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_学案_第1页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_学案_第2页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_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 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 :观察课本12页”图1 1-1的四幅图”发音也停止,。该现象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 声音)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填一填:1、声是由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停止。.声音的传播:活动2 :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在空气

2、中,声音以的 的形式传播。三声速:活动3 :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声速的大小跟 和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禾廿)填一填:2、 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传声。、都可传声。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 _液体中的声速 _气体中的声速(选填 、或 =)°但 特殊。3、 声是以的形式向外传播的。4、15 C时,声速是。5、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有。合作探究:例1 :人说话,唱歌靠 的振动发声,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它们分别属于

3、 、 (选填 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 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 :P14图1. 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 ,月球上没有 ,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交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都能发声,能传播声音。(选填 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当堂训练:1、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2、 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 或。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的。3、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能够传声。4、 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 不能

4、传声。5、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 。在15 C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 。6、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7、 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8、 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

5、度与光的速度相同9、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0、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A、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电流能够传声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11、 请看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空气(15C)340海水(25 C)1531空气(25C)346铜(棒)3750煤油1324大理石3810蒸馏水1497铁(棒)5200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至少写出2个):(1) (2)物理阅读大雪后为什么很寂静在冬天,一场大雪过

6、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人为的活动减少了吗 ?那么,为什么在雪被人踩过后,大自然又恢复了以前的喧嚣?原来,刚下过的雪是新 鲜蓬松的。 它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 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要发生反射。 由于气 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 所以, 仅有少部分波的能量能通过出口反射回来,而大部分的能则被吸收掉了。 从而导致自然界声音的大部分能均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故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而雪被人踩过后,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原本新鲜蓬松的雪就会被压实, 从而减小了对声波能量 的吸收。所以,自然界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消声事例和文中的相似?为什么古代士兵枕

7、着箭筒睡觉在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士兵要将箭筒放在地上睡觉? 众所周知,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得多。在空气中声速约340 米 /秒,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1000 多米每秒,夜间人耳从空气听到马队行军的马列蹄声一般不超过 2000 米,这样从大地中得知对方军队行军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播不过快几秒的时间。 这在古代战争中 并不是士兵枕箭筒睡觉的主要原因。士兵枕箭筒睡觉的原因,还要从箭筒和声音在大地中传播两点考虑。一、马和士兵在路上行进时, 人趴在地上比从空气中能听到行军声音的距离要远得多。 笔 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取一根 6 米长的木头, 甲在木头一端, 乙在另一端, 甲用手指轻敲木头, 调整

8、手指用力大小, 使乙在另一端从空气中刚好能听到; 这时如果乙趴下将耳朵贴近木头, 甲 仍按原来的力量敲打木头。 甲听到的声音响度要比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响度要大得多。 说明敲 打固体产生的声音, 直接从固体中传播比从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要远, 所以士兵通过大地可以听 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的部队行军时的声音,这样士兵可以更早地发现敌人行军的行动。二、从箭筒上分析。 我们先来看声学实验中的音叉和共鸣箱, 做声音共鸣实验时, 将两个 共鸣箱的口正对时实验效果最好, 共鸣箱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我们的耳廓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 再来分析古代的箭筒, 它是用皮革制成, 干燥后非常坚硬、 结实, 箭筒放在地上也起到了收集 声波的作用。 同一个声源在同一个地方发出声音, 在距离声源适当的一个位置, 枕在箭筒上比 从空气中听到的声音要大。 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有两间单独的房子, 中间有墙隔开, 但 该墙上没有门和窗。 我们在这一间房子里, 隔壁有人大声喧哗, 我们在这边无法听清。 如果取 一瓷缸子, 将底部紧贴在两间房间的墙壁上, 耳朵凑近缸子口就能听清隔壁讲话的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