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 年 12 月 9 日 1、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叶祥刚 P3-5 页2、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目标曹 刚 P6-9 页3、单元(模块)教学目标(应知应会)(1)七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董 镭 P10-10 页(2)八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黎祖艳 P11-12 页(3)九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李艳梅 P13-14 页4、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代富乾 P15-15 页5、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1)七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董 镭 P16-64 页(2)八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材优化.黎祖艳 P65-89 页(3)九年级数学学科(上册)
2、教材优化.李艳梅 P90-149 页6、备课、作业布置与批阅、课外辅导基本规范与要求.周 彪 P150-154 页7、学生评价标准吴昌华 P155-157 页8、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代富乾 P158-159 页 初中数学课程实施方案一、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我校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地处高寒,不同年级中途都有学生从乡下各校相继进入,每学年各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较大,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实难实施教学。近年来,我校虽然进行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尝试,但一直以来教师专业素养和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都不高,主要存在着以下方面差距:一是师资水平低下;二是教学资源缺乏;三是教学观念滞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
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发展。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现对我校的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现状作如下分析:(一)学科课程设置我校现用的初中数学教材是人教版,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我校初中数学周课时课程设置如下:年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语文10107777666数学555555655英语666(二)学科教学现状1、师资队伍我校属高寒边远的农村乡镇中心校,条件艰苦,历年来从教师数量上看都极为不稳定、编制一直都缺编,年轻教师成长为优秀骨干后都相继调走,加之借出 1 人、4 人长期请病假和不能担任教学任务的情况,这些人占了编制而使我校进不了人,事实上每年差教师的现象依然尚存。目前有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教师 3 人
4、,学历都属专科,但大部分都是靠在职函授获得的专科学历,表面上看,教师都具有合格学历,但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不明显,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娴熟灵活运用,教学主要还是通过经验完成。这些现状一直困扰着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2、教学质量XXXX 校上学年七至九年级数学学科参加永善县 20122021 学年抽测情况统计表年级(班)参试数平均分合格数优生数全县总班级数总评排名七.145950.417611154七 135048.0214311166八.113842.8816311033八.123739.3211411039 九.93144.815210267九.104054.74104102523、课堂教学我
5、校无固定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仍占据整个课堂教学,随意课堂居多,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依旧存在,即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练)的少。低效、随意、满堂灌的课堂随处可见,将每一位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实难得到体现,教师依旧是整个课堂的霸主,教师导的作用难以发挥,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培养,以及缺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4、生源有一至六年级八个教学班 440 人,初中 6 个教学班,最大班级学生有 81 人,最小班级学生 38 人,由于全乡没实现集中办学,不同年级中途都有学生从乡下各校相继进入,每学年各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较大,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受义务教育政策的影响,不管学生成绩如何
6、都不允许留级,有的学生考 10多分的也得升级,大部分学生的学科知识欠帐太多,逐渐形成部分学生厌学的现象,加之家长受打工潮的影响外出的居多,学生留守在家也多,学生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纯粹太少,故对正常实施教学增加了难度。5、教学设施设备我校仅有多媒体教室 1 间,小学 8 个教学班初中 6 个教学班,目前才配备电子白板 10 个,一二三年级四个班都没有,无活动室,教师没有自制教具和学具的习惯,连教室都没有多余的,硬件设施缺乏,仅有的教学设施设备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三)目标意识和规范我校学科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强且课堂教学行为不规范,教师解读课标、理解教材、阅读教师用书、分析学情的工作做得很不到位。
7、由于课堂教学目标不明晰和具体,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教学中,一般都存在以下现象: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对教材的整合不到位、重难点不突出,以教为中心、忽略学生的学,分层教学体现不明显、学生个性很难得到张扬。(四)管理机制学校虽建立了XXXX 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XXXX 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XXXX 校教学教学实绩奖励办法、XXXX 校年度教职工工作考核方案等一系列管理规定,但无更加具体性、 系统性、完善性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方案,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评比、奖励都还不全面,特别是对学科教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规范措施不力,教研活动制度
8、不完善。(五)作业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优化设计,仅依靠教材和一本教辅资料里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完成,没认真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达标作业(课堂作业)和巩固提高作业,就连纠错本、当堂训练本、课后作业本都没让学生明确使用,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反馈都无将具体措施和办法写入教案中,(六)师生评价评价方法单一。即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只存在简单形式上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生生互评,仅有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简单评价,没有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和形式。 二、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目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堂教学、课程建设、课程评价、教师发展等几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希望通过这些
9、发展目标的实施,加强数学学科基础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一)课堂教学1、正确把握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提出的新需求,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学课程的目标,这几个目标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奠定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与以往课程内容比较,每个领域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各学段的要求不尽相同。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发展学生
10、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实施,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形成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侧重于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介绍数学在生活、
11、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应当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在教学中应当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
12、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原型加以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理解数学结论,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3、(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联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如引导学生测量、简单的社会调查和分析、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运行机制。形成“以人为本,质量为效”的教学理念。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学习;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
14、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3、优化课外学习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课外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二)课程开发1、转变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改变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 “忠实取向”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倡导教师走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2、开发数学综合性学习课程为了努力体现数学“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开发数
15、学综合性学习课程,逐步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三)课程评价1、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首先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其次,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增值的途径提出建议。第三,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因此,从观察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两方面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观察学生的状态。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有的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
16、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续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观察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除了观察教师在自己讲授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教学态度。我们
17、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 教学境界。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合发展的关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2、学业评价积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改革,做到基础性和灵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激励性和启发性相结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重个体纵向的比
18、较,强调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着重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四)教师发展促进学科的发展,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 23 年的努力,所有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三、单元(模块)教学目标(应知 应会)XXXX 校 七 年级 数学 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有理数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应知)2、学会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比较有理
19、数的大小。 (应会)3、学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看会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应会)4、学会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应会)第二单元 整式的加减1、学会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应知)2、在学会同类项概念的基础上,会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 (应会) 3、学会去括号法则,通过去括号对整式进行化简。 (应会)第三单元 一元一次方程1、学会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应知)2、通过列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
20、世界的数学模型的意义,体会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应会)3、学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合并与移项解方程。 (应会)4、会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应会)5、会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应会)第四单元 几何图形初步1、初步了解点、线、面、体的概念。 (应知)2、会画直线,射线,线段。 (应会)3、学会角的比较,角的和与差的计算。角的平分线的应用。 (应会)4、学会余角与补角的概念。 (应会)XXXX 校八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 三角形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证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了解
21、三角形重心的概念和稳定性。(应知)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掌握有两个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应会)3、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边、内角、外角、对角线、正多边形),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应会)第二单元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应知)2、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知)3、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 (“边边边” “边 角边” “角边角” )和定理 (“角角边”
22、 ) ,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应会)3、能利用三角形证明一些结论。(应会)4、探索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能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应会)第三单元 轴对称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应知)2、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画出简单图形(点、线段、直线等),关于给定对称轴对称的图形。(应会)3、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直平分线上(应知)。4、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
23、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探索并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应会)5、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应会)第四单元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学目标1、掌握正整数幂的乘、除运算性质,能用文字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掌握单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运算。(应知)2、会推导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和万全平方公式,立即公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公式进行乘法运算(应会)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的混合运算(
24、应会)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并能感受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的运算,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这两种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应会)第五单元 分式教学目标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的概念,认识分式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重要代数。(应知)2、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应会)3、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的正数。(应会)4、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分式
25、方程过程中的化归思想。(应会)5、结合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分式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应会) XXXX 校 九年级 年级 数学 学科(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课题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应知)2、明白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应知) 3、理解二次根式性质(应知)4、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应知)5、会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应会)6、会找出最简二次根式(应会)第二单元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知)2、明白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应知)3、会判断一元二次方
26、程(应会)4、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应会)5、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会)6、会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解相关的题。 (应会)7、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应会)第三单元 课题旋转 教学目标1、明白旋转的定义,理解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应知)2、理解中心对称的相关概念(应知)3、明白中心对称图形(应知)4、会用旋转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应会)5、会利用中心对称的概念画图形(应会)6、会准确的判断中心对称图形(应会)7、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应会)第四单元 课题圆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相关的概念和性质(应知)2、明白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
27、图形(应知) 3、理解正多边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的概念(应知)4、会用垂径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应会)5、会用圆的相关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应会)6、会判断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应会)7、会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以及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应会)第五单元 课题概率的初步 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应知)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的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应知)3、明白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应知)3、能够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应知)4、能够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课作为事
28、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应知)四、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随着我市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加强学校内涵发展”来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着力改进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一、指导思想:我乡立足于现状,从实际出发,从原来的“一讲到底”的随意课堂模式转向“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讲一讲练一练评一评” ,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二、活动目标每位教师能把我乡推行的教学模式:“讲一讲练一练评一评”的理论把握到位,从能运用“讲一讲练一练评一评”这一模式,创设高效课堂,让学生学得认真,教师教得开心。三、模式程序程序:“讲一讲练一练评一评”三大模块,但各个模块所用时间教师可根据学科不同、
29、班级不同、学生基础的不同、内容不同、课堂不同灵活分配应用。四、模式流程及要领第一步:出示课题操作要领:1、复习旧知,点出新课题;2、开门见山,一来点题;3、因物联想式点出课题;4、设问或反问形式点出课题等形式。第二步:展示学习目标目标不偏、不高、不低,表述简洁、清楚、准确。第三步:教师讲解(讲一讲)操作要领:1、讲课题;2、讲目标;3、讲本节课的重难点,此目标的实现,根据内容而定:、属概念性知识则用讲授法;、属事实性、逻辑性、程序性、元认知性知识则用合作探究法(活动法) 。总之,要把讲解和活动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完成目标任务。第四步:练一练通过练这一程序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在作业设计时,不宜过多,
30、要科学实用,注意变式练习,拓展提升。第五步:评一评通过以上步骤,师生共同小结本节的知识结构,最终达成“三维”目标。 五、初中数学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XXXX 校 七 年级 数学 学科(上册)教材优化第一单元 有理数【学生的认知与教材分析】我校初一学生有 20%是基础很差的,如分数的加减不过关,乘法口诀不会,两位数的除法 60%的人不会。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应考查学生能否举例说明有关概念,能否从数与形的角度认识这些概念,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分类,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是否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给定的有理数,是否会做近似数。对于有理数的运算,
31、要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 难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课时计划】1.1 正数和负数 2 课时1.2 有理数 4 课时1.3 有理数的加减 4 课时1.4 有理数的乘法 4 课时1.5 有理数的乘方 3 课时小结 1 课时【教学内容】第 1 课时 正数和负数学习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能说出正数和负数概念。 (应知)2 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应会) 3 体会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两种意义相
32、反的量。 (应知)2 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应会)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 0.6, +, 0, 3.1415, 200, 754200,13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3已知下列各数:,3.14,+3065,0,-23951432则正数有_;负数有_4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 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 50mC向北行进 50mB向南行进 50mD向西行进 50m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 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O 是最小的正数C0 是最大的负数 D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33、数 6给出下列各数:-3,0,+5,+3.1,2004,+200821321其中是负数的有 ( )A2 个B3 个C4 个D5 个二、巩固提高作业:1零下 15,表示为_,比 O低 4的温度是_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 30 米,乙地海拔高度为 20 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 米,其中最高处为_地,最低处为_地3 “甲比乙大-3 岁”表示的意义是_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 0 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 40 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 10 米处游动, 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80%以上就
34、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2 课时 正数和负数(2)学习目标 1 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应会)2 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应会)3 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应会)2 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应会)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1.直径为 30.032mm 和直径为 29.97 的零件是否合格?2、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 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3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90.05(单位:mm),表示
35、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4吐鲁番的海拔是155m,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 8848m ,它们之间相差多少米?5、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从起点先走+40 米,再走60 米到达终点,问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多少米?应怎样表示?一共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二、巩固提高作业:1、10 筐橘子,以每筐 15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标重的记录情况如下:+1,0.5,0.5,1,+0.5,0.5,+0.5,+0.5,+0.5,0.5。问这 10 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总重多少千克?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90.05(单位
36、: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作业完成情况及 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80%以上 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3 课时 有理数(1)学习目标 1.知道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应知)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应会)3.体会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应会)学习重难点1、重点:知道有理数的概念。 (应会)2、难点:知道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
37、标准进行分类。 (应会)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15,- ,-5,0.1,-5.32,-80,123,2.333.91152813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2.-4,0.001,0,-1.7,15,.23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二、巩固提高作业:1.0 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0 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2.图中两个圆圈分别表示正整数集合和整数集合,请写并填入两个圆圈的重叠部分.你能说出这个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
38、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8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4 课时 数轴学习目标 1 学会数轴的概念,知道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应会)2 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应会)学习重难点 1、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应知)2、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应会)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5,-2.2,-2.5,0.29322.写出数轴上点 A,B,C,D,E 所表示的数:二、巩固提高作
39、业: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0,-1 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个.533143222.在数轴上点 A 表示-4,如果把原点 O 向负方向移动 1.5 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是( )A. B.-4 C. D.2152122123.(1)(请先在头脑中想象点的移动,尝试解决下面问题,然后再画图解答)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边移动 3 个单位,然后再向右边移动 6 个单位,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是 2,则开始时它表示什么数?(2)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 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
40、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8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5 课时 相反数(1)学习目标 1 借助数轴,使学生了解相反数的概念(应会)2 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应会)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应会)2 难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应会)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 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5 (2) (3)0 (4) (5)-2b (6) a-b (7) a+2213a5,-2.2,-2.5,0.29322.判断:(1)-2 是相反数(2)-3 和+3 都是
41、相反数(3)-3 是 3 的相反数(4)-3 与+3 互为相反数(5)+3 是-3 的相反数(6)一个数的相反数不可能是它本3 化简下列各数中的符号:(1) (2)-(+5))312((3) (4))7()3(二、巩固提高作业:1. 填空:(1)a-4 的相反数是 ,3-x 的相反数是 。(2)是 的相反数。x32 (3)如果-a=-9,那么-a 的相反数是 2.在数轴上点 A 表示-4,如果把原点 O 向负方向移动 1.5 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是( )A. B.-4 C. D.2152122122. 填空:(1)若-(a-5)是负数,则 a-5 0.(2) 若是负数,则 x
42、+y 0.)(yx 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8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6 课时 相反数(2)学习目标 1 知道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学会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应会)2 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应会)2 难点:相反数的概念(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请将下列 4 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2,5,2,3二、巩固提高作业:2. 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
43、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 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6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7 课时 绝对值学习目标 1 借助数轴,学会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应会)2 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1 . (应会) 3 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贯彻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绝对值的概念与意义。 (应会)2 难点:绝对值的概念与意义。 (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44、一、达标作业:1.判断题(1)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 )(2)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5,则这个数是 5 ( ) (3)绝对值小于 3 的整数有 2,1,0. ( ) 2.填空题(1) +6 的符号是_,绝对值是_,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的符号是_,绝对值是_在数轴上离原点距离是 3 的数是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绝对值小于 2 的整数是_用” 、 ” 、 ”=”连接下列两数:二、巩固提高作业:3.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5 的绝对值等于 5 B 绝对值等于 5 的数是 5C -5 的绝对值是 5 D +5、-5 的绝对值相等 (2)绝对值最小的有理
45、数是 ( ) A.1 B.0 C.-1 D.不存在(3)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A.-1 B.1 C.0 D.不存在(4)绝对值小于 3 的负数的个数有( )A.2 B.3 C.4 D.无数(5)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 )A.1 个 B.2 个 C. 4 个 D.无数个4.解答题. (1)求下列数的绝对值,并用“ 、= 或 填空(1)a_b , (2) |a|_|b| ,(3)a_-b, (4)|a|_a ,(5) |b|_b 3、如果|x|=|-2.5|,则 x=_ 4、绝对值小于 3 的整数有_个,其中最小的一个是_二、巩固提高作业:1、|-3|的相反数是 _ ;若|x|=8,则 x= .
46、2、 _ 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 _ 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3、绝对值小于 3 的非负整数是_4、-3.5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 _ -0.5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_ 5、|-3|-|-4|= _ - _ = _ .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5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9 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学习目标 1 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应会)2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合作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应
47、会)2 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 A、正数 B、负数 C、零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 3.计算 (1) (+10)+(-4) (2) (-15)+(-32) (3) (-9)+ 0 (4)43+(-34) (5) (-10.5)+(+1.3) 二、巩固提高作业: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两数同负 B两数一正一负 C两数中一个为 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
48、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互为相反数 D.符号不同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都是非负数 D.至少有一个正数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5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10 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2)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知道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应会)2.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应会)3.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体会
49、观察、实践、归纳等活动在数学中的作用(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 (应会)2 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简化运算。 (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1)(-23)+(+58)+(-17) (2) (-2.8)+(-3.6)+(-1.5)+3.6(3) (+4.56)+(-3.45)+(+4.44)+(+2.45)2.计算 (1) (-11)+8+(-14) (2) 0.35+(-0.6)+0.25+(-5.4) 二、巩固提高作业:1. 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C,中午上升了 11C,半夜又降了 9C,则半夜的气温是多少?2.仓库内原存某种原料 4500 千克,一周内存
50、入和领出情况如下(存入为正,单位:千克): 1500,-300,-670,400,-1700,-200,-250.问:第 7 天末仓库内还存有这种原料多少千克?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5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11 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1)学习目标 1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应会)2 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学会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应会)2 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
51、化为加法运算 (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 计算:15(7) (8.5)(1.5) 0(22) (+2)(+8) (4)16 二、巩固提高作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C 两个相反数相减是零. D 在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 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D 零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3若两个数的差不为 0 的是正数,则一定是( ) A 被减数与减数均为正数,且被减数大于减数. B 被减数与减数均
52、为负数,且减数的绝对值大. C 被减数为正数,减数为负数.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3)(3)= 6 B 0(5)=5C(10)(7)= 3 D | 64 |= (64)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7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12 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2)学习目标 1 能知道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应会) 2 能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式。 (
53、应会)2 难点: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 (1) (-9)-(+5)-(-15)-(+9) (2) 2+5-8(3) 14-(-12)+(-25)-17 2.(1) (-4)+9-(-7)-13(2)11-39.5+10-2.5-4+19(3)54) 1 . 3()53(4 . 23.计算下列各题(1)(+17)-(-32)-(+23) (2) (+6)-(+12)+(+8.3)-(+7.4)(3)1.2-2.5-3.6+4.5 (4)7+6+985;二、巩固提高作业:1.若,且求 a-b+c 的值。5a2b6c,),(cacababa 2.有十
54、箱梨,每箱质量如下:(单位:千克)51,53,46,49,52,45,47,50,53,48。你能较快地算出它们的总质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6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13 课时有理数乘法(1)学习目标 1 知道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学会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应会)2 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应知)学习重难点1 重点:学会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应会)2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填空_(-2)=-6 ; (-3)_=9 ;_(-5)=
55、02.选择:1. 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积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一定不大于 0 D. 一定不小于 0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B.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C.两数相乘,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都为正数 D.两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异号3. 两个有理数,它们的和为正数,积也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一正一负 D. 符号不能确定4.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小于零,和大于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 A.符号相反 B.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 C.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D.符号相反且正
56、数的绝对值大二、巩固提高作业:1.若 ab=0,则( ) A. a=0 B. b=0 C. a=0 或 b=0 D. a=0 且 b=02. 两个有理数 a,b 满足下列条件,能确定 a,b 的正负吗( ) A. ab0,ab0 B. ab0,ab0 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6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14 课时有理数乘法(2)学习目标 1 熟练知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应会)2 会运用乘法运算率简化乘法运算. (应知)3 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并回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应知)
57、学习重难点1 重点:法运算率简化乘法运算及互为倒数的意义(应会)2 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计算:(1)8()(0.125) (2)32)()()(9141531793170(3)()(36) (4)1276521)()()()()()(7251272577255 2计算(1)9920 (2)(99)5 17162524二、巩固提高作业:1运用运算律填空 (1)2(_) (3)(3) (2)2(4)(_)(_)(3)(3)(3)(_)(_)(5)(2)(3)(5)(3) 2.选择题(1)若 ab0 ,必有 ( )A a0 B a0 ,b3(4)6x
58、2+x-2=0 (5)1+2=3 (6) -m=11x52.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要说明理由(1)9x=2 (2)x+2y=0 (3)x2-1=0(4) x=0 (5) =2 (6) ax=b(a、b 是常数)x3二、巩固提高作业:4、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的 5 倍加上 3,等于该数的 7 倍减去 5; (2)某数的 3 倍减去 9,等于该数的三分之二加 6; (3)某数的 8 倍比该数的 5 倍大 12;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8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
59、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2 课时 等式的性质(1)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等式,等式与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应会)2 掌握等式的性质。 (应知)学习重难点 1 重点:等式的性质。 (应会)2 难点:等式的性质的应用。 (应知)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达标作业:1、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结果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及如何变形得到的?(1)如果 a-3=b-2,那么 a+1=_;(2)如果 3x=2x+5,那么 3x-_=5;(3)如果x=5,那么 x=_;21(4)如果 0.5m=2n,那么 n=_;(5)如果-2x=6,那么 x=_.二、巩固提高作业:2、若,则 a=_;若(c2+1)x=
60、2(c2+1),则 x=_.bcba3、若 c=2a+1,b=3a+6, 且 c=b 则 a=_.4、下列等式的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 x=y, 则 x+5=y+5 B.若(a0),则 x=yayax C.若-3x=-3y,则 x=y D.若 mx=my,则 x=y 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本节达标作业是由组内互评,要求全班同学都会。巩固提高作业是由教师批改,达标率为 80%以上就是最佳,如有许多同学都未完成的,可以在下次把此类题降低难度。第 3 课时 等式的性质(2)学习目标 1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应会)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1 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毕节市2025秋招技能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安徽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国家能源南平市2025秋招计算机与自动化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巴音郭楞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新闻传播学测试题及答案
- 葫芦岛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行测专练题库及答案
- 汕尾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英语专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遗传咨询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玉林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绵阳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地面拆除合同模板怎么写(3篇)
- 2025秋新教材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 军强才能国安 教案(共2课时)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数控滚齿机操作指导手册
- 平安银行 iq测试题及答案
- 医保智能审核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TRIZ创新方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如何培养数学尖子生的讲座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