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城镇乡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_第1页
费县城镇乡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_第2页
费县城镇乡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_第3页
费县城镇乡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_第4页
费县城镇乡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常识 费县城镇乡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卫生状况调查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饮水卫生质量直接影响饮用者的身体健康。为加强水源卫生管理及卫生防护,提高饮水质量、保障供水平安,我们于2021年对全县信中供水水源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和采样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生活饮用水基本卫生状况调查主要对水源种类、井深及结构、水源四周卫生状况等进行了调查。 1.2监测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铁、锰、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砷、汞、六价铬、硝酸盐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1.3采样方法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各1次,全年共采样3次,采集容器分别为500ml高压

2、灭菌瓶1500ml塑料桶,水样采集后4h内送检。 1.4检验方法及评价标准依据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这次调查为人口密集的县城及乡镇驻地和部分集中式供水乡村的饮用水源,其中县城驻地为29眼水井、乡村37眼水井,共66眼水井为调查对象。 2.1一般卫生学调查我县集中式供水源多为浅层地下水,井深在6180m之间,水源为密封井,封井达350m以上,建筑以沙石、砖、水泥及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实行直供方式供水(水井泵用户)取水设备为电动式抽水泵,输水管道为金属和塑料管。 本次调查的66处水源水,除县城4处有消毒处理设备外(

3、采纳加氯直接供应用户,占全部水源的16.67),其余均未进行消毒处理。水源无卫生防护措施,水源四周有厕所、猪圈、垃圾坑、污水沟等污染源,且无专人管理,卫生状况较差。水源选择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19处,占调查总数的28.79,水源四周30m内有污染源存在的47处,占71.21。 2.2 水质监测 2.2.1水质总合格率枯、丰、平水期共采水样198份,18项指标均合格的有79份,合格率为39.9,其中枯水期66份,合格22份,格合率为33.3;丰水期66份,合格32分,合格率为48.48,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无显著性(u=1.57, P0.05),说明大部分井为浅层地下水,四周污染源稳

4、定而长久,其污染过程基本成动态平衡状态,是造成合格率较低的主要缘由。 2.2.2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采样198份,共获得有效监测数据3564个,合格3225个,监测指标总合格率为90.49,见表1。本次调查的66处水源为浅层地下水,均未有净化过滤设备,感官性状受地面水的影响而略有变化,由此可见,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指标是硝酸盐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说明水源存在生物性污染。 表1费县城镇乡村集中式供水水源各项指标监测合格状况 2.2.3一般化学指标监测枯、丰水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24,P0.05),枯、平水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0.93,P0.05),枯、平水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0.31,P

5、0.05),说明水质理化指标比较稳定,适合作生活饮用水水源,但硝酸盐氮合格率较低,说明水质污染存在,应引起重视,见表2。 表2费县城镇乡付集中式供水水源化学性指标监测结果 2.2.4细菌学指标监测所检水样结果表明:细菌学指标超标严峻,丰、枯水期,丰、平水期相比较差异均有特别显著性(3.36,2.87,P0.05),见表3。 表3费县集中式供水不同水期水质细菌学指标检验结果比较 2.2.5 不同水源的调查结果城镇检验水样87份,合格35份,合格率为40.23,乡村检验水样111份,全部超标,二者差异有特别显著性(6.02, P0.01),见表4。 表4费县城镇和乡村水质合格率比较 3 争论 本次

6、调查的水质检验合格率较低,经分析得出66处水源水存在生物性污染,问题在于水源防护差,水源四周30m内有厕所、垃圾、污水沟等污染源;水源多为浅层地下水,极易受地面污染源的影响,井壁填充密闭不好,蓄水池不能定期清扫,无过滤消毒设施,人员卫生意识较差;井台四周污水横流,无专人管理,旧的生活习惯等是造成水质合格率较低的关键。水是人类重要的外环境之一,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广阔饮用者的平安和健康,严峻时可引起水性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我县乡村供水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0之多,加强乡村水源的卫生管理预防水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爱护广阔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盼望各级各部门要同力协作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强化监督机制,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水源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监测,监测的重点应放到乡村饮用水卫生,普及卫生学问,强化卫生宣扬训练。加强水源防护,清除水源四周污染物,设立水源卫生防护带,立警示标志,设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完善净化消毒措施,强化消毒意识,做到定期消毒,加强配水管网检查,严禁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并网连接,杜绝一切污染因素。改造乡村的厕所、牲畜栏圈等。乡村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