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二、科目的设置*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的会计处理*四、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的计量*五、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六、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回的会计处理*七、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八、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综合举例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 (一)概念: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如国债和企业债券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下特征:1.到期日固定2.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3.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4.有活跃市场 主要是指债权债权性质的长期长期投资,
2、如政府债券、公共部门和金融机构债券、公司债券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 年以内)的债券投资,如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主要是指债权投资。在确定其入账价值时,主要是指债权投资。在确定其入账价值时,将取得成本分解为将取得成本分解为面值面值、利息调整利息调整(溢折价溢折价)、应计利息应计利息等,并分别入账。等,并分别入账。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投资 本课程主要以长期债权投资为对象讲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本课程主要以长期债权投资为对象讲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分类(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分类持持有有至至到到期期投
3、投资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按其发按其发行者划分行者划分政府债券(政府)政府债券(政府)公司债券(工商企业)公司债券(工商企业)金融债券(金融机构)金融债券(金融机构)按还本付息按还本付息方式划分方式划分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分期还本付息债券分期还本付息债券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价购入价购入价 概念概念 原因原因 目的目的 溢溢 价价 大于面值大于面值 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 为了今后多得利息付出的代价为了今后多得利息付出的代价平平 价价 等于面值等于面值 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票面利率等于
4、市场利率 折折 价价 小于面值小于面值 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 因为今后少得利息得到的补偿因为今后少得利息得到的补偿二二、设置主要账户设置主要账户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下设下设“面值面值”、“利息调整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应计利息”等等明细科目。明细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 () 1、购入债券面值、购入债券面值 1、购入债券折价、购入债券折价 2、购入债券溢价、购入债券溢价 2、溢价摊销、溢价摊销 3、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3、收息、收息 4、折价摊销、折价摊销 4、到期收回本(面值)息、到期收回本(面值)息 余额余额 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
5、的价值,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设“成本(面值)”、“利息调整(溢折价)”、“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企业取得时确认的持有企业取得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至到期投资的成本企业到期收回或处置而减企业到期收回或处置而减少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少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本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取得持有至到期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认的溢价投资时确认的溢价2.2.持有期间按照实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的折价际利率法摊销的折价1.1.取得持有至到期取得持有至到
6、期投资时确认的折价投资时确认的折价2.2.持有期间按照实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的溢价际利率法摊销的溢价尚未摊销的溢价尚未摊销的溢价尚未摊销的折价尚未摊销的折价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持有期内实现的到期一持有期内实现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回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收回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已实现利息息债券的已实现利息尚未收回的到期一次还尚未收回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已实现利息本付息债券已实现利息该账户适用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计提,该账户适用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计提,分期付息债券计入分期付息债券计入“应收利息应收利息”。三、持有至到
7、期投资核算时有关内容确定 (一)初始计量1 、以购入方式取得长期债券投资的入账价值:投资成本买价初始直接费用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债券利息单独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科目2 、有关利息的说明有关利息的说明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具体情况说明具体情况说明 分期付息分期付息债券价款中包含的发行日至购买日前的一个付债券价款中包含的发行日至购买日前的一个付息日止尚未领取的利息。息日止尚未领取的利息。 举例(举例(假设购入三年期,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每年付息一次假设购入三年期,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每年付息一次) 发行
8、日发行日2004.1.1付息日付息日2005.1.1购买日购买日2005.2.1到期日到期日2007.1.12006.1.1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期的利息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期的利息 具体情况说明具体情况说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款中包含的发行日至购买日债券价款中包含的发行日至购买日止的利息止的利息 举例一(假设购入三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债券)举例一(假设购入三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债券)发行日发行日2004.1.12005.1.1购买日购买日2005.2.1到期日到期日2007.1.12006.1.1尚未到期的利息尚
9、未到期的利息购买日含有的利息处理购买日含有的利息处理: : A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款中包含尚未到期尚未到期的利息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即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B 、一次还本分次付息债券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计入“应收利息”,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3 、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的确认与处理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的确认与处理(1)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形成原因)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形成原因(2)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计算)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计算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借或贷)利息调整(借或贷)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债券投
10、资的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溢价或折价=债券初始债券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债券面值债券面值(3)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处理)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处理摊销期限摊销期限购买日至到期日购买日至到期日( (计息期为摊销期计息期为摊销期) )摊销方法摊销方法直线摊销法、实际利率法直线摊销法、实际利率法摊销价值的处理摊销价值的处理折价摊销额折价摊销额增加债券投资收益增加债券投资收益溢价摊销额溢价摊销额冲减债券投资收益冲减债券投资收益A、每期末,应按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每期末,应按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本期票面利息,摊销溢价或折价,并算本期票面利息,摊销溢价或折价,并确认本期投资收益(确认本期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
11、入实际利息收入)。)。 溢价情况下:溢价情况下: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贷)(贷)=应计利息溢价摊应计利息溢价摊销销 折价情况下:折价情况下: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贷)(贷) =应计利息折价应计利息折价摊销摊销B、到期收回本息时,再冲减债券投资的、到期收回本息时,再冲减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面值和应计利息)。账面价值(面值和应计利息)。1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企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债券溢折价摊销确认投资收益和债券溢折价摊销,并在此基础上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摊余成本定摊余成本.2 、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各期的投资收益通过期初摊余成本各期的投资收益通过
12、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认,各期利息调整的摊销额是票和实际利率来确认,各期利息调整的摊销额是票面利息与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的差额面利息与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的差额3 、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实际上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实际上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总账余额总账余额-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用可用T形账户列形账户列示计算出示计算出.(五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及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四、直线法核算(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四、直线法核算(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一)溢价购入债券(购入当日发行的)(一)溢价购入债券(购入当日发行的)债券溢价债券溢价= =债券的初始投资
13、成本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 -债券面值债券面值1 1、购入时、购入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 -利息调整(溢价)利息调整(溢价)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款项,包括购买价和交易费用)(实际支付的款项,包括购买价和交易费用)注意:注意:“利息调整利息调整”不仅反映债券溢价,不仅反映债券溢价,还包括交易费用还包括交易费用通过列通过列T T形账户形账户来计算初始投资成本,即初始账面价值来计算初始投资成本,即初始账面价值2 2、按期计息,摊销溢价、按期计息,摊销溢价(1 1)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面值面值期限期限票面利率票面利率(2 2)溢价购入的目的:是为今后多得
14、利)溢价购入的目的:是为今后多得利息而提前付出的代价,在存续期内摊销息而提前付出的代价,在存续期内摊销溢价时溢价时应冲减投资收益应冲减投资收益。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3 3)溢价摊销额:)溢价摊销额:正确计算正确计算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溢价摊销溢价摊销(4)摊销方法:直线法)摊销方法:直线法 溢价额溢价额(利息调整科目金额)(利息调整科目金额) 每期摊销值每期摊销值 = 摊销期(计息期)摊销期(计息期)(5)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溢价摊销值溢
15、价摊销值(6)核算)核算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利息调整(溢价)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3 3、债券到期收回本息:、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注意:注意: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此时已经全部摊销完,利息调整此时已经全部摊销完,无余额无余额课堂练习:(溢价购入债券直线法核算)课堂练习:(溢价购入债券直线法核算)例:例:A A企业于企业于20052005年年1 1月月1 1日用银行存款日用银行存款购入
16、甲企业一次还本付息、当日发行的购入甲企业一次还本付息、当日发行的为期为期3 3年的债券,其面值年的债券,其面值100000100000元,票面元,票面利率利率10%, 10%, 支付价款支付价款103000103000元,另支付有元,另支付有关税费关税费300300元,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元,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下:1 1、购入时:、购入时:借: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100000100000 - -利息调整(溢价)利息调整(溢价)3300330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103300103300 2 2、每年末(、每年末(20052005年末、年末、20062006年末、年
17、末、20072007年末)年末)(1 1)应计利息)应计利息=100000=10000010%10%1=100001=10000(元)(元)(2 2)溢价摊销值)溢价摊销值=3300=33003=11003=1100(元)(元)(3 3)投资收益)投资收益=10000-1100=8900=10000-1100=8900(元)(元)(4 4)分录)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100001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溢价)(溢价)11001100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89008900 3 3、债券到期收回本息、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借:
18、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13000013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100000100000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3000030000(二)折价购入债券(二)折价购入债券(购入当日发行的)(购入当日发行的)1 1、购入时、购入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100001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利息调整(折价) 500500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950095002 2、按期计息,摊销折价、按期计息,摊销折价(1 1)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面值面值期限期限票面利率票面利率(2 2)折价购入的目的:)折价购入的目的:是因为
19、以后会少得利息而是因为以后会少得利息而提前得到的补偿,在存续期内计息时提前得到的补偿,在存续期内计息时增加投资收增加投资收益益。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3 3)折价摊销结果:)折价摊销结果:正确计算投资收益正确计算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折价摊销折价摊销 (4)摊销方法:直线法)摊销方法:直线法 折价额折价额(利息调整科目金额)(利息调整科目金额) 每期摊销值每期摊销值 = 摊销期(计息期)摊销期(计息期)(5)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折价摊销值折价
20、摊销值 (6)核算)核算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折价)利息调整(折价)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债券投资到期收回本息同溢价购入。、债券投资到期收回本息同溢价购入。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折价购入债券直线法核算)(折价购入债券直线法核算)例:企业于例:企业于20052005年月日用银行年月日用银行存款购入乙企业一次还本付息,当日存款购入乙企业一次还本付息,当日发行的为期年的债券,总面值为发行的为期年的债券,总面值为100000100000元,票面利率,支付价元,票面利率,支付价款款9700097000元元, ,另支付有关税费另支付有关税费300300元元
21、, ,编编制有关分录如下制有关分录如下: :(1)购入时购入时 借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100000 贷贷: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973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利息调整(折价) 2700(2)每年末每年末(2005年末、年末、2006年末、年末、2007年末年末)计息及折价摊销计息及折价摊销应计利息应计利息10000010% 1=10000(元元)折价摊销折价摊销=27003=900(元元)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10000 + 900 = 10900(元元) 分录分录: 借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1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
22、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折价)(折价) 900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109003、债券到期收回本息、债券到期收回本息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13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100000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300001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实际企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债券溢折价摊销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债券溢折价摊销,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摊余成本在此基础上确定摊余成本.2 、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各期的投资收益通过期初摊各期的投资收益通过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认,各期利息调整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认,各期利息调整的摊
23、销额是票面利息与投资收益(实际利的摊销额是票面利息与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的差额息)的差额3 、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上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实际上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面价值=总账余额总账余额-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可用用T形账户列示计算出形账户列示计算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及摊余成本及摊余成本如何确定每期摊余成本及如何确定每期摊余成本及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本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末摊余成本本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末摊余成本每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每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本期实际利息收入本期实际利息收入=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五、实际利率法核算
24、(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五、实际利率法核算(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一)平价购入债券(一)平价购入债券1 1、购入时、购入时(1 1)不含息(发行时购入)不含息(发行时购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2 2)含息(发行日后购入)含息(发行日后购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应计利息(未到期)应计利息(未到期) 或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注:注:实际收到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时,实际收到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25、贷:应收利息2 2、期末计息、期末计息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各期的投资收益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各期的投资收益: :(1)(1)应以债券到期时的面值与票面利息之和作为终值,应以债券到期时的面值与票面利息之和作为终值,以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现值,计算债券的折现以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现值,计算债券的折现率,即实际利率率,即实际利率, ,折现期与计息期保持一致折现期与计息期保持一致(实际利(实际利率的计算财务管理课程讲授)率的计算财务管理课程讲授)P121P121(2)(2)按照按照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乘以乘以实际利率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息收计算实际利息收入入, ,确定投资收益确定投资收益. .实际利
26、率法计算的实际利息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实际利息= = 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期限限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平价购入时每期确认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平价购入时每期确认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3 3、到期收回本息、到期收回本息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二二) 以溢折价方式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以溢折价方式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会计处理1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A、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27、面面值值;B、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的利息借记借记:应收利息或是含有的利息计入持有至到期应收利息或是含有的利息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C、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银行存款等;D、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利息调整调整. (1)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利息调整溢价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款项贷:银行存款支付的款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
28、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利息调整折价(2)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在随后收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在随后收到这部分利息时,直接冲减应收利息。到这部分利息时,直接冲减应收利息。(3)取得时实际利率的确定同平价中取得时实际利率的确定同平价中核算图解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核算举例核算举例应收利息或持有应收利息或持有2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的计量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持有至到期
29、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投资的,应于应于期末期末(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日) A、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B、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实际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算确定的实际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 C、根据借贷平衡原理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根据借贷平衡原理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持有至到期投资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溢价形成在借方溢价形成在借方,摊销在摊销在贷方贷方;折价形成在贷方折价形成在贷方,摊销在借方摊销在
30、借方) (1)溢价溢价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债券的票面利息票面利息) 或或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实际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溢价摊销溢价摊销) (2)折价折价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债券的票面利息票面利息) 或或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折价
31、摊销折价摊销)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实际利息)账务处理图解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应收利息( (分期付分期付息息) )折价折价溢价溢价 经过上述利息调整之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经过上述利息调整之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为该债券到期时的本金账面余额为该债券到期时的本金(面值面值)和利和利息息(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3、到期收回本息同平价、到期收回本息同平价 借借: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贷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例题一(溢价购入债券)例题一(溢价购
32、入债券) 本公司本公司2006年年1月月1日购入日购入B公司当天发公司当天发行的行的2年期债券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面面值值200000元元,票面利率票面利率10%,到期一次还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本付息,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206000元元,未发生交易费用未发生交易费用,用实际利率法核算用实际利率法核算.(实(实际利率际利率=0.07937)(1)购入时购入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200,000 -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6,000(溢价额溢价额)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206,000(2)2006年年12月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日
33、确定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0.07937A、实际利息、实际利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实际利实际利率率 =2060000.07937=16350.22(元元)注注: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的账面价值=总账余额总账余额-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可用用T形账户列示计算出形账户列示计算出.B、应计利息、应计利息=面值面值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期限期限=200000 10%=20000(元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20,000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16350.
34、22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3649.78(3)2007年年12月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日确定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实际利率=0.07937A、实际利息、实际利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实际利率 =(206000+20000-3649.78) 0.07937=17649.78注注: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值=总账余额总账余额-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用可用T形账户列示形账户列示计算出计算出.B、应计利息、应计利息=面值面值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期限期限=200000 10%=20000(元元)
35、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20,000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17649.78 (尾数调整)(尾数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2350.22(倒算得出)(倒算得出)注意:最后一期摊销额通过倒算确定注意:最后一期摊销额通过倒算确定= 6000-3649.78 (4)经过上述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账经过上述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就是该债券到期时的本金面余额就是该债券到期时的本金(面面值值)200000和利息和利息(应计利息应计利息)40000 借借: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240,000 贷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成本
36、(面面值值)200,000 -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40,000 例题二例题二: : (折价购入债券)(折价购入债券) 本公司本公司2006年年7月月1日购入日购入C公司当年公司当年1月月1日发行的日发行的2年期债券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资,面值面值200000元元,票面利率票面利率10%,到期一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次还本付息,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204000元元,其中包含发行半年后的应计利息其中包含发行半年后的应计利息10000元元(200000 10%/2),未发生交,未发生交易费用易费用,用实际利率法核算(实际利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实际利率=0.05567
37、).(1)购入时购入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面值 200,000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10,00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20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6,000(折价值折价值)(2)2006年年12月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日确定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实际利率=0.05567A、实际利息、实际利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初始成本初始成本)实际利率实际利率 =2040000.05567=11356.68(元元)注注: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值=总账余额总账余额-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38、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用可用T形账户列示形账户列示计算出计算出.B、应计利息、应计利息=面值面值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期限期限=200000 10%/2=10000(元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10,000 -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1,356.68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11,356.68 (3)2007年年6月月30日确定投资收益日确定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实际利率=0.05567A、实际利息、实际利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实际利率 =(204000+11356.68)0.05567=11988.91(元元)注注: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各
39、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值=总账余额总账余额-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用可用T形账户列示形账户列示计算出计算出.B、应计利息、应计利息=面值面值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期限期限=200000 10%/2=10000(元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10,000 -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1,988.91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11,988.91 (4)2007年年12月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日确定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0.05567A、实际利息、实际利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实际利率 =(204000+11356.68+11
40、988.91)0.05567=12,654.41注注: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各期的摊余成本实际上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值=总账余额总账余额-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可用可用T形账户列示形账户列示计算出计算出.B、应计利息、应计利息=面值面值票面利率票面利率=200000 10%/2=10000(元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10,000 -利息调整利息调整 2,654.41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12,654.41(尾数调整)(尾数调整) 注意:最后一期摊销额通过倒算确定注意:最后一期摊销额通过倒算确定=6000
41、-1356.68-1988.91 (5)经过上述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账经过上述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为该债券到期时的本金面余额为该债券到期时的本金(面面值值)200000和利息和利息(应计利息应计利息)40000 借借: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240,000 贷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成本(面面值值)200,000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4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进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行检查,有客观证
42、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提减值准备。例如例如,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导致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状况变化等导致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账面价值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记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
43、利率折现确定。率折现确定。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按应减记的金额,即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即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间的差额现值间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得以恢复,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已恢复的金额已恢复的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
44、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贷:资产减值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回的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回的会计处理 已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收回已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收回时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应收利息 注:折溢价(利息调整)在到期时已经摊销完注:折溢价(利息调整)在到期时已经摊销完毕,所以不涉及。毕,所以不涉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 出售持有
45、至到期投资时: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出售净价款)借:银行存款(出售净价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的)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利息调整)折价在借方(利息调整)折价在借方 (应计利息)(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损失在借方投资收益损失在借方取得核算举例取得核算举例 某公司某公司2006年年1月月1日购买了一项债券,年日购买了一项债券,年限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为公允价值为90,交易费用为交易费用为5,每年按票面利率可收得,每年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固定利
46、息4。该债券在第五年兑付。该债券在第五年兑付(不能提不能提前兑付前兑付)时可得本金时可得本金100。(实际利率(实际利率5.17%5.17%,金额以万元为单位)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10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年年 度度E E年初摊年初摊余成本余成本实际利息收入实际利息收入(A A5.17%5.17%)收到的利收到的利息息利息调整利息调整(C C) 摊余成本摊余成本(A+DA+D)2006.12.312006.12.3195954.91154.91154 40.91150.91
47、15 95.911595.91152007.12.312007.12.3195.911595.91154.95864.95864 40.95860.9586 96.870196.87012008.12.312008.12.3196.870196.87015.00825.00824 41.00821.0082 97.878397.87832009.12.312009.12.3197.878397.87835.06035.06034 41.06031.0603 98.938698.93862010.12.312010.12.3198.938698.93865.06145.06144 41.06141.0614100100合合 计计252520205 5持有期间计量核算举例 注:注:上表中的上表中的1.06145-0.9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态度持续改进承诺书7篇
- 2025年制造业与工业2025专项能力测试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机床伺服系统性能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定向测评试题(解析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评试题(含解析)
- 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校长讲话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因素在于自己
- 108智能问答系统疑难解答流程操作考核卷
- 2024年环境监测采样工具清洁验证考核试卷
- 土地流转补偿合同(标准版)
- 2021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 毛坯房验收清单
- 四川大学2000年471有机化学(含答案)考研真题
-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基本标准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构形分析释义法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二章
- 仓库包装管理制度
- GB/T 3360-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
- 第5课 文化变革 美术发展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思想道德与法治基础: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2年DISC职业性格测试(40题附完整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