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知之之为为知知之,之,不不知知为为不不知知1 1、知者不惑、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勇者不惧。2 2、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非礼勿动。3 3、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小人反是。4 4、名不正、名不正, ,则言不顺则言不顺; ;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则事不成。5 5、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 6、言必信、言必信, ,行必果。行必果。7 7、人无远虑、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必有近忧。8 8、既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则安之。9 9
2、、小不忍、小不忍, ,则乱大谋则乱大谋。 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孔子这位先哲圣人,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精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化精髓,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有关人生和生存的大智慧。和生存的大智慧。 课堂活动课堂活动 一、自由朗读全文(一、自由朗读全文(2分钟)分钟) 二、小组合作,共同消除课文字音生僻词二、小组合作,共同消除课文字音生僻词的障碍,并整理通假字和特殊句式。(的障碍,并整理通假字和特殊句式。(5分分钟)钟) 三、抽点小组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展三、抽点小组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展示。示。 四、根据思考问题,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四、根据思考问题,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一、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先看注释,掌握重要词语。 1、为下列词语注音。莒父_輗_ 軏_ 彫_(提示:(提示:j、f、n、yu、dio) 学海拾贝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诲诲女知女知之之乎:乎:_、_。(2)是是知也:知也:_。(3)更更也:也:_。(4)小人之过也必)小人之过也必文文:_。(5)人能)人能弘弘道:道:_。(6)躬自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厚而薄责于人,则远远怨矣:怨矣: _、_。(7)子在)子在川川上曰:上曰:_。(8)逝者如斯夫,不)逝者如斯夫,不舍舍昼夜:昼夜:_。(提示:(提示:(1)教导;事物的
4、道理()教导;事物的道理(2)这()这(3)改变()改变(4)掩)掩饰(饰(5)扩大、光大()扩大、光大(6)自身、自己;远离()自身、自己;远离(7)河()河(8)停)停止)止) 3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 (1)诲女知之乎)诲女知之乎 _通通_。(2)如日月之食焉)如日月之食焉_通通_。(3)无欲速)无欲速 _通通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_通通_。 (提示:(提示:(1)女女通通汝汝(2)食食通通蚀蚀(3)无无通通毋毋(4)彫彫通通凋凋)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5、知,是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2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 3)其何以行之哉?)其何以行之哉?(提示:(提示:(1)判断句()判断句(2)判断句()判断句(3)疑问)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中的宾语前置)结合问题,研读文本结合问题,研读文本 1、结合文章一二则,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结合文章一二则,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无知呢?呢? 2、根据文章三、四、五则,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根据文章三、四、五则,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六则中孔子在其中提倡的、第六则中孔子在其中提倡的道
6、道是指什么呢?是指什么呢? 4、孔子第七则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孔子第七则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5、同学们在读了、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大事不成之后,联系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之后,联系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6、 结合第九、十则思考: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结合第九、十则思考: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原文】子曰:、【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译文】孔子说:“子路
7、啊,我告诉你,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原文】子曰:、【原文】子曰:“不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遇事不想着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的人,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问题问题 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8、,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问题 6、【原文】子曰:、【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的门面。” 7、【原文】子曰:、【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避免怨
9、恨。” 8、【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不要只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原文】子曰:、【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译文】孔子说:
10、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10、【原文】子贡问政。子曰:、【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子贡曰: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曰:“去兵。去兵。”子贡子贡曰: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曰:“去食。自古皆有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译文】子贡问政。孔子说:子贡问政。孔子说:“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确保丰衣足食、军事
11、强大、人民信任。民信任。”子贡说:子贡说:“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项中哪项可以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项中哪项可以去掉?去掉?”“”“军事。军事。”“”“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 11、【原文】子曰:、【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2、【原文】子在川上曰:、【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
12、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译文】孔子在河边说: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三、问题思考。 1、结合文章一二则,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结合文章一二则,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待自己的无知无知呢?呢? 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无知的问题,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2、根据文章三、四、五则,请同学们说一说、根据文章三、四、五则,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
13、过错呢?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返回返回 3、子曰:、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孔子在这儿提倡的在这儿提倡的道道是指什么呢?是指什么呢? 4、子曰:、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的启发?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
14、味去埋怨别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人。 我眼中的我眼中的“道道” 5、同学们在读了、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6、 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车没有輗、小
15、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共同发展的根本。 四、思维拓展。 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 2、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岁寒,然后知松
16、柏之后彫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五、能力训练五、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子贡问曰:(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子曰:行己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曰:敢问其次?敢问其次?曰: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曰:敢问其次?敢问其次?曰: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曰:今之从政者何如?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噫,斗筲之人,何足算
17、也?(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子贡曰:盟可负邪?盟可负邪?孔子曰: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孔
18、子在第一段把士士分为几类人,分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说到做到,行动坚决说到做到,行动坚决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吾与夫子再罹难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罹_苟毋适卫,吾出子苟毋适卫,吾出子 苟苟_ 出出_盟可负邪盟可负邪 负负_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信”的原则是什么。的原则是什么。遭遇遭遇如果如果放出放出背弃背弃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的原则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的原则三类三类 这里的“道”其实也可以说成道德. 人类对道德的信仰其实一般有三种境界.第一种,也是最低的境界就是不相信道德会给人带来好处,所以也就不守道德。不相信做好事有好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好人,所以干脆就不做好人。 第二种,也是觉大多数人的境界.有淳朴的道德信仰。相信好人有好报。所以谨守道德. 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不相信道德会有预期的好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电解沉积熔炼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通信固定终端设备装调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课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采购合同
- 银行综合员试题及答案
- 银行研发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新员工测试题及答案
- 汨罗书法专业试题及答案
- 法律专业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竹石》教育教学课件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