析_第2页
桥转体施工工艺探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转体施工工艺探析桥转体施工工艺探析摘要:我们知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属于一套较为成熟的桥梁施工技 术,随着我们国家技术以及工艺的不断开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不断应用, 桥梁转体工法会更加的简洁、 平安。本文以河北省磁县童装路西延上跨京广铁路及 107 国道 立交桥为例,就桥转体施工的工艺进行简单说明。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工艺Abstract: we know, bridge rot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 mature technology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2、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process and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is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ridge rot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will be more simple, safe. This article take the Hebei province Cixian children"s Road West Beijing-Guangzhou railway and 107 National Road a

3、cross the overpass bridge as an example, a simple description of the bridge rot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Keywords: bridge rot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 TU20 文献标识码: A 转体的根本原理是箱梁通过墩柱传递于上球铰,上球铰通过球铰间的四氟乙烯传递至下球 铰和承台。 待箱梁主体施工完毕后, 脱空砂箱将梁体的全部重量转移于球铰, 然后进行称重 和配重, 利用埋设在上转盘的牵引索、 转体连续作用千斤顶, 克服上下球

4、铰之间及撑脚与下 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力距,使桥体转动到位。以下我们通过河北省磁县童装路西延上跨京广铁路及 107 国道立交桥转体施工为例,就桥 转体施工的工艺进行简单说明。一、工程概况磁县童装路上跨京广铁路及107国道2 60m转体T构,上跨京广铁路,在 ZK0+572处与铁路相交,铁路上行线里程为K458+247.2, T 构线路中心与铁路夹角为 58.2°,梁底为圆曲线形,T构单侧跨度60m,对称布置。为减少 T构梁部施工对铁路行车平安的影响,设计采 用整幅平面逆时针转体法施工,T构转体58.2度,转体吨位15300吨。二、特点以及难点设计采用整幅平面逆时针转体法施工,该方法能够有

5、效减少T构梁部施工对铁路行车平安的影响。在对该桥进行施工时须要严格做到上下球铰的安装精度控制、沉降徐变的控制、截面应力 值的控制、转体过程的精度控制、曲线施工的线形控制以及平安控制等问题。混凝土浇注,本工程箱梁高 62.8米、宽37.5米、箱梁长120米,对混凝土的浇注顺序 以及施工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施工前应进行方案论证, 严格按照制定的浇注方案进行 施工。在转体桥除合拢段外两侧悬臂各 55 米的桥型转体, 有显著的新颖性。 对梁端挠度的控制要 求高,对转体后是否能准确就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T构转体总重量为15300吨,转体重量大,转体结构施工如何确保T构转体作业的正常启 动、精确定位

6、和施工转体平安成为该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三、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探析基坑的开挖T构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 8 10m,从确保铁路行车平安考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铁路线路 平安控制措施。1)、基坑开挖分层进行,方案分三层进行开挖:第一层挖深约3 米,第二层挖深约 3 米,保证第二层开挖完成后的层面有一定厚度的干性状土, 保证挖掘机的工作平台稳定, 第三层 挖至基坑底标高位置以下 20cm 左右,四角设置集水坑排水。2)、进行基底处理, 做 20cm 厚砼垫层进行基底封底处理, 减少地下水量, 控制地下水泌水 量,减少对铁路线路的沉降影响。3)、制定严密的铁路状态监控及应急措施:a 监测点的设置:在线路外两

7、侧路基上设置 6 处观测点,观测点用砼灌注,设钢筋插桩, 观测点间距 10米。b 监测方法:施工中与现场监护人员进行配合,在开挖过程中、排水过程中派专人每1 小时测量一次,对观测点的高程进行监测, 适时观察线路, 做好记录,发现线路变化及时停止 施工,进行调整。c 监测点的沉降指标: 监测点每次观测的高程数据与原始高程数据发生到达 5mm 沉降的情 况时, 立即停止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原因, 在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前方可进行施 工。转体承台施工方案由于水平转盘面积比拟大, 盘下结构复杂, 下转盘混凝土的密实性是转盘安装成败的关键, 盘下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如下: 提前试配微膨胀混凝土,

8、并作好膨胀力现场测试记录;调整配比中减水剂、膨胀剂的掺 量,将混凝土的工作度调整到最正确。 安装过程中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全过程测量控制, 并在盘下混凝土浇注前后对转盘进 行监测。 转盘盘面用多层塑料布进行封闭, 在形成对盘面保护的同时, 更有利于浇筑完毕后对盘 面的清理。 混凝土浇筑从一侧赶往另一侧,保证下球铰和滑道钢板下能排出空气,混凝土密实。 在盘下混凝土浇筑到接近下盘底面约 20cm 时,首先将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 后,上层混凝土采用单方向整体推进浇筑,浇筑层厚控制在 50cm 左右,即让混凝土将盘面 充分掩埋,一次浇满盘下混凝土,并振捣密实。钢球铰制作与安装 球铰安装期间,受

9、外界环境影响,会附着水汽、杂物,以致外表产生锈蚀。此外安装时的 吊装过程也容易产生碰撞,致使球铰产生轻微变形、损伤。因此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应注意 以下事项:转体球铰运抵现场后,在安装前的放置期间应使用防水塑料布将球铰整体严密包好,并将 上下球铰边缘的缝隙、中心销轴套管口也用防水塑料布密封,以防止雨水、 沙尘、 杂物等进入球铰工作面。在整个安装吊装过程中,应注意平稳起吊,对准位置后再放置,放置时要轻慢。吊装过程 应防止球铰与其它物件的碰撞,特别要注意保护上球铰凸球面,不得磕碰、划伤。安装上球铰之前,应注意保护好上球铰。可将上球铰凸球面涂抹黄油后,用防水塑料布将 整个上球铰严密包起来,放置于在厚木

10、块上。使用时,将上球铰吊起,去除防水塑料布,用 纱布将凸球面擦拭干净,检查凸球面上有无生锈,如有,可用布轮抛光方法去除。上球铰安装完毕后,用宽胶带纸将上下球铰边缘的缝隙密封,待上盘混凝土浇注完毕,球 铰转体之前,用刀片将宽胶带纸划开。(四转体箱梁施工 该工程混凝土箱梁底为圆曲线线型,既有平曲线和竖曲线,又有纵坡和横坡的影响,线形比拟复杂, 施工中对于梁底和梁外缘的线形以及梁顶面以及底板标高控制, 均应严格要求和控 制。箱梁模板、支架及地基处理是保证混凝土箱梁施工平安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梁 底线形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支架搭设前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去除软土根底,换填夯

11、实,承载力要到达设计要求,必须 进行试验简算确定。支架搭设过程中要对支架的搭设质量、整体稳定性进行专门检查,并要在铁路侧搭设平安 网,防止物体侵入限界。支架必须进行预压,对支架做自重 1.2 倍箱梁荷载的预压。取得支架的弹性变形量及非弹 性变形量,调整箱梁立模标高和预留变形值。预压时长应为混凝土浇注时间加上混凝土强度到达100%的所需时间。支架结构应满足立模标高的调整要求。按设计标高和施工预拱度立模。支架落架由两悬臂端向中间对称进行,靠近铁路侧的支架撤除时,保证人员、材料、机具 设备不侵入铁路平安界限。 在两悬臂端向中墩方向 5m 范围内暂时保存排架, 作为箱梁称重 和转体前的支撑,在试转体前撤除。转体施工 牵引体系、设备安装、转体称重等桥梁转体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试转。试转必须确 定两项重要数据的测试工作: 每分钟转速, 即每分钟转动主桥的角度 (角速度 )、悬臂端所 转动的水平弧线距离, 控制采取点动式操作,测量组测量每点动 1 次悬臂端所转动水平 弧线距离的数据,为转体初步到位后,进行精确定位提供操作依据。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表达我们了解了转体工艺中的一些小的窍门和方法,当然,这仅是我通过该工 程这一个的感受和体会。 随着我们国家技术、 工艺的不断开展以及新技术、 新工艺在建筑工 程中的不断应用,桥梁转体工法会更加的简洁、平安、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