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_第1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_第2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_第3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_第4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板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 声 慢 教学设计临江一中 姜雯【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2、了解词人生平及有关背景材料。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词人生平来深入理解词人在词中的情感;通过鉴赏词中的意象来体味词人的情感、词中的意境。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美,体悟情感,感受艺术表现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1、感受形象,知人论世,深刻体味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修养心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知人论世;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教学设想】: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

2、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其次作为重点内容,探讨意象对传情达意的作用。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鉴赏方法。再次,要在唯美的情境之下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探究体悟情思,陶冶自身情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月满西楼?。在唯美动人的音律之下,我们仿似看到了一位婀娜的女子,娇羞迷人却又愁情满怀。歌中主人公到底是何人呢?李清照。她就是有着"千古才女、万古愁心"地位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声声慢?。二、新课学习:(一)、作者生平简介。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用三个词语来

3、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 二、听读,初步感知。1、听录音,正音,自由读。2、疏通词意,把握词眼。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品味语言,赏析词作。 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

4、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 寻寻觅觅动作假设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 明确:韵律美;增强情感。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愁之一:山河沦陷 悲 故园荒废难回 愁之二:夫妻永别 悲 美满姻缘难全 愁之三:形影相吊 悲 漫漫余生难度 4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单独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在这些间接写愁的词句

5、中,选择了哪些典型意象?联系所学诗文,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明确:酒、雁、黄花。窗、梧桐细雨等。找出相关诗句,体会意象,感受意境。追问一:“酒有何意蕴? 引导:结论:酒是“愁的象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深化: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追问二 “风有何象征意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小结:瑟瑟秋风,摧花落叶,惹人愁思。追问三:“雁有何象征意

6、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1、雁声凄惨,惹人哀思;2、鸿雁可传书,而昔日传书人安在?触发亡夫之痛。3、北雁南北,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忆及国破家亡之苦。 引导:结论:“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深化: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明确: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

7、不禁伤心。追问四:“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黄花委落,堆积满地,可知当日开放之盛;今日憔悴凋零,正如过往的欢乐,欢娱越盛,今日之悲哀与追思越深。 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追问五:结合词句“守著窗儿,单独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追问六:“梧桐的象征意义?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鹧鸪天?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雨、“黄昏同学们

8、自己回去搜集相关的诗句来揣摩其意味。6小结。黄昏时候,雨水打在梧桐叶上,一声声一滴滴,它敲击着震撼着作者的心灵,让原本就无法控制的愁苦更加难以抑制,终于喷薄出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再读全词,把握主旨。 明确: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可谓一字一泪,满纸呜咽! 6、感受艺术特色。 明确:首先,叠字的运用。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其次是借景声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衬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7、配乐朗诵,再次感悟词人晚年的凄凉心境,体会情感。三、总结: 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把握“词眼词的赏析 意象 品味语言 意境 领悟主旨 感受艺术特色四、作业:1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