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教育,智慧的启迪_第1页
数的教育,智慧的启迪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的教育,智慧的启迪 摘要 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教师在不同情境中可通过不同形式的提问与交流, 将 幼儿积累的点滴、零碎的经验,加以整理、归纳、总结、提高,以情感化、生活 化、整合化、自主化的教学模式,将数教学融于生活、主题活动中,增强幼儿对 数学活动的兴趣, 形成系统的、 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 建构数概念和发展思 维能力,促进幼儿在数、量、图形、时间和空间、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发展,同时 也较好的完成教师预设的数学教育目标 关键词 数教育 生活情境 发展思维 教育契机 启发 尝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

2、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 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陶行 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大量尝试将数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从 孩子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选择幼儿身边熟悉的资源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在积 累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数概念和发展思维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学数 学”、轻松学数学”。 、捕捉生活中数的教育契机,培养孩子对数的兴趣 纲要指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 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早上有多少孩子来幼儿园?(数数) ;你今天带来了什么玩具?(颜

3、色、 形状、大小、轻重);玩具怎么分家?(分类、统计) ;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认数、排序);你排在队伍的哪里?(序列和空间方位) ;现在几点了 (认识白 天、黑夜、早晨、晚上)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潜移默化 地培养孩子认识数的兴趣。 如案例:早上自主点心时,小宝专挑三角形的饼干往盘子里放, “你看,我 的饼干好多啊? ”旁边的可可看了看说: “ 1 1, 2 2, 3 3对,你有 7 7 块饼干,真 的很多。”小宝马上反驳:“不对,我盘子里是 6 6 块”,可可有些不相信,伸出手 指一块一块数着验证。 由于饼干放的杂乱, 可可数了一圈还是忘记开始数的第一 块而多数了一遍,

4、这下又数到了 7 7 块。小宝急了, 干脆把饼干拿出来放在桌上呈 一排,一块块数给可可看 “ 1 1、2 2、3 3我有 6 6 块。”接着他又向可可介绍了一种 新方法:“两个两个数 2 2, 4 4, 6 6。”我吃了一惊,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班中的孩子 们大都是点数或默数, 很少会两个两个数, 为什么今天小宝会这样数而且完全正 确呢?于是我想试探他,夹了几块饼干放在另一个盘子里。 “小宝,你能帮我数 数这个盘子有多少块饼干吗?”小宝欣然同意,把饼干放成一排马上数给我看: “ 2 2, 4 4, 6 6,还剩一块,加起来一共是 7 7 块饼干。”完全正确。 事后,我针对小宝不同方法的数数进行了

5、小组交流, 发现在以往集体教学中 重答案轻过程, 虽然数学游戏活动设计很丰富, 但是孩子一般停留在点数或目测 的方法上,加上练习时间短缺乏连续性,所以这样一来,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反 应慢一些的孩子就跟不上节奏, 达不到教学预期效果。 自主点心作为孩子每天接 触的生活环节,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吃东西时,孩子们其实对饼干的大小、 多少都很关心和在意, 而且氛围比较宽松自然, 所以才会出现上一幕小宝和可可 的交流。这不就是很有启发的数学教育因子吗? 生活中孩子感兴趣的 “数学教育因子” 其实还有很多, 例如玩彩泥时可以感 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 感知结构、 硬度、大小、质量获得有关对称、 形状

6、、 重量等经验。玩积木时通过选择、摆弄、插塑、平衡等方法感知不同的体积、大 小、平衡、空间关系等基本数概念。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多用开放性、启迪性的提 问方式引导, 依据孩子不同的需求提供一些辅助用品, 更好的促进孩子自主的积 累数经验。 、酝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构建数概念 一次午餐后的散步, 孩子们发现地上飘落着许多树叶, 有的孩子忍不住捡起 几片拿捏在手里。 老师建议说:“我们玩个游戏吧, 看谁能在 10 10 秒中之内捡到最 多的树叶。”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起劲的像做游戏似的捡起来。 “时间到!数数你 一共捡到了多少片树叶, 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数清楚的?” 于是孩子中有的把 树叶排成一直线边

7、排边数; 有的按照大小或颜色差异分开摆放, 一小堆一小堆数; 也有的将树叶排列成一个封闭式的物体, 然后用手指按住开始的第一片接着往下 数。孩子们在交流分享中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数数方法, 不过最 关键是数数时要仔细, 记住第一个开始数的地方, 不重复也不漏数。 针对有共性 问题的呈封闭状排列实物的数数方法, 我们将其延伸扩大, 结合目前的主题组织 活动,进一步迁移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将个别化经验转化成集体经验。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 教师在不同情境中可通过不同形式的提问 与交流,将幼儿积累的点滴、零碎的经验,加以整理、归纳、总结、提高,以情 感化、生活化、整合化、自主化的教学

8、模式,将数教学融于生活、主题活动中, 增强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形成系统的、 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 建构数概 念和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幼儿在数、量、图形、时间和空间、思维逻辑等方面的 发展,同时也较好的完成教师预设的数学教育目标。 三、活动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数教育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逻辑数理知识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 体的操作和对其动作的内化。 例如: 模拟买卖的生活情景中了解数的意义; 分餐 具时练习感知对应和掌握数群一日活动中数教育的渗透其实有很多, 无论是 正式活动还是非正式活动, 这些都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有效推动了 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1 1、区角活动

9、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阶段教育目标创设的个别化教育环境。 如案例:在了解自家门牌号码的基础上, 活动区里投放了生动形象的立体材 料 “动物新村”,孩子根据小动物身上的门牌数字提示找到相应的房间。 依据孩 子的最近发展区从幼儿实际经验出发,我对这份材料进行 适当调整:在保留原有第一层次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第二层次,将数字标记改成 点子数,先让幼儿点数然后再送动物回家; 第三层次根据号码难度则比较高, 这 样的调整既面向全体也关注个别,满足了班里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 如案例:小东今天做美食城里的蛋糕师傅。 他先观察示范中不同的图形排列, 对于前两种排列方式很快完成并且完全正确,但是 ABC ABC 模式开

10、始有些犹豫。 我发现小东的困惑后, 请他按示范中的模式试着将后面的用口述排列。 小东回答 的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多处发生错漏, 有些连自己也没有发觉。 在老师的指 导下诚诚学习用口述的办法检验自己的操作成果并及时纠正, 将指定的示范排列 图形用框框圈出,经过几次修改终于成功了。对于 ABA ABA 模式的排列练习则 在下阶段尝试。 可以看出, 小东具有一定排列图形的经验, 能够看着指定的图形 排列用口述继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手眼协调方面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是有欠缺, 加上缺乏自我检验的经验, 所以一时间无法准确判断自己正确有否。 教师的指导 在这里就会起到关键作用, 如何依据教学原则增强指导策

11、略?如何根据现有掌握 程度及时调整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 2 2、户外活动蕴含蕴含了大量的数教育素材,它是孩子数实践的游乐园 例如:跳方格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辨认 1 110 10 以内的数字,区分单双数, 了解简单的数序,初步感知空间方位中的前、后、左、右;大型玩具时通过攀、 爬、钻、滑等过程,引导幼儿理解空间方位如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快速跑 道中体验速度、距离、时间等数、量的结合;器械玩具时可通过个别或小组等形 式比较大小、多少、方位、重量等。 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数的涵义, 加深了对数的理解, 体验到身边处处 有数学的存在, 获得了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 极大地 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奥秘的兴趣,真正体现了数教育的价值。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 也应用于生活实践。 作为幼儿园教师要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 一方面学做有心人, 善于抓住幼儿一 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契机, 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