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长: 汇报人:组员:广东“双转移”战略与珠三角产业调整 “双转移双转移”的内涵及提出背景的内涵及提出背景“双转移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分析战略的理论分析“双转移双转移”战略取得的成果战略取得的成果 珠三角的产业调整珠三角的产业调整 结论结论一、“双转移”的内涵及提出背景1.双转移的内涵: 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
2、三角地区转移。三角地区转移。2.“双转移”战略提出的背景(1)改革开放30年以来,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日益发达,而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差甚远;(2)珠三角需提升竞争力,面临产业升级和资源环境等问题;(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4)产业结构、劳动力构成不合理。二、“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分析 (1)产业转移的理论分析 -劳动密集产业转移理论刘易斯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享了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将某些劳动密集性产业的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提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他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产业转移的产生是因为比较优势的变化。(2)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3、-马克思的人口迁移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从五个方面对马克思的人口迁移思想及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进行概括: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资本主义的人口过剩是生产大规模发展的结果资本对劳动的排斥是人口相对过剩的原因资本主义最终会向农村渗透,最终导致农村也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三、“双转移”战略取得的成果注:珠三角九市是指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东翼是指汕头、汕尾、揭阳、潮州;西翼是指湛江、茂名、阳江;山区五市是指韶关、清远、梅州、河源和云浮。1.战略实施前后的对比战略实施前
4、后的对比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在在“双转移双转移”战略影响下,战略影响下,粤东西北的经济有所发展,粤东西北的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发展成效不明显。但是发展成效不明显。从以上从以上2005和和2009年各地区的工业总年各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和就业人员可以看出,转移战略产值和就业人员可以看出,转移战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粤东西北区的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粤东西北区的经济发展,给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发展,给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依旧是珠三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依旧是珠三角。角。人数人数2.战略实施之后取得的成果战略实施之后取得的成果(年份)(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工
5、业总产值(亿元) 战略实施之后,各地区的战略实施之后,各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珠三角的依经济得到发展,珠三角的依然是经济发展的龙头。然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各地区人均GDP水平单位(元)单位(元)在战略的影响下,地区工业产值提高在战略的影响下,地区工业产值提高人均人均GDP水平也逐渐提高。水平也逐渐提高。粤东西北粤东西北12市处于工业发展较快市处于工业发展较快阶段。阶段。各地区三大产业人员所占比重各地区三大产业人员所占比重珠三角珠三角西翼西翼东翼东翼山区山区各地区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二各地区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2.04%1.30%38.95%33.47%59.0
6、1%65.23%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8年2014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11%(200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0%(200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9%(2008)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8%(2014)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36%(2014)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56%(201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7、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超过60%。珠三角的产业调整五个代表城市0.11%0.04%49.58%42.56%50.32%57.4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8年2014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11%(200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0%(200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9%(2008)第一产业就业
8、人口比例8%(2014)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36%(2014)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56%(201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2.17%1.98%64.93%61.92%32.90%36.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8年2014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11%(200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0%(200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9%(2008)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8%(2014)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36%(2014)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56%(2014)第一产业
9、就业人口比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产业转移前后各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5.51%0.37%51.55%45.88%42.93%53.75%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8年2014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11%(200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0%(200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9%(2008)第一产
10、业就业人口比例8%(2014)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36%(2014)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56%(201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产业转移前后各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3.15%2.51%60.39%55.26%36.46%42.48%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8年2014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11%(200
11、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0%(200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49%(2008)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8%(2014)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36%(2014)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56%(201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产业转移前后各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转移前转移前转移后转移后广州市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塑料制品
12、) 以服务业为主以服务业为主 (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与科技服务)佛山市 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主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主 (金属材料加工、陶瓷制造、服装、纺织) 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以装备制造业为主 (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深圳市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塑料制品)以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金融、现代物流业)东莞市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电子加工业、纺织服装产业、玩具产业、) 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电子信息产业)中山市 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主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主
13、 (化工制品业、电气机械、服装、纺织)以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为主以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为主(电子信息业、新能源、健康医药 、装备制造业)珠三角五市转移前后主要产业的对比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珠三角五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从业人员比例下降,证明原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且发展迅速,从业人员比例上升证明了第三产业有效地吸纳了农村转入城市的人员,达到了双转移战略的初步预期效果。2、珠三角五市的主体产业发生显著变化,由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电子信息产业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腾出空间让电子信息产业等为主的高附加值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体现了“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的初步实现,这也是广东省尤其珠三角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3、总体上来看,双转移战略效果比较显著,使珠三角地区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前进步伐加快,但仍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1、产业升级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电站个人年终总结模版
- 从概念到落地探讨如何利用区块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 仓库厂房加盟合同范例
- 2025年初中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模版
- 低价渔具转让合同范例
- 中介住宅租赁合同范例
- 在家长会上的小学生发言稿模版
- 创新研发背景下科技企业市场扩张风险控制策略
- 中英双语购销合同范例
- 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医疗质量管理
- 2025-2030城市燃气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紧固件制造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优化医患沟通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途径
- 2025北京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 越出站界调车RAILWAY课件
- 部队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 河北武安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高级插花花艺师(三级)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医院医用耗材培训
- 《生猪价格波动及预测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7000字》
- 2025年五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