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查汇总_第1页
白细胞检查汇总_第2页
白细胞检查汇总_第3页
白细胞检查汇总_第4页
白细胞检查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细胞检查1、正常浆细胞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出块状、车轮状或龟背状排列,胞质灰蓝色、紫浆色、有泡沫状空泡,无颗粒。2、Mott细胞是浆细胞的异常变化。 3、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单核细胞可增高,并不是嗜酸性粒细胞。4、严重化脓感染时淋巴细胞减低。 5、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坏死或损伤、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白细胞增多。 6、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40%50%。7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补体的C3a、C5a、C567、致敏淋巴细胞、寄生虫、某些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肿瘤细胞。8、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表现为

2、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9、Russell小体属于浆细胞形态异常。在浆细胞内、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23m红色小圆球。10、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炎症恢复期。在疾病的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11、若白细胞数太低(2×109/L),可增加计数量(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或减低稀释倍数。12、当中性粒细胞发生毒性变化时,细胞的内部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空泡,提示细胞发生了吞噬现象。13、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再生性核左移常见

3、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而退行性核左移见于再障、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等。14、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RBC,也就是说125个有核细胞中只有100个是白细胞,白细胞所占的比例是80%。故尽管WBC计数值为10×109/L时,WBC计数的真实值为实际值,即8×109/L。白细胞校正数/L未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计数100个白细胞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15、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为1:13。 16、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

4、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17、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是机体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增多白细胞大多为分叶核粒细胞或杆状核粒细胞。因此D选项的说法错误。18、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19、AlderReilly畸形的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见于

5、脂肪软骨营养不良、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Pelger-Huet畸形,Chediak-Higashi畸形也与遗传性疾病有关。20、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 21、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 22、Russell小体属于浆细胞形态异常。在浆细胞内、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23m红色小圆球。 23、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空泡、Dohle小体、退行性变等。卡波环是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环形、8字形,为核膜残余

6、物、纺锤体残余物、脂蛋白变性物。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2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25、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轻度左移:仅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程度较轻。中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重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

7、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 26、淋巴细胞数量减低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 27、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等,以及肠道钩虫感染时。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花粉症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等。某些恶性肿瘤:癌肿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肺癌)。某些传染病。 28、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

8、胞稀释液破坏。 29、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13。30、在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可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31、中性粒细胞减低常见的疾病有:某些感染,如伤寒、流感等;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32、Do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细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约12m、是核质发育不平衡的表

9、现,亦可见于单核细胞。常见于严重感染,如猩红热、白喉、肺炎、败血症、烧伤等。33、白细胞增多包括两类:反应性增多,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等。异常性增多主要见于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RBC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3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应用: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观察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35、循环池: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数。 36、中度左移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37、成熟池包括晚幼

10、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38、分裂池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能力。39、贮备池:包括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成熟粒细胞贮存于骨髓,在贮备池中停留35d,数量为外周血的520倍,贮备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 40、Russell小体常见于伤寒、疟疾、黑热病等。 41、Mott细胞常见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疟疾、黑热病、多发性骨髓瘤。 42、严寒或暴热可使白细胞数高达15×109/L或更高 4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70,绝对值7×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44、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百分率()为15。 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