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 开 学科分类号: 论文编号:GM20100610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作者姓名:徐淑伟 学科专业:国际贸易学 指导教师:杨爱兰 教授培养院系:国际经贸易学院二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The Research on the Motivation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Capital Knowledge Model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Xu
2、ShuweiSupervisor:Prof. Yang Aila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 开 学科分类号: 论文编号:GM20100610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作 者 姓 名: 徐淑伟申请学位级别:经济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杨爱兰职 称:教 授 学 科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研 究 方 向: 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学 习 时 间: 自 2010年 9 月 10 日 起至 72
3、013 年 6 月 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授予日期: 2013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
4、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外投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当丰富,而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已有研究的成果,本文选择以知识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面板数据模型作
5、为分析工具,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 50 个国家与地区在 2003 年-2010 年的投资额(存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水平型还是垂直型。 为了深化研究,本文把总样本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子样本,经检验分析得出:首先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垂直型特征;其次我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呈现水平型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垂直型特征。从总样本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两国 GDP之和、两国 GDP之差的平方、两国熟练劳动力禀赋差异、母国贸易成本成正比,和两国经济规模差异与两国劳动力要素禀赋差异之积、两国距离、东道国贸易成本成反
6、比。 根据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保持我国 GDP 稳定持续增长,积极扩大我国市场规模;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同投资战略与政策,引导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向;加强国家或地区间的合作,积极签订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协议或贸易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垂直型 水平型 知识资本模型ABSTACR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ed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become
7、 one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China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eign and domestic scholars had done rich research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owever, for the motivations on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specially empirical research is relatively small.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ex
8、isting research, the thesis selects knowledge capital model as the basic theory, uses panel data model as analysis tool,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data, we select 5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2003-2010 the stock data of Chinas foreign direc
9、t investment as a research object, then analysis the motivations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orizontal or vertical typeFor in-depth research, the total sample is divided into two sub-samples as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find the results as followings: Firstly, in the
10、total sample, we get that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ppears vertical features; Second, we find that our country presents horizontal featur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our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w significant vertical features. At last, we review the total sample and find a rul
11、e that the scale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um of bilateral GDP ,bilateral skilled labor endowments ,the square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GDP, home trade cost,it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product of bilateral skilled labor endowments and the square of th
12、e difference of the GDP , the distance of the two countries, host trade cost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bove, our thesis giv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s followings: we should actively expand our scale of economies and increase our skilled labor endowment; we should adopt different investment strategie
13、s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may gui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policies in China; We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ountries or regions, and actively set up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or trade zoneKey Words: Outward Foreign Dir
14、ect Investment Horizontal Type Vertical Type The Knowledge Capital Modal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文献综述 3 1.2.1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的文献综述 3 1.2.2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实证分析. 6 1.2.3基于引力模型、OIL/IDP模型的实证分析 7 1.2.4基于投资企业动因的实证分析. 7 1.2.5基于其它视角的实证分析 8 1.3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1 1.4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2 第 2 章 知识资本模型
15、13 2.1 知识资本模型的理论基础13 2.2 知识资本模型的基本框架14 2.3 小 结16 第 3 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17 3.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17 3.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与规模 20 3.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特点23 3.4 小 结24 第 4 章 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实证分析. 25 4.1 Panel Data模型. 25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27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1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33 4.4.1平稳性检验. 334.4.2 模型结果与分析. 34 4.5 小 结39 第 5 章 本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41 5
16、.1 本文总结. 41 5.2 政策建议. 43 结论 45 参考文献 4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1 致谢 52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从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迅猛增加,规模也迅速变大。1990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只有 9 亿美元左右,而 2011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已达到 74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8.5%,与此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累计达到 4247.8 亿美元。截至 2010 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
17、接投资达 3273.8 亿美元,年增长速度超过 30%,中国 1.35 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 177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直接投资企业1.8 万家,投资覆盖率已达 72.8%,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 1 万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 43.8 万人。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2 年世界投资报告,2011 年全球 FDI(流出)流量 1.69 万亿美元,年末存量 21.17 万亿美元, 以此为基期计算,201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 4.4%和 2%。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201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列第 6 位,存量居第 13 位,中国成为实际资本输出大国。由此可见我国在世界投
18、资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外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成功的案例虽然很多,但是其中不乏失败的案例,这就需要加强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实证为主,实证分析方面成果较为丰富,而国内学者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研究内容和手段有待创新提高,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区位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前景分析、发展路径和阶段分析、经济效应分析等等;在理论研究上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经济学分析一般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下进行,比如,冼国明和杨锐(1998)利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
19、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分为竞争策略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 在查阅和分析现有理论与实证文献的基础上,作者发现相关研究基本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为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四类,有些研究 根据201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有关数据整理而得。 第 1章 绪论 2 者甚至更简单的分为垂直型(效率寻求型)与水平型(市场寻求型)。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究相对较少,例如 Child and Rodrigues2005研究指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合资相似主要是为了获取技术和品牌资产,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补充竞争劣势;李宏艳等人运用知识资本
20、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研究;其他学者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为主,通过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为普遍,以上国内外研究为本文写作提供了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呈现出垂直型特征,水平型特征较弱,投资地域主要集中在亚洲,投资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流量与存量规模相对较小。 那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国企业是为了获取国外廉价的资源还是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呢?。目前世界上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分析较多,但是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投资理论较为缺乏。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我国对外
21、直接投资动因既不同于发达国家模式,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模式,我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揭示了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性和行为,这尤其需要加强研究。 1.1.2 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当丰富,但是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相对不足,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然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作用越来越大,我国在投资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败的案例,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不明是其原因之一,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不足,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知识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
22、分析,探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框架内解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从宏观上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问题,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知识资本模型英文名字 Knowledge Capital Model,是由 Markusen 等学者提出的,简称 KK 模型。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的文献综述 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最早是用资本的运动,现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日益成为加快东道国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全球进程的推动力。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23、,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间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动因、行为方式与条件、决定因素等等。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该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这里所说的产品生命不是指其使用价值磨损殆尽的过程,而是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三阶段实际上是产品区位转移的三阶段模式,即在母国生产并出口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减少生产和出口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生产,母国停止生产改为从海外进口。费农把国际投资同
24、国际贸易和产品生命周期结合起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区位的选择,因此该理论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从企业垄断优势和特定区位优势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跨国公司转向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和转换的过程。 以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等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讲述了产业组织在对外投资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拥有垄断优势是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是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并且研究对象是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
25、司,其对于发展中国家与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进行分析。 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在 1976 年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跨国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是由于某些市场失效,以及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和垄断势力的存在所导致,它会使跨国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二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企业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三是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因此,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上升,企业为了实现其利益第 1章 绪论 4 最大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本来由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分公司之
26、间进行,形成了一个内部市场,克服了外部市场的缺陷与风险。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从综合的角度探究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能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三个核心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对外直接投资所用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决定对外直接投资三项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该理论是对以前各派理论的融合,形成一个综合的理论模式,既适用于发达国家,又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覆盖了各种类型的跨国经营活动。 以上四种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其它具有较高成就的研究成果,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芒德尔为代
27、表提出的贸易与投资的替代模型,该模型主要结论是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各个跨国公司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Rybczynski 曲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那么,跨国公司的投资就能够在相对最佳效率和最低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贸易的完全替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日本投资实际情况提出来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强调国际分工的重要性,认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该理论在把微观分析作为既定前提的基础上,注重从宏观动态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是缺陷在于其动态分析仅限于日本及少数欧洲国家的情况。 其它还有阿利伯(1
28、970)提出的通货区理论,从跨国公司的融资优势或信用资产的角度进行研究;以 Markusen(1984)、Helpman(1984)等为代表提出以垂直型投资理论和水平型投资理论为基础的知识资本模型理论。该理论引进知识资本的概念,假定知识资本具有生产的可分割性、熟练劳动力密集型、联合性特点,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投资方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它们的行为和模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集中于对发达国家的研究与解释,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其投资行为,促进学者进一步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为此出现
29、了大量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等。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还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同,把每个国家的投资过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投资水平是不同。 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较低的生产成本,其跨国企业存在以下优势:一是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提供服务
30、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二是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三是低价产品的营销战略。英国经济学家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英国经济学家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提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是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以地域扩展为基础的。随着技术积累固有能量的扩展,对外直接投资逐步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依赖型发展,而且对外投资的产业也逐步升级,其构成与
31、地区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该理论解释了 1980 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的结构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流动的轨迹,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投资来加强技术创新与积累,进而提升产业结构和加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综上所述,可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不断丰富,既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又有针对发达国家的的理论,例如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等较好的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但是相关理论的适用范围都有限,不能解释所有国家的投资行为,并且都存在存在一定缺陷。此外上述理论大部分未能在实证分析中得到较好检验,在考虑实证分析可行性的
32、情况下,相关理论的变量数值难以准确量化或获取,因此就很难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相关理论的适用与否。而 Markusen 等人建立的知识资本模型在理论上较为完善,随后在理论的基础上又进行较为严密的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支持该理论,所以本文选择以知识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第 1章 绪论 6 1.2.2 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实证分析 以前学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跨国公司为什么会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此前的研究主要是按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因,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两种类型: 水平型直接投资市场寻求型与垂直型直接投资(效率寻求型。He1p
33、man 和 Grugman1985经研究得出垂直型直接投资,例如组装和包装,将企业不同生产阶段安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通过利用东道国廉价的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劳动力。Horstmann 和Markusen1992指出水平型直接投资的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设立工厂并生产与母国类似的产品,主要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和开拓国际市场。Markusen 等1996首次将水平型投资和垂直型投资纳入同一个模型即知识资本模型,研究结论是:当两国经济规模和资源禀赋相似,并且运输成本位于中等到较大时,水平型直接投资将在该国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当两国在要素禀赋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当熟练劳动充裕的国家是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时,垂直
34、型投资将在该国投资中主导地位。 Yeaple2003根据知识资本模型得出较低的运输成本和东道国相对较低的工资促进垂直型跨国公司的发展,较高的运输成本与东道国相对较高的工资促进水平型跨国公司的发展,中等到较高的运输成本和东道国相对较高的工资促进跨国公司复杂一体化投资,即同时投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Nathapornpan Uttama2005运用知识资本模型对 1983-2003 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支持知识资本模型中水平型投资是十分显著。 Grossman 等2006对 Yeaple2003的研究进行了有限的扩展,重点分析了运输成本对跨国公司一体化战略决策的影响,结论较为复杂。 Kazu
35、hiko Yokota2007得出美国的水平型和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不同的动因,动因的不同取决于东道国市场规模和要素禀赋。 Mariel2009允许知识资本模型的系数随时间而变化,使用 30 个经合组织国家1982-2003 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在相对禀赋类似的经合组织国家之间,知识资本模型的垂直型动因部分也是显著的,明了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张锦,王向辉(2009)利用 Braconier 等(2005)的方法,使用经合组织国家向我国的直接投资数据运用知识资本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经合组织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垂直型投资的特征。 山东财经
36、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李宏艳2011根据 Markusen 的知识资本模型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动因,得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动因属于垂直型投资。 从以上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知识资本模型进行检验时研究结果显示水平型投资动因是主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垂直型投资动因的重要性,特别是像我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类型国家的投资有不同投资动因,需要具体、深入的分析。 1.2.3 基于引力模型、OIL/IDP 模型的实证分析 Liu et al. 2005 对投资发展阶段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发现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投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的
37、影响,而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的经济进步、竞争能力一同增长。 李辉 2007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经研究得出我国当时位于投资发展第 2 阶段和第 3 阶段之间的结论。 阎大颖等人2009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模型中放入新的变量:制度因素,研究发现在我国关系多少、政策因素、融资优势等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表现:政策因素对资源类、技术类的对外投资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国外关系的多少与贸易类投资具有更密切的关系,融资优势是影响投资重要的因素;我国投资企业的自身因素比如规模也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陶涛,麻志明2009运用引力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检验
38、,得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是技术型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是市场型和自然资源型投资,而对东盟和转型国家分别是市场型和资源型投资。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基于主流投资动因理论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但是他们都作出有益的探索,丰富了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也看到理论与实证较好进行结合的研究较少,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1.2.4 基于投资企业动因的实证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相对较少。判断对外直接投资的性质就是要分析不同类型的投资所占比例,但是由于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层面数据较难取得。因此,只能通过其它方式来推断,采取比如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手段。 魏后凯等20
39、0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秦皇岛市外资企业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第 1章 绪论 8 结论:来自北美洲和欧洲的投资者主要的目标是针对我国的市场,但是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主要目标是把我国作为生产基地并出口其他国家。Ye1992通过对我国跨国公司的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企业最重视“获取市场”,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强烈的市场寻求型动因,且“获取技术”位居其后,显示出我国企业同时具备较强的技术寻求型动因。 Venables1999研究了跨国公司将不同生产阶段进行分离对其活动的影响,得出跨国公司将不同生产阶段分离引起垂直型或水平型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因取决于上游和下游生产的要素
40、密集程度。 张文忠1999指出日资企业具有水平型和垂直型双重特征,韩资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在韩国销售,具有明显的垂直型特征。 Liu and Li2002运用绩效、环境、战略框架对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我国商业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的跨国公司制定了正面的和负面的战略,我国企业如果能将战略和环境较好结合在一起,就能够获得跨国经营的成功。 Li2007根据后来崛起的跨国公司注重资产获取并通过海外优势的获取消除当前劣势,把注重内因的 OIL 模型和注重外因的 LLL 模型结合到一起,构造一个包含空间容量因素和三个时间过程因素的新框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进行了分析。
41、 综合分析从企业角度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可以看出,因为企业层面数据难于获取,相关研究手段单一,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结合案例分析企业的投资动因,调查结果不具备较强的说服性,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很难进行广泛的应用。 1.2.5 基于其它视角的实证分析 除了以上视角以外,还有研究者试着从我国国内政策、东道国区位因素、贸易与投资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Brainard1997指出当两国之间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越高时,并且企业的规模经济总效益优于工厂规模经济和贸易壁垒收益时,证明了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有效性,但是该模型也没有完全拒绝两国之间的垂直型投资。 Wang2
42、002研究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当程度上是政府驱动主导的,主要动因有提升国内需求、取得资源、获取国外技术以及政治关系等因素。 由 John Dunning 于 1976 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是指比较所有权优势。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孙霄种等2006证明人民币升值会促进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抑制成本导向型直(垂直型)接投资,使用日、美两国对我国直接投资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两国分别是市场和成本导向型投资的结果。 Buckley et al. 2007 尝试着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构建模型,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发现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地理相近性、东道国的资源禀赋、文化紧密
43、性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成正比;然而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并没有阻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反而促进我国的投资。韦军亮和陈漓高2009研究发现东道国政治风险和宏观经济稳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近年我国在具有较高政治风险国家的进行大规模投资可能是由于东道国丰富的战略资源对其政治风险的“抵消”效应。 代中强(2008)指出垄断优势理论、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理论、规避贸易摩擦的动因理论能较好的解释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而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和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不能较好的解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此外, 由于外商投资中存在大量的假外资, 所以我国并不存在策略型的投资动因。韩刚(2
44、008)研究表明: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具有垂直型和水平型的双重特征, 并且进入中国的直接投资正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 魏刚和谢臻2009使用向量自回归建模的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的高速发展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和基础。 Alfaro and A. Charlton 2009 研究得出是数据问题导致相关研究低估了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垂直型直接投资由于产业分的不够细、母公司与子公司技术差异细微等原因而被错误地划分为水平型直接投资。 裴长洪和樊瑛2010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看重宏观经济利益,同时顾及企业的微观利益,我国企业对
45、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优势是我国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和信息人才等,并通过双边投资协定或境外产业聚集区等所产生的特定优势。 经过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学者对投资动因的总结比较可以得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但是对我国适用性较强的投资理论研究尚不足;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方式和研究范围较为有限,主要研究集中于发达国家数据,占主导地位的动因是水平型投资,有些研究是从宏观角度,有些研究是从行业角度,第 1章 绪论 10 不同行业动因也是不同的。在考虑实证分析的可行性和理论适用性的前提下,本文从宏观角度利用知识资本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
46、文 11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主要是根据研究背景寻求研究突破点,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分析和总结,发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切入点,最终本文选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作为切入点,通过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可以基于知识资本模型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事实进行解释,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论文结构框架如图 1.1 所示。 具体思路如下: 针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十分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多,但是学术界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但是投资过程中不乏失败案例,原因之一就是动因不明,并且还很绪论 知识资本模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实证分析 面板 模型 结果分析 变量选取 模型构建 本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图 1.1 本文研究思路 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第 1章 绪论 12 少有对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对外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财产保值增值与责任履行合同
- 网络电子合同法律效力认定与保证书
- 电商平台会员日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协议
- 国际会议展览设备技术保障与售后服务协议
- 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据授权与商业合作合同
- 快递网点区域代理合作协议书
- 保险理赔案件评估与处理合同
- 海外矿产样品研磨耗材租赁及全球市场动态监控合同
- 工业模具技术升级改造质量标准执行与监督协议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投稿指南
- Unit6Section+A+3a-3c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外科学(2)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99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
- 回复订单确认函英文(22篇)
- 交房通知短信(5篇)
- 高中英语 A precious family dinner说课课件
- 鼻部疾病 慢性鼻窦炎的诊疗
- 2013-2022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用法课件
-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