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鹰》杜甫的诗词_第1页
《画鹰》杜甫的诗词_第2页
《画鹰》杜甫的诗词_第3页
《画鹰》杜甫的诗词_第4页
《画鹰》杜甫的诗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画鹰杜甫的诗词画鹰唐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镀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分类标签:励志诗【注释】:浦评:与胡马篇竞爽。入手突兀,收局精悍张上若: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精心整理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2、。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开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诗人通过对r画鹰的描绘,抒发了他那嫉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IV*!J1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何谓倒插法?试看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曰:“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jI气,是谓

3、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日:“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画鹘行的起笔曰:“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曰:“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颔联的“?身”就是“竦身”。“侧目”,句见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又见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再见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杜甫这两句是说苍鹰的

4、眼睛和潮狗,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象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真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颈联“绦镀”的“绦”是系鹰用的丝绳;“键”是转轴,系鹰用的金属的圆轴。“轩楹”是堂前廊柱,此指画鹰悬挂之地。这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象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r此两联中,“思”与“似”、“摘”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I0'18/J'I写其

5、动态,“似”写其静态,“摘”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但从“堪”与“可”这两个推论之词来玩味,毕竟仍是画鹰。j,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大意是说: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毛jI血”句,见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之意。由此看来,此诗借咏

6、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作者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的结尾,同样寄寓着自己的感慨曰:“为君除狡兔,会是翻?上。”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曰:“起作惊疑问答之势。?身、侧目此以真鹰拟画,又是贴身写。堪摘、可呼,此从画鹰见真,又是饰色写。结则竟以真鹰气概期之。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可见此诗,不唯章法谨严,而且形象生动,寓意深远,不愧为题画诗的杰作。(孔寿山)【鹤注】此诗未详何年何地所作。旧次在与李白同寻范十隐居,则不得云在

7、天宝十三载矣。梁编非是。r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擒,侧目似愁胡。绦镀光堪摘,If'*!/J'1I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素练,画绢也。沈约恩幸传论:“素练丹魄,至皆兼两。”西京杂记:淮南子自云字挟风霜。孙楚鹰赋:“风霜激厉”。国策:唐睢谓秦王曰:“要离jI刺庆忌,苍鹰击于殿上。”画作,谓画中作势。丘巨源诗:“画作景山树。”?当作慢。汉刑法志:“慢之以行。”晋灼曰:“?,古竦字”。抱朴子:“徒闻振翅竦身,不能凌厉九霄。”孙楚鹰赋:“擒狡兔于平原。”免性善狡也。傅玄鹰赋:“左看若侧,右视如倾。”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

8、胡。”魏玄鹰赋:“立如植木,望似愁胡。”刘云:“以其碧眼相似也”。淮南子:“绦可以为幺意”。广韵:“绦编丝绳。”王褒四子讲德论:“走箭飞镀。”玉篇:“镀,转轴。”鹰赋:“结璇矶之金环。.环,即铺也。【朱注】“以绦系鹰足,而击之于镀也。”摘,解去也。孙楚鹰赋:“麾则应机,招则易呼。”势可呼,谓呼之使猎。何当,言何时当击。世说:褚季野问孙盛:“卿国史何当成?”吴均诗:“何当见天子?”朱浮书:“亵之者,以为园圃之凡鸟,外厩之下乘。”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礼郊特牲:“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幽冥录:楚文王猎于云梦之泽,云际鸟翱翔飘飓,鹰见之,竦翩而升,嘉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洒如雨

9、,两翅堕地,广数十里。江淹赋:“平芜际海。”平芜,平原荒草也。律诗八句,须分起承转阖。若中间平铺四语,则堆垛而不灵。此诗三四承上,固也。五六仍是转下语,欲摘支绦镀,而呼之使击,语气却紧注末联,知此可以类推矣。r仇兆鳌杜诗详注杜甫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