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嵊泗渔歌的特点_第1页
浅析嵊泗渔歌的特点_第2页
浅析嵊泗渔歌的特点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嵊泗渔歌的特点嵊泗列岛有 404 座自然岛屿,人居岛 20 座。岛上 95?G 以上的岛民都是渔民,以渔为业的海岛特色非常浓郁,靠海 吃海的生存状态特别纯粹,自然,生长渔歌的土壤和环境十 分肥沃和优越。近几年,嵊泗的文化工作者对嵊泗渔歌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挖掘和研究,现在就嵊泗渔歌 的特点谈几点 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特点一 粗放的音乐风格 嵊泗渔歌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创造它的渔民群体的人物 性格有着密切关系。渔民一年四季在无风三尺浪的大海上颠 簸劳作,无论三伏酷暑,三九严寒,披星戴月,夜以继日, 风啊浪啊雨啊雪啊,肆意凌虐,苦不堪言!海上风急浪高, 劳动强度特别大, 渔民们说话一般都是

2、扯着嗓门叫喊, 所以, 他们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就如他们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个 性一样,粗犷豪放,勇敢,坚定,还带有桀骜不驯的野性。这种辽阔、狂放、大起大落的音乐形象十分符合渔民群 体跌宕起伏,披风沐浪的劳动状态,和勇敢无畏,坚定执着 的精神特质。听了让人感动,振奋!渔歌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源自渔民个性,而渔民个性的 形成则是特殊的劳动环境和生存条件所致。当然,渔民也有 细腻的情感,也有温存和浪漫。只是,他们在自己创造的渔 歌文化中,习惯了粗放的表达方式。所以,在我们搜集到的 嵊泗渔歌中,委婉,温情的很少见,大多比较粗放,甚至狂 放。特点二、自由的歌唱状态渔歌是劳动文化、 生活文化, 它歌唱于劳动

3、、 生活过程, 作用于劳动、生活内容。既有固定音符,却又变化多端。我 们知道,海上作业不同于其他生产,一项相同的劳动内容, 往往会因为潮水的急缓,风浪的大小,网头的大小等原因, 在劳动强度上,劳动用时上,以及安全系数上会有所不同, 自然,渔歌的歌唱速度、力度、情绪等都会有所变化,甚至 它的歌唱作用和目的也会截然不同!以舟山群岛流传最广的 摇橹号子为例:缓慢 沉重地听着很吃力很费劲,感觉风急浪高,逆水行舟,船撸摇 得十分沉重、艰难。但如果是在风平浪静潮水平缓的情况下 摇橹,那就是另外一种唱法了:轻松 愉悦地这是一个原因,劳动情况的不确定性致使歌唱状态的随 意性。 第二个原因是, 我们的渔民祖先不

4、谙乐理, 不懂歌唱, 概念上全无音乐创作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和规限,所以,歌 唱状态十分自由, 完全是随心所欲, 随性而歌, 如老大歌:很显然,这位歌唱前辈把老大歌与贺郎调混搭 在一起了,这种混搭现象在原生态渔歌中并不少见。再如前面唱过的摇橹号子 ,前辈们可不管什么大调 小调、调性调式,在他们那儿什么都不讲究,想怎么唱就怎 么唱,怎么唱都是合理的、合法的:正确的吗?我觉得落在哪个音上都是合适的,这种自由 的歌唱状态起码让歌者唱得很尽兴。很多渔歌听上去似乎显 得毫无章法,有的甚至信马由缰、漫无边际,但细细琢磨, 又有许多道理在其中。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歌唱状态带给 我们最大的启发是,音乐创作有时可

5、以不拘一格。特点三、和谐的词曲结合嵊泗渔歌号子粗放洒脱,别具特色,尤其是词曲结合的 那种融洽、和美程度,真的让人拍手叫绝。我们知道,舟山方言与甬东地区方言如出一辙,在整个 吴越语系中,属于比较硬比较直的,不像苏、沪、杭地区的 方言那么细柔、温婉。但我们的祖先却能根据并不怎么好听 的方言语调,找到最最般配的乐音,相互融合和谐搭配,创 造成了朗朗上口的渔歌。如戒烟调嵊泗渔歌和美的词曲结合,给了我们两个十分重要的提 示:一是歌词的口语化。渔歌歌词一般都是渔民的大白话, 日常生活用语,朴实、形象,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听 者无需琢磨便可知道它的意思,品出它的滋味。如盼郎五更五更更鼓敲,阿哥吹螺号,拔

6、起了蓬拔起了锚,妹妹心难熬,这黑天黑地,逆风逆水侬舵杆要把牢,碰着风碰着暴要逃进那箱子岙,阿哥哟如哥是舢板妹是缆一更里月上山,南风轻番番,约好了我的妹妹呀,相会大沙滩,大沙滩,银灿灿,沙蟹打洞眼,叫一声我的妹妹呀,侬仙女快下凡象这样的歌词,它本身就具有好听的语韵,具有歌唱性,所以能够带给创作者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宽阔的音乐空 间。这,应当是现代歌词写作者所应当关注的创作导向。再一个提示是,在渔歌的词曲关系中,音乐就象是歌词 的依附,就像一直看歌词的“脸色”行事,这种情况在一般 的民歌中很少见,我们举个例子: 花牌调乍一听,这个音乐不像是创作出来的,倒像根据歌词的 语音、声调标个音符记号似的, “五元六角洋”这音符就像 是歌词的音高注解,一字一音标上去的,听着既是唱渔歌又 像是在念歌词。在诸多原生态渔歌中,歌词似乎占了主导地位,音乐倒 像是一种从属,一种服务,但正是由于音乐的谦和,才使得 词曲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才使得嵊泗渔歌的音乐形象 始终保持着它的语言风韵,才形成了它个性独特,魅力独具 的渔歌风格和韵味。在歌曲创作呈现重曲轻词苗头的今天, 这,或许又能带给我们许多启迪和感悟。总之,嵊泗渔歌是嵊泗人民的根文化,是渔民祖先自发 创造并口口相传了一千多年的宝贵文化财富,研究嵊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