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蹬筋是撑起板筋及分布筋_第1页
马蹬筋是撑起板筋及分布筋_第2页
马蹬筋是撑起板筋及分布筋_第3页
马蹬筋是撑起板筋及分布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蹬筋是撑起板筋的分布筋,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在板的上皮和下皮钢筋间,确保两皮钢筋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是要纵横方向间距600予以支撑。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

2、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12可用直径为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

3、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定额对马凳筋规定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12计算,

4、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

5、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 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支

6、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马凳其它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

7、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为什么看上去是措施用的钢筋算在实体项目中呢,很简单,因为它是隐蔽在砼内形成工程实体的。所以马凳虽然是措施性钢筋但应归入实体项目而不能归入措施项目。招标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计算马凳合并在钢筋工程量并在项目特征、工作内容中描述清楚。投标人在复核工程量清单时需要计算马凳工程量,考虑在综合单价内,勿放在措施费中。 上海地区马凳钢筋按实计算归入钢筋总量中参与钢筋调整,一些

8、施工单位把马凳套成预埋铁件是错误的。 马凳排列可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陈列。马凳方向要一致。 有一些不正规施工单位为了省钢筋不是用马凳固定板钢筋而量用其它硬物如石子、垫块、木块、塑料等充当马凳功能,这是没有专业性的野蛮施工。 钢筋图形软件中一般都有马凳筋的输入,非常方便快速地统计出马凳的重量。 措施筋措施筋,这个在钢筋对量的过程频频出现的名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该部分钢筋用量在对量时总是在争争吵吵中度过,到最后也很难让双方的算法达成一致意见。如要正确计算出措施钢筋的用量,首先应弄清楚措施筋在工程中具体是包含哪些钢筋的用量?使用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措施筋在计算钢筋用量时如何计算?应

9、该依据什么来进行计算?接下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来一一进行讲解。 首先,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实际工程中,钢筋用量比较大的措施筋又楼板、基础的马凳筋,剪力墙的垂直梯子筋、水平梯子筋,柱纵筋的定位框,梁构件中双排纵筋之间的垫铁。 其次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使用措施筋的目的是什么?如下如所示: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楼板双层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悬挑板的上部纵筋保护层,通常会在双层钢筋之间使用马凳筋,而且马凳筋的直径不小于上部受力筋;在剪力墙钢筋绑扎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两片剪力墙钢筋网之间的距离、剪力墙钢筋的保护层及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同常会采用垂直梯子筋,当所使用垂直梯子筋不

10、替换墙体竖向分布钢筋时,垂直梯子筋的直径不受限制;当所使用垂直梯子筋需要替换墙的竖向分布钢筋时,则垂直梯子筋的竖向主筋应比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大一个等级。为了保证剪力墙垂直筋的间距,通常会采用水平定位梯子筋;只要楼层的墙截面厚度、垂直筋间距、垂直筋直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水平定位梯子筋是周转使用;为了保证柱纵筋的分布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同常使用柱纵筋定位框;当梁的上、下部受力筋出现多排时,为了保证每排纵筋之间的净距,在梁钢筋绑扎过程中通常使用垫铁进行分隔。 使用措施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而设置的非实体钢筋用量;既然是非实体构件的钢筋用量,那么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是不需要考虑这部分钢筋的,因此在

11、设计总说明或图纸上也不会标注出来,不排除也有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做了简要说明,如“在双网双向配置钢筋网的板内,应在上下层钢筋网之间布置支撑钢筋,支撑钢筋直径不小于上部钢筋的直径,布置间距不大于1500mm”;但是光凭这简短的说明只能证明了工程中需要用马凳筋,但具体的如何使用?如何布置?这些问题对于算量双方是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该部分钢筋的布置原则只是在一些施工操作手册的相关书籍上有个介绍。既然是参考手册的书籍介绍,就不会作为计算该部分钢筋用量的依据;在实际施工中,每个施工单位的做法都有所差异。如果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方式,则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第52页第1

12、9条的规定:“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的“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应并入钢筋工程量内”。如果采用定额计价方式,某些地区是不计算措施筋的用量,该部分钢筋已包含在钢筋损耗之内。 接着我们来看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如何使双方都达成一致的算法进行措施钢筋用量的计算?在工程后期对量的过程中,对于措施筋的用量计算方法,往往双方的参照的唯一依据就是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但是有些施工方案也不是很明确,只是规定了措施筋的用法,但是没有详细的布置方法。如有些施工方案按如下描述:马凳筋按间距1000mm布置,梯子筋按间距1200mm布置。至于垫铁、顶模筋在方案中都没有提到。试想一下,

13、按照如上所描述的措施筋布置形式,双方如何达成一致的理解呢。因此,如果要保证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理解,就得在方案中做详细的描述。写得好的方案应该如下描述: 双网双向布置的筏板及楼板内马凳筋按照s=1000mm的排距布置,第一排及最后一排马凳筋距板边的距离为s/2。每排马凳筋按板的净长放置,同排相邻两个马凳筋相互搭接100mm;当只有负筋的位置马凳筋按如下布置:负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小于等于1500mm时,在负筋下放置一排马凳筋;负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大于1500mm时,按照排距s=1000mm布置马凳筋;马凳筋距支座边及弯折处的距离为s/2;在纵横负筋相交区域不布置马凳筋。如下图所示: 梯子筋按两个暗柱之

14、间的墙净长小于等于1500mm时放置一个梯子筋;两个暗柱之间的墙净长大于1500mm时,按照间距s=1200mm放置梯子筋,梯子筋距暗柱边的距离s/2;如下图所示: 当梁的上下部出现多排钢筋时,则需要在多排钢筋之间放置垫铁,以保证纵筋之间的距离;上部按照各排负筋伸入跨内的长度,垫铁间距为1000mm,垫铁直径为25且不小于受力筋直径;下部垫铁根据下部钢筋是否伸入支座进行考虑,如果伸入支座则根据梁净跨进行计算,不伸入支座则根据不伸入支座钢筋的长度进行计算。 以上措施筋的钢筋用量应该并入实体构件的钢筋用量中。 根据以上讲解,我想大家应该很清楚第四个问题的答案了:措施筋计算的依据就是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5、,前提是方案中必须明确措施筋的布置方式及位置,这样才能使双方在对量时能够达成一致的算法。浮筋和鸭筋1、在钢筋砼构件中。单独设置的弯起钢筋,两端有一定的锚固长度的叫鸭筋,一端有锚固,另一端没有的叫浮筋。由于受剪钢筋是受拉的,所以不能设置浮筋。如果鸭筋的某一端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或设计要求时,应视为浮筋。2、弯起钢筋是为了抵抗梁端部附近由于受弯和受剪而产生的斜向拉应力,需将下部部分受拉钢筋的两端弯起伸入上部来承受这分拉应力,钢筋弯起角度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梁中弯起钢筋的弯起角a,般为45度;当梁高>800mm,宜取60度。 2)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外应留有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

16、压区不应小于10d,对光圆钢筋在末端应设置弯钩。马凳筋马凳筋的信息一般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来计算的如无明确说明,可以参考一下马凳筋的规格设置原则: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

17、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马凳筋,施工术语。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 马凳筋是举足轻重的,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