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银行学第五章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n贷款业务和再贴现 n有价证券买卖n黄金外汇储藏业务对商业银行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对政府贷款对政府贷款再贴现业务再贴现业务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抵押贷款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首次开办,上海分行首次开办,1994年年10月起总行月起总行开办开办直接买卖直接买卖附有回购协议的买卖附有回购协议的买卖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藏业务其他资产业务第一节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贷款业
2、务n一、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一、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n二、再贴现业务二、再贴现业务n三、贷款业务三、贷款业务一、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一、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集中表达在以下两点: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根底货币的重要渠道。 二、再贴现业务二、再贴现业务一再贴现业务的概念一再贴现业务的概念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
3、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它有利于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央它有利于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央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业务开展的对象再贴现业务开展的对象 只有在中央银行开立了账户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中央银行开立了账户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才能够成为再贴现业务的对象。才能够成为再贴现业务的对象。再贴现业务的申请和审查再贴现业务的申请和审查 商业银行必须以已办理贴现的未到期的合法票据,即根商业银行必须以已办理贴现的未到期的合法票据,即根
4、据购销合同开具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申请再贴现。中央据购销合同开具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申请再贴现。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所提出的再贴现申请时,应审查票据的合银行接受商业银行所提出的再贴现申请时,应审查票据的合理性和申请者资金营运状况,确定是否符合再贴现的条件。理性和申请者资金营运状况,确定是否符合再贴现的条件。 二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二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再贴现金额和利率确实定再贴现金额和利率确实定再贴现金额再贴现金额 再贴现实付金额票据面额贴息额再贴现实付金额票据面额贴息额贴息额票据面额日贴现率未到期天数贴息额票据面额日贴现率未到期天数日贴现率日贴现率(年贴现率年贴现率360)(月贴现率月贴
5、现率30) 再贴现利率再贴现利率 一般而言,再贴现利率不同于随市场资金供求一般而言,再贴现利率不同于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的利率,它是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状况变动的利率,它是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家的信贷政策所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央家的信贷政策所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银行的政策意向。 再贴现票据的规定再贴现票据的规定 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确有商品交易为根底的真实现的票据,必须是确有商品交易为根底的真实票据票据再贴现额度的规定再贴现额度的规定 为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配合,中央银为强化货币
6、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配合,中央银行一般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总金额加以限制。行一般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总金额加以限制。 再贴现的收回再贴现的收回 再贴现的票据到期,中央银行再贴现的票据到期,中央银行通过票据交换和清算系统向承兑单通过票据交换和清算系统向承兑单位或承兑银行收回资金。位或承兑银行收回资金。三、贷款业务三、贷款业务一对金融机构的放款一对金融机构的放款 表表5-1.doc对金融机构放款是中央银行放款中最主要对金融机构放款是中央银行放款中最主要的种类的种类 2021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xls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放款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放款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放款对存款货
7、币银行的放款 对特定存款机构的放款对特定存款机构的放款 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用途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用途 流动性贷款流动性贷款 专项政策性贷款专项政策性贷款 金融稳定贷款金融稳定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浮动计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浮动计息二对政府的放款二对政府的放款 直接放款直接放款间接放款间接放款购置政府证券购置政府证券 三其他放款三其他放款 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 对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对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贷款第二节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业务 n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
8、的意义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n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n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种类及业务操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种类及业务操作作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三大根本工具之一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控根底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根本稳定的目标。 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同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同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相同之处是:就其效果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实际上是
9、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支付,这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贷款。 就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起社会的根底货币量增加。 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资金的流动性不同 ,证券业务的资金流动性比贷款业务的高 。业务收益方式不同,贷款业务可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证券业务只有买卖价差收益。 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 ,证券业务一般要求该国有兴旺的金融市场,而贷款业务那么要求较低。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主要区别之处是:业务的主要区别之处是: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种类及业务操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种类及业务操作作
10、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象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证券主要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是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很高的有价证券。很高的有价证券。 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价证券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等。中央银行票据等。 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手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手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手是公开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手是公开市场上的交易商。市场上的交易商。 到到2004年初,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年初,我国公开市场业务
11、一级交易商共级交易商共52家,包括银行、保险、证家,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及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券及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央行买卖证券央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对手的交易对手.doc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央行三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央行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doc回购交易回购交易正回购正回购逆回购逆回购现券交易现券交易现券买断现券买断现券卖断现券卖断四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规模四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规模在兴旺国家,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节中最经常使用的手段。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开展趋势。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回笼根底货币
12、4 899亿元,投放根底货币7 951亿元,净投放根底货币3 052亿元。 第三节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储藏业务储藏业务n一、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一、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的目的及意义的目的及意义n二、国际储藏的种类构成二、国际储藏的种类构成n三、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应注意三、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应注意的两个问题的两个问题 n四、我国的国际储藏管理四、我国的国际储藏管理一、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一、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 储藏的目的及意义储藏的目的及意义一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的目的一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的目的 由于黄金和外汇是国际间进行清
13、算的由于黄金和外汇是国际间进行清算的支付手段,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的目支付手段,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的目的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用来清偿债的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用来清偿债务。务。二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二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 的意义的意义 稳定币值稳定币值 稳定汇价稳定汇价 灵活调节国际收支灵活调节国际收支 二、国际储藏的种类构成二、国际储藏的种类构成n国际储藏国际储藏黄金黄金外汇外汇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在在IMF的储藏头寸的储藏头寸国际储藏必须具备平安性、收益性和灵活兑现性 。三种储藏资产的比较:储备资产储备资产优点优点缺点缺点黄金黄金安全性高安全性高不便支付使用
14、,无不便支付使用,无收益,管理成本高收益,管理成本高外汇外汇具有灵活兑现性,具有灵活兑现性,有收益,管理成本低有收益,管理成本低风险高风险高特别提特别提款权款权既安全可靠既安全可靠又灵活兑现又灵活兑现不能随意购入,不能不能随意购入,不能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产三、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应注三、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藏应注 意的两个问题意的两个问题一确定合理的黄金外汇储藏数量一确定合理的黄金外汇储藏数量首先,要从国家支付债务和商品进口方面考虑,首先,要从国家支付债务和商品进口方面考虑,满足其周转需要,防止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满足其周转需要,防止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其次,还要从货币政
15、策方面考虑。其次,还要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二保持合理的黄金外汇储藏的构成二保持合理的黄金外汇储藏的构成 一般情况下,国家都是从平安性、收益一般情况下,国家都是从平安性、收益性、可兑现性这三个方面考虑外汇储藏的构性、可兑现性这三个方面考虑外汇储藏的构成比例。成比例。 四、我国的国际储藏管理四、我国的国际储藏管理n一我国国际储藏的构成及管理概况一我国国际储藏的构成及管理概况 n1.我国国际储藏的构成我国国际储藏的构成 我国国际储藏我国国际储藏黄金黄金外汇外汇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在在IMF的储藏头寸的储藏头寸 2021年黄金和外汇储年黄金和外汇储藏藏.xls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16、中国人民银行有步骤地推进外汇体制改革。2005年7月21日,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又进行了重大改革,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根底、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外汇储藏的职能发生变化 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经营外汇储藏,同时对局部储藏资金实行委托管理。 2.我国外汇储藏管理现状我国外汇储藏管理现状3.我国外汇储藏的主要来源我国外汇储藏的主要来源 由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由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储藏主要来源制,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储藏主要来源于外币公开市场业务。于外币公开市场业务。 二我国外汇储藏的规模管理二我国外汇
17、储藏的规模管理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国外汇储藏持有量应该保持在该国34个月的进口用汇水平上,并且不少于该国外债余额的30% 。我国习惯上也经常采用这个标准来维持储藏规模。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国际收支对外汇储藏的影响。 人民币实现可兑换对外汇储藏的要求。中国历年外汇储藏19502021年 单位:亿美元年份年份储备储备年份年份储备储备年份年份储备储备年份年份储备储备19501.5719672.15198482.220012121.6519510.4519682.46198526.4420022864.0719521.0819694.83198620.7220034032.511
18、9530.919700.88198729.23 2004609919540.8819710.37198833.72 2005 818919551.819722.36198955.5 200610663.4419561.171973-0.811990110.93 2007 1530019571.23197401991217.12 200819460.302419580.719751.831992194.4319591.0519765.811993211.9919600.4619779.521994516.219610.8919781.671995735.9719620.8119798.419961050.4919631.191980-12.9619971398.919641.66198127.0819981449.5919651.05198269.8619991546.7519662.11198389.0120001655.74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经营其掌握的国家外汇储藏。对外汇储藏资产的经营遵循平安性、流动性、增值性的原那么,以平安为第一要求,在保证外汇资金平安和流动性的根底上,到达有所增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集体土地承包合同书范本
- 2025购置房产土地合同
- 飞行汽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反三违考试题及答案
- 电大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无规聚丙烯项目创业计划书
- 盗梦空间考试题及答案
- 当兵政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大学媒体实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西中烟考试真题
- 四川甘孜州甘孜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牙周病学课件
- 大型体育馆满堂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 2025年广东佛山职业病诊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模拟题库及答案
- 西宁市城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及储备人员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西藏高原地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分析报告演示稿件
-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游泳队外教丹尼斯训练理念探析
- 高中酸碱盐溶解度表(全)
- 跌倒事件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讨论表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5题库
- 冷压端子压接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