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4页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声辅助提取桑枝总黄酮工艺研究学号:071140231河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超声辅助提取桑枝总黄酮工艺研究院 系: 生命科技学院专 业: 生物科学 班 级: 生科142 学 号: 20140154214 姓 名: 李强 指导教师: 单长卷 二一五年十二月目录摘要1目录31 前言51.1 桑枝介绍51.1.1 概述51.1.2 桑枝的药理作用51.2 黄酮类化合物介绍61.2.1 概述61.2.2 定义61.2.3 分类61.2.4 理化性质71.2.5 药理作用71.2.6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81.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原理和方法81.3.1 碱提取酸沉淀法81.3.2 溶剂萃取法81.3.3

2、 酶解法91.3.4 超声波提取法91.3.5 微波萃取法91.4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92 实验材料与方法102.1.1 实验材料102.1.2 材料102.1.3 实验试剂102.1.4 常用溶液配制102.1.5 实验设备112.2 实验方法112.2.1 芦丁标准曲线制作112.2.2 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提取率的计算112.2.3 单因素试验122.2.4 正交试验122.2.5 优化工艺的验证132.2.6 数据处理133 结果133.1 芦丁标准曲线1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143.2.1 乙醇浓度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143.2.2 料液比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153.2

3、.3 超声功率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163.2.4 超声时间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163.3 正交试验结果173.4 验证实验结果184 讨论195 结论19参考文献20致谢23 BACHELORS THESIS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Ramulus MoriDepartment:Biology DepartmentMajor:Biological EngineeringName:Haojie WuGuiding Teacher:Ning

4、JiangEnshiChina2015.5郑重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超声辅助提取桑枝总黄酮工艺研究是我在导师 姜宁 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湖北民族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超声辅助提取桑枝总黄酮工艺研究吴浩杰(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桑枝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并确定最佳提取

5、条件。方法: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用3次重复对优化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超声提取桑枝总黄酮在室温下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为1:30 (g/ mL),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桑枝总黄酮的得率达1.24%。各因素主次关系为:料液比 超声时间 乙醇浓度 超声功率。结论:该研究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为工业化生产桑枝总黄酮打下基础。关键词:超声波;桑枝;黄酮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Ramulu

6、s MoriHaojie Wu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ties,Hubei Enshi, 445000AbstractTo research the process of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ion from Ramulus Mori by ultrasonication extraction and determine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Complete randomalized des

7、ign was implem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he Flavonoids in Ramulus Mori which produced by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lid-liquid ratio, ultrasonic working time, ultrasonic power,respectively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The results

8、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xperiment conditions wa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is 70%,the solid-liquid ratio is 1:30 (g/mL),ultrasonic working time is 8 min, ultrasonic power is 250 W.Keywords: Ultrasonic; Ramulus Mori; Flavonoids1 前言1.1 桑枝介绍1.1.1 概述桑枝(Ramulus Mori)是桑树Morus alba L.的嫩枝,采收于夏初春末。中

9、药桑枝有祛风通络功效 章丹丹,高月红,Jessica Tao Li等.桑枝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成药,2011,06(1):943-946.。桑树为桑科落叶乔木,原产于我过中北部,在亚洲、欧洲和南美洲也有广泛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桑枝可分为木质部、韧皮部和髓芯,各占72%、27%和1%,木质部含木质素较多而韧皮部含更多果胶 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86-95.。桑枝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生物碱、酚性物质、糖类和植物甾醇等。1.1.2 桑枝的药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 桑枝降血糖作用早

10、在本草图经中便有记载。周林 周林.桑枝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研究生院,2011.论文中提到桑枝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水平。(2)降血脂作用血清中TG、TC和LCL-C水平过高是高血脂主要症状,可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 何雪梅,廖森泰,邹宇晓等.桑植提取物对实验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1):462-464.表明桑枝提取物能显著降低TG、TC及LDL-C的水平。桑枝的降血脂作用良好,一定程度上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了预防作用。(3)抗炎镇痛作用 由损伤因子引起的组织防御反应即为炎症,其病理表现明显。陈福军 陈福军,林

11、一星,徐春泉等.桑的药理研究桑叶桑枝桑白皮抗炎药理作用的初步比较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64(3):222-223.等发现桑枝能抑制小鼠腹腔液渗出,表现较强的抗炎效果;王国建 王国建.白芥子配桑枝治疗肩周炎.中医研究,1998,11(4):48-49.在临床实践上用白芥子配合桑枝,对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4)提高机体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免疫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失调可导致败血症、中耳炎、皮肤感染等各种疾病。有研究 卢笑丛,王有为.桑枝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1):81-84.报道,桑枝能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小鼠

12、吞噬指数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对小鼠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此外,桑枝还具有降压、抗癌、抗病毒、治疗冠心病等作用。1.2 黄酮类化合物介绍1.2.1 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几乎在所有植物中都含有,常以游离态或糖苷形式存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侵入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分布广、含量高、易于获得,所以成为人类较早发现的一类天然产物。据估计,约2%被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转变为黄酮类化合物或与之紧密相关的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实际在植物的所有部位都存在,以花、果实和叶中较多;且大多存在于有色植物中,如松树、绿茶、银杏、红花等 刘湘,汪秋安,天然产物化学M,第二版

13、,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0-77.。1.2.2 定义黄酮类化合物泛指由中央三碳将2个苯环联结起来的一系列化合物(C6-C3-C6)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因这类化合物多呈黄色或淡黄色而称黄酮。图1.1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化学结构Fig1.1 Chemical constitutionof 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1.2.3 分类黄酮类化合物根据不同的三碳链氧化程度以及B环取代位置等特点,可被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等类型。1.2.4 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多为固态结晶,部分呈无定型粉末,多数呈黄色或淡黄色,可以测定熔点。其溶解度受结构和存在状态的影响

14、,存在很大差别,一般有以下规律:游离苷元易溶于稀碱和乙醇、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难溶或不溶于水;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的溶剂易于溶解黄酮苷类化合物,而苯、氯仿、石醚等有机溶剂难溶解之。此外,在一定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还能与部分试剂发生独特的显色反应。在早期,化学显色反应常在研究工作中被用来判断黄酮类化合物是否存在以及以何种类型存在。1.2.5 药理作用(1)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作用自由基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其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强,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张琳等 张琳,陆维敏.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33(2):177-191.发现多数

15、黄酮中的部分双键、羰基及羟基能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2)抗肿瘤和抗癌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主要与其雌激素样作用、抑制酶的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程海林等 程海林,陶春蕾,陈卫东等.红车轴草异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04(1):76-80.研究表明,黄酮可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皮肤癌等。(3) 抗菌、抗病毒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很多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王志杰等 王志杰,黄铁牛.黄芪多种成分对豚鼠皮肤型人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3, 20(6):452-455.研究结果显示黄酮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芦丁黄

16、酮类化合物能抗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 裴凌鹏,惠佰隶,金宗濂等.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4,25(2):203-207.。(4)抗炎免疫作用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抗炎免疫作用。王晓梅等 王晓梅,曹稳根.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宿州学院学报,2007,01(1):105-107+41.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 NO、丙二醛和PGE2等的合成。同时他们还发现,黄酮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IL-1的生成有抑制作用。(5)保护心脑血管作用 黄酮能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17、能溶解血栓,也能促进脑组织纤溶系统改善功能,黄酮类化合物有协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曹珊等 曹珊,张小莉,白明等. 柿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探讨J.中医学报,2012,08(1):987-989.研究表明黄酮对脑缺血炎症及内皮血管损伤有很好的疗效。1.2.6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中既有水溶性的又有脂溶性的,溶解特性很宽。可按需要选择合适的黄酮类化合物作着色剂 杨青,郭彩清,油继辉等.黄酮类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发展动态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2):143-146.。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转化成显甜味的二氢查尔酮糖苷,被用作天然甜味剂。此外,工业染料

18、和抗氧化剂也曾使用过黄酮类化合物。1.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原理和方法随着近十几年黄酮类化合物药用价值的不断提升,它的提取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报道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与原理。1.3.1 碱提取酸沉淀法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具有酸性,易溶于碱水中。用碱性水溶液或稀醇提取,提取液经酸化后可析出黄酮类化合物沉淀9。1.3.2 溶剂萃取法在仅限于提取黄酮苷类化合物时,可用热水进行提取。例如,自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由于多糖黄酮苷有较大极性,沸水可直接用来提取它,但是由于热水浸提时会产生较多易溶于水的杂质 ,提取效率低下,以及较为复杂的后续处理,使其不常使用。而极性较小的游离黄酮苷

19、元可用甲醇:水(1:1)连续萃取9。1.3.3 酶解法当一些原料的细胞壁包围着黄酮类物质,使其不易被提取时,可以采用酶法提取。如山楂,由于黄酮类物质被细胞壁所包围, 且胞壁间有果胶粘结 , 用酶提比一般方法提取率要高 陈丛瑾,黄克瀛,李德良, 等. 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概况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03:42-46.。破坏果胶、纤维素等连接细胞壁的物质成小分子,使黄酮类物质得到充分释放是酶法提取的基本原理。1.3.4 超声波提取法 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借助超声波产生高强度的振动、极大的加速度、剧烈的空化作用以及搅拌作用破坏细胞膜,促使细胞

20、释放与溶出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在超声波作用下不断震荡,有利于溶质扩散。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在57左右,让原料在水中溶解度有所增加15。超声提取对被提取物的结构、活性没有影响 LAI Fu-rao,WEN Qi-biao,LI Lin.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water soluble polysacchride extracted from mung bean ( Vignaradiata L) hull with ultrasonic assisted treatment.J.Carbohydr Polym,2010,81(2) : 323-329。

21、因此,超声波法极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原料的利用率,并且避免了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1.4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少有对桑枝的研究报道,对桑枝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更少,大量桑枝以废弃物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减缓这一现象,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提取桑枝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得到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实验数据,可以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桑枝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2.1.1 材料桑枝购自来凤县地产中药材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烘干至恒重后磨粉,过60目筛,置于阴凉处备用。2.1.2 试剂 试

22、剂厂家 无水乙醇(AR)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芦丁标准品(AR)国药集团 亚硝酸钠(AR)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硝酸铝(AR)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氢氧化钠(AR)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蒸馏水实验室自制2.1.3 设备实验设备生产厂家GZX-9140 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RT-02A粉碎机弘荃机械企业有限公司FA1004B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JY96-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TDL80-2B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制造厂TU-1810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2.1.4 常用溶液配制30%乙醇溶液 准确量取16 m

23、L 95乙醇于50 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贴上标签。备用。同样的方法配制40%、50%、60%、70%、80%、90%乙醇溶液,贴上标签。5%亚硝酸钠溶液 准确称取亚硝酸钠5 g放置于洗净烘干的烧杯中溶解,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贴上标签。备用。10%硝酸铝溶液 准确称取10 g硝酸铝放置于烧杯中溶解,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贴上标签。备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 准确称取氢氧化钠4 g于烧杯中,用冷却后的沸水溶解,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贴上标签。现配现用。2.2 实验方法2.2.1 芦丁标准曲线制作 称取0.038 g

24、芦丁标准品溶于30%乙醇溶液中,定容至250 mL,制得初始浓度为0.152 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取50 mL容量瓶6只,编号0、1、2、3、4、5。分别准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2.0、4.0、8.0、12.0、16.0 mL于15号容量瓶中,各加30%乙醇至25 mL(0号容量瓶中加入25 mL 30%乙醇作对照)。向各容量瓶中加入1.4 mL亚硝酸钠溶液(浓度为5%),摇晃均匀后静置6 min;再各加硝酸铝溶液(浓度为5%)1.4 mL,摇晃均匀后静置6 min。然后加入5 mL浓度为1 mol/L的NaOH溶液,用30%乙醇稀释,定容至50 mL,静置1520 min,用0号瓶中溶液调

25、零,在510 nm条件下分别测定15号瓶中溶液吸光值(OD)。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芦丁浓度(mg/mL)为横坐标,绘制芦丁标准曲线。2.2.2 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提取率的计算 准确吸取4 mL提取液于25 mL容量瓶中,按2.2.1中方法测定其吸光度。提取率计算公式如下:桑枝总黄酮提取率(%)= 式中:C为提取液吸光度对应的总黄酮浓度,mg/mL; V1为样品定容后的体积,mL; V为提取液总体积,mL; V0为测定吸光度所用样品液体积,mL; W为称取桑枝粉末质量,g。2.2.3 单因素试验(1)乙醇浓度对桑枝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称取7份桑枝粉末,每份0.5 g,分别放在编好号的烧杯中

26、,按料液比1:30 g/mL分别加入30%、40%、50%、60%、70%、80%、90%乙醇溶液,放入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中处理4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液在3000 r/min条件下离心30 min。取上清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浓度,并计算提取率,以考察桑枝总黄酮提取率受乙醇浓度的影响程度。每个水平重复3次。(2)料液比对桑枝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共称取0.5 g桑枝粉末6份,分别放在编好号的烧杯中,分别按料液比1:10、1:20、1:30、1:40、1:50、1:60(g/mL)加入 70乙醇超声波处理4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液经3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

27、,检测上清液中总黄酮含量,计算提取率,以考察料液比对桑枝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每个水平重复3次。(3)超声功率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称取0.5 g桑枝粉末共6份,分别放在编好号的烧杯中,按料液比1:30 (g/mL)加入70%乙醇溶液,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中处理4 min,超声功率分别设为50、100、150、200、250、300 W。提取液经3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检测上清液中总黄酮含量,计算提取率,以考察超声功率对桑枝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每个水平重复3次。(4)超声时间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称取0.5 g桑枝粉末共5份,按料液比1:30(g/mL)加入30 mL 7

28、0的乙醇,放入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中,分别处理2、4、6、8、10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液3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测定上清中总黄酮的浓度,计算提取率,以考察超声波工作时间对桑枝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每个水平重复3次。2.2.4 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确定四个因素的水平,制作乙醇浓度(A)、料液比(B)、超声波工作时间(C)、超声波功率(D)四个因素的L9(34)正交表(表2.1)。2.2.5 优化工艺的验证按照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提取桑枝总黄酮,计算提取率。试验重复3次。表2.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 2.1 Factors and levels

29、of orthogonal test 水平A乙醇浓度/%B料液比/g/mLC超声功率/WD超声时间/min179%1:102006280%1:202508390%1:30300102.2.6 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均用3组重复的平均数,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 结果3.1 芦丁标准曲线图3.1 芦丁标准曲线Fig3.1 Standard curve of sophorin根据芦丁的浓度与吸光值的关系,建立了如下线性回归方程(图3.1):Y=9.8873X+0.0043,R2=0.9995。3.2 单因素试验结果3.2.1 乙醇浓度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图3.2 乙醇浓度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

30、影响Fig3.2 Effect on the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Ramulus mori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由图3.2可知在,桑枝总黄酮的提取率随着乙醇浓度升高而先升后降,80%附近的乙醇浓度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乙醇浓度达到80%时,提取率达到最高,乙醇浓度大于80%后,桑枝总黄酮提取率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开始下降。所以在正交试验时,选取乙醇浓度70%、80%和90%为后续考察指标。3.2.2 料液比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从图3.3可以看出桑枝总黄酮提取率随着料液比的降低先升后降,当料液比为1:20 g/mL时提

31、取率最大,且在该比值附近时料液比对提取率影响较大,故选择料液比1:10、1:20、1:30 g/mL为后续考察的指标。图3.3 料液比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Fig3.3 Effect on the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Ramulus mori of solid-liquid ratio3.2.3 超声功率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图3.4 超声功率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Fig3.4 Effect on the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Ramulus mori of ultrasonic power由图3.4可知超声功率达到

32、250 W之前,黄酮的提取率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功率超过250 W后,桑枝总黄酮的提取率开始下降,因此正交试验选取超声功率200 W、250 W和300 W为后续考察的指标。3.2.4 超声时间对桑枝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图3.5 不同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Fig3.5 Effect on the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Ramulus mori of ultrasonic working time由图3.5可知,随着超声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也相应的增加了,在8 min时达到最大提取率,超过8分钟时又开始下降,所以正交试验选取超声时间为6 min、

33、8 min、10 min为后续考察的指标。3.3 正交试验结果正交试验结果如表3.1所示。根据极差R值,可以得知各因素对超声提取桑枝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 超声时间 乙醇浓度 超声波时间,即料液比是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最重要因素。从平均提取得率K 值来看,以提取条件A1B3C2D2为最佳提取工艺,即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1:30 g/mL的料液比和 250 W的超声功率条件下提取8 min。表3.1正交试验结果表Table3.1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试验号因素黄酮提取率%A乙醇浓度B料液比C超声功率D超声时间111110.89212221.083

34、13331.08421230.9522310.61623121.08731320.97832130.84933211.11K13.052.762.812.61K22.592.533.093.13K32.923.272.662.82极差0.160.250.140.17主次顺序BDAC优水平A1B3C2D2优组合A1B3C2D23.4 验证试验结果称取桑枝粉末0.5 g,按料液比1:30(g/mL)加入70%乙醇溶液,在超声功率250W下超声提取8 min,提取液在3000 r/min下离心30 min,准确吸取4 mL上清液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按2.1.1中的方法进行实验,重复三次,按照2

35、.2.2方法计算黄酮的提取率。连续三次的提取率为:平均提取率为1.24%,高于正交试验中任一组合的提取率。说明该条件稳定可靠。4 讨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使其在食品、药业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主要与抗氧化有关 周新,李宏杰.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7,05(1):350-355.。随着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深入,提取黄酮的方法开始多样化。传统的方法有热水提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回流法、渗漉法等;新型提取技术有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陈丛瑾,黄克瀛,李德良等.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概况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03(1):42-46.。随着超声波技术的逐步研究进步,超声波协同处理黄酮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多 杨威,常虹,周家华等.超声波技术在黄酮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西南大学研究生部.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