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 执教者李祖贵 上课班级: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学初二(五)班。 教学构想: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渗透学生的课外生活,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这一训练 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实地观察枝城长江大桥、白水桥(石拱桥)以及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桥。仔细回忆自己见 过的各种桥。 2.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桥的特点并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堂实录 师:前面我们布置大家观察了桥(教师板书,加点词为板书内容,下同),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哪些 类型的桥。 生:独木桥、水泥预制桥、钢梁桥、石拱桥、铁索桥等等 生:江河大桥、立交桥、过街天桥 点评:把学
2、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 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说明对象。 师:大家见过的桥确实不少,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桥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钢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长江大桥。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生:还有,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 点评:引导学生把直觉形式转换成言语形式,为训练张本, 对于学习中的分歧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澄清是非。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 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以查词典,看看词典是怎样说的。 生:(查词典)架在河面
3、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 生:不够准确。前面已经说过,立交桥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师:看来时代在发展,词的含义也在发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来连接两端的建筑物。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讲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实上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 点;桥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连通两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 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是“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的重要特点,能力训练即从此开 始。 师: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石拱桥。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桥
4、的特征,看看石拱桥有 什么共同点。 生: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桥身全由石料构成。 点评: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训练开始, 把一般的方法变成学生的经验。 师:说得较好,不过同学们所看到的还只是桥的外部特点,事实上我们在分析事物特征时,并不像这样显 而易见,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再缩小来研究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征,可能难度就会增大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中国石拱桥,先看课文写到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学生浏览课文,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说说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点。 生:形式优美。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最好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生: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这些桥大小
5、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写赵州桥的时候这样写:“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 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生:卢沟桥也是一样,“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点评:训练由浅入深,让学生的技能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师:说得不错,中国石拱桥除了形式优美以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特点? 生:有,那就是结构坚固。 师:(板书结构坚固)何以见得? 生:书中说这种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生:书中还说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师: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们还能
6、从课文中看到中国石拱桥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历史悠久。 师:(板书历史悠久)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1)形式优美;(2)结构 坚固;(3)历史悠久。 那么怎样说明才能把这些特点说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课文 是如何选择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例子。 点评:通过总结巧妙地过渡, 从一个训练重点转移到另一个训练重点,保持训练过程的清畅。 生: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师: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例子,用这两个例子能说清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 生: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
7、91192年间。这两座桥 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 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在它们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选择这 两座桥作例子,就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点评:引导学生深刻地感知说明文选例子的方法, 为后面总结规律做铺垫。 师: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生:简洁是简洁了,但是那样就不够全面。 师:此话怎讲? 生:赵州桥是单拱,卢沟桥是联拱,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 概貌。 点评:欲擒故纵,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
8、道出秘诀。 师:看来选例子除了典型以外,还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证主要方面有代表。选例子很重要,选 准了例子把例子写好,通过它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们看课文是如何写例子的。请大家浏览课 文,找出文中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 生:第4、5段写赵州桥,第68段写卢沟桥。 师: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4、5段,读后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赵州桥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先总写桥的外形和使用情况,给人以总体印象,再详细地写这座桥的四个方面的特点,给人以具体的 形象。 点评:训练的层次仍在递进,紧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 师:我仔细阅读了课文,作者写赵州桥用了这样
9、一些字眼:“横跨在河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非 常雄伟”。(示图)就书上的插图来看,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的白水桥差不多,但比起枝城长江大桥来只不过 是“小鸟”中的“小鸟”,作者说它“雄伟”准确吗? 生(笑):赵州桥是不及枝城长江大桥高大,但我们说一个建筑物雄伟主要不只看它的体积如何大。 师:那还要看什么? 生:还要看它的气魄和声势。比如我们说雄伟的天安门,并不是说天安门就有几十层上百层楼那样高,我 们从电视上见过天安门,还没有我们的教学楼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气势,见过天安门的人没有一个怀疑“雄伟 的天安门”,“雄伟”一词用得不准确吗?(众生笑)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也是如此。 师:看来作者在说明
10、事物特征的时候用词是非常讲究的。 点评: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体验其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下面我们再看卢沟桥的情况。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68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写卢沟桥与写赵州桥有什 么不同。 (学生朗读) 生:相同点是也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不同点是侧重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笔法上 多采用生动说明,如柱头上的石狮作者说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 师:请稍等,你能不能说说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生:当然是描写。 师(笑问):你是否意识到这种描写与一般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有所不同。(生默然)其他同学呢?(也 默然)不
11、要紧,我们先来研究几个问题。这些石刻狮子能“母子相抱”“交头接耳”“倾听水声”吗? 生:狮子是石刻的,当然不能。 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很像是母子相抱,很像是在交头接耳,很像是在倾听水声。 师:也就是说作者把那些石刻狮子的样子写出来了。你见过卢沟桥吗? 生:没有! 师:你脑海中有那些石刻狮子的形象吗? 生:有了,而且非常清晰。 师:这正是说明文中描写的功劳,说明文中的描写重在摹写事物的样子摹状貌,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 更清晰、更准确、更形象的了解。与一般记叙文中的描写有所区别,请同学们体会。 点评:引导学生品味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体验此法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师:好,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上
12、去,作者写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确实同中有异,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呢? 生:这样处理于大同中存小异,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更有魅力。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请大家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思考: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 特征,怎样写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写特征一般要精选例子来说明,所选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 面。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上述方法来操练这种技能。 (出示笔)笔,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笔? 生: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彩笔、蜡笔、铁笔等等 师:谁能说说笔的共同点? 生:尽管笔的结构千差万别,不管什么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不外两
13、个:一是用来写字;二 是用来作图画画。它是写字画图的用具。 师: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笔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选例子来说明,如果选例子应该选哪 些例子? 生:钢笔。 生:毛笔。 师:为什么? 生:钢笔在硬笔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毛笔不但是软笔中的一绝,而且和古老的书法艺术有着天然 的联系,说笔自然少不了毛笔。 点评:让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参与后续的训练, 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师:好,我们就来讨论钢笔和钢笔书法有哪些具体特点。从形象方面,从使用方法方面,从书写效果方面 着眼,发挥大家的创造性,看谁说得准确生动。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写出字来。 生:能写小而好看、笔画整齐的
14、字。 生:墨水吞进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吐,早晚随身带,最易作记录。 生:胸中墨万点,下笔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钢的笔尖胶的肚。 点评:以上为技能的操练阶段,它是技能内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色之 一。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很生动,本节课就练习到这里。课外请大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 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说说中国的笔”吧。好,现在下课。 点评:让技能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发展自己的能力。 总评:本教例较好地体现了“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 说明特点这一训练主线有效地进行。有感知,有体验,有操练,线条非常
15、清晰。由于训练做到了有层次、有纵 深的推进,所以训练比较到位,不时引进学生鲜活的生活,增加了训练情趣,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落 到了实处。课文学习成为能力训练的有效形式,语文教学走出了肢解课文的狭隘圈子。 附:板书设计 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抓 特征 典型 写 精选例子 全面 形式优美单拱 赵州桥:横跨 雄姿 雄伟 中 国 结构坚固 石拱桥 历史 悠久联拱 卢沟桥 书写用具普遍 钢笔说说中国的笔 绘图用具一绝 毛笔 语用管窥 1.“毛笔”片断说明集锦 拖泥带水不像话,袅绕多姿成字画,满头白发故染黑,描绘千年大中华。(谭松伟) 杆长,颈短,笔尖软。(夏子) 我用殷实的墨迹书写现在,而把虚空的
16、飞白留予不论是快乐还是忧伤的过去和将来。(高昌法) 似水柔情,缠绵了竹的筋骨,在斑斑的墨迹中演绎人生。(何海军) 头尖尖,身小小,纸上最爱演舞蹈,墨水就是出场费,给量适中就能演得好。白身着黑衣,白墙生花草 ,活灵活现真叫妙。(傅蓉) 纸上去,纸上来,纸上成功纸上败。(王雪蓉) 越劳发越黑,越劳身越软,越劳情越深,越劳越自如,越劳姿态越婀娜,越劳越精彩,越劳越受人青睐 。(赵盼) 2.习作精选 中国的笔 那位大秦的将才,握过战刀的手如此这般轻易地翻析,无端磨出些“黑水”,不想却从此汇入泱泱中华的 历史长河,渗入五千年中华的每一片天地。 一根普通的竹管,底端插入柔软的动物毛发。这便是中国最初的笔毛
17、笔。是蒙恬如此简单,却又如此 匠心独运的创造。 毛笔,软笔的一种。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如今的毛笔,品种繁多,有只插一根毛发,专写微书的细笔; 也有双手合抱的斗笔。制笔的原料也不再单一,有贵重的玉笔,也有普通实用的“竹”管笔;有用鼠毛、兔毛 做笔毛的,也有用狼毫、猫须做笔毛的。有的毛笔,为了美观,还在笔管上刻上诗句或者图案。 到了近代,西方的钢笔、圆珠笔传入中国。它们以造价低廉、书写方便的显著优势逐渐取代了毛笔的统治 地位。钢笔中一种新的笔种硬笔,它不仅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使用最广泛的笔,而且演绎出了一种新的书 法艺术硬笔书法。它与历史悠久的软笔书法相互映照,另辟蹊径,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又一瑰宝。 此外,还有铅笔、彩笔、排笔等多种类的笔在当今的中国大放异彩。中国的笔,也是一部中国的历史。 (谭松伟) 说说中国的笔 提起笔,我们都能随口说上几句。笔对我们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书本可用耳朵听;如果 没有笔,你就什么也干不成。如果你是一个刚入学的孩子,那么笔就是您身旁的“护拦”;如果您是一位年近 古稀的老者,那么笔就是您手中的“藜杖”。 说起笔的种类,恐怕无人不晓:写字的钢笔、圆珠笔;绘图的铅笔;画画的彩笔、毛笔总的来说,可 概括为硬笔和软笔两大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检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创意房产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医疗器械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2025年高压直流继电器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海洋涂料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土地开发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阴极电泳涂料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消费金融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英语语法的引入与解析
- 华为-供应链管理课件
- 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监测
- 王阳明传人物传记人物介绍
- 【培训课件】商务礼仪培训
- 政府机关员工宿舍管理条例
- 难治性尿路感染中医治疗
- 消除三病母婴传播
- 银行零售业务培训
- 交叉持股合同范本
- 新课标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童年(六下)
- 幼升小语文拼音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