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X3650M3服务器上RAID配置实战_第1页
IBMX3650M3服务器上RAID配置实战_第2页
IBMX3650M3服务器上RAID配置实战_第3页
IBMX3650M3服务器上RAID配置实战_第4页
IBMX3650M3服务器上RAID配置实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BM X3650 M3服务器上RAID配置实战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

2、为: 软件RAID (软件 RAID) 硬件RAID (硬件 RAID)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

3、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

4、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一、 为什么要创建逻辑磁盘?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和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他们只是不同阵列卡产商的不同叫法。二、 创建逻辑磁盘的方式 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即阵列卡的BIOS。(一般用于重装系统或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去创建容器(Adaptec阵列卡)/逻辑驱动器(AMI/LSI阵

5、列卡)。 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 Array Manager。(这些软件用于服务器上已经安装有操作系统)三、 正确识别您的阵列卡的型号(本文以Dell为例,其实都大同小异) 识别您的磁盘阵列控制器(磁盘阵列控制器为可选项, 如果没有购买磁盘阵列控制器的话以该步骤可以省去) 如果您有一块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 2,PERC2/SI,PERC3/SI,PERC3/DI),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您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3/Di, BIOS V2.7-x Build xx

6、xx(c) 1998-2002 Adapte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Press CTRL+A for Configuration Utility! >>> 如果您有一块 AMI/LSI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SC,PERC2/DC,PERC3/SC,PERC3/DC, PERC4/DI, PERC4/DC), 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您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 X.XX Jun 26.2001 Copyright (C) AMERI

7、CAN MEGATRENDS INC. 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或者: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 X.XX Feb 03,2003 Copyright (C) LSI Logic Corp. 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Part 1: 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RaidPERC2,PERC2/SI,PERC3/SI,

8、PERC3/DI创建一个容器步骤(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在具有四通道的PERC2卡进行配置,因此可能您的阵列卡因为通道不同的原因,与之略有差异)注意:请预先备份您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您的硬盘上的所有数据!1) 首先当系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一下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A"键:2) 进入了阵列卡的配置程序,然后选择"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3) 进入 "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此时,你将要选择"Init

9、ialize Drivers"选项去对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创建容器的硬盘进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话硬盘将删去当前硬盘上的所有数据)4) 窗口便出现RAID卡的通道和连接到该通道上的硬盘,您可以使用"Insert"键选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请注意窗口下面的帮助提示。5) 当您选择完成并按"Enter"键之后,系统键出现一下警告。如果您确认,选择"Y"即可。6) 硬盘初始化后就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创建相应级别(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这里我们以RAID5为例去说明怎样创建它。在主菜单中(Main Menu)选中"

10、Create container"并回车。7) 用"insert"键选中需要用于创建Container的硬盘到右边的列表中去。按下"Enter"。8) 在弹出来的下窗口中用回车选择RAID级别,输入Container的卷标和大小。其它均保持默认不变。然后选择"Done"即可。9) 这是系统会出现如下提示,即当这个"Container"没有被成功完成"Scrub"之前,这个"Container"是没有"冗余"功能。10) 此时,您可以通过"

11、;Manage containers"选项选中相应的容器,检查这个"Container"的"Status"为"Scrub"。当它变为"Ok"。这个新创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余功能(如果这个Container是支持冗余的. Scrub 将是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 在Scrub的过程,您可以退出该管理界面, 重新启动或安装操作系统. 在这段时间内Container还不在冗余的状态下)11) Containers创建完成。使用"ESC"键推出并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Part 2: 在

12、AIM/LSI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Logical Drive (逻辑磁盘)-PERC2/SC,PERC2/DC,PERC3/SC,PERC3/DC,PERC3/DCL,PERC4 DI/DC (略有不同,请仔细阅读下列文档)*注意:请预先备份您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您的硬盘上的所有数据!1) 在自检过程中,当提示按< Control>< M> 键,按下并进入RAID的配置界面。2) 如果服务器在Cluster 模式下,下列信息将会显示"按任意键继续"。3) 选中 Configure,并按回车。4) 如果需要重新配置一个RAID,请

13、选中 New Configuration, 并按回车。 如果已经存在一个可以使用的逻辑磁盘,请选中 View/Add Configuration,并按回车。 本文,我们将会选择 "New Configuration"为例(注意: 选择New Configuration将删去原有磁盘阵列上的配置信息)5) 选中 YES ,并按回车。6) 按空格键选中准备要创建逻辑磁盘的硬盘,当该逻辑磁盘里最后的一个硬盘被选中后,按回车键。7) 如果只创建一个逻辑磁盘,则进入步骤8; 7-1) 按空格键选中第二个逻辑磁盘里的硬盘。 7-2) 当该逻辑磁盘里最后一个硬盘被选中后,按回车键。 7-

14、3) 当需要配置更多的逻辑磁盘,重复7.1和7.2步骤直到所有逻辑磁盘被创建。8) 按F10进行逻辑磁盘的配置。 当您的阵列卡的类型是PERC4 DI/DC,将显示下列信息,否则请直接到步骤11。9) 按空格键选择阵列。跨接信息,例如Span-1(跨接-1),出现在阵列框内。 可以创建多个阵列,然后选择将其跨接。10) 按F10配置逻辑磁盘。11) 选择合适的RAID类型,其余接受默认值。注:Dell 推荐把所有的阵列空间分配给一个逻辑盘。选中 Accept ,并按回车。12) 重复操作每个逻辑磁盘,选中Accept ,并按回车。13) 按ESC键退回,选中 YES ,并按回车。14) 按任意

15、键继续。15) 初始话逻辑磁盘(Logical driver)(刚创建的逻辑磁盘需要经过初始话,才能使用) 按ESC 键退回主菜单,选中 Initialize ,并按回车。16) 选中需要初始化的逻辑磁盘,并按空格键接受。17) 选中 YES ,并按回车。18) 按任意键继续,并重启系统,RAID配置完成。2011-08-18 18:56:25标签:RAID配置实战 IBM X3650 M3 RAID技术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背景知识: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廉价

16、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的。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错功能确保数据安全性,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RAID可以分为软raid和硬raid,一般中高档的服务器多使用硬件raid控制器,硬件Raid基于Raid卡,软件Raid基于操作系统。     单位新到一台IBM X3650 M3服务器准备做测试用,有一段时间没有亲自做RAID了,所以自己动手实践一下。看一下机器配置参数单,可以发现RAID卡支持RAID 0, 1, 5,

17、 10。一般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RAID,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然后进行安装系统。根据需要准备对这台机器做RAID10 ,具体步骤如下: 一、启动机器,自检过程中会有<CTRL>+<H>的提示,同时按下这两个键再点击START,就可以进入WEBBIOS的图形设置界面。如图示:  二、点击Configuration  Wizard,进入阵列设置向导。  Clear Configuration(清除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信息,注意会丢失所有的数据。&

18、#160;New Configuration(全新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信息,并且全新创建新的配置。 Add Configuration(添加配置):保留原有配置信息,并且添加新的硬盘到原有的配置中。(该配置通常不会引起数据丢失,但该操作有风险,建议先备份数据!)注意:如果选择前两个选项(Clear Configuration 和New Configuration),会丢失所有数据!请先备份所有数据!如果是新机,就不用担心此项了。接下来,我们选择 New Configuration,在左侧单击选中磁盘,然后选择addtoarray把它添加到右侧diskgroups中,一个组

19、中添加两块磁盘,创建完第一组后点击accept dg。 配置raid10 需要创建两个物理硬盘数量相同的Disk Group,如下图所示。 选择相应硬盘,配置完Disk Group 之后,点击Accept 按钮。然后点击Next 按钮进入配置Span 的界面,选择已有的Disk Group 点击Add to SPAN 按钮加入到Span 中。然后再点击Next 按钮。 进入配置RAID10 参数界面,根据需求修改相应参数。如Strip Size 和RAID Level 等参数。(通常建议选择默认设置。)配置完成之后,点击Accept 按钮。 进入Virt

20、ual Disk 预览界面,确认无误后,点击Accept 按钮。 提示保存配置信息。点击Yes 按钮。 提示会丢失所有数据,确认后,点击Yes 按钮。 配置完成后进入的界面。 点击Home 按钮返回主界面时,可以看到目前所有硬盘的状态。  点击Exit,保存退出。重启机器,放入系统引导盘就可以正常安装系统了。补充:RAID的几种工作模式1、RAID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群,可以提高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两个磁盘,一

21、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使用。(1)、RAID 0最简单方式就是把x块同样的硬盘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逻辑驱动器,容量是单独硬盘的x倍,在电脑数据写时被依次写入到各磁盘中,当一块磁盘的空间用尽时,数据就会被自动写入到下一块磁盘中,它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磁盘的容量。速度与其中任何一块磁盘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可靠性是单独使用一块硬盘的1/n。(2)、RAID 0的另一方式是用n块硬盘选择合理的带区大小创建带区集,最好是为每一块硬盘都配备一个专门的磁盘控制器,在电脑

22、数据读写时同时向n块磁盘读写数据,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统的性能。2、RAID 1RAID 1称为磁盘镜像: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具有很高的数据冗余能力,但磁盘利用率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RAID 1有以下特点:(1)、RAID 1的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任何时候数据都同步镜像,系统可以从一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2)、磁盘所能使用的空间只有磁盘容量总和的一半,系统成本高。(3)、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

23、都可以正常运行。(4)、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5)、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6)、RAID 1磁盘控制器的负载相当大,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3、RAID0+1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4、RAID2电脑在写入数

24、据时在一个磁盘上保存数据的各个位,同时把一个数据不同的位运算得到的海明校验码保存另一组磁盘上,由于海明码可以在数据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将错误校正,以保证输出的正确。但海明码使用数据冗余技术,使得输出数据的速率取决于驱动器组中速度最慢的磁盘。RAID2控制器的设计简单。5、RAID3: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RAID 3使用一个专门的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创建带区集分散数据的读写操作。当一个完好的RAID 3系统中读取数据,只需要在数据存储盘中找到相应的数据块进行读取操作即可。但当向RAID 3写入数据时,必须计算与该数据块同处一个带区的所有数据块的校验值,并将新值重新写入到校验块中

25、,这样无形虽增加系统开销。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该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块必须使用校验信息重新建立,如果所要读取的数据块正好位于已经损坏的磁盘,则必须同时读取同一带区中的所有其它数据块,并根据校验值重建丢失的数据,这使系统减慢。当更换了损坏的磁盘后,系统必须一个数据块一个数据块的重建坏盘中的数据,整个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验盘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对于经常大量写入操作的应用会导致整个RAID系统性能的下降。RAID 3适合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等。6、 RAID4RAID4即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4和RAID3很象,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就是

26、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RAID4的特点和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7、 RAID5RAID 5把校验块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 5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从而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RAID 5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但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8、RAID6RAID6即带有两种分布存储

27、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它是对RAID5的扩展,主要是用于要求数据绝对不能出错的场合,使用了二种奇偶校验值,所以需要N+2个磁盘,同时对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写入速度也不好,用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不必须的负载,很少人用。9、 RAID7RAID7即优化的高速数据传送磁盘结构,它所有的I/O传送均是同步进行的,可以分别控制,这样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性和系统访问数据的速度;每个磁盘都带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使用任何实时操作芯片,达到不同实时系统的需要。允许使用SNMP协议进行管理和监视,可以对校验区指定独立的传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连接多台主机

28、,当多用户访问系统时,访问时间几乎接近于0。但如果系统断电,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统成本很高。10、 RAID10RAID10即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它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可以达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第一部分 如何配置阵列开机自检过程中有Ctrl+A提示: 按下组合键Ctrl+A进入配置程序。ARC是内嵌的BIOS的程序,您可以通过它配置ServeRAID-8k-l/8k/8i SAS 控制器.其包括: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 (ACU) - 创建,配置,管理逻辑驱动器.也可以对驱动器进行初始化及重新

29、扫描.Serial Select - 改变设备及控制器的设置Disk Utilities格式化或校验媒体设备 配置阵列,选择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一项回车,出现如下界面: 下面文档列举了如何配置Volume,Raid0,Raid1。其他阵列级别配置方法相同。第一步:新拆箱的服务器在配置阵列之前先进行初始化。注:初始化会全清掉您硬盘上的数据和阵列信息,操作时请阅读警告提示。 初始化硬盘 1.选择Initialize Drives 2.使用“Ins”或空格键把要初始化的硬盘选择到右边的方框中: 3.按“Enter”回车键继续下一步4.弹出警告红色框按“Y”键接受提示

30、警告,继续 5.开始初始化,等待进程完成: 6.完成后自动返回创建阵列总菜单。第二步:介绍阵列配置方法:Volume:1.初始化硬盘后,选择Create Arrays创建阵列: 2. 用Ins选择1块硬盘,回车 3.按回车进入阵列配置菜单: 4.一块硬盘阵列级别就为“Volume”5.Array Label输入阵列标识(名字任意,符合8.3原则):注Array Label可以不填,但如果配置多个阵列,则后面的阵列必须写。 6.Array Size不需要修改按“Enter”回车键 移动到Done,再按回车,完成配置步骤,开始创建阵列。 7.等待一会儿自动返回阵列配置总菜单。 8.选择“Manag

31、e Arrays”查看建好的阵列状态。 在选好的阵列上按回车。 备注:Array Status 显示阵列状态 图例中状态正常为:OKAYRAID0:1.选择您所要配置阵列的硬盘,操作方法同上面1-3步。 2. 阵列级别选择RAID 0(Stripe)回车: 3. Array Label输入阵列标识(名字任意,符合8.3原则):注Array Label可以不填,但如果配置多个阵列,则后面的阵列必须写。 4. Array Size默认回车,Stripe Size一项选择条带大小 (备注:条带化大小的选择,如果您经常进行大容量数据的拷贝,建议可以增大条带化数值。) 5. 按“Enter”回车键 移动

32、到Done,再按回车,完成配置步骤,开始创建阵列。 6.完成后返回总创建菜单。选择“Manage Arrays”查看建好的阵列状态。 在选好的阵列上按回车 Raid1:1.选择您所要配置阵列的硬盘,操作方法同上面1-3步。 2. 选择RAID 1(Mirror)回车 3. Array Label输入阵列标识(名字任意,符合8.3原则):注Array Label可以不填,但如果配置多个阵列,则后面的阵列必须写。 4. Array Size默认回车,Create RAID via一项选择Quick Init, 5. 然后在Done上回车,结束配置,等待创建进程, 6.完成后返回总创建菜单。选择“M

33、anage Arrays”查看建好的阵列状态。 在选好的阵列上按回车 同样的方法可以配置RAID 10 ,RAID5。如何为阵列添加热备盘Hot-Spare第三步:如何为阵列添加热备盘Hot-Spare 1. 选择“Manage Arrays”右边列出的阵列表中用上下键选择要添加热备盘的阵列。 2.窗口最底部的消息提示栏:Ctrl+S :为谋一个阵列添加热备盘Ctrl+G:为阵列卡创建的所有阵列添加配备盘,也称作全局热备盘。由于我们的服务器只有一个阵列所以我们按Ctrl+S为这个阵列添加热备盘。 3.在添加硬盘框中同样用“Ins”或空格把硬盘选到右边的对话框中。 4.选择好后,按回车继续,会弹

34、出确认窗口 5.按“Y”接受,保存成功。 6.设置成功后,查看热备盘,还是选择阵列按“Ctrl+S” 备注:如果想删除热备盘,选择热备盘后按“Del”键删除。其他相关操作查看下面菜单栏。备注:RAID10,RAID5 RAID6级别的配置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注意:RAID0,至少1块儿硬盘 RAID1默认要求2块 RAID5至少3块硬盘或更多。 RAID6 (5E,5EE)至少4块硬盘以上。如果您只有一块硬盘,加了8系列阵列卡按照要求做一个Volume(简单卷)就可以。一块硬盘也要创建阵列否则无法安装系统。 第二部分 其他操作:1.删除阵列: 1.1 选择“Manage Arrays”右边列出的阵列表中,用上下键选择要删除的阵列。 1.2 按“Del”键,弹出阵列属性菜单 1.3选择“Delet”回车,弹出警告菜单。 1.4 认真阅读警告消息,接受按“Y”,拒绝按“N”退出。确认删除按“Y”继续删除。 等待进程完成后,返回总菜单。阵列已经被删除。 2.如何选择第一引导阵列(选择哪个阵列为第一引导启动阵列): 2.1 如图所示,现在引导启动的阵列为raid1,签名的“*”标识为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