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题型注释)1.玉米植株的抗锈病(T)和不抗锈病(t)的基因以及籽粒的非甜(A和舌t(a)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不抗锈病非甜玉米甲为材料,用射线处理其种子获得了抗锈病非甜个体乙;用射线处理其花药并进行相关培养,获得了可育的不抗锈病甜粒个体丙。(甲、乙、丙均为二倍体)请回答:(1)丙的基因型是,在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的育种方法有。(2)研究表明,乙与甲相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若将乙于丙杂交,理论上,F1有种表现型,从F1中选择抗锈病非甜个体自交,F2抗锈病甜粒个体中抗锈病基因的频率是(3)上述实验所用玉米甲为非糯性,将甲的种子用射线处理后单独隔离种植,发
2、现有两株植株所结的籽粒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非糯性:糯性=3:1。现要研究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设计思路:选取两株植株的糯性籽粒种植并相互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则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若,则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答案】(1)ttaa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2)2(2分)2/3(3)若F1全为糯性(突变)(2分)若F1全为非糯性(2分)【解析】试题分析:(1)射线处理是诱变育种的措施,经过相关培养获得可育不抗锈病甜粒个体为单倍体育种。(2)乙的基因型为TtA
3、A,丙的基因型为ttaa,杂交后F1的表现型为不抗锈病非甜和抗锈病非甜两种性状,F1抗锈病非甜个体基因型为TtAa,F1抗锈病甜粒个体的基因型为TTaa,Ttaa,概率分别为1/3、2/3,计算可知抗锈病基因频率为2/3。(3)若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F1均为糯性,若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F1均为非糯性。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家蚕蚕体有斑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控制,基因型aa表现为无斑纹。斑纹颜色由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B/b)控制,BB或Bb为黑色,bb为灰色。A/aflR表示为
4、AWa。aH营冈不学学喻JM(1)现选用两纯合亲本甲、乙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注意:只有有斑纹时才分为黑色和灰色卜亲本甲性状为无斑纹,乙的基因型为。性状黑色斑纹1灰色掩纹无斑纹数目91掂_Jm,一一2 2)F1雌雄交配所得F2的性状和分离比为。F2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3)A/a所在染色体偶见缺失现象,如图所示。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基因型为A0a的蚕雌雄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4)家蚕中,雌性性染色体为ZW雄性性染色体为ZZ。家蚕体壁正常基因(T)与体壁透明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用有斑纹体壁透明雌蚕(A0aZtW)与有斑纹
5、体壁正常雄蚕(A0aZTZT)杂交得到Fi,将其中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和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分别占、。【答案】(1)AABB或AAbb(2)黑色斑纹:灰色斑纹:无斑纹=9:3:43/8有斑纹:无斑纹=1:1(4)1/41/8【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A_B_表现为黑色有斑纹,Abb为灰色有斑纹,aaB_和aabb表现为无斑纹。测交子代中黑色斑纹:灰色斑纹:无斑纹=1:1:2,说明F1的基因型是AaBbo由于亲本甲的性状为无斑纹,如果是aaBB,则乙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甲是aabb,则乙的基因型是AABB.(2)F1的基因型是AaBb,雌雄个体交配所得
6、的F2A_B_:Ab:aaB:aabb=9:3:3:1,所以黑色斑纹:灰色斑纹:无斑纹=9:3:4;F2中AABBAAbhaaBB、aaBb、aabb自交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共占(1/16+1/16+1/16+2/16+1/16)=3/8。(3)基因型为A0a雌蚕只产生a这一种卵细胞,基因型为A0a雄蚕可产生数量相等的A0和a两种精子,交配后子代会出现A0a和aa两种比例相等的个体,即有斑纹:无斑纹=1:1。(4)AaZtW是雌性个体,能产生aZt与aW两种比例相等的卵细胞,UaZTZT是雄性个体,能产生A0ZT和aZT两种比例相等的精子,所以F1的有斑纹个体有两种,即AaZT)和NaZTV
7、V比仞为1:1.其中AaZTZt能产生四种精子,A0ZT:A0Zt:aZT:aZt=1:1:1:1,由于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所以ZaZTW能产生两种卵细胞,aZT:aW=1:1.交配后,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AaZTZr+A0aZZt=1/8+1/8=1/4,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A0aZTw=1/8.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
8、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甲乙(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2)突变体、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有关。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3)基因型为iiDd
9、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基因型为ii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部分受精卵不能发育,其根本原因是。(4)现在基因组成为iiDDRR正常植株若干,分别与突变、杂交(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请预测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突变杂交子代的表现性与比例与突变杂交子代的表现性与比例与突变杂交子代的表现性与比例【答案】(1)4iiDDRR3:1或9:7(2)基因的数量是r的mRNAb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3)白染色体数目变异或缺失缺少发育成完整个体的部分基因(4)I红:粉红为3:1II红:粉红为5:1
10、III红:粉红为1:1【解析】试题分析:(1)由甲图可推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iiDR,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I、iiD_rr、iiddR_、iiddrr,由甲、乙两图可知,粉红花突变体的基因型应为iiD_Rrr。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该植株可能为iiDDRr或iiDdRR或iiDdRr,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或9:7。(2)由乙图可知,突变体都是含1个R和2个rr,它们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R、r数量有关。从R与r基因的mRNAc端序列可以看出,R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在第6个密码子位置,而r的mRNAk终
11、止密码子在第2个密码子位置,所以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4个,其直接原因是r的mRNAt终止密码子位置靠前。(3)由甲图可知,基因型为iiDdr的细胞能合成白色物质2,所以其发育形成的花呈白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基因型为iiDdr的突变体可产生iDr、ido、idr、iDo四种配子,自交会形成缺失两条染色体的受精卵,这部分受精卵不能发育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部分基因。(4)若是iiDDRRX突变体,由于iiDDRR产生的配子是iDR,突变体产生R。rr、Rr、ro四种配子,则子代中只有红花和粉红花,比例为3:1;若是iiDDRRX突变体,突变体
12、产生2Rr、2r、1rr、1R四种配子,则子代中也只有红花和粉红花,比例为5:1;若是iiDDRRX突变体,突变体只产生Rrr两种配子,则子代中有红花和粉红花,比例为1:1。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与遗传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2n=56)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家蚕中,ZZ为雄性,ZW为雌性。(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
13、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最多是条。(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的过程中,F1的基因型有种,此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3)雄蚕由于吐丝多、丝质好,更受蚕农青睐。在生产中可以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4分)。(4)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蚕茧基因(G)与白色蚕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
14、显性。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MGGZtW,F1中结天然绿色蚕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蚕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答案】(1)292(2)易位4基因重组(3)限性斑埴舞燕无熹放探资/I配声北uZbaZZ无疑统埠新限性电吸蟆乖aZZ、aazW/,雄蚕全为素斑,雌蚕的基因型为aZW或aaZWi/o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信息的分析能力。8 .人类中存在一种染色体变异,如图甲I2的一条异常染色体是由一条13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的(如图乙,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变化,因此表现型正常),其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
15、会如图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时,第三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1)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甲I2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2)参照n4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在图中画出n3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答案】(1)61/61/3(2)【解析】试题分析:(1)只考虑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时,含有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精子类型有3种,对应了含其中一条染色体的精子类型也是3种,所以一共是6种类型。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主要取决于父亲能产生染色体正常的精子,均等产生的6种类型的精子有一种是正常的所以是1/6。对应
16、产生染色体正常的精子,另一种精子类型虽然染色体不正常,但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形成表现正常的个体,所以表现型正常的个体是1/3。(2)13号三体,多了一条13号染色体。其中一条是1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考点: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9 .已知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体(2n=32),根据下图回答:(1)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属于倍体。(2)受精卵发育成蜂王的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答案】16(2)64【解析】
17、试题分析:(1)由于正常的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2,而雄峰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蜂王的一半,为16条,属于单倍体。(2)受精卵发育成蜂王的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64条染色体。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18分)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X犬,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基因型为Ibib,其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深受消费者青睐,但产量低。科学家对深红棉作了如图甲(I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IbI-的粉红棉新品种(I
18、b表示有b基因,I-表示没有b基因,它们之间不是显隐性关系),解决了单倍体植株产量低的难题。E炉二图甲中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是。新品种的种子不能大面积推广,理由是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并产生一个新品种白色棉,其基因型是。欲得到大量推广的粉色棉种子,请利用上述新品种白色棉设计一个最简单的育种方法,用遗传图解表示。基因A、a位于n号染色体上,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则基因型为AalbI-的新品种自交产生的种子中,理论上抗旱粉红棉占总数的。图乙表示彩棉细胞中与色素有关的基因a表达的过程,产物是b,据图分析,图中X蛋白最有可能是,图中n在I上的移动方向是(填向左”或向右”),少量I就可以合成大量的物
19、质b,原因是。若图中的物质b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工丝氨酸一谷氨酸一”,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能与遗传密码配对的碱基分别为AGA、CUU,则基因b中供转录用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答案】(遗传图解4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染色体畸变(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缺失)IIP:IbIbxI-I-深红棉白色棉JJ配子IbI-FiIbI-粉红棉(评分标准:亲本表现型1分、基因型1分、Fi表现型1分、基因型1分,符号1分)3/8RNA聚合酶向左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AGACTT-【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甲可知一条染色上的基因丢失,可推知为染色体
20、缺失导致。bp-PII粉红棉J自交F1IbIbIbI-II-深红棉粉红棉白色棉欲得到大量推广的粉色棉种子,简单的育种方法:用深红棉与新品种白色棉杂交,图解如下,P:IbIbXI-I-深红棉白色棉JJ配子IbI-/F1IbI-粉红棉(2)Aalbl-自交后代理论上抗旱粉红棉占3/4*1/2=3/8。(3)图乙中I为信使RNA、n核糖体,转录需要RNA聚合酶,所以X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依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彳t使RNA上由右向左移动。多聚核糖体的存在使得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4)由tRNA上的碱基序列AGA、CUU可推知mNA上的碱基序列为-TC
21、TGAA-一基因中的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AGACTT-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及基因的表达等知识,意在考查考试获取图示信息及题干信息并利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0.棉花雌雄同株,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大多为白色,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深红棉细胞粉红棉细胞(1)目前各种天然彩棉很受大众喜爱,科学家培育了其他色彩的棉花植物。首先得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基因型为bb,再经方法处理,可得到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新品种。(2)由于单倍体植株棉纤
22、维少,产量低。育种专家对深红棉作了如图(I和II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IIbII的粉红棉新品种。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3)为确认上述处理是否成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区细胞的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制片时需要用试剂进行染色处理。(4)为探究染色体缺失是否会导致配子不育,科学家将上图所示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图中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与不抗旱深红棉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则配子可育;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则配子不可育。经试验验证,染色体的片段缺失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则图中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自交产生的
23、子代中,抗旱粉红棉的概率是。【答案】(1)花药离体培养(2)结构(3)分生区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或改良苯酚品红溶液)(4)抗旱深红棉:抗旱粉红棉:不抗旱深红棉:不抗旱粉红棉=1:1:1:1抗旱深红棉:不抗旱深红棉=1:13/8【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深红棉是二倍体,可通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经处理后粉红棉细胞H染色体短缺,故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3)由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故可通过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变化,制作时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或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染色。(4)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位于
24、染色体I上,与控制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如果抗旱粉红棉新品种与不抗旱深红棉植株测交,配子可育的话,则抗旱深红棉:抗旱粉红棉:不抗旱深红棉:不抗旱粉红棉=1:1:1:1。可用遗传图解表示:P抗旱粉红棉Aanbnx不抗旱深红棉aanbnbJJ配子AnbAnanbananbF1AanbnbAanbnaanbnbaanbn抗旱深红棉抗旱粉红棉不抗旱深红棉不抗旱粉红棉1:1:1:1同理,如果染色体缺失导致配子不育的话,则抗旱深红棉:不抗旱深红棉=1:1。P抗旱粉红棉Aanbnx不抗旱深红棉aanbnbJJ配子AnbAn(死亡)anban(死亡)anbF1Aanbnb
25、aanbnb抗旱深红棉不抗旱深红棉I :1经实验验证,染色体的片段缺失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则图中的抗旱粉红棉(Aanbn)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占3/4A_X1/2nbn=3/8。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及相关遗传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II .果蝇X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棒眼性状的基因B,雌蝇XBXb表现为棒眼,XBXB表现为严重棒眼,雄蝇XBY也表现为严重棒眼,XbXb、XbY均表现正常眼。请根据题意回答:(1)研究表明,棒眼性状是4号染色体片段与X染色体片段互换,连接到X染色体上
26、导致的,这种变异类型是。(2)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若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严重棒眼果蝇的比例为。(3)果蝇的性别由受精卵中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其他性染色体异常情况胚胎致死):受精卵中染电传加成发育情况XX.XXY畔牲,可育XY.XYY雄拉,可育X。(没有Y染色体)草桃,不育果蝇在卵细胞形成时经常会发生同源的X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研究者需要保存这些果蝇进行研究,为保证其后代的雄蝇都可育,应选择性染色体组成为的雌性个体进行保现利用性染色体正常的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研究卵细胞
27、在形成过程中X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若后代中,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同源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若后代中,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若后代中,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2)棒眼和正常眼3/16(3)XXY正常眼雄果蝇:棒眼雌果蝇=1:1正常眼雄果蝇:正常眼雌果蝇:严重棒眼雌果蝇=3:2:1严重棒眼雄果蝇:正常眼雄果蝇: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2:1:2:1【解析】试题分析:(1)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根据题意,棒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V,则子代雌果
28、蝇的基因型为XBXb:XbXb=1:1,表现型即为棒眼和正常眼;子一代雌果蝇基因型为XBXb、XbXb,每种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2,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VXbY,每种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2,若让子一代雌雄自由交配,则子二代果蝇严重棒眼的基因型有XB和XBY,其中XBXB出现的概率为1/2X1/2X1/4=1/16,XBY出现的概率为1/2X1/2X1/4+1/2X1/2X1/4=2/16,故严重棒眼果蝇所占比例为3/16。(3)为了保证后代雄果蝇都可育,即后代不出现XO的雄性个体,则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必须是XXY。性染色体正常的棒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BXb,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Y,如果卵细胞
29、形成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则形成的卵细胞为。XBX3,则后代基因型为Xb。XBXY,表现型为正常眼雄果蝇:棒眼雌果蝇=1:1;若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未分离,则形成的卵细胞有QXBXB、乂,比例为1:1:2,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乂。XBXBY、X3Xb、XbY,那么对应表现型为正常眼雄果蝇、严重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所占比例分别为:1/2X1/4=1/8、1/4X1/2=1/8、1/2X1/2=1/4、1/2X1/2=1/4,因此后代的正常眼雄果蝇:正常眼雌果蝇:严重棒眼雌果蝇=3:2:1;若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未分离,则形成的卵细胞有QX
30、V、XB,比例为1:1:2,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乂。XVY、XBXb、XBY,对应的表现型为正常眼雄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雌果蝇、严重棒眼雄果蝇,所占比例分别为:1/2X1/4=1/8、1/4X1/2=1/8、1/2X1/2=1/4、1/2X1/2=1/4,因此后代的比例为严重棒眼雄果蝇:正常眼雄果蝇: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2:1:2:1。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和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31、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2以下材料选自某同学所做实验的部分记录。实验名称: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步骤(1)培养固定: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待根长出lcm左右,剪取根尖0.51cm,置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内,并在冰箱的冷藏室诱导培养36h。将诱导后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勺酒精冲洗两次。(2)装片制作:解离染色一-漂洗一-制片。(3)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图像,确认某个细胞染色体发生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实验结论低温条件下根尖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问题(1)请将上述内容中错误之处予以改正。(2)低温导致染
32、色体加倍的原因是如果要探究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最适温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3)洋葱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约为12h。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得到了如下结果。细胞周期样本1样本2总数间期424385分裂期前期437中期101后期112末期235计数细胞的总数100上述样本1和样本2表示,间期为ho(4)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装片时,判断某细胞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非有丝分裂后期的依据是【答案】(1)将整个培养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解离一-漂洗一一染色一-制片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或者没有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2)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分裂设置不同温度梯度的对照组,观察
33、并比较结果(3)两个不同视野所看到的处在分裂各期的细胞数目10.2(4)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大小形状互不相同,每条染色体含染色单体)【解析】(1)待根长出1cm左右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C),诱导培养36h,而不是先剪取根尖0.51cm,再放置于冰箱诱导;制作装片的顺序有误,应该是解离一-漂洗一一染色一一制片;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频率不高,并且根尖0.51cm内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只有分生区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而根冠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实验的结果不会出现所有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都加倍。(2)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
34、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从而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探究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最适温度”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因此,实验时应该设置几组不同的温度,通过观察和比较实验结果即可得出最适温度的结论。(3)样本1和样本2表示两个不同视野所看到的处在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样本1和样本2处在间期的细胞总数为85个,处在分裂期的细胞总数为15个,细胞数目的多少与每个时期经历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假设间期白时间为x小时,则有100:85=12:x,得x=10.2h。(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互不相同。得分评卷人四、新添加的题型13.(14分)
35、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l。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联因 域因因即翻一白色薛黄包节.松红物质*色素二色素图,0甲乙.两(基因型为aaRbDdd三种可能的突变体类型)图(1)根据图1,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2)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杂交,F1自交,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2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图2中,乙、丙的变异类型分别是;基因型
36、为aaBbDdd的突变体花色为。(4)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设计以下实验。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纯合橙红植株个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甲;n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乙;iii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1,则其为突变体丙。请写出iii的遗传图解。【答案】(1)aaBBdd、aaBbdd(2)白花:黄花=13:33/13(3)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或重复)黄色(4)黄色:橙红色=1:3黄色:橙红色=1:5遗传图解如下:鼻色鼻色U3MC MMOod wBUC色色 RfeStI/W于代【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题图
37、1可知,黄花的基因型为aaB_dd,有aaBBddaaBbdd两种情况。(2)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aaBBdd)杂交,彳#到的Fi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自交得到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dd(白色):A_bbdd(白色):aaB_dd(黄色):aabbdd(白色)=9:3:3:1,因此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黄花=13:3;F2白花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三种,各占白花中比例为1/13,共占比例为3/13。(3)图2中,乙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丙图发生了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8、根据图1,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由于d基因多于D,则D基因不表达,故花色为黄色。(4)分析题图,甲图发生了易位,若aaBbDdd植株为突变体甲,该植株与纯合的橙红植株(aaBBDD杂交,由于aaBbDdd产生的配子有八种:aBDdaBd、aBDaBdd、abDd、abd、abaabdd,比例相等,而纯合橙红植株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aBD,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八种:aaBBD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d(黄色):aaBbD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d(黄色)=1:1:1:1:1:1:1:1,
39、因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黄色:橙红色=1:3;若aaBbDdd植株为突变体乙,由于aaBbDdd产生的配子有八种:aBDd:aBd:aBDaBdd:abDd:abd:abD:abdd=2:2:1:1:2:2:1:1,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八种:aaBBD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d(黄色):aaBbD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橙红色):aaBbDdd(黄色)=2:2:1:1:2:2:1:1,因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黄色:橙红色=1:5;若aaBbDdd植株为突变体丙,由于aaBbDdd产生的配子有四种:aBDaBdd、abDab
40、dd,比例相等,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四种:aaBBDD(橙红色)、aaBBDdd(黄色)、aaBbDD(橙红色)、aaBbDdd(黄色),因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黄色:橙红色=1:1,杂交图解见答案。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生物变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4.(16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用D
41、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工杷机口KII白色慢版上印白色物战士 血红色物感53宽殳体 突变体次受体甲乙R的jiiRNA:ACOUAtOAUAOUGOCUaA丁的mRNA二-ACGLTAOQAUACLJCGCUGA(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2)对R与r基因的mRNAS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个
42、(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WUGW终止密码子)(3)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结果。(4)今有已知基因组成的纯种正常植株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突变体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II若子代
43、中,则其为突变体;III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答案】(1)43:1或9:7(1:3或7:9)4(3)白染色体数目变异或缺失(4) I红:粉红:白为1:1:2II红:粉红:白为1:2:3III红:白为1:1【解析】试题分析:(1)由甲图可推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iiDR,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I、iiD_rr、iiddR_、iiddrr,由甲、乙两图可知,粉红花突变体的基因型应为iiD_Rrr。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该植株可能为iiDDRr或iiDdRR或iiDdRr,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或9:7。(2)从R与r基因的mRN
44、袜端序列可以看出,R的mRNAh终止密码子在第6个密码子位置,而r的mRNAt终止密码子在第2个密码子位置,所以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4个,其直接原因是r的mRNAb终止密码子位置靠前。(3)由甲图可知,基因型为iiDdr的细胞能合成白色物质2,所以其发育形成的花呈白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4)若是iiDDrrX突变体,由于iiDDrr产生的配子是iDr,突变体产生R。rr、Rr、ro四种配子,则子代中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比例为1:1:2;若是iiDDrrx突变体,突变体产生2Rr、2r、1rr、1R四种配子,则子代中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比例为1:2:3
45、;若是iiDDrrX突变体,突变体只产生Rrr两种配子,则子代中有只红花和白花,比例为1:1。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与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5.(18分)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植物出现窄叶是宽叶基因突变导致的,
46、M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GCGGCGATGGGAAATCTCAATGTGACACTG甲链CGCGCTACCCTTTAGAGTTACACTGTGAC乙链图中所示的M基因片段在转录时,链作为模板链;转录时酶与DNA分子的结合;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细胞中最多有个。(2)现有一个宽叶红花变异个体,基因型为MR请你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该植株的体细胞中的基因MR与染色体关系示意图为(写出一种情况),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该植株与基因型为mmrr的个体杂交获得R,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各种配子的活力相同;不要求写
47、出配子;只要求写出一种情况。)(3)用某植株(MmHh)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填“幼苗”“休眠的种子”“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或萌发的种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育纯合子。【答案】(1)乙RNA聚合启动部位4(2)(R.邮M位置可以交换染色体畸变MR在同一条染色体上PMRxmmrr宽叶红花窄叶白花F1MmRrmr宽叶红花窄叶白花1:1遗传图解:或:MR在两条染色体上PMRxmmrr宽叶红花窄叶白花F1MmrmRr宽叶白花窄叶红花1:1(3)幼苗【解析】试题分析:(1)起始密码子是AUG转录形成该mRNA勺模板中应含TAC结合图示可知乙链为模板链,甲链为编码链,转录时RNA聚合
48、酶与DNA分子的启动部位结合。正常情况下,基因M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2)正常宽叶红花基因型是M_R_(MMRRMMRrMmRRMmRr,变异个体基因型是MR则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如缺失,则2号染色体上有MR基因,另一条上MR基因缺失;如易位,MR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如2号染色体数目缺少一条,只剩下一条含MR的染色体。若M和R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MRDmmrr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是MmR和mr,表现型是宽叶红花和窄叶白花,比例为1:1;若M和R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则M济口mmrr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是Mm而mRr,表现型是宽叶白花和窄叶红花,比例为1:1。(3)花药离体培养得到是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所以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其幼苗,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式,最终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育纯合子。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染色体变异以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A/T 751-2024公安视频图像屏幕显示信息叠加规范
- 贷款期房购房合同协议
- 订钢材交定金合同协议
- 订工作餐协议合同协议
- 贷款车辆转押合同协议
- 诉讼代理委托合同协议
- 2025幼儿园数学游戏化学习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大学物理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化学重要考题对策及复习技巧试题及答案
- 物业业主见面会方案
- 油气集输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知识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管式加热炉烟气低温露点腐蚀
- 非营利组织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 2023学生食堂管理制度
- GB/T 7134-2008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复习课件
- 022旋翼干式塑料表壳水表
- 特殊旅客的航空服务文献综述
- 实验模式动物斑马鱼左正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