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是指由肾小管碳酸氢根(HCO3-)重吸收障碍或氢离子(H+)分泌 障碍或二者同时存在所致的一组转运缺陷综合症,表现为血浆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而与此同时肾小球率过滤则相对正 常。根据肾小管损伤部位及发病机制不同,临床将 RTA分为I、II、 III、IV 型。疾病分类及发病机制I型肾小管酸中毒大约90%人肾小球滤过的HCO3-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其余的 HCO3- 大多数在髓裨开支粗段重吸收。远端肾单位的功能之一是重吸收剩余 的从肾小球滤过的HCO3-止匕外,远端肾单位必须分泌大量的由机体 代谢产生的氢离
2、子,以维持酸碱平衡。在没有足够缓冲对的情况下, 氢离子的分泌将导致肾小管腔内pH急剧降低,抑制氢离子的进一步 分泌。为防止pH梯度波动过大和保证氢离子的分泌与每天产生酸的 数量平衡,分泌到远端肾小管的氢离子被 NH3 PO42f肌酊和其他 缓冲物所缓冲。因此,远端肾单位重吸收少量滤过的HCO3-以NH4+和可滴定酸的形式分泌酸(5080 mmol/d)。根据解剖和分泌氢离子能力的差异,远端肾单位分为几个不同的 节段。绝大部分远端肾单位节段(主要是集合管)转运氢离子和HCO3- 到肾小管腔内。集合管包括皮质集合管、外髓集合管和内髓集合管。根据组织学的不同可以将皮质集合管细胞分为两种,即主细胞和富
3、含线粒体的暗细胞。其中暗细胞负责绝大多数的H+-HCO3-转运,而主细胞重吸收钠离子和分泌钾离子。远端肾单位重吸收HCO3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膜分泌氢离子介导 的。与集合管不同,近端肾单位分泌的氢离子绝大多数是由Na+-H+逆向转运体介导的。该转运体需要建立肾小管腔内钠离子与管腔-细 胞钠离子梯度(约10倍)相同的氢离子梯度。由于集合管腔内的 pH 值可低至4.5,因此,需要独立于钠离子的机制。集合管分泌氢离子 不依赖钠离子而是由空泡型 H+-ATP酶或H+-K+-ATP酶介导。空泡型 H+-ATP酶类似许多细胞器,如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的氢 离子泵。集合小管的H+-K+-ATP酶与
4、胃及结肠的H+-K+-ATP酶相似, 它利用从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分泌氢离子进入肾小管腔并以电中性 的模式重吸收钾离子。在缺钾时,H+-K+-ATP酶的活性增加,这就是 钾离子的丢失增加,集合管分泌氢离子和重吸收钾离子的机制。远端肾小管细胞管腔膜分泌氢离子后产生的碱基必须通过基侧膜排 出。许多研究发现,碱基是通过基侧膜的Cl- HCO3-交换体排出的。氯离子通过位于基侧膜的氯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交换HCO3-后者排出细胞。主细胞含有管腔膜阿米洛利(amiloride)敏感的钠离子通道。肾小管腔内的钠离子通过管腔膜的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以降低电化学梯度。通过位于细胞基侧膜表面的 Na+-K+M从
5、细胞内排出。钠离子的 重吸收过程产生了肾小管腔的跨上皮细胞负电压。尽管氢离子分泌是一种独立的过程,但钠离子和氢离子的转运是电偶联的。 刺激钠离子 重吸收的因素增加了肾小管腔的负电位,因而降低了对抗氢离子分泌 的电化学梯度,结果氢离子分泌增加。相反,抑制钠离子重吸收增加 了电化学梯度,氢离子分泌减少。皮质集合管的主细胞也分泌钾离子 到管腔液。基侧膜的Na+-K+ATP酶从间质转运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而细胞内的钾离子通过钾通道进入肾小管腔。盐皮质激素通过影响钠离子、钾离子和氢离子的转运在远端肾小管的 酸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醛固酮直接刺激钠离子重吸收,提高管腔 负电位而继发性刺激钾离子和氢离子分泌
6、。醛固酮还能直接刺激皮质 和髓质集合管的暗细胞分泌氢离子。因此,当醛固酮不足时,通过这 种直接和间接作用,远端肾小管氢离子分泌明显减少。高钾血症通过 降低尿缓冲碱NH3的利用率,进一步抑制远端肾小管的酸化作用。II型肾小管酸中毒绝大多数从肾小球滤过的HCO痛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这个过程是通 过将氢离子分泌入肾小管腔完成的。2/3的氢离子分泌是通过肾小管 上皮细胞管腔膜上的Na+-H琏向转运体介导,1/3的氢离子分泌由空 泡型氢离子泵(vacuolar H+pump介导。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降低是 Na+-H琏向转运体分泌氢离子的驱动力,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基侧膜 Na+-K+-ATP酶产生。空泡型氢离子
7、泵分泌氢离子直接与 ATP代谢偶 联。分泌入肾小管腔的氢离子与从肾小球滤过的HCO3反应形成H2CO3管腔内的碳酸酊酶将 H2CO分解为CO2W H2Q CO2由管腔弥 散进入细胞,在细胞内碳酸酊酶的作用下与 OH反应形成HCO3-然后通过Na+-HCO3 -CO32共转运体排出细胞。髓裨开支粗段也通过 类似近端肾小管的机制重吸收少量肾小管腔内的HCO3 -m型肾小管酸中毒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均有障碍,临床表现同I型,但尿重碳酸盐丢失比 I型多。治疗同I型,但应补充重碳酸盐。IV型肾小管酸中毒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一型,常伴有高钾血症,血磷正常或略高,血钙、血钠均下降,可有多尿脱水,尿中碳酸盐不多,
8、尿 pH>5.5,尿 镂排泄减少,多见于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例。 高 钾及酸中毒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醛固酮分泌不足有关,应补充氢皮质素及醛固酮类药物,同时纠正高钾血症及酸中毒。1疾病病因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多种多样,各种原发或继发可导致各种不同的RTAI型RTA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肾小管功能多有 先天性缺陷,大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后者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物毒素、肾钙质沉着症、遗传系统疾病等。II型RTA的病因比较复杂,凡是累及到肾小管功能的各种原发病均 能导致II型RTA部分可伴有Fanconi综合征,绝大部分为继发于 其他疾病(表2)。它还可以是原
9、发孤立存在,称为孤立性II型RTA 按其基因基础可分为三个亚类:常染色体显性 II型RTA推测病因 是编码NHE3勺基因SLC9A钠突变导致钠氢交换障碍;合并眼疾的常 染色体隐性II型RTA源于编码kNBCI的基因SLC4A4勺突变造成 kNBCI的活性的下降和丧失,从而影响近端肾小管基膜侧对碳酸氢根 的转运;散发性孤立性II型RTAM制未明,可能与NHE3 H琛和/ 或Ca功能不成熟有关。当醛固酮分泌过少或远端肾小管病变使其对醛固酮的作用反应减弱 时,可导致远端肾小管泌氢减少,出现 IV型RTA临床表现I型肾小管酸中毒1 .慢性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尿pH通常5.5。2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
10、部分患者以低钾血症引起的肌无力、 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3 .骨病表现高钙低磷,血碱性磷酸酶升高。严重代谢性骨病可出现病理性骨折、骨盆畸形等。儿童期发病者可有发育不良,小儿乳牙 脱落后恒压滞生。4 .高尿钙、泌尿系统结石或肾钙化,易继发感染或梗阻性肾病。II型肾小管酸中毒与I型RTA患者相似,但多数伴Fanconi综合征,表现为近端小管 重吸收葡萄糖、磷酸盐、尿酸、氨基酸和小分子量蛋白质障碍。维生 素D在近端小管的1a-羟化障碍致活性维生素 D3生成减少是患者骨 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该型RTA患者的尿枸椽酸排除大多正常, 而尿 中该成分有抑制结石形成的作用,因此其尿路结石发生率比I型RTA少得
11、多。IV型肾小管酸中毒表现为高氯性酸中毒及血钾增高,但因肾脏 H+勺排泌还受其他诸多 重要因素影响,故其酸中毒程度一般不如 I、II型RTA重,尿pH 常在5.5以下,但尿总的酸排泄量教正常人明显减少。根据肾小管损 害程度及钠盐摄状况可出现不同的失盐及相关症状。诊断与鉴别诊断肾小管性酸中毒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故极易漏诊。当患 者存在无法解释正常AG的代谢性酸中毒时均要考虑肾小管性酸中毒,通过测定尿pH尿镂和碳酸氢钠的排泄分数(FE HCO3-等检 查诊断肾小管性酸中毒。低钾血症和稳定状态下尿pH<5.5时,应疑似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其他有助于诊断的证据包括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
12、(如在血清葡萄糖浓 度正常时,出现糖尿、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和少量蛋白尿)和尿AG正常。如果诊断还不能确立,可行碳酸氢钠注射试验。当血清HCO3- 浓度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尿 pH将迅速增高至7.5以上,同时 FE HCO3将从正常时的5%曾加至15%- 20% (在血浆HCO3浓度接近 正常时)。当患者出现高氯性正常 AG酸中毒、低钾血症和不能最大 限度降低尿pH时,应拟诊为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在酸血症时尿 pH >5.5 ,尿AG正值。酸血 症比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为严重,血清 HCO3水平可低于10 mmol/L, 血钾也明显降低,患者出现肌肉、骨骼无力和肾
13、性尿崩症,腹平片可 见肾钙质沉着。当患者出现高氯性正常 AG代谢性酸中毒伴高钾血症时,应考虑IV型 肾小管性酸中毒。典型病例是5070岁起病的长期糖尿病患者,GFR 中度降低,血浆HCO3浓度1822 mmol/L,血钾浓度5.56.5mmol/L。 绝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高钾血症导致肌肉无力 和(或)心律失常。原发病为盐皮质激素活性降低的患者尿 pH值<5.5 , 提示NH3产生减少比氢离子分泌减少更严重。集合管结构损伤患者, 尿pH呈碱性,提示肾小管分泌氢离子功能障碍和尿 NH4+非泄减少 IV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包括伴循环醛固酮水平降低和皮质 集合管功能损害
14、两个方面(表3)。成人IV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最常见 的伴发疾病是1型糖尿病。皮质集合管功能损害是肾脏结构损害的一 个特征,类似镰状细胞病、梗阻性肾病和狼疮性肾炎的肾间质损害。 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肾皮质集合管功能损害,影响醛固酮作用。治疗方案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I型RTA0f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可补充与机体每天产酸量相等的碱通常12mmol/ (kg d)纠正。但需注意,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 中毒时能在短期内降低血钾浓度,因此需同时补钾。对于持续低钾血 症或肾结石患者,最好的碱性药物是枸椽酸盐(复方枸椽酸合剂溶液, 10-20ml, 口服,3 次/日)。II型RTA治疗困难,应用大剂量 HCO3- 35
15、mmol/ (kg d)不能 纠正酸中毒,补充的碱迅速从尿液中排出,同时加速钾的丢失,所以 禁用碳酸氢钠。嚷嗪类利尿剂(氢氯唾嗪)可通过降低血容量使 GFR 下降而减少HCO屣过,从而增加补碱治疗的效果;保钾性利尿剂(螺 内酯、阿米洛利、氨苯蝶咤等)可减少肾性失钾,但治疗过程中应严 密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新的电解质紊乱。绝大多数IV型RTA患者不必治疗,除非合并可加重高钾血症和酸中毒 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纠正高钾血症,许多情况下降低血钾可同时纠 正酸中毒。停用干扰醛固酮合成或活性的药物。 对于体内醛固酮不足 而没有高血压或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可应用盐皮质激素如氟氢可的 松(0.1g/d )治疗;并发高血压患者应用曝嗪类利尿剂 (氢氯曝嗪) 对于血清肌酊<177 mol/L (2.0 mg/dl)的患者应用裨利尿剂(吠塞 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等)。碱剂(NaHCQ3也用于治疗酸中毒和 高钾血症,但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容量状况,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足球启蒙教育介绍
- 学前教育专业宣传手册
- 粘土砖瓦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导尿管及造瘘管的护理
- 2025企业班车租赁合同书
- 2025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上肢骨解剖课件
- 2025健身房转让合同2
- 手汗症病人的护理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实践报告3000字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 山东省大教育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DB43T-稻-再-油生产技术规程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五章
- DB36∕T 1720-2022 牧草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与探讨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营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导学案)(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