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后人,也因此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后人,也因此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称
2、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的说法。3柳宗元(柳宗元(773773819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世称世称“柳河东柳河东”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马,远放柳州刺史远放柳州刺史柳柳州柳柳州柳宗元的相关文化常识4中唐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中唐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和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以杂文(捕蛇者
3、以杂文(捕蛇者说)、寓言(说)、寓言(“三戒三戒”之黔之驴)、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之黔之驴)、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柳柳河东集河东集5 1、唐士大夫耻学于师,更少人敢作人师,柳宗元、唐士大夫耻学于师,更少人敢作人师,柳宗元敢。即便被贬在永州,也对所有的请教者悉心的指导。敢。即便被贬在永州,也对所有的请教者悉心的指导。韩愈后来追忆说:韩愈后来追忆说:“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观。”确实一代文坛宗师。确实一代文坛宗师。62、矢志改
4、革,两次被贬。但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即便被贬在极偏远的柳州任上,、矢志改革,两次被贬。但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即便被贬在极偏远的柳州任上,仍尽职尽责,解放奴婢,兴办学校,美化环境,使蛮荒之地柳州面貌一新。仍尽职尽责,解放奴婢,兴办学校,美化环境,使蛮荒之地柳州面貌一新。73、因政治改革,八司马被贬。在被改贬柳州时,曾几次申请代替刘禹锡到更远的播州因政治改革,八司马被贬。在被改贬柳州时,曾几次申请代替刘禹锡到更远的播州(贵州遵义),而让刘禹锡到较近的柳州任职,因为刘禹锡有(贵州遵义),而让刘禹锡到较近的柳州任职,因为刘禹锡有80多岁的老母要照顾,多岁的老母要照顾,而他自己的母亲已在贬所去世
5、。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而他自己的母亲已在贬所去世。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柳州。 8 柳宗元,字_(7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_。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刺史,也称_。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子厚子厚柳河东柳河东柳柳州柳柳州9 本文名本文名“传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早年在
6、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之作。 本文是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旧唐书
7、书食货志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社会背景。 10小试牛刀:给下列字注音小试牛刀:给下列字注音橐橐 驼驼 偻偻 孳孳 莳莳 勖勖 缫缫 飧飧 饔饔 爪其肤爪其肤tutulzshxsosnyngzho11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2、转入正题,道出
8、过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转入正题,道出过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郭橐驼谈种树经验 4、在问答中将话题、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移植”到政事上来到政事上来 5、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做传目的。、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做传目的。12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患患病(名作动)病(名作动)橐驼者,故乡人号之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驼闻之曰:。驼闻之曰:“甚善。名我甚善。名我(称、叫)(称、叫) (代词,这件事)名作动、称呼(代词,这件事)名作动、称呼固当。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确实)(确实) (于是)
9、(于是)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驼”。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橐驼橐驼”了。了。13提问提问(1 1)本段传什么?)本段传什么? 介绍人物身世(姓名、形象特征)介绍人物身世(姓名、形象特征)(2 2)介绍
10、身世侧重介绍名字,)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 豁达豁达身残而自信身残而自信(3 3)驼自信什么?)驼自信什么?第一第一 段段14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以以为职业为职业 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从事、经营从事、经营多多 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移植移植 高大茂盛高大茂盛 (名作动、结果实(名作动、结果实 )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即使没有人即使没有人
11、比得上比得上 15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种树)作为观赏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以及卖果的,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游玩的以及卖果的,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察看驼所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硕察看驼所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硕大茂盛,结果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大茂盛,结果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羡慕,没有能赶得上的。察,效仿羡慕,没有能赶得上的。16第二段第二段 (1 1)驼种树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驼种树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
12、可以看出来?(2 2)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A A、际遇、际遇争迎取养争迎取养 B B、全面、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两种人均能满足;C C、高超、高超不怕不怕“移徙移徙”, D D、他植者莫能如也、他植者莫能如也(侧重于侧面描写)(侧重于侧面描写)17有问之,对曰: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活得长久繁殖、滋生活得长久繁殖、滋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天性使达到天性使达到 旧树根旧树根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13、既然已,勿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担忧担忧 离开栽种离开栽种 放在一边放在一边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形作动、保全形作动、保全 妨碍妨碍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硕大茂盛 使动使动硕茂之也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己,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己,非有能早而蕃之也。18译文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长寿而且茂盛啊,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长寿而且茂盛啊,(而是
14、)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以使它的本性发展而已。大凡种树的方法,(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以使它的本性发展而已。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它的)捣土要结实。(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它的)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再去看。(那)种植(小心得)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再去看。(那)种植(小心得)像对待孩子,(那)放在一边(不管)像抛弃掉了,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像对待孩子,(那)放在一边(不管)像抛弃掉了,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的本性(就)不
15、会丧失了。所以我不妨害它生长而已,(并)不是有能使他硕大茂盛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不妨害它生长而已,(并)不是有能使他硕大茂盛的(本领)啊;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早并且多(结果)的的(本领)啊;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早并且多(结果)的(本领)啊。(本领)啊。 19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拳曲拳曲换换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即使即使 此此 , 看看 深深 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
16、爪其肤以严重的、厉害的严重的、厉害的 掐、名作动掐、名作动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活活 枯死枯死 树根树根 名作状、一天天名作状、一天天 背离背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20其他种植的人则不是这样。(树的)根拳曲而土常换,他给树培土啊,如果不是过其他种植的人则不是这样。(树的)根拳曲而土常换,他给树培土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假使有能不这样的,则又爱它太情深,忧它太过分。早晨察看,晚上多就是不够。假
17、使有能不这样的,则又爱它太情深,忧它太过分。早晨察看,晚上抚摸,已经离开而又回来看。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摇晃树干抚摸,已经离开而又回来看。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摇晃树干来看它(栽得)是疏松还是密实,而树木的本性一天比一天远去。虽说是爱它,其来看它(栽得)是疏松还是密实,而树木的本性一天比一天远去。虽说是爱它,其实是害它;虽说是忧虑它,其实是仇恨它:所以不如我啊。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实是害它;虽说是忧虑它,其实是仇恨它:所以不如我啊。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呢?”21第三段第三段 提问:提问:(1 1)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过后应采取什么态度?他对
18、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过后应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何评价的?(2 2)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3 3)本段用了什么方法传郭橐驼?)本段用了什么方法传郭橐驼?(4 4)本段分几层意思?(讨论)本段分几层意思?(讨论)(对比、映衬)(对比、映衬)22种树郭橐驼郭橐驼他植者他植者种种时:时:种种后:后:经验总经验总结结结果结果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故,其,其筑筑欲欲密密。 根根拳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而土易,其培之也,若若不过焉则不及不过焉则不及 既然已既然已,勿动
19、勿虑,勿动勿虑,去去不复顾不复顾 旦旦视而视而暮暮抚,已去而复顾。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甚者,爪爪其肤以验其其肤以验其生枯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其莳也其莳也若子若子其置也若弃其置也若弃 不然不然爱之太爱之太恩恩,忧之太勤,忧之太勤则其则其天天者者全全而其性得矣而其性得矣而木之性而木之性日日以以离离。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曰忧之,其实仇之。 对对 比比23三、三、郭橐驼郭橐驼谈种树经验谈种树经验总括总括 分述分述1、木之性(理论说明)2、种植方法(实践总结)3、顺其自然(议论)4、他植者违反(反面申述)5、种树之术,并不高深(自谦明理)
20、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24问者曰: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驼曰:“我知种我知种治治 官吏官吏 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 最终最终 催促催促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官命促你们你们勉励勉励煮茧抽丝煮茧抽丝 通通“尔尔”丝头丝头线线养育养育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字而幼喂大喂大小猪小猪 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聚集聚集孩,遂而鸡豚。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鸣
21、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百姓百姓 木梆木梆 25吾小人辍(吾小人辍()飧()飧()饔()饔()以劳)以劳停止停止 晚饭晚饭 早饭早饭 慰劳慰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怠。故病怠。空闲宾语前置空闲宾语前置 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安定安定 困苦困苦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问者曰:”嘻,不亦善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传其事以为官戒。记载,作传记载,作传26译文问的人说:问的人说:“把你的(种树)经验,挪到当官治民上,行吗?把你的(种树)经验,挪到当官治民
22、上,行吗?”橐驼(回答)说:橐驼(回答)说:“我我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事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做官的好多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事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做官的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终于(却)给他们造成灾祸。早晚官吏来而喊道: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终于(却)给他们造成灾祸。早晚官吏来而喊道: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让)你们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让)你们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丝,早早地纺你们的线,
23、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敲鼓而聚集他们,敲梆子敲鼓而聚集他们,敲梆子而召唤他们。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自身)而召唤他们。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自身)繁衍生息,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穷困并且懈怠。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繁衍生息,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穷困并且懈怠。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 27第四段 (1 1)“问者问者”问问“养树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 2)驼是怎样评价,描述
24、官吏烦令扰民的?)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祸(祸呼、鼓、聚、击、召)呼、鼓、聚、击、召)28 悍悍 吏吏 百百 姓姓 好好 烦烦 其其 令令 送送 往往 迎迎 来来 旦旦 暮暮 来来 呼呼 应应 酬酬 官官 吏吏 鸣鸣 鼓鼓 聚聚 之之 应付摊派任务应付摊派任务 击击 木木 召召 之之 在郭橐驼生活的乡村存在一种什么现象?他是怎么评价、描述的?在郭橐驼生活的乡村存在一种什么现象?他是怎么评价、描述的?29“种树种树”和和“治民治民”有何相通?有何相通?根拳而土易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
25、验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观摇其本以观 勖尔植勖尔植 督尔获督尔获 早缫而绪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遂而鸡豚 促尔耕促尔耕虽曰爱之,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其实仇之。种种 树树治治 民民30郭橐驼谈繁政扰民1、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不能违背规律。2、要做到“顺天致性”,必须掌握事物发展规律3、动机和效果要一致,不要好心办坏事末段“问者”的“养民”之论,有什么深刻含义?与郭橐驼的“养树”相应,你能分条阐述“养树”和“养民”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吗?31第五段第五段 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传其事以
26、为官戒)(传其事以为官戒)32起承转合起承转合诗文写作结构章法上的术语。诗文写作结构章法上的术语。1.“起起”是起因,开端,文章的开头;是起因,开端,文章的开头;2.“承承”承接上文,是事件的过程;承接上文,是事件的过程;3.“转转”是结果,是转折,从另外的角度立意;是结果,是转折,从另外的角度立意;4.“合合”归纳结束,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归纳结束,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33起起第一段:得名由来。第一段:得名由来。外形特征(因形取号)外形特征(因形取号)人物性格(豁达自信)人物性格(豁达自信)第二段:种树专长。第二段:种树专长。别人的态度(侧面描写)别人的态度(侧面描写)种树的实
27、效(正面描写)种树的实效(正面描写)他植者效法(对比反衬)他植者效法(对比反衬)34承承 第三段:种树之道。第三段:种树之道。郭橐驼郭橐驼具体办法:具体办法:(种植时)本舒,培平,土故,筑密(种植时)本舒,培平,土故,筑密(种植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种植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比喻)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比喻)目的:目的: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坚持的原则: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反说)坚持的原则: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反说)35他植者(对比)他植者(对比)种植时:根拳种植时:根拳土易土易培(过、不及)培(过、不及)种植后:种植后:旦
28、视暮抚,已去复顾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爪其肤,摇其本爪其肤,摇其本 结果: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结果: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评价:评价:爱之太恩爱之太恩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忧之太勤忧之太勤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养养 树树36转转 第四段:官理(官吏治民)第四段:官理(官吏治民)特点:长人者好烦其令特点:长人者好烦其令评价:怜评价:怜祸祸表现:表现: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则幼孩,遂而鸡豚字则幼孩,遂而鸡豚结果:不得暇,病且怠结果:不得暇,病且怠养养 民民37“种树”和“治民”有何相同之处?根拳而土易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旦视
29、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爪其肤摇其本摇其本 勖尔植勖尔植 督尔获督尔获 早缫而绪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遂而鸡豚 促尔耕促尔耕虽曰爱之,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其实仇之。种种 树树治治 民民培之过或不及培之过或不及若甚怜焉,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而卒以祸。类比38类比类比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推理形式。种树种树治民治民天道天道人道人道39思考思考柳宗元
30、主张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文以明道”,这篇文章所,这篇文章所“明明”何何“道道”? “官理官理”应当尊崇应当尊崇百姓的百姓的“天道天道”(人道)(人道)40合合 第五段第五段作者感叹作者感叹善善养树养树养人养人养树养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养人养人“顺民之性以养其民顺民之性以养其民”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以为官戒以为官戒 针对当时官吏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繁政扰民的现象,揭露当时的现象,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告诫为官者的社会弊端,告诫为官者尊崇百姓的尊崇百姓的“天道天道”,阐发作者,阐发作者“养民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治国的进步思想。41养树之道养树之道 移之
31、官理移之官理顺民之性以养民顺民之性以养民 繁政扰民繁政扰民对对 比比映映衬衬种树郭橐驼传(寓言式的人物传记)种树郭橐驼传(寓言式的人物传记)总总结结郭橐驼:郭橐驼:顺木之天顺木之天以至其性以至其性他植者:他植者:(害之、仇之)(害之、仇之)抑木之性抑木之性勤虑害树勤虑害树 本文主旨:借郭橐驼本文主旨:借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至其性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的种树之道,阐明了的种树之道,阐明了“顺民之性以养民顺民之性以养民”的养民之的养民之道,表达了作者改革弊政的政治理想。道,表达了作者改革弊政的政治理想。 1 1、文章主旨、文章主旨422 2、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一道理、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一道理? ?(1)
32、(1)对比与映衬对比与映衬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侧重第三节),最后以吏治与种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侧重第三节),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侧重第四节)树相映照(侧重第四节) 映衬即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言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映衬即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言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 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43先讲先讲“养树养树”再讲再讲“养人养人”, ,把树和人的话题合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文章的气势。(内容上)把树和人的话题合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文章
33、的气势。(内容上)“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与与“吾又何能为哉!吾又何能为哉!” 回应,自谦中起到强化回应,自谦中起到强化“顺木之天以至其顺木之天以至其性性”的观点。(语义上)的观点。(语义上)“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与与“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呼应,强调了呼应,强调了 “顺民之性以养民顺民之性以养民”的观点。(语义上)的观点。(语义上)44(2 2)婉约而多讽)婉约而多讽 结尾句结尾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道出了写作意图。道出了写作意图。通过人物传记,讲故事进行讽谏,决定了文章通过
34、人物传记,讲故事进行讽谏,决定了文章“婉约而多讽婉约而多讽”的风格。的风格。 一个一个“知种树而已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朴实简单的对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的驼者,朴实简单的对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颇具讽刺意味; “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 “其亦有类乎?其亦有类乎?”这些话语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些话语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45人物传记,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用人物传记,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用“隆然伏行隆然伏行”写写 出了人物的形出了人物
35、的形象特征象特征 ;用;用“甚善,名我固当甚善,名我固当” 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写出了人物的性格。 短短几句,不同凡响的短短几句,不同凡响的“驼者驼者”形象,跃形象,跃然纸上。然纸上。 (3 3)简洁而生动)简洁而生动46写作特点写作特点对比对比郭橐驼与他植者对比郭橐驼与他植者对比类比类比以以种树之理种树之理类比推出类比推出为官之理为官之理47写作特点写作特点委婉含蓄的讽喻(讽谏)委婉含蓄的讽喻(讽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以委婉的方式进行劝谏。以委婉的方式进行劝谏。以郭橐驼种树的寓言故事喻以郭橐驼种树的寓言故事喻示示为官者不可扰民之理为官者不可扰民之理。48文章借文章
36、借“传传”立立“说说”,用,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顺民之性以养民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柳宗元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柳宗元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的新阶段。49探究阅读 结合结合“能顺木之天性以致其性能顺木之天性以致其性”谈谈儿童教育谈谈儿童教育
37、 树木与树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影视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应按照既然规律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认为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教育者只能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顺木之天性以致其性”,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恨铁不成钢,动辄体罚。仿照文章第四段,试着用文言文写一段文字,谈仿照文章第四段,试着用文言文写一段文字,谈“育人之理育人之理”50移之移之育人之理育人之理,可乎?,可乎?问者曰: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育人之道,可乎?以子之道,移之育人之道,可乎?”驼曰:驼曰:“我知种树而已,育,非吾业我知种树而已,育,非吾业也。然吾观庠序之教,见育人者好烦其令,增学子之负
38、,若甚怜焉,而卒以劳疲。旦也。然吾观庠序之教,见育人者好烦其令,增学子之负,若甚怜焉,而卒以劳疲。旦暮师纷纷曰:暮师纷纷曰:促尔阅卷,勖尔作业,督尔勤勉,以苏秦为范矣促尔阅卷,勖尔作业,督尔勤勉,以苏秦为范矣。然以频繁考试评。然以频繁考试评学子之优劣,定其前程,岂不谬矣?众学子心抑忿然,既而头悬梁,椎刺股,大有学子之优劣,定其前程,岂不谬矣?众学子心抑忿然,既而头悬梁,椎刺股,大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势。虽苦读,然未有几人终成大事业者,而之势。虽苦读,然未有几人终成大事业者,而人人冷漠,惟忧分,亦不感于世情。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人人冷漠,惟忧分,亦不感于世情。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5152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长人者好烦其令长人者好烦其令而卒以祸而卒以祸 祸,名词灾祸,用作动词,造成灾祸祸,名词灾祸,用作动词,造成灾祸其筑欲密其筑欲密一、词类活用一、词类活用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蕃,使蕃,使繁衍生息繁衍生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劳动用工合同协议
- 质量协议及委托生产合同
- 购房协议书和认购合同
- 设备买卖回收合同协议
- 超市开业演出合同协议
- 购买演出服务合同协议
- 货款退货协议书范本
- 购置工厂马桶合同协议
- 货梯仓库分租合同协议
- 2025年大学化学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二模)2024~202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的建模与仿真-全面剖析
-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版(2023)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52篇(含范文)
- 2025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昭君出塞》课本剧剧本:感受历史深处的家国情怀
- 领略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课件)(春晚、文化专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二轮热点专题复习
- 投融资考试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贵州卷)及答案
- GB/T 25246-2025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规范
- 《工厂供电》第六版习习题解答(不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