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1高考地理高效学习方案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农业低产的治理(精品)新人教版_第1页
备考2011高考地理高效学习方案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农业低产的治理(精品)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心爱心专心i备考 2011 高考地理高效学习方案 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农业低产的治理(精品)新人教版ES田应 长江洪灾的形成原因分析因素长江洪灾成因自然因素洪水来量流经湿润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 中游支流洪水量大。 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爆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滞洪能 力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泄洪能 力中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不足因素长江洪灾成因人 为因 素滥伐森 林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森 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使大量泥 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

2、调蓄洪峰功能削弱特别提醒知识整合讲解用心 爱心 专心2(1)与1954年相比,1994年长江流域降水量少,但长江干流水位却很高,原因是:长江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加大,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2)黄河流域佃64年与2004相比,两年降水量大致相同,但2004年淹没面积较小,原因是:几十年中,我国在黄河流域兴建了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大的防洪效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条件,在2004年进行了有效的抗洪抢险工作。(3)黄河流域19

3、64年与2004年相比,两年降水量大致相同,淹没面积2004年较小,但2004年洪灾损失严重,原因是:受灾地区经过40年的建设,经济发展速度快,资产密度远大于1964年,所以损失严重。1长江三峡位于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2长江上游有众多支流,水系庞大,水量大;3巫山以上的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特别提醒(1)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为:四川省河流众多;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河流水量大;地处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外,河流落差大。 四川省水电既多又少的含义是: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导致河流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

4、大,河流有枯水期及丰水期,所以水电既多又 少。(3)分析某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提出开发整治措施要掌握一个河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 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特征:1流向:由地势决定。2河网密度:与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3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4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5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6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而要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1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

5、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2航运: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方面说明,一般情况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3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4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5旅游: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搭配状况有很大关系。对某河流治理与开发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是因为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用心 爱心 专心3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3流域内污染治

6、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黄淮海平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策气候地形旱涝干旱春季气温回升 快,蒸 发旺盛 ,降水少地势低平,岗 洼相间不合理的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发展节水农 业;跨流域调 水(南水北调)洪涝降水集中在夏 季,且变率大,多暴雨地势低平,起伏缓和, 蓄洪,泄洪能力不足不合理的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因洼制宜,鱼 塘-台田模式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策气候地形风沙春季多大 风地势低平,起 伏缓和,缺乏风力屏障不合理的开垦,出现沙荒地,使风沙肆虐植树造林, 保护植被用心 爱心 专心4盐碱旱季,气 温回升 快,蒸发 旺盛,致使土壤盐

7、分向地表 积聚地势低平,地 下水位高,洼 地排水不畅大水漫溉,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 位上升,盐分上移合理灌溉(滴灌,喷 灌,有灌有 排) ;土体脱 盐特别提醒(1)华北平原盐碱地的成因为: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或频繁的旱涝变化 人人类不合理的灌溉。(2)华北平原盐碱地呈斑状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原因是:地势低洼的地方,地下水位高。(3)华北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为春季,原因是:春季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4)华北平原防治盐碱化的科学灌溉措施为:井排井灌;引淡淋盐;采取喷灌滴灌节水措施;修建排水沟渠做到有灌有排。(5)华北平原土地沙化的原因有:春季干旱,风力作用强;不合理耕种;地

8、表缺乏植被保护。(6)华北平原建设农田林网的目的是:减轻盐碱危害;防治风沙危害;减轻干热风危害。(7)盐碱化土壤的水盐运动。季节水盐运动气候变化及形成原因春季( (旱季) )夏季(雨季) )秋季(旱季) )冬季(旱季) )积盐蒸发强烈,土壤中盐分随水沿土壤空 隙上升到地表淋盐降水量大,土壤表层盐分被雨水淋 洗,使土壤表层脱盐积盐同春季用心 爱心 专心5盐分相对稳定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盐分稳定说明:黄淮海平原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的气候特点,是形成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最基本的自然基础。再加上地势低平、起 伏和缓、洼地众多的地形,使得这里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而人

9、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又对三大危害起到加重作用。黄淮海平原的三大灾害是多 个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而有些因素还是三大灾害共同的成因。如春季升温快、降水少,蒸发旺盛,既是春旱的成因,又是风沙灾害的成因,还是盐碱化的 成因。【例1】( (2009福建泉州5月)读以下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完成( (1)(3)题。典型例题剖析25DE100 E图例: 一-国界 0 河流口水库大坝湖泊 忿海洋(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C.均受地形约束用心 爱心 专心6D均受气候影响(2)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

10、,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3)关于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发展畜牧业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解析】 本题组以两条大河流域图为背景,考查定位能力,以及对重要河流流域特征、综合开发措施的理解;是一组经典的考题。第 分别是尼

11、罗河、湄公河,尼罗河下游为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很少有支流而流域面积小;湄公河上游为澜沧江,穿行于横断山区而受地形影响大,流域多狭窄分布。第( (2)题,目前乙河注入海洋的水量远大于甲河,同时泥沙含量大,所以三角洲扩展速度大。第 时水能丰富,可适当进行梯级开发。【答案】(1)A (2)D (3)B【例2(2009安徽马鞍山5月) )某地打算开发水能资源,并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回答( (1)(3)题。(1)图中若有河流,则其干流水流流向为( () )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2)与甲方案相比,乙方案的明显优点可能是( () )A淹没面积小B移民人数多C前期投资多D发电总量大(1

12、)题,图中甲乙两河(3)题,乙河上游为生态脆弱区,应加强植被保护,同用心 爱心 专心7图示工程建成后,对下游可能的影响表现在( () )A下游径流季节变化明显加大B.下游年径流总量明显减少C下游城市空气质量可能明显改善D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增加【解析】本题组考查判读等高线图,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选址及其影响等知识,是一组实践性很强的能力题。第( (1)题,大坝应该建在河流干流上,同时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则可判断河流干流流向为自西向东;第( (2)题,大坝淹没的最大面积为与大坝两端相连的等高线所在范围,图示表明乙方案建两个较低的大坝,淹没面积明显要小于甲方案;第( (3)题,大坝建成后可以发电

13、,利用清洁能源当然能减轻下游城市的环境污染。建成大坝不会改变下游年径流总量,会使下游径该季节变化较小,同时减轻下游洪涝灾害。【答案】(1)D (2)A (3)C【例3(2009广东深圳5月) )读下图,完成 (2)题。(1)能正确反映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的曲线是用心 爱心 专心8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 丁曲线(2)该地地下水位最低值形成的原因是( () )A.工业用水量大B.农业生产用水量大C.沙性土壤,渗漏严重D.伏旱严重,降水少【解析】本题组考查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以及对土壤含盐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变化原因,是一组难度中等的典型能力型试题。第(

14、 (1)题,华北平原土壤水盐运动规律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据此可判断图中乙曲线与之相符;第( (2)题,6月地下水位深说明用水量大或地表干旱,而华北无伏旱现象,所以可能是6月农业用水量大所致。【答案】(1)B(2)B【例1】(2006江苏)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 题。GKJDHF高考精典回放(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B.水土流失C.泥

15、石流D.土地荒漠化(2)用心 爱心 专心9【解析】第(1)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作用。华北平用心 爱心 专心10(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三峡库区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措施等。第方面分析。第( (2)题,要结合库区的航运、旅游、养殖、防洪、发电等功能,有选择性地作答。第(1)题,要从自然原因( (水流速

16、度) )和人文原因( (城镇排污)两(3)题,要根据“原因”找“措施”,弄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漂浮物问题,对症下药,找出解决的措施,公众意识和行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答案(1)B处 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大量排放,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2)危害三峡c为流水搬运作用,d为流水沉积作用。故AB对。CD错。第( (2)题,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BC正确。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是风力作用形成的。AD错。【答案】( (1)AB (2)BC【例2(2007山东)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 (

17、下图) )。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则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用心 爱心 专心11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等)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例3(2009广东)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

18、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材料一一 见图a。用心 爱心 专心12图a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材料二见图b。图b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用心 爱心 专心13材料三见图C。图C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用心 爱心 专心14坡度范围(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_、_ 、_等。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_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_。(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 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B. 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波、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 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第(1)题,长江上游流域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能等资源丰富。第(2)题,结合图b分析可知,水土流失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结合图c分析可知,在5-25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40面哲例(次)用心 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