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资料:第一课春_第1页
识记资料:第一课春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一课 春识记资料:1 1、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 2、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3 3、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 4、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能不忆江南?5 5、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6 6、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 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2几处

2、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8 8、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 9、绝句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各句注释:古木阴中系短篷:在老树树荫浓密的地方,将小船绑好。杖藜扶我过桥东:我拿著拐杖,走过了小桥的东边。沾衣欲湿杏花雨: 沾上衣服觉得有点湿的,是杏花开放时所下的春雨(毛毛细雨)。吹面 不寒杨柳风: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寒冷的,是杨柳放绿时所吹的春风。注释:1 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2 2、杖藜-藜杖 的倒 文。藜是一年生草本

3、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 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 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人拄杖春3游,却说 杖藜扶我 ,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 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 相同。 东 ,有些时候便是 春 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

4、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 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 ,早春 的雨 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 细雨 、 和风 更有美感,更 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 的雨为 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 黄梅雨 ,道理正好相同。 小楼 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南宋初年,大诗人 陆游已将杏花和 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 ,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 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 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 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 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