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张拉施工工艺_第1页
智能张拉施工工艺_第2页
智能张拉施工工艺_第3页
智能张拉施工工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张拉施工工艺一、预制梁主要施工步骤1 、钢筋制作与安装钢筋按设计尺寸、间距进行安装。采用搭叠式电弧焊,钢筋顶端 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根接合钢筋在搭接范围内,保持轴线一致,搭 接时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5d (倍钢筋直径),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 10d。安装时注意做好防撞护栏预埋筋,及伸缩缝预埋筋的定位绑扎。 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骨架和模板之间,错开放置适当 数量的砼垫块,骨架侧面的垫块应绑扎牢固。波纹管与底板钢筋、腹 板钢筋干扰处,严禁截断底腹板钢筋。为避免预应力筋错位、浇筑混 凝土时波纹管位置上浮或偏移,按照图纸采用 #'字,箍卡住孔道 (直线段100cm曲线段50cm设置

2、一组)。2 、模板安装模板支立前,要仔细校对孔道的坐标和预埋筋的位置是否准确。 箱梁的外模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内模用小块钢模拼成,用方木及角钢 反撑。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底模之间的缝隙用双面胶条密封。模 板间用螺栓连接,用对拉螺栓把两侧外模与底模紧靠在一起, 两侧模 上方用拉杆连接,部分拉杆外穿固定长度的钢管,用以控制梁体的顶 面宽度,顶板上每隔3m放一段槽钢,并在其两端,用连接器与侧模 下缘紧密相连,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模上浮。3 、砼灌注及养护混凝土的浇筑分为底板、腹板、顶板3层依次进行。在浇底板与腹板时,在顶板上放置钢板,避免混凝土落到顶板钢筋上凝固,影响 顶板的浇筑。振捣时严格控制

3、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严禁空振模板,每 次振捣时间不宜超过15s,在下次浇筑前,再复振一次,以便新老混 凝土结合。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严禁碰撞波纹管和锚具,防止过振、 漏振与跑浆现象的发生。在砼浇筑完成后,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生。每天洒水4-5次,以保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洒水养生周 期不少于7天。二、预制梁的张拉和压浆1 、智能张拉、压浆施工工艺(1)钢绞线的穿束 钢绞线必须采用砂轮切割,长度按照图纸要 求,留出两端工作长度65厘米。对已切好的钢绞线编束后穿到波纹 管道内。严禁使用已锈蚀的钢绞线。(2)千斤顶的安装 千斤顶采用防护挡板支架的滑轮吊装,缩短 了安装时间。(3)在智能张拉系统软件

4、界面内,输入预应力的主要参数。(4)启动智能张拉系统 张拉过程中,两端控制应力同步增加, 钢绞线伸长量相同,可直接看到控制应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 当控制 应力达到终张拉控制应力的10%寸,持荷30秒,达到终张拉控制应 力的20%寸,持荷30秒,达到终张拉控制应力时,持荷 300秒,在 持荷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补张,维持终张拉控制应力,张拉结束后系 统同步卸载。(5)封锚封锚材料使用PO52.5水泥浆,参少许石膏粉,封锚时钢绞线保持张拉后的长度,不得切割,在锚垫板上留出钢绞线位置。(6)压浆 在压浆过程中,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可将管道内 空气通过钢绞线完全排尽,空气排尽后,进浆、返浆压力将趋于稳

5、定, 同时进出口流量趋于平稳。循环过程中,监测进浆与返浆压力差,可 实时得到管道压力损失值。通过调压阀,调节出浆压力至规范要求值 0.5mp(兆帕),保证压浆过程中,管道内始终保持规范要求的压力 值。循环结束后,开始调压,即进入动态持压状态,动态持压状态的 调压时间不少于180s,进入稳压区间后,稳压时间不少于 30s。在出 浆口,设置高精度水灰比传感器,实时监测浆液的水灰比,当实测值 偏离规范标准值时,可及时给出警示。2 、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和普通工艺的对比特点:(1)自动同步:智能张拉系统通过同时控制两个或多个千斤顶, 真正实现 “多顶同步” 张拉施工。(2)张拉应力的精确控制

6、:智能张拉由计算机控制油泵运行, 张拉力的精度达到1%(3) 延伸量的精确控制:传统的人工钢尺测量精度最高为 1mm 而智能张拉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测量钢绞线延伸量, 精度达到0.1mm 精确度大幅提高。(4)自动控制整个张拉过程:智能张拉系统自动控制整个张拉过程,确保加载速率均匀,停顿点准确,持荷时间得到有效保证。(5) 浆液能够持续进出循环,排尽空气,压力有效控制,流量 精准校核,保证压入管道内的浆液充盈度,并实时检测浆液水胶比是 否符合要求。三、通过梁体剖面分析,试验梁在传统与智能压浆施工工艺、 新 旧配比施工中,对比的结果如下:1 、试验梁预应力孔道内压浆饱满度在两种施工工艺的对比结果:在箱梁左侧四束孔道为传统施工工艺灌注, 切梁后,锚垫板处饱满度 很差,1/2梁长处饱满度较好,而右侧四束孔道为新智能压浆工艺施 工,在锚垫板及1/2梁长处的断面显示孔道内压浆非常饱满;2 、试验梁预应力孔道内,压浆饱满度在压浆新、旧配比的对比 下的结果:在箱梁靠近顶板方向,四束孔道为新压浆配比灌注结果,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