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xxx 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立管改造专项施工方xxxxxxxxxxx 有限公司年月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23、施工部署24、质量保证体系35、施工计划36、立管改造施工工艺37、登高车施工工艺68、安全注意事项149、冬季施工措施1510、质量保证措施1611、工期保证措施1612、安全保证措施1613、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714、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22立管改造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立管改造是为建筑室外立管,目标是要求将室内污水、与屋面雨水分流, 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1) 对本工程范围内居民住宅的建筑单体合流立管进行分流改造, 建筑立管只改造雨污 合流的立管,即对卫生间、
2、厨房污水和屋面雨水为同一立管排水的立管进行改造。(2) 在原有立管截断处增加一个通气帽。(3) 新增雨水立管底端距地面 200mm,散排至地面。(4) 排水管采用硬聚乙烯( PVC-U)管及管件,承插粘接,管径 DN110。管材及管件执行 建筑排水用硬聚乙烯 (PVC-U)管材、 建筑排水用硬聚乙烯 (PVC-U) 管件。(5) 增加的伸顶通气管及雨水立管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管卡,管卡最大间距 2m。(6) 立管每隔 4m设置一个伸缩节。(7) 管道及管件施工做法详见建筑排水用硬聚乙烯( PVC-U)管道安装 96S406。改造方案如下:建筑阳台排水地漏支管、厕所、厨房排水与和建筑屋面雨水排水(
3、立)管道连通的住 宅楼, 另增设一套雨水立管,现有雨水立管改用作污水管,接入污水井,并在屋面以上2米并加设通气帽,同时将现有雨水管伸顶至屋面,新增雨水立管底端距地面 200mm,散排至地 面。建筑阳台立管与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立)管独立设置的住宅楼,直接将现有阳台立管 改入小区污水管道,不在另增设排水立管。主要工程量表1-1雨水立管改造工程数量表子项工程部位楼层平均楼高(m)每栋建筑立管改造 数量(根 )建筑总 数量立管总长度(m)备注xxx 黑臭 水体整 治工程xx 花苑1877775439xx 北苑72086565250xx 东苑61875043530xx 南苑61873212247xx 中
4、苑61875223654合计1820782780201202 编制依据(1)业主与我方签订的合同;(2)相关测量、勘察资料;(3)相关部门征询意见;(4)现场践踏调研资料;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江苏省给水排水图集(苏 S01-201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
5、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高空作业车操作规程( GB/T 9465-2008 ) 设备厂家操作说明书, 其他相关规范及图集等。3 施工部署施工前期准备为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本工程规定的立管改造施工任务,根据本 工程立管改造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从而确 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施工前排查施工范围内已有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燃气等各种地下、地面管线情 况,调查周边道路、人流及建(构 ) 筑物等分布情况,收集可能影响施工的不利因素为施工 方案的确定提供详实的一手资料。( 2)做好对
6、外宣传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和基层社区组织, 让居民了解本工程实施的目的和 重要意义,取得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3)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 图纸内容,探查河复核已有管线的位置,提出科学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4)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 重点阐明重要项 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对施工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施工规模和施工特点,拟选派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本工 程投入一个施工作
7、业队,并配备与速度相匹配的专业班组。施工材料组织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要先落实货源,货比三家,并签订购货合同,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满 足施工图纸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然后再按照施工计划采购供应并陆续进场。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以自备发电机组为主,以网电为辅。4 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污水改造工程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标准。5 施工计划xx 工程立管改造施工主要建设内容为: xx 北苑、 xx 中苑、 xx 南苑、 xx 东苑、和 xx 花苑,其中 xx 南苑、xx 东苑计划 2018年 11月 20日开始施工, xx 中苑、xx 北苑 2018年 11月底开始
8、施工, xx 花苑 2018年12月上旬开始施工, 2018年 12月底全部完工。根据计 划拟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施工。拟安排 5 个施工作业队,每个作业队设 1 个作业小组,每个 作业小组 6 人,平均劳动强度 200m/天。6 立管改造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进场材料检测施工准备管卡安装立管安装检查井安装通水检查通球试验 清理工作面。施工方法进场材料检测管道采用 PVC-U材料,粘合剂粘结。管道运往施工现场之前,材料要经检测合格后方能 进场。管道运往到现场,对管道是否有损伤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与验收手续。如果管道 有损伤部位,应将受损管道和其他管道分开,立即通知管道供应厂家,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粘
9、结剂、管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并应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准备工作(1)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道具体位置,并进行吊线标示。(2)主要机具:冲击钻、手锯、平面锉刀、毛刷、卷尺、水平尺、线坠等。管卡安装现状地面散排雨水立管根据吊线标示所确定位置,从上到下依次施工。由于现场施工 条件存在相对差异,具体施工方法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1)场地较为宽敞的地方使用移动式升降机,将管卡及管道通过升降机运往上方,从 上往下施工,管道位置定位。用冲击钻打孔,用膨胀螺栓将管卡固定牢固,管卡间距2m,从上往下依次施工。(2)施工现场楼房四周管线密布的地方使用登高车施工。 登高车停放于视野开阔的地 面,材料
10、通过吊笼进行运送,从上往下施工固定管卡。立管安装(1)立管安装类型建筑立管改造主要为合流立管改造:先将原先的生活雨污混合管道分开,在屋顶下面 截断,废弃截断端口处采用盲板封堵,在原来的污水管道上面安装一个DN100通气帽,通气帽离屋顶,弯头采用 45°弯头跟主管连接。新建的管道设为新增雨水管道,与原屋顶设雨 水斗相连。地面管道坡度采用 i= 。立管布置如下图所示:图 建筑混流排水立管分流制改造大样图(2)安装方法1)根据吊线标示量好管道尺寸,进行断管。硬聚氯乙烯管的切断可用各种割管机或手 工锯进行,断口要平齐。管材与管件采用承插粘接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用细齿锯根据测量的长度
11、正确断料,管口用专用工具进行坡口,坡角为1530° 严格检查管材插口及管件承口表面有无污物,当有油腻等污物,应用清洁干布蘸无水酒精或丙酮擦拭干净,待溶剂挥发后,应再用清洁干布揩净。 测量管件承口深度,在管材端部作出标记。 在管口用鬃刷蘸胶粘剂,涂刷管件承口和管材端部,涂抹胶粘剂时应先涂承口,后 涂插口,由里向外均匀涂抹,不得漏涂,胶量适当。不得将管材或管件浸入胶粘剂 内。 将涂抹好的管材、对准管件承口,一次迅速插入到标记位置,再旋转90°,管材、管件的粘结过程宜在 20 30s内完成。 粘结工序结束,应及时将残留在承口端部的多余胶粘剂揩擦干净。 粘结部位在 1h内不宜受外力
12、作用。 夏天气温较高或管径较大, 当涂抹的胶粘剂易干涸, 不易采用中型或重型的胶粘剂。2)立管安装需根据设计图纸从上至下吊通线,要求管壁距墙不大于 20cm,伸缩节每层 设置一个,每 2m设管卡一个,并在距室外地面 50cm处加设管卡。3)立管施工辅助设备同管卡安装,较为宽阔地带采用升降机,其他施工场地较为困难 或者楼房四周管线密布的地方,采用登高车进行施工。通水检查管道安装完之后,应做通水检查,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斗,以不漏 水为合格。7 登高车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清理设备上的泥土杂物;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变形、裂纹等异常损坏。、检查转向机构有无异常。、检查轮胎有无损坏,气
13、压是否正常,螺栓有无松动和丢失。、检查制动系统有无异常。、检查车厢内和平台上是否有杂物,工作平台上不能有油污。、检查支腿,臂架,作业斗有无变形、裂纹,工作臂油缸是否正常,销轴是否完好 、检查照明、喇叭、倒车镜、灭火器等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地面应坚实平整,作业过程中地面不应下陷。、风速不超过 s劳动力安排工种人数备注曲臂车司机2必须持证上岗工人61 人与登高车司机配合立管安 装,1人专职看护, 1 人指挥交 通,3人下料及材料的传递,所 有人员专职专岗、机具准备名称数量备注登高曲臂车2台曲臂车参数型号KFM5067JGK型号HYL5090JGKA平台最大高度16 米平台最大高度21米平台准乘人数
14、2人平台准乘人数2人平台额定荷载200kg平台额定荷载250kg臂架结构形式三节折叠臂臂架结构形式三节折叠臂回转装置180°旋转回转装置180°旋转支腿单独可调支腿单独可调燃油种类柴油燃油种类柴油施工顺序雨水立管依次施工顺序新开苑东苑、新开中苑、新开南苑、新开北苑、最后舒凯花苑。 曲臂车操作步骤1. 发动机启动和取力器的操作挂好手刹车,在车轮下垫好三角块。启动发动机。2. 支腿的操作水平支腿的操作在转换杆中,选出欲操作的水平支腿的转换杆,扳至水平位置。 主操作杆扳至“伸出”位置时,水平支腿就会伸出,前后两个支腿间距约米 ,左右两个支腿间距约米,靠里面支腿距离桩约 1 米,外
15、支腿距离边坡坡脚约米。 请先确认水平支腿伸出方向没有人和障碍物物后, 再作伸出操作。 水平支腿一定要伸 出到最大跨距,否则有倾翻的危险。请在支腿的位置放置支腿垫板。请同时确认支腿垫板放置在平实的位置上。 垂直支腿的操作。将四个转换杆扳到“垂直”位置。主操作杆扳到“伸出”位置,这时垂直支腿应伸出。 放下垂直支腿后,请确认以下几点。所有车轮全部脱离地面。用手摇动各支腿确认各支腿已可靠着地。此时观察面板处“发令信号灯”应点亮,说明下车操作完成所有操作杆收回到中间位置。请关闭支腿操作箱收回操作方法要将各支腿收回到原始状态,请按照“垂直支腿水平支腿”的次序,按“上述 和”相反的顺序进行收回操作。收回后,
16、各操作杆一定要返回到中间位置。3. 工作臂固定捆绑带的装卸工作前,请卸下工作臂捆绑带。不卸下捆绑带动作,会损坏工作臂。行驶时,请将工 作斗收回到原位,并要可靠地捆绑好工作臂,使工作臂不能晃动。行驶中的振动会损 坏结构件。4. 上部操作(工作斗上的操作)在工作臂收回的状态下,上下工作斗时要通过下述路径。否则容易造成从车上坠落的 危险。左侧上车梯(车前进方向)走台板上驾驶室顶阶梯防护 网工作斗。如果从没有防滑措施的部位上下时,容易滑倒,很危险(特别是车 体湿的状态下)。防护网上如有霜或冰时,防滑板也不起作用,应先清除霜或冰后再 上下车。为了防止作业中在工作斗内滑倒,工作斗内要清理、整顿、擦净积水和
17、积油。脚踏开关上部操作装置的操作 , 除了急停之外 , 所有操作 ( 除工作斗旋转 ) 只有在踩下工作斗底面 上的脚踏开关的状态下才可操作 ( 未装脚踏开关的除外 ) 。在工作斗中操作停止后,脚 应离开脚踏开关。脚踏开关绝对不得用绳子捆绑起来,使之处于固定的状态下使用。 这样易造成误操作,十分危险。工作斗上的作业人员为避免危险情况需停止工作臂的动作时。操作杆控制出现失控的情况时。如果接通急停开关后, 工作臂仍出现缓慢下降的情况, 可以考虑是油缸自然下降现象, 此时可将操作杆扳向与工作臂动作相反的方向以射避其危险, 快速收回工作臂, 停止作业 因出现异常动作原因停止动作操作后,应中断作业,立即与
18、本公司售后服务部门联系,进 行检修处理。工作臂的操作用三个工作臂操作杆进行,通过改变操作杆的反倒角度调整速度。工作臂的伸长量及升降角度在最大状态下 , 如液压油温下降 10°C,工作臂收缩 30mm。但这 一参数随着工作臂的伸长量、升降角度及工作臂的润滑状态而变化。为防止工作臂收缩可采取以下措施:液压油温度高时,不进行工作臂伸缩,升降操作。经过适当的间隙时间进行工作臂伸缩、升降操作。工作斗摆动操作用“工作斗摆”旋钮进行。可实现左 90°右 90°摆动。此开关的操作不受任何限制可 随时动作。自动回收操作按下自动回收开关,工作臂将按先缩回到缩臂开关动作,再升或降到10
19、°,最后回转到“0”位的顺序自动回收。5. 下部操作(转台处的操作)进行下部操作时,请站在回转工作台的踏板上进行。操作时注意抓牢扶手,以防从踏 板上坠落。工作臂的操作:操作三个工作臂电比例手柄进行。由收回状态操作工作臂时,首先要操作工作臂升,使工作臂离开工作臂支架10°以上才能进行工作臂回转操作。工作臂在收回到工作臂支架的状态下,不能进行工作臂的回转 操作。升降操作将“变幅”操作手柄扳向“升”的方向,即可实现主臂的起升。主臂变幅的降落操作与起升相反,将“变幅”操作手柄扳向“降”的方向即可。回转操作按“回转”旋钮上指示的方向“左”或“右”旋动旋钮, 即可实现主臂的左转或右转伸
20、缩操作将“主臂”操作手柄扳向“伸”或“缩”方向,缓慢旋动旋钮,即可实现伸缩操作, 伸缩到所需位时,应先缓慢松开调速旋钮使之回到“ 0”位,停止动作。紧急停止操作按下“急停”按钮进行紧急停止操作。按下“急停”按钮时,上部及下部操作的全部 动作均停止。在下述情况下,可参考操作:地面上的人员判断继续由上部进行操作会出现危险的情况时。操作控制出现失控的情况下。发动机急停操作按下“发动机停止”按键,将会停止发动机。自动回收操作按下“回收”键,工作臂将按先臂缩到缩臂开关动作,再升或降到 10 度,最后回转到 “0”位的顺序自动回收。高空作业车抗倾覆稳定性的计算借鉴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关于流动式起重机稳定性计算
21、的方法对高空作业车的抗倾覆稳 定性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工作状态的不同,分为无风静载、有风动载、非工作状态 3 种状 态。无风静载在无风静载工况下采用“稳定系数法”进行分析,既稳定系数K 等于倾覆线内侧的稳定力矩 Ms与倾覆线外侧的倾覆力矩 Mt的比值, K=Ms/Mt。当 K=1时为临界值;当 K>1时, 为稳定值;当 K<1时为失稳值。根据本车情况,本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为:K =M s =GzLzM t GxLx +GsLs +GdLd(1) 式中 K 稳定性系数;Ms倾覆线内侧的稳定力矩;Mt倾覆线外侧的倾覆力矩;Gz底盘、支腿及回转机构重力;Gx下臂重力;Gs上臂重量;Gd
22、工作斗及载重;Lz车体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Lx下臂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Ls上臂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Ld工作斗及载重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有风动载严格来说,高空作业车的动态稳定分析应该采用震动理论瞬时平衡的方法来研究。但考虑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计算比较复杂。因此从实用性方面考虑,本车研究借鉴起重机设计规范中的方法对高空作业车的动态稳定性进行计算,并沿用“稳定系数法”进行理论公式的推导,在原有的稳定性函数的基础上加上水平方向上的载荷(风力、惯性力)即 可。由此推导出的高空作业车的动态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为K=MsMt=Gz LzGxLx+GsLs+GdLd +2nGdR2+FdHdg
23、t(2)式中 Fd 风力; Hd工作斗中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R上下臂长度; n举 升转速。非工作状态的稳定性高空作业车在非工作状态下上下臂处于收回状态,所有部件的重心都在底盘在地面投 影的面域内,在水平地面上安全可靠,不用考虑抗倾覆稳定性。自行走过程中,在有坡度 的路面上时,计算其抗倾覆稳定性。图 3 为高空作业车在有坡度地面时的受力图。 F 为底盘牵引力, G为整车总重力,其他受力未在图中标示。分解 a 坡度受力公式F =Gsina+mA(3)式中 A 整车爬坡时的加速度本车计算表 2 本车现有及估量数据Hd(mm)1500Fd(N)(6 级 风)3000n(转/分 钟)1/4Lz(mm)
24、2000Gz(N)27000R(mm)3300Lx(mm)570Gx(N)3500l250Ls(mm)4100Gs(N)2500H600Ld(mm)5300Gd(N)2000t60*30根据本车现有数据对其进行 3 种状况验证分析,可以得出在极限位置时的抗倾覆稳定性; 无风静载 K=>1高空作业车稳定,有风动载 K=>1高空作业车稳定。非工作状态时保证稳定性的爬坡度行走过程 a<30°静载坡度面时 a<。登高车合格证及相关操作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LJ交通绕行图108 安全注意事项1、必须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操作机器。2、切勿使用存在缺陷的机器(液压泄漏、轮胎破损
25、、出现故障)。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确保岗前精神状态良好,施工过程中轮流作业(20 分钟轮流次)。4、登高作业过程中设置安全绳,操作人员安全带必须与安全绳相连,不得与登高车相 连,防止登高车倾覆造成安全事故。5、切勿使用机器进行牵引或拖拽操作,工作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6、操作人员要精神集中,防止误操作并严格禁止酒后作业,高空作业时禁止吸烟,以 防发生高空火灾。7 、切勿在工作平台内架设梯子或放置垫物加高作业,以防倾翻。切勿借助保护拉杆爬 上或爬下升降平台。升降平台配有专用阶梯供操作员爬上或爬下升降平台。切勿攀爬到保 护栏杆上。8、曲臂车司机应根据场地情况进行支腿,必须支在坚硬的平面上并且下方应
26、放置垫板。9、切勿在未安装中间隔挡或未关上安全门的情况下使用机器。10、工作平台四周应有护栏或其他防护结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并应设有中间栏杆。踢脚板高步不应小于 150mm,人员进出口处不应小于 100mm。11、切勿将机器当做吊车使用。12、在地面上、过弯时切勿快速行驶。13、携带符合作业条件和当地法规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合格的安 全帽。14、升降平台上面的人员必须系上安全带,戴上安全帽。15、确保可调节的中间隔挡被关上。16、提升和行驶期间,请抓紧保护栏杆。17、请勿坐在、站在或攀爬到保护栏杆上。18、保持升降平台的整洁。高空作业的作业斗 (平台 ) ,作业臂及支腿
27、应有反光安全标 志。19、机器未处于收起位置时,请勿离开升降平台。20、必须根据机器的尺寸数据,将负载值于升降平台的中央或按照分布均匀的原则分 配负载。21、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年老体弱人员、视力衰退人员、身 体不适人员以及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时, 不得从事高处作业。22、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男职工 不宜超过 50 周岁,女职工不宜超过 45 周岁及 不满十 八周岁的人员,不能从事高处作业;酒后禁止从事高处作业。23、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 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24、在
28、高处作业应谨慎小心,衣着要轻便,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带钉鞋和易滑鞋,不准嬉闹玩笑25、遇有六级以上强风、 浓雾和大雨等恶劣天气, 不得进行露天悬空与攀登高处作业。 大风暴雨后,应对高空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漏雨、 漏电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或重新设置。26、高空作业车在作业中发现有异常声响或现象,应马上停止作业,查找原因,严禁 带病作业。对车的液压系统要做到经常检查,发现漏油或截止阀、换向阀动作不灵敏,应 马上检修。不得将就使用。27、当平台上操作开关失灵时,操作人员不得试图从高空作业车的臂杆上爬下来。当 车出故障平台斗内有人时,不得进行检修,应采取措施将
29、平台斗内人员运下后,再进行检 修。9、冬季施工措施1、入冬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作好施工现场的过冬准备工作, 包括临时设施、 机械设备及保温等项工作,及时地对打过压,灌过水的各类管道及附件的易积水处做详细 检查,彻底放净积水,防止冻坏事故发生;2、组织技术人员、工长、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冬季施工的交底,明确职责。3、冬季施工要做好水管的防冻保温工作,结合冬季施工情况,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作业面 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4、冬季施工气候冷、冰多路滑,必须加强安全工作,保护好“四口”、“五临边”,场地 内临时道路、脚手架、钢平台等需要及时清理积水、冻雪、冰凌等,并采取适当的防滑措 施,避免意外
30、事故的发生;对高空及交叉作业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10 质量保证措施(1)管卡安装采用膨胀螺栓,管卡安装间距 2m,具体做法参照 10S406规范要求。(2)新增建筑排水立管实际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安装位置进行适当调整, 以避免阳台等障碍,不得在屋顶开孔穿越安装。(3)管道安装分段进行加工,按照设计图纸标出管道管径、预留管口等。在实际位置 做好标记,按照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准确尺寸,进行加工。(4)安装立管, 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 将预制好的立管安装编号分层排开, 按照顺序安装,对好调直时的印记后用线坠吊直找正。5)管道与检查井相连采用中介层法。 即在管道与井壁相连接部位
31、的外表预先用聚氯乙烯粘结剂,粗砂做成中介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井室内。(6)立管安装完成后,在验收前,将管口两端临时堵塞,不得随意打开,以防掉进杂 物造成管道堵塞。11 工期保证措施我单位根据合同工期,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在其控制下编制月(旬)作 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书。并做好施工进度记录,填好施工进度统计表,协调各方面关系, 及时、灵活、准确、果断地采取措施,排除各种矛盾,加强各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 保证完成作业计划和实现工期目标。12 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保证措施(1)建筑立管改造施工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规范操作;(2)施工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
32、和心理素质,年龄在 3045岁之间,血压、心脏、视 力良好,体重少于 65公斤,一定不能有恐高症;(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有高空作业证,严禁无证上岗;(4)施工人员必须先进行安全规程的学习,熟悉后方可进行施工;(5)高空作业人员每天施工前,应先检查安全装置是否灵敏有效(包括绳子固定部位 的防摩擦措施,安全锁等),随身佩戴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包括安全帽、安全带),不 符合要求的设备和设施不得使用;(6)严禁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进行施工作业;(7)严禁向下抛掷任何物品,高空向下吊运物品时必须系好,有专人负责指挥;(8)作业时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合理指挥,不得野蛮作业,不得强令冒险施工;(9)雨天、
33、风力 6级时必须停止施工;(10)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必须符合项目部的验收要求和有关规定;13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突发事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我单位迅 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矛故,将突发安全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室 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公司和工地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 应急预案事故处理原则(1)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紧急事故发生时,把保护人身安全作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财产安全和环境防护,最 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和伤害,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紧急事故发生
34、时,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各应急小组成员责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紧急事故发生时,项目经理部、各应急小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联动协调机制, 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配合、协同作战。(4)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注重日常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积极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故 的各项准备工作,把应对安全事故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增强预警分析,提高防 范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预防突发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处理程序紧急事故处置程序见下图。紧急事故处置程序图应急救援组
35、织架构(1)应急救援领导组:组 长:任春梅电话:副组长:张超电话:组 员:项目全体成员(2)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重大事故应急 救援的指挥、 布置、实施和监督协调工作。 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 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公司、指挥部等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共设应急救援办公室、 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 医疗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4)各救缓组职责: 应急救援办公室 负责人:杨光磊 值班电话: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
36、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组全体成 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经理的命令调 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组员 负责人:万青松 电话: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事故救援组 负责人:张宁 电话:主要职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 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施晓松电话:主要职责: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 有必要时应立即与 120急救中心联系, 请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 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戴
37、儒光 电话:主要职责: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抢险队伍及抢险物质,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 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事故调查组 负责人:倪钱栋 电话: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 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 善后处理组 负责人:高金 电话:主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 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在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组长发布启动本应急预案命令时,各职能组无条件地服从 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应急救援的行列。报警和联络方式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 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 120”急救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如果 发生火灾,应拨打“ 119”火警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火警电话: 119;急救电话: 12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122;匪警: 110。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 析,配合应急救援中所需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归纳法教学课件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课件
- 新媒体与新质生产力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优化技术报告
- 2025年安全员实操技能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研究报告
- 物联网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课件
- 2025年绿色物流配送服务在物流园区建设中的环保设施规划计划书
- 位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出版产业股东协议
-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务员招录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MATLAB数值计算基础与实例教程 》课件-第10章 其他数值计算的优化问题
- 【完整版】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水库维修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2025年广西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用制书记员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学小升初试卷真题打印版
- 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职责
- 国际经济法课件马工程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