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_第1页
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_第2页
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为家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和自制一 般情况调查问卷对昆明市盘龙区城市、农村、城郊结合部三所小学的627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27名学生中检出行为问题者131名,阳性率%其中男生67名(,女生64名(。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单亲家庭阳性 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Pv),双亲家庭阳性率显著低于多代同堂家庭(Pv),城 市家庭阳性率显著低于外来务工家庭(Pv)。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有、无行 为问题儿童家庭中,动力学个性化因子差异有极显著性(F=, P

2、v)。结论单亲 家庭和多代同堂家庭儿童行为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在家庭动力学因子中以个性化因子的影响较大。【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家庭动力学;系统家庭治疗Relati on ships betwee n childhood behavior disorders and family dyn amics features)【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children behavior problems and family dyn amics features to offeri ng bases for family in terve nti on

3、.MethodsInv estigati ons were con ducted with the Ache nbach ChildBoiiavior Checklist (CBCL) ? Llic Sc_f rating Family Dynednics Scale (SFDS) Cilii Sij I IIlc.ilijSlcle Ol llciil 1 h Questionnaire(SGSHQ) in 627students from the 4th and 5th grades of three urban,rural and suburbs primary schools of P

4、anlong district of Kunming. ResultsOf the 627stude nts,131 stude nts have behavior problems, the positive rate was%,and male stude nts were 67(%) and famale ones 64(%). Positive rate of behavior problems was sig ni fica ntly higher in the sin gle pare nt family(P) and that lower in the monfamily(P)

5、than in the big family,and that lower in the urban family than in the migrant workers family(P).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ee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very significantdiffereneein in dividuati on factor of dyn amics betwee n families with and without problem childre n( P). Con clusi onIn cide n

6、ces of childre n behaviorabn ormality are sig nifica nt了 iphor in ThcirgW 圧口m 血multige nerati on big families tha n in the pare nt; in flue nces ofin dividuati on factor of family dyn amics are paratively great.【Keywords Children; behavior problems ; family dynamics; systemic family therapy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

7、题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系统式家庭治疗对儿童的心 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儿 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对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进 行了相关研究,为家庭干预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对象选取昆明市盘龙区城市、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小学各一所,以整群分层的原则抽取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共 641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29(% 名,女生312 (%名,年龄9 a14 a,能够理解问卷的问题。641名学生全部 在课堂填写家庭动力学量表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27份,男生309份,女生318份,回收率%方法家庭动力学评价采用杨建中等3主编的

8、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29个条目,分别从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四 个维度来评价家庭动力学特点。家庭气氛越轻松、愉快、平等,家庭气氛维度得 分越低;家庭成员分化程度越好,个性化维度得分越低;家庭成员越倾向于用“非 此即彼”的逻辑思维看待问题,系统逻辑维度得分越低;患者越多地将患病及疾 病康复与本人的责任和主观努力在一起,疾病观念维度得分越低。每一项目按5级评分(15),经检验信度和效度较好。儿童行为问题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CBCL)对儿童行为问 题进行调查,由儿童带回家或开家长会时由家长填写,评价儿童近6mo内的行为表现。CBCL筛查标准:男生

9、总分42分,女生总分41分视为存在行为异常。 以此将学生分为有或无行为问题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家庭环境因素及家庭动力学因子的差异性。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生活环境(农村、 城市、务工)、家庭结构(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双亲家庭、多代同堂家庭)、父 母文化程度等。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结果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 627名学生中检出行为问题131名(%,其中男 生67名(,女生64名(。不同家庭环境中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见表 1。表1 不同家庭儿童行为阳性率(略)表1显示,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显著高于多代同堂家庭(PV),双亲家庭儿

10、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显著低于多代同堂家庭(PV),城市家庭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显著低于务工家庭(PV)。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因子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表2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因子的关系(略)表2显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有或无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中,动力学 个性化因子差异有极显著性(Pv)。3讨论我国22个城市协作组调查表明2,4 a16 a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 而本研究检出率为%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其中以单亲家庭、务工、文盲、多 代同堂家庭为高。提示在这些家庭中,要注意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中国家庭关系特征研究认为3,中国的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尤其是母 子关系分量突出,具有超

11、过夫妻关系的分量。家庭治疗理论认为,生活在不同分 化水平家庭中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不同的。Bowen理论有两个主要假设,其中之一就是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感与家庭功能的失调有直接,自我分化是家庭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4。在低分化的家庭中,由于情感或紧密性的压力强度过高,孩子 在成长中无法为自己的需求进行思考、 感觉、行动。孩子的功能仅仅是对他人做 出反应,他们会更多地做出情感反应而缺乏理智的思考。如果影响孩子与他人之 间的不同信念,孩子就会在不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之间摇摆,出现不一致。在家庭中父母固着于原来的教养方式,而孩子需要更多的权利,比如父母管教孩子不接 受,则会加重彼此间的不信任;父母拒绝孩子的分离,孩子的自我分化就低。本 研究显示,在有或无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中个性化因子有极显著性差异(Pv)。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和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儿童行为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 双亲家庭;在家庭动力学因子中以个性化因子的影响较大。提示在家庭治疗中, 要促进家庭成员的分化,减少粘结。【参考文献】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