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人发明家”代旭升_第1页
2“工人发明家”代旭升_第2页
2“工人发明家”代旭升_第3页
2“工人发明家”代旭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章节铁人精神的传承者-记“工人发明家”代旭升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资源教参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对代旭升的楷模事迹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他能吃苦耐劳,坚持围绕生产开展技术革新,与将自己的经验与创新无私贡献给社会国家的贡献精神。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克服困难,开展技术革新。难点: 无私奉献的精神。复习提问及新课导入王洪军身上有哪些让我们学习的精神? 授课过程及教学内容:德育故事 病人与医生- 这故事是说,只讲好话的人会给人们带来危险。 三个渔民的故事助人自助是解决事情的根本方法。讲授新课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记“工人发明家”代旭升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胜利油田是我国重要

2、的能源基地,它有着“石油地质大观园”之称。当年,代旭升就是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感召下,从美丽富饶的青岛只身来到这片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一干就是38年。他,从一名初中毕业生、普普通通的采油工人,成长为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工人发明家”。2009年1月9田他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的身份微笑着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这年4月21日,“第三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第四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名胜利油田的普通工人,成为39名“发明创业奖”获奖者之一。艰苦创业,练就“铁人”精神。

3、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革新技术80多项,被评为"技能大师";他只是一个采油工人,却为油田创效超过亿元之多2008年12月5日,他捧回了我国技术工人职业技术水平奖中的"奥斯卡"-"中华技能大奖"。这个自认为"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热情四溢地继续着技术革新。他就是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高级技师代旭升。1972年,初中刚毕业的代旭升从青岛招工来到了胜利油田,成为一名采油学徒工。面对陌生的设备和技术,他牢牢记住师傅说的一句话:"别人会的,你一定要学会;别人不会的,你也要想方设法地学会。"于是,这个17岁

4、的年轻人总是随身带着技术书刊,只要有空就学习理论、钻研技术。十分钟或半小时,都成了他解决一个个"拦路虎"的时机。凭着一股子踏实劲儿,工作刚刚三年多,代旭升就先后学习了采油工艺、采油地质工、岗位练兵问答等十几本采油技术书籍,并在油田组织的"百问不倒"活动中获得"技术能手"的称号。 长久的知识积累和生产实践,让代旭升发生了质的飞跃。1987年,代旭升在采油队负责链条式抽油机管理工作。这种抽油机平衡缸不但漏油漏气,给抽油机加油的齿轮泵也经常出现故障,师傅们都是爬到4米多高的顶部加油,既费时费力,又很危险。 能否改进一下,做到省时省力又安全?

5、代旭升第一次产生了创新的想法。他自费购买了工具、器材,在接下来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查资料、出设计、搞试验,不曾睡过一次安稳觉。终于,"气压式加油包"出炉了。这项无心插柳之作,解决了困扰职工多年的难题,被大量推广应用。 这次成果如同星星之火,一下子点燃了代旭升的创新热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自觉不善管理工作的代旭升辞掉队长的职位,开始一门心思地当起工人来。他的技术创新之旅也由此开始。 为了防止井口压盘被盗,经苦心钻研,代旭升发明出"卡扣式防盗压盘"。这项发明获得油田2000年度技术革新一等奖;为解决产量损失和污染问题,他成功研制出集原油回收、除砂、防火、

6、防盗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计量站玻璃钢污油储存罐",成为油田行业实现文明采油的里程碑式突破;当电费成为困扰油田生产成本的一大难题时,他把电加热系统改造成燃煤加热炉,为油田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聊到技术创新,代旭升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略带山东方言的普通话充满激情和感染力。当记者问到他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究竟来自哪里时,代旭升轻描淡写地说:"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作为工人、技师,就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当然,足够的知识积累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在代旭升看来,创新成果只是解决问题后的"副产品"。他不仅善于自己发现问题,而且很乐于听到别人向

7、自己反映生产上的各种难题。这似乎成了他的一项特殊爱好。也正是如此,代旭升的技术创新成了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淡泊名利 毫无疑问,众多的革新成果为代旭升带来了诸多荣誉-"山东省十大工人发明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这些他感到了更多的压力和责任。"领导给咱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让咱有了这么高的荣誉,咱总得再干点成绩出来,否则怎么向大家交代!"代旭升说得平实而朴素。因此他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技术,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50多岁的他仍然孜孜不倦地随时充电,办公室和卧室里也堆满了书籍。为了解决生产问题,想一个革新的点子,他经常三更半夜起床构思设计和画图。这让曾经做过心脏手术的他身体有些吃不消,但代旭升仍然倔强地坚持着。为了搞技术革新,代旭升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是时间和精力。我们要学习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