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物网络工程设计方案_第1页
智能化建筑物网络工程设计方案_第2页
智能化建筑物网络工程设计方案_第3页
智能化建筑物网络工程设计方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仅供学习使用智能化建筑物网络工程设计方案一、 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1、设计依据(1)智能化建筑概况建筑规模为地上20 层,地下 4 层,共计 24 层,地上 5 层以上为标准层。工程设计范围主要是高层的主楼建筑,总计建筑面积约五万多平方米。(2)通信信息种类和数量该智能化建筑的信息种类主要是话音和计算机数据,根据用户提供的各个楼层所需的话音和计算机数据的信息点数量和分布如表1 所列,话音信息点为1260 个, 计算机数据信息点为629 个。(3)机房位置设置根据用户使用需要和设备配置等要求,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已将用户电话交换机房和计算机主机房的位置,分别确定在5层和7层。(4)配线架和缆线的设计

2、为了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检修,根据用户要求每个楼层均需设置配线架,用户电 话交换机机房设置总配线架。2、设计标准根据国内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YD/T 926? 131997 )、 建筑与建筑群结合布线系CCECS2: 97)来设计。3、设计要求本工程设计要求目前能满足话音和计算机数据的需要,要适当结合今后发展趋势。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使整个网络系统一次布线后,在 1520 年内能满足用户发展要求。二、设计方案的确定主要是系统构成、各子系统设计线缆选用和连接方式等设计方案。1 、系统构成 根据本工程设计依据和用户实际需要,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范围为主楼,无其他

3、 建筑,所以没有建筑群子系统,只有主干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两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为电话话音和计算机数据两大网络系统服务,是它们的传输媒质,也是基础设施部分。2、各子系统设计( 1)工作区布线本工程具体配置是根据智能化建筑各部分使用功能不同,按用户通信需要,对各 个楼层通信引出端的数据和位置进行考虑,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电话话音通信引出端(信息点)按用户预测要求进行配置。 数据通信引出端一般按房间面积 10m2为 1 个点,超过 5m2时增加 1 个点;特 殊用户或房间按实际需要或每间最少设 1 个点(如秘书室、财务管理室等),用 户电话交换机机房内设置不应少于 2 个点。(2)缆线类型的选用

4、认为本工程中可采用非屏蔽系统。因为其技术较为成熟、运行可靠,目前完全可以满足该办公楼的信息需要。 本设计中采用全部五类缆线和信息插座的方案。 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根据信息点的数量和分布,按照缆线和设备类型的选用,具体设计内容为以下几点:八、 ?在每个楼层均采用配合五类线的楼层配线架(FD), 以便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连接。在设计中只在第17 楼层设置楼层配线架( FD和光缆配线架,其管辖范围扩大到20层。这样既不会影响其传输质量,又可达到减少设备数量的目的。根据智能化建筑内各个楼层用户信息点的数量和分布位置,选用相应规格的通信引出端(信息插座),既可插入数据通用的RJ4

5、5插头连接,也可插入电话机 专用的RJ-11、RJ-12插头连接。对于话音或数据需要单独使用的信息点,可选用单孔信息插座。本工程中水平布线子系统在各个楼层配备的通信引出端(信息插座)数量和规格见表2所列。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设计建筑物主干系统的垂直(上升)的电缆或光缆的路由,在本工程设计中,对于话音用的缆线,采用五类大对数双绞线对电缆作为传输媒质、与各楼层配线架(FD) 连接,另一端经电缆竖井引接到五层的用户电话交换机房建筑物配线架(BD),然后与电话交换机连通。 对于计算机数据用缆线采用室内 6 芯多模光纤光缆作为 传输媒质, 近期使用光纤 4 芯,另外 2 芯备用, 与各楼层的光缆配线架和

6、光电转 换设备连接,并与各楼层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服务设备相连。 设备和器材的选用、配置和计算设备和器材的选用中对缆线选用已经在前面确定为全部选用五类。全部选用五类配线架。本次工程中在各个楼层均设置楼层配线架(FD), 地上 1720 层和地下 14 层因话音信息点较少,地下 14 层无数据信息点,所以将上 述各层采用适当合并设置,以减少配线架设备数量。具体规格和数量见表 3 。 管槽设计方案本工程设计的管槽系统是与建筑结构布局相配合的。电缆竖井中和各个楼层均采用金属槽道(或称桥架),以便敷设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各楼层的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由槽道引接到各个信息点处,均采用预埋在墙壁内、吊顶中或地

7、板下暗敷管路,暗管管径玉般采用15mm或20mm最大管径不应超过 25mm暗敷管路一般采用对缝钢管或塑料管。 与有关系统的配合和连接与用户电话交换机网络系统的配合和连接。电话机一般均需经过综合布线系统的出线端安装专用的 RJ-11 或RJ-12连接,它是采用在电话机的输插头,插入综合布线系统的单孔或双孔信息插座上,即可形成对内或对外通话的通路。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合和连接。 在配合和连接时,应先在计算机的扩展槽中插 上网卡,用一条两端装配有 RJ-45 插头的连接缆线,分别将 RJ-45 插头插入网 卡输出端的 RJ 45 插孔和综合布线系统信息插座上,形成传输信息的通路。1 ?布线系统需求分

8、析1) 用户的要求根据某些中学校园网招标书的要求,在校园中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PDS, 对电话系统、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布线。最终为智能化管理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灵活的、先进的和可扩展的信息通道基础。2) 用户需求可行性分析根据某中学校园网的需求,共设信息点501 个。其信息点分布及配置如表6- l所示。表 6-1信息点分布及配置表信 息配线12456占模块3双绞 线架光纤序号楼号层层层层层八、(面50/125层数(箱)(24口)板)光纤 配机柜线架1 1号楼:2 2 号楼3 3 号楼4 行政楼5 科技楼6 图书馆7 初中 4:8 初中59 初中 6-10 北区 1|11 北区 2412 北区

9、3:>4121010829425785810571021013218101889234197462121212184421968828 5.510 294 1928 5.532 6.525 531 648 9.5346.521901820 49611228210194428232225231248234290420 161 3150m115m140m50m50m470m440m415m535m520m525m11m*'11m*'21m*'11m*111m*111m*121m*111m*111m*111m*111m*'1m*1主配线13 间14合计50110

10、0双绞线设备端口至终端(信息模块)距离不得超过90m501273510m2m*21613多模光缆( 50/125 )设备端口至设备端口距离不得超过550m数据传输:三个校区之间1000Mbps,图书馆 1000Mbps其他建筑楼 200Mbps(FEC)楼内水平区 100Mbps交流电压:相电压380? 400V, 线电压 180? 230V, 需要采用净化电源和UPS部分建筑楼的设备间需要安装防雷地和工作保护地,接地电阻小于4Q。外部网络连接( CERNET/Internet )用微波连接 CERNE地区结点学校。2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与标准1) 信息点产品型号的选型工作区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

11、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组成,通过插座既可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信息输入输出口采用的是双模块插座及单孔模块插座,采用拆装灵活的慧锦 FNETS五类、五类模块式 8PIN 信息插座。该插座 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安装方便等特点。其输入 / 出的线规都符合 EIA /TIA 568 标准。2) UTP电缆和配线架选型本项目设计中所有水平线缆,全部为慧锦 FRET超五类 UTP双绞线。具有满 足或优于现行的超五类传输标准, 适用于设备间的水平布线或设备端接, 连接绝 缘一致性,提供非常低的传输延时,外径尺寸小,减少安装中的电缆扭曲等特点。inch配线架采用慧锦 F-NET24/48 口超五类配

12、线架。该配线架具有满足超五类传 输标准, 1U/2U 高度,符合机架安装标准,背部全封闭结构,适用于设 备间的水平布线或设备端接以及集中点的互配端接。19配线架采用慧锦F-NET1U/2U高度配线架。该配线架符合19 inch 机架安装标准,设计简洁,对于各种线缆提供灵活、有效和安全的管理,使布线系统整洁美观。3) 光缆和光纤跳线及配线盒选型 建筑楼互连采用慧锦 F-NET多模(50/125) 八芯室外金属光缆,该光缆具 有中心束管平行钢丝;外径小、重量轻、性价比高;皱纹钢带铠装结构;很好的机械性能和防水性能;管道或架空敖设;网络通信、工业控制通信线路;局域网、接入网通信线路等特性。光纤跳线采

13、用慧锦F-NET双芯 SC-SC多模 3m(50/125) 跳线。该跳线具有:插入损耗低、重复性好、互换性好、温度稳定性好、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数据传输、 LAN光纤传感器和光纤CATV等特点。光纤配线盒采用慧锦F-NET简易式 12/24/48口机架式光纤盒和简易式8 口墙挂式光纤盒。机架式具有全封闭、全保护、采用嵌入式适配板;适用于室外铠装、室内软光缆等特点。墙挂式为安全性高或功能特点多的网络的理想选择,为楼宇或校园网主干所设计,主干端的光纤端接与跳线在两个分开的可加锁区间进 行,具有隐藏式且易用的门锁、安装的适配条与机架式配线盒使用的适配条相同等特点。4)布线系统应符合的工业标准IS

14、O/IEC 11801 信息技术一布线标准。ANSI E1A/TIA 568A 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GBT/T 50312-2009建筑与建筑群综台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5)方案的预期目标? 符合最新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 和 ANSI EIA/TIA 568A/568B 标准,充 分保证计算机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传输。?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或微机设备。? 能

15、够支持 10/100/1000Mbps 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交 换以太网、 ATM等网络的应用。6)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构成。以下按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说明。在本方案中充分考虑了布线系统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和安全性。3 ?建筑群骨干光缆设计学校的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建筑物之间有大量的语 音、数据、图像等传输的需要, 由两个及以上建筑物的数据、 电话、视频系统 光 缆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包括大楼设备间子系统配线设备、 室外线缆等。 光缆的路 由主要采

16、用架空光缆、埋入地下和地下管道 (暖气管道 )敷设光缆。建筑群子系统介质选择原则:楼和楼之间在100? 5000m以内、传输介质为室外多模、单模光纤。可采用埋入地下或架空(4m以上)方式,需要避开动力线、注意光纤弯曲半径。建筑群子系统施工要点:包括路由起点、终点;线缆长度、入口位置、媒介类型、光缆标志牌。建筑群子系统所在的空间还有对门窗、天 花板、电源、照明、接地的要求。建筑群子系统是连接中心机房和其他建筑楼的配线间的干线。 此连接是每个 楼宇与中心机房相连的重要主干线路,这里采用多模室外光缆连接。贵校建筑群子系统的几何中心位于科技楼,可将网络中心设在此楼的三层。网络中心即为校园网的主设备间和

17、主配线间,此楼和其他楼宇间的光缆架空距离均小于 550m因此,采用 50/125 多模光缆、 1000Base- SX模块可传输 I OOOMbps达到三个校区 1 OOOMbps传输的要求,同时为下期工程所有楼宇间1000Mbps 传输铺好了路。建筑楼群骨干光缆敷设结构如图6 3 所示。科技楼主配线间到图书馆、二校区、三校区为1000Mbps连接,用粗线表示。科技楼到其他棱宇,二、三校区主楼到其他楼宇为100Mbps连接,用细线表示。图 6-3 XX 学校建筑楼群光缆连接示意图4楼内垂直、水平布线设计1 )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管理间的干线构成。其任务是将各楼层管理间

18、的信息,传递到设备间并送至最终接口。垂直干线的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 前的需求,同时又能适合用户今后的要求。为达到此目的,我们采用超五类 UTP 电缆,支持数据信息 100/1000Mbps的传输,采用 5 类 25 对非屏蔽 电缆,支持 语音信息的传输。垂直主干线安装原则:从大楼主设备间主配线架上至楼层分配线间各个管理要避开高 EMI 电磁干扰源区域(如电动机、变压器),并符合 ANSI TIA/EIA568分配线架的铜线缆安装路径安装规定。大楼垂直主干线缆长度小于 90m时,建议按设计等级标准来计算主干电缆数 量;但每个楼层至少配置两条( CAT5 UTPX故主干。大楼垂直主干线缆长度大于 9

19、0m 时,则每个楼层配线间至少配置一条室内 八芯多模光纤做主干。主配线架在现场中心附近、保持路由最短原则。2) 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由用户信息插座、水平电缆、配线设备等组成。综合布线中水平子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 由 UTP线缆构 成,最大水平距离: 90m(295ft )。综合布线的水平电缆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所需水平电缆长度:丫(电缆总长度)=信息点数 X 平均电缆长度=501X (90+25) - 2X 1.1=31688m丫 305m 箱=103 箱。说明:每根水平电缆平均长度按(最长

20、+最短)十 2X |.|。每标准箱为 305M丫 - 305M 箱=Y/305 箱,订 Y/305 箱非屏蔽双绞线。3)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指从由水平系统而来的用户信息插座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线缆和适配器组成。 工作区的 UIP跳线为软线(Patch Cab|e ) 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最大长度不能超过5m5设备间、配线间设计1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校园中数据,语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备的安装 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建议设在科技楼三层 (中部)网络中心机房, 机房的面积要考 虑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余地,

21、 一要设在顶层或地下室。 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 时应有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设施。设备间子系统空间要按ANSI/TIA/EIA569要求设计。设备间子系统空间用于安装电信设备、连接硬件、接头套管等。为接地和连接设施,保护装置提供控制环境;是系统运行管理、控制、维护的场所。2)配线间子系统配线间也称为管理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位置确定、安 装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 都直拦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 灵活性。管理子系统 (配线室)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旁, 而弱电竖井应尽量在大楼 的中间,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6网络设备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也是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设备间要安装配电箱,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主设 备室内应提供长延时 UPS电源,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般设备间 建议安装 1000VA的净化电源,以防止过流,过压造成交换机的损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