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16.3《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_第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16.3《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_第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16.3《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复习课?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根本规律之一,宏观、微观都可适用。利用动量的管点解决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可以表达它简单、方便的优点。动量守恒定律作为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课人教版的重要内容来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根本体系的理解,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另外,这部分知识也是高考的重要高频考点,在整个高中物理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的分析1、知识目的:能在一维情况下两物体的互相作用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掌握碰撞、爆炸、反

2、冲人船模型等模型规律。2、才能目的:能在详细问题中断定动量是否守恒,纯熟掌握运用动量定律解释现象和问题,知道用定律解题的根本思路和方法。3、培养学生标准的解题态度和严谨的答题思路 。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成立的条件。   2、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三种模型的特

3、点和拓展。四、学生分析高三学生已经学习过本章知识,已经有了根本的印象和知识体系。但对动量守恒定律与其它力学知识的联络即知识的体系认识不够。在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灵敏性不够。故在一轮复习中,一是加强力学各知识点间联络如弹簧情景、能量关系、圆周运动、电学知识等等。二是训练学生思维、进步应用才能如点出学生应用中易错点、易混点。五、教法、学法分析多媒体展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本节教学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理解定律、灵敏应用定律。我先多媒体演示知识体系构造,让学生自学填空。再通过自主测试,暴露问题,讲解和强调定律应用本卷须知。再进展知识迁移的教学,学生分组讨论三种模型。六、教学程序

4、一、引入课题。刚刚上课,学生注意力往往停留在上课前,因此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一上课就向学生提出问题:1、一个人在车里用力推车,车会不会动?2、平静河里靠的很近的小船,你从一只船跳到另一只船,会出现什么现象?有趣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答复后,我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为了探疑,学生就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顺利引入课题。二、知识讲授。1、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本节知识体系和自测题,学生自主填空作答。这样可以帮学生回忆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点,温故而知新。通过自测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为接下来的教学重点点拨提供根据。2、深化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表达形式、

5、应用的本卷须知?老师引导学生答复以上问题,回忆旧知。为了突出重点,这部分教学我采用例题形式,让学生先暴露问题。例1多项选择2019·佛山模拟如下图,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程度面上,底部与程度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上高h处由静止开场自由下滑A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对槽不做功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程度方向动量守恒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能回到槽上高h处例22019·郑州高三质量预测如下图,质量为m245 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0.5 kg的木板左端,足够

6、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程度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质量为m05 g的子弹以速度v0300 m/s沿程度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取10 m/s2。子弹射入后,求:1子弹进入物块后子弹和物块一起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1。2木板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2。3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根据例题发现的问题老师强调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和速度的相对性,点出列式时的本卷须知。这是学生在解题时的易错点,老师要引导学生积累。3、迁移学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三个实例:碰撞模型、爆炸模型、反冲人船模型这部分教学我先讲解各种模型的特点,学生再小组讨论模型遵循的规律,并展示讨论结论即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的关

7、系式。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拨。老师再用课件展示:1、小球冲上放在光滑程度面上的斜劈到达最高点和再返回两个过程拓展为碰撞模型中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和完全弹性碰撞。两小球中间链接轻弹簧,从弹簧原长到被压缩到最短过程看看做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从弹簧原长再到弹簧原长规程看做是完全弹性碰撞,利用碰撞规律处理问题。2、“人船模型的拓展情景。如人沿静止在空中的热气球下面的软梯滑下或攀上的问题;还可适用于系统在某个方向动量守恒的情形,如小球沿放在光滑程度面上的弧形槽下滑的情形。这两类情形看似不同,其实都属同一种“人船模型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人船模型的探究放到下一课时这样设计一是让学生结实掌握三种模型的特点,使问题的本质突出、关系明朗,有利于问题解决。二是让学生体会虽然一些物理问题情景不尽一样,但都具有一样特征,思维方法却完全一样。掌握这类题目的解法,解题才能会迅速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