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特征1、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性分析冲击地压是以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矿山动力现象。通常伴有巨大的能量 释放。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当开采到一定深度后,就可能发生冲击地压事 故。发生频率和强度随开采深度和悬顶面积的增加而增大O 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分为重力型、构造应力型和重力构造型3类。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极其危险的因素。冲击地压发生后,经常会造成巷道变形,严重的会使巷道冒落、胡塌,材料和设备发生位移,瓦斯 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涌出量增大。可能会造成作业场所严重破坏,人员严重伤 亡。也可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和气体燃烧等继发事故。2、冲击地压事故易

2、发生的地点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在集中压力区、地质变化 的构造带,发生冲击地压危险的可能性比稳定煤层大。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的 煤层时,必须进行冲击危险区域的划分。(1)发生冲击地压的煤层,一般为脆性、硬度较高且干燥,冲击地压都十分 坚硬、完整,大面积不冒落,伪顶与直接顶较薄甚至没有。(2)在地质构造的向斜轴部、断层附近、煤厚或倾角发生突变地点,是冲击地压发生频繁的位置。(3)两侧或三侧临空的半岛或孤岛形煤柱或岩柱附近易发生冲击地压。(4)在上层煤回采边界影响带内,可能容易发生冲击地压。在承压区内掘进的巷道中容易引发冲击地压。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前的征兆比

3、较明显。作业地点矿山压力增大、煤炮频繁、电磁辐射值增大、煤体中的取屑值增大等。二、应急组织与职责1、抢险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时,现场带班干部、班组长及瓦斯检查员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员要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自救、互救及避灾;同时要立即按相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要立即启动抢险救援指挥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副总指挥:技术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救援队负责人。成员: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抢险

4、加工作;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等工作。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医疗急救组、宣传组。1) 现场抢救组组长:企业负责人。副组长:救援队主要负责人、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成员:救援队负责人、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职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

5、救援经营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2) 现场保卫组组长:企业保卫部门负责人,必要时约请属地公安、武警负责人参与。副组长: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矿保卫人员、公安干警、武警、联防队员等。职责: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人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3) 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组长:企业负责后勤保障的负责人。副组长:企业生活服务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企业相关部门人员。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

6、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4) 事故善后处理组组长:企业工会负责人或劳资部门的负责人。副组长::财务和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企业有关部门、医疗机构。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5) 医疗救援组组长:企业医疗机构负责人。副组长:医疗急救组织负责人。成员:企业及地方医护人员等。职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疾,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6) 宣传组组长:企业党委负责人副组长:宣传部门负责人、

7、办公室负责人成员:企业宣传部门、办公室人员。职责: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编发事故简 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 予的其他工作任务。7) 专家组组长:企业技术负责人。副组长:具有丰富救援经验的救援专家。成员:由企业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人或指挥部聘用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三、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通风。同时对受破坏的工作面进行清理,创造抢救与

8、处理事故的条件。保证工作区域中瓦斯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2)如果遇难人员所在的地点通风不良,要设法加强通风,保证遇难人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遇难人员被堵在矸石堆内时,应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埋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3)处理事故时,必须按由外向里的原则,逐步清理好变形支架,清理好畅通的退路,对支架变形严重的地点要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维护好工作 空间,在冒顶区处理煤、肝时,要使用前探梁超前护顶,随扒肝随架设支架. 防止发生二次冒顶。搜救人员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防止伤害遇难人员。在 冒落区进行救援工作,要密切注视顶板的活动情况,注意检查瓦斯及其他有害 气体。在处理冒

9、顶事故时,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冒落块度大小、冒顶位置和 范围大小以及围岩破碎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4)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若遇难人员被大块石于石压住,组织人员可用 千斤顶、撬棍等工具把大块石于石撬起,将人员迅速救起。如人员被折损的支架 压住,组织人员合力将支架掀起,将人员迅速救出。(5)回采工作面及上、下巷发生冲击地压冒顶时根据遇难人员的位置采 用以下方法处理:当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难人员又靠近煤壁时,可沿煤 壁内冒顶区从外向里掏洞,边掏洞边架设门棚,直到把遇难人员救出。当遇难者位置靠近放顶区,可沿放顶区由外往里掏小洞,边掏洞边架设门 棚,直到把遇难人员救出。如果冒顶范围

10、较小,矸石块度小,比较破碎,可用撞模法处理冒顶。当工作面冒落范围很大时,遇难者在冒落工作面的中间,如采用掏小洞和 撞棋法处理时间长,而且也不安全,应采取沿煤层重新开道的方法处理。工作面两端冒落,把人堵在面中间,如采用掏小洞和撞模法处理难以通 过,可采取另掘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遇难人员救出。工作面上、下巷发生冒顶时,采用从两侧同时向冒顶区推进的方式,采取撞模法处理。(6)冲击地压导致掘进工作面冒顶将人员压住或堵住时,可采用撞模法 抢救。冲击地压导致设备推移,砸伤人员时,要先将设备断电后,用于拉葫芦 配合将设备吊起,支垫牢固后,救助受伤人员。四、注意事项( 1 )现场班队长、跟班干部有第一时间

11、处置权。(2)要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地点、灾情、原因、影响区域, 进行现场处置。如无第二次大面积冲击地压动力现象时,立即组织对受困人员进行 施救,防止事故扩大。(3)现场救援人员必须在首先保证巷道通风、后路畅通、现场顶帮维护 好的情况下方可施救,施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冲击地压观察、监护。(4)当出现大面积来压等异常情况发生或通风不良、瓦斯浓度急剧上升 有瓦斯爆炸危险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到安全地点,等待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5)对现场受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救助工作,对于轻伤者应现场对其进行包扎,将其抬放到安全地带;而对于骨折人员不要轻易挪动人员,要先 采取固定措施;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