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274265南外环框构中桥地基基础处理技术doc_第1页
DK274265南外环框构中桥地基基础处理技术doc_第2页
DK274265南外环框构中桥地基基础处理技术doc_第3页
DK274265南外环框构中桥地基基础处理技术doc_第4页
DK274265南外环框构中桥地基基础处理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K274+265 南外环框构中桥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摘要:介绍工程施工中由于地基处理而对其上结构物应急施工处理办法。关键词:框构 抗弯强度 移位1 工程概况新建铁路胶州至新沂8+16+8钢筋砼框构中桥,长34.08m,宽6.5m,底板厚0.7m,框构主体为C30钢筋砼,基础为C15砼,厚0.5m(如图1),地表往下0 5m为砂粘土层,57.8m为中砂地震可液化层,7.811m为粗砂层。原设计地基采用碎石桩加固,桩长4.3m,桩径0.6m。在框构基础和底板及部分边墙施工完毕后,接变更设计通知,在原碎石桩基础上再增加旋喷桩, 桩长7.0m,桩径0.6m,间距1.8m(如图2)。图1 框构正面示意图

2、单位:m1.8图2 旋喷桩桩位示意图单位:m2 旋喷桩施工方案2.1 在箱体基础和部分箱体已施工的情况下再施工旋喷桩,根据经验,一般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案: 既有底板上进行打孔将基础和已施工部分箱体从原位置移出 将基础及部分箱体爆破拆除“打孔方案”虽然施工相对简单,但由于箱体下梗肋及部分边墙已施工完毕,由旋喷桩布置图可看出显然不能实施。“拆除方案”施工周期长,费用高。“移出方案”虽然施工相对复杂,但施工周期短,费用低。结合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选定移出施工方案。2.2 移出方案设计2.2.1 抬起设施 总抬力经计算砼基础和已施工部分箱体总质量为808t。基础与地面粘着系数0.3,合计总抬力为1050

3、4KN。.2 设备选择地基为碎石桩加固砂粘土,根据其承载力及箱体结构情况按10点布置顶镐(如图3)。考虑顶镐安全系数0.7,为安全起见选择2000KN顶镐。1 2 3 4 56 7 8 9 8.528.528.528.5234.086.5 图3 顶镐布置示意图 单位:m 110顶镐布置点2.2.1.3 结构受力检算X2abcdLLLLX3X4X1X5X6结构看作梁体结构,下设5处支点,由于已施工边墙重力较小,近似将结构自重看作均布荷载,并在其跨中用铰支座和力、力偶等效代替,计算简图如下: q=G/L=264.1KN/m图4 计算简图由于对称,取其一半并根据结构支点处无竖向位移及角位移,即X1、

4、X2处位移为零,建立如下方程式:11 X1+12 X2+1P=021 X1+22 X2+2P=0式中:11X1作用下引起的在X1方向上的位移12X2作用下引起的在X1方向上的位移21X1作用下引起的在X2方向上的位移22X2作用下引起的在X2方向上的位移1P均布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在X1方向上的位移2P均布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在X2方向上的位移分别绘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多余未知力X1=1、X2=1和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 MP图M1图M2图 图5 弯矩图利用图乘法求得11 =2/3 L3、22 =4/3 L、12 =5/6 L2、1P= -1/4qL4、2P-7/24qL3,代入方程式可解得X1 =

5、2088KN。再由力系平衡条件可求得X0= X6=884KN,X4 = X5 = 2572KN。由图可知梁中abcd点为受拉区最不利位置,由力学知识可求得 Ma=Md=1369KN·m, Mb=Mc=687KN·m,底板为矩形截面,抗弯截面系数Wzbh2/6=6.5×0.72/6 = 0.53,由公式max=M/Wz,从而求得max(a)=max(d)=2.6MPa,max(b)=max(c)=0.77 MPa 。X1 、X4、X5处上部受拉,MX4= MX5=-2054KN·m, MX1=-1365 KN·m。max(X4)=max(X5)=

6、3.9 MPa, max(X1)=2.6 MPa本工程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按规范抗弯强度为4.2MPa,max<4.2 MPa,故此种结构体系可保证砼不开裂。 移出设施利用滑移的方法将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箱体移出,按抬起点位置设置五条滑道。2.2.2.1 下滑道结构 由轨头光滑的旧轨做下滑道,为使钢轨稳定不歪倒每0.5m铺一根短木枕。 上滑道结构上滑道不连续,在基础两端各设盆式聚四氟乙烯滑块一块,滑块结构如图6所示,滑块宽度9cm(比轨头宽2 cm),侧翼板卡在轨头两侧作为导向, 前后翼板高度小于滑块厚度,以保证滑块不脱落。 图6 滑道结构示意图2.2.2.3 动力设备选择基础和已施工部

7、分箱体总重力8080KN,取滑块与轨头摩擦系数0.08,经计算水平顶力为646.4KN,选用2台50t螺旋顶镐。2.2.2.4 后背结构 在箱体两边孔中部下滑道内侧40 cm处各放置一根辅助钢轨,并与下滑道钢轨联接牢固组成轨排,后背由角钢支架与轨排栓结组成(如图7)。轨排每隔1m打孔,以使箱体移出过程中移动角钢支架。辅助钢轨下滑道钢轨角钢后背图7:后背结构示意图2.2.3 移出步骤 抬起支点坑底夯填砂夹碎石找平,满铺一层木枕,凿平抬支点部位基础底面。将顶镐稳置于支点枕木上,顶镐与箱体基础之间设置0.5m*0.5m*2mm钢板一块,以增大受力面积避免顶坏基础。第一次抬起30cm。顶镐里侧搭设枕木垛支撑箱体,取下顶镐,垂直方向再铺一层木枕。 第二次抬起30cm,用枕木垛支撑牢固。 移出按设计位置穿入5条下滑道,安放滑块,落下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箱体。按设计位置安放螺旋顶镐,将箱体移出。 2.3 旋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