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位置》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_第1页
一年级数学《位置》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 / 8 一年级数学位置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 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e?叮?嘌?佣嘀纸嵌人伎嘉侍獾哪芰r ?寤峤饩鑫侍獠呗缘亩嘌? 浴?/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 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2、: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具: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位置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 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 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 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 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 / 8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教学中,我借助学习环境的改变,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引出本节内 容位置。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激

3、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学生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 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 左右同学的座位 与自己座位的关系,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 与自己是同一组,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 三、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练习中,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发散练习和升华练习,目的是让学生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从不同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 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 多种办

4、法。 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 、- 前言: 同学们,谁能把我们这节课上课的地点介绍给大家。 学生答略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教室的前后、左右,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交流一下。 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的座位和你在教室里的座位一样吗? (不一样)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3 / 8 那么,你能不能给在座的老师们介绍一下,你坐在什么位置? 生 1 :我坐在第一组第三个; 生 2 :我坐在第四排第二个; 生 3 :我坐在第五行第六个; 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互说一下你所坐的位置。 师:刚才, 同学们说出自己所坐的位置, 这节课我们

5、共同探讨生活中有关位 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你前后的同学分别是谁?他们各在什么位置? 学生答后,组织学生讨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交流: 生 1 :前后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是相连的; 生 2 :前后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组; 生 3 :前后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列。 我们再观察一下,你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他们各在什么位置? 学生答后组织学生讨论,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交流: 生 1 :左右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行; 生 2 :左右同学的座位与我的座位在同一排。 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三、课间休息。

6、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一起做腕花律动。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4 / 8 师生随着音乐一起做上下、左右、前后的律动。 四、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1. 基本练习。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 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 我们看, 都有哪些动物 呢? 请以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以小组活动,教师收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谁能把你喜爱的小动物的家的位置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第几层第几家? 学生回答的过程略 2. 变式练习:课本第 9 页第 7 题。 3. 发散练习。课本第 8 页第 5 题。课件演示 4. 升华练习: 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 游戏的内容是说反话, 并做动作。师生互动

7、,教师说, 学生边说反话边做动作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平时我们要注意 观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位 置。 2. 教材简析: 位置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 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 础上,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5 / 8 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 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 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

8、)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 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 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

9、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 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节课, 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 为学生的学习创 设一个探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6 / 8 究的情境。 2.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转变教师角色, 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 练习

10、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 多种办法。 5.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是丰富的、 生动活泼的。 数学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精彩纷呈 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 生积极探索与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最高层次。 三、说学法: 新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

11、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 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 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 多种办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7 / 8 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方位概念,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 物体的位置也有了比较多的感性认识。 教学中,我借助本节课中学习环境的改变,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引出本节内容位置。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我让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然后让学生在班内交流。 在学生知道 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 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 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 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组, 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真 正做好组织、引导与合作者上。 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和创造性才会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用两个数学表示物体的位置, 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 1. 基本练习(书上第 6 页的做一做); 2. 变式练习(书上第 9 页的第 7 题);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