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能力训练_第1页
Excel能力训练_第2页
Excel能力训练_第3页
Excel能力训练_第4页
Excel能力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新建工作簿、工作表、编辑工作表、管理工作表的方法,为熟练使用Excel奠定基础。实验内容:新建工作簿“职工档案.XLS”,在Sheet1工作表中输入图7-1所示的职工档案管理表数据,对此工作簿及工作表进行操作。图7-1 职工档案管理实验步骤:1启动Excel2003(1)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Excel 2003】命令,启动Excel2003。(2)单击【文件】【保存】菜单项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文档保存的位置为E:Excel训练,在文件名框中输入“职工档案”,点击【保

2、存】按钮。2输入数据(1)单击工作表标签Sheet1,在Sheet1中按图7-1所示输入内容。在A2和A3单元格分别输入“1001”和“1002”,选中A2和A3单元格,将鼠标移动到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标变成实心十字形状,拖动鼠标自动填充编号。(2)在D2单元格输入日期格式“1978/7/15”,确认后自动变为“1978-7-15”样式,采用同样操作方法在D3:D10单元格区域输入日期。(3)拖动鼠标选中F2:F10区域,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如图7-2所示,选择“数字”选项卡中的“文本”项,单击【确定】按钮,在该单元格区域输入身份证号。图7-2“单元

3、格格式”对话框(4)单击工作表标签Sheet2,将光标定位在A1单元格,先输入一个“0”和一个空格,再输入分数5/6,即“0 5/6”,在A1单元格输入分数。(5)将光标定位在工作表Sheet2的C1单元格,输入“星期一”,将鼠标移动到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拖动鼠标自动填充星期序列至C14单元格。(6)在Sheet2工作表中单击【工具】【选项】菜单项,打开“选项”对话框,选定对话框上的“自定义序列”选项卡,如图7-3所示。在“输入序列”框中输入“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每输入一个数据按一次【Enter】键,单击【添加】按钮,将其作为新的序列加入到自定义序列清单。在D1单元格输入

4、“第一章”,鼠标拖动“填充柄”,将“第二章”、“第三章”自动填充至D2、D3单元格。(7)在Sheet2工作表E1单元格输入数据“2”,选定E1:E6单元格区域,单击【编辑】【填充】命令,在“填充”级联子菜单选择“序列”项,打开“序列”对话框,如图7-4所示。选择序列产生在“列”,步长值“2”,终止值“100”,类型“等比序列”,确定后在E1:E6单元格区域填充等比序列。图7-3 自定义序列 图7-4 填充等比序列3单元格的操作以下操作在工作表Sheet1中完成:(1)鼠标单击第一行行号,选择【插入】【行】命令,在第一行的上方插入一行。在A1单元格输入“职工基本情况”;鼠标单击D列的列号,选择

5、【插入】【列】命令,插入空白列,在D2单元格输入“学历”。如图7-5所示。(2)鼠标单击G列列号,选择【编辑】【删除】命令,删除G列,如图7-5所示。图7-5职工基本情况4工作表的操作(1)在Sheet2之前插入一个新工作表。鼠标单击工作表标签Sheet2,选择【插入】【工作表】命令,此时在工作表Sheet2前自动插入工作表Sheet4。(2)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基本情况”。双击工作表标签Sheet1,输入“基本情况”,回车确认;或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Sheet1,在如图7-6所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项。用同样方法将Sheet4更名为“工资表”。(3)右键单击“基本情况”工作表标签

6、,在如图7-7所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工作表标签】项,选择工作表标签的颜色为蓝色。(4)拖动鼠标选择 “基本情况”工作表中A2:B11区域,将该区域数据复制到“工资表”工作表的A1:B10区域,输入如图7-8所示的数据。图7-6 重命名 图7-7 工作表标签颜色(5)右键单击“工资表”工作表标签,选择【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命令,弹出如图7-9所示的“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选择将“工资表”工作表复制到Sheet3之前。图7-8 工资表图7-9“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5窗口的拆分与冻结(1)鼠标单击“基本情况”工作表表签,选定D7单元格,该单元格所在位置将成为拆分的分割点,选择【窗口】【拆分】

7、命令,“基本情况”工作表被拆分为4个独立的窗口。(2)选择【窗口】【撤消拆分】命令或双击分割条,恢复窗口原来的形状。(3)选定B3单元格作为冻结点,选择【窗口】【冻结窗格】菜单项,该点上边和左边的所有单元格都将被冻结,鼠标拖动垂直和水平滚动条观察冻结后窗口显示情况。(4)选择【窗口】【取消冻结窗格】命令恢复工作表原样。实验二 工作表的格式化实验目的:掌握设置工作表行高、列宽、表格边框与底纹、数据对齐方式、条件格式、自动套用格式等格式化方法。实验内容:新建工作簿“学生成绩.XLS”,在Sheet1工作表中按图7-10输入数据,按以下步骤完成格式化操作。实验步骤:1调整行高和列宽(1)拖动鼠标选择

8、D1:F9区域,单击【格式】【列】【最适合的列宽】命令,根据单元格中的数据设置D、E、F列宽为“最适合的列宽”。(2)选择第一行的行标,单击【格式】【行】【行高】命令,在图7-11所示的“行高”对话框中设置行高20磅。图7-10 学生成绩表图7-11“行高”对话框2.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1)在第一行前插入一行,选中A1单元格,输入“网络041班成绩”,拖动鼠标选择A1:F1区域,单击格式工具栏“合并及居中按钮”,设置标题居中对齐。(2)拖动鼠标选择A3:F10区域,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选择“对齐”选项卡,如图7-12所示,在“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下拉列表框

9、中都选择“居中”对齐方式。观察A3:F10区域的数据对齐方式的改变。(3)拖动鼠标选择A2:F2区域,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在图7-12所示的对话框中的“方向”选项区的数值框内输入要旋转的角度值为15度,结果如图7-13所示。图7-12对齐选项卡图7-13 单元格对齐方式3设置单元格字体、字号及底纹选择A1单元格标题,设置为楷体、16号;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图案”选项卡,选择单元格底纹颜色为黄色。4设置表格边框方法一:选择A2:F10区域,单击格式工具栏中“边框”命令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如图7-14的项目菜单中选择所有框线。方法二:选择A2:F10区域

10、,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边框”选项卡,如图7-15所示。选择“外边框”和“内部边框”,单击【确定】按钮,在A2:F10区域加上边框。效果如图7-17所示。图7-14 添加表格边框图7-15“边框”选项卡5设置条件格式(1)选择D3:F10区域,单击【格式】【条件】命令,打开如图7-16所示的“条件格式”对话框。(2)条件1设置为 “单元格数值”大于80,单击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打开选择“字体”、“边框”、“图案”等格式的对话框,选择加蓝色单元格底纹的条件格式。(3)单击【添加】按钮,条件2设置为“单元格数值”小于60,格式设置为“字形加粗倾斜”,结果如图7-17所示。 图7-16“条

11、件格式”对话框图7-17格式设置效果6自动套用格式选择A2:F10区域,单击【格式】【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在“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古典2”,单击【确定】按钮,观察表格的变化。7清除格式设置选择A1:F10区域,单击【编辑】【清除】【格式】命令,将前面所有格式设置清除。实验三 使用公式和函数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单元格引用的三种类型,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Excel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新建工作簿“”,在Sheet1工作表中按图7-18输入数据。图7-18 成绩表实验步骤:1使用公式和SUM函数计算总分(1)在F2单元格输入“=”,鼠标分别单击C2、D2、E2单元格并从键盘输入“+

12、”号,此时F2单元格中的公式为“=C2+D2+E2”,按回车键确认后F2单元格数据即为计算结果。鼠标拖动F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F3:F10区域,总分计算完成。(2)将上述用公式计算的总分清除,在F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C2:E2),确认后计算出第一名同学的总分,鼠标拖动F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F3:F10区域,总分计算完成。计算结果如图7-19所示图7-19 用函数计算总分图7-20 计算平均分2使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分在G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C2:E2),确认后,计算出第一名同学的平均分。将该公式复制到G3:G10单元格区域,计算其

13、他同学平均分。计算结果如图7-20所示。3使用RANK函数计算名次根据总分排出名次,在H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RANK(F2,$F$2:$F$10),确认后即可得出第一位同学的总分成绩在全班成绩中的排名结果。将该公式复制到H3:H 10单元格区域,可计算其他同学在全班的排名。计算结果如图7-21所示。图7-21 计算名次4使用IF函数计算总评根据平均分计算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分在85分以上为“优秀”,85至75分为“良好”,75分至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在I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G2:G10>=85,"优秀",IF(G2:G10>=75,

14、"良好",IF(G2:G10>=60,"及格","不及格"),确认后,计算出第一名学生总评成绩,将公式复制到I3:I10单元格区域计算其他同学总评成绩。计算结果如图7-22所示。图7-22计算总评5使用SUMIF函数计算男同学“高等数学”总分在A11单元格输入“男生数学总分:”,在C1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10,"男",C2:C10),确认后计算出男同学高等数学总分为“307”。6使用COUNTIF函数统计出“电子技术”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在A12单元格输入“电子技术>80分人数:

15、”,在D1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D2:D10,">=80"),确认后统计出电子技术成绩大于等于80分的单元格数目为“4”。7其他常用函数以下操作在工作簿“成绩.XLS”的Sheet2工作表中完成。(1)在单元格区域A1:A10中产生10个1099的随机数。在A1单元格输入公式:=10+INT(RAND()*90),确定后将公式复制到A2:A10区域。(2)在C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BS(9.5),计算的绝对值。(3)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ROUND(1.234567,3),计算1.234567四舍五入保留3位小数后的值。(4)在C3单元格中输入公

16、式:=MAX(-1,1,0,-3,2),计算最大值。(5)在C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IN(-1,1,0,-3,2),计算最小值。(6)在单元格D1:D9中依次输入以下9个数:-1、1、2、3、TURE、FALSE、“002”、-3、Excel2003,在单元格D10中输入公式:=COUNT(D1:D9),计算出单元格区域中数字个数。实验四数据清单管理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清单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方法,学会使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的方法。实验内容:1新建工作簿“工资.XLS”,在工作表Sheet1中按图7-23建立数据表,单元格区域A1:G10是一个职工工资数据表。实验步骤1-5项在此工作簿中

17、完成。2新建工作簿“销售日记.XLS”,在工作表Sheet1中按图7-24建立数据表。实验步骤6在此工作簿中完成。图7-23工资表 图7-24 销售日记实验步骤:1添加记录(1)选择【数据】【记录单】命令,打开“记录单”对话框,如图7-25所示。该对话框默认显示数据清单中的第一条记录。(2)单击【新建】按钮,在字段编辑处输入如图7-25所示的新记录,按Enter键确认后新记录自动添加到数据清单的末尾。在工作簿“”中插入两个新工作表Sheet4、Sheet5,将工作表Sheet1中的数据复制到工作表Sheet2Sheet5中,将各工作表分别改名为工资表、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2数据

18、表的排序(1)在工作表Sheet2中选定排序的数据区域A1:G11或将光标放置在数据清单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内。(2)选择【数据】【排序】命令,在如图7-26所示的“排序”对话框中选择“基本工资”作为主要关键字(降序),“年龄”作为次要关键字(升序),确定后完成工资表排序。图7-25“记录单”对话框图7-26“排序”对话框3自动筛选(1)选择工作表“自动筛选”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单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此时字段名的右侧会显示筛选箭头,表示数据清单进入自动筛选状态。(2)打开“职称”字段筛选箭头的下拉列表框,选择“自定义”,这时会出现“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设置筛选条件为职称是

19、“高级会计师”和“高级工程师”的记录,如图7-27所示。确定后显示的筛选结果如图7-28所示。注:选择【数据】【筛选】【全部显示】命令,恢复显示全部记录。图7-27“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图7-28自动筛选结果4高级筛选(1)选择工作表“高级筛选”,在此工作中的B13:C14区域设置筛选条件为基本工资1000元以下的会计师。(2)选择A1:G11区域,单击【数据】【筛选】【高级筛选】项,弹出如图7-29所示的“高级筛选”对话框。(3)“高级筛选”对话框中的列表区域显示筛选区域,单击条件区域参数框右侧“对话框折叠”按钮,拖动鼠标选择条件区域,单击“对话框折叠按钮”恢复输入参数对话框。图7-2

20、9“高级筛选”对话框(4)选择“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单选框,“复制到”选项框被激活,输入筛选结果显示位置为A16单元格。确定后显示如图7-30所示的筛选结果。图7-30 高级筛选结果5分类汇总(1)选择工作表“分类汇总”,按“性别”升序排列记录。(2)单击【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弹出图7-31所示“分类汇总”对话框图7-31“分类汇总”对话框(3)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进行以下选择:在“分类字段”下拉式列表框中择“性别”;在“汇总方式”列表框中选择“求和”;在“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基本工资”。(4)确定后显示按“性别”字段分类汇总“基本工资”的总和。注:选择“分类汇总”对话框中的

21、【全部删除】按钮可以从数据清单中删除所有分类汇总。6数据透视表(1)将光标置于工作簿“销售日记.XLS”的工作表Sheet1中的任意单元格,打开【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菜单项,弹出“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1”对话框。(2)在上述对话框中指定待分析数据来源及需要创建的报表类型,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2”对话框。默认情况下,系统自动将选取整个数据清单作为数据源,如果数据源区域需要修改,则可直接输入数据源区域。(3)确定数据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3”对话框,选择数据透视表显示的位置为“

22、新建工作表”。单击【布局】按钮,出现“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布局”对话框,如图7-32所示。(4)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布局”对话框中,将“产品名称”拖到“行(R)”图上,将“日期”拖到“页(P)”图上,将“销售地区”拖到“列(C)”图上,将“数量”和“金额”拖到“数据(D)”图上,如图7-32所示。图7-32设置数据透视表的布局(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3”对话框,单击【完成】按钮,得到如图7-33所示的数据透视表。图7-33数据透视表示例实验五 图表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利用图表分析数据。实验内容:新建工作

23、簿文件“LS”,在工作表Sheet1中输入如图7-34所示的数据。图7-34成绩统计表实验步骤:1创建图表(1)选定要创建图表的数据区域A2:D6,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或选择【插入】【图表】命令,打开如图7-35所示,“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选择图表类型为“柱形图”,子图表类型为“堆积柱形图”。(2)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数据源”对话框,如图7-36所示。在“数据区域”框中输入正确的单元格区域,选择系列产生在“列”。(3)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如图7-37所示。在此对话框“标题”选项卡输入图表标题为“学生成绩”,分类(X)轴标题为“班级”,分类(Y)轴标题为“分数”。图7-35“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图7-36“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数据源”对话框(4)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中选择图表位置为“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5)单击【完成】按钮,插入如图7-38所示的图表。7-37“图表选项”对话框 图7-38 插入图表2编辑图表(1)选定图表,单击【图表】【图表类型】命令,打开“图表类型”对话框,将图表改为“簇状柱形图”。(2)单击选定图表中“英语”数据系列,按Delete键,将“英语”数据系列从图表中删除,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