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教师随笔: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教师随笔: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教师随笔: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师随笔: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才能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才能,要重视根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根底,也是计算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才能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进步计算的正确率。口算是学生学习整数四那么计算的根底,同时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应用又极其广泛学生是否掌握口算方法,直接影响着多位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能否计算正确、迅速。因此,我们必须实在进步小学生的口算才能,尤其是低年级教学中、口算才能的培养就更为重要。我在口算教学中得出几点体会:一、数形结合,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关键。而理解算理主

2、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到达这种效果呢?那就是要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老师出示事先装备好的课件,小兔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展引入,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在用手指头算一共有多少盒;有的学生在用摆小捧的方法进展计算在学生操作了一会儿后,老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能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化考虑该怎么办?通过组织学生进展讨

3、论,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了:即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盒中,第一盒就凑成十,然后再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一共就是17瓶。学生从动手操作、从讨论考虑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老师再进展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学生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通过这样先理解算理然后形成表象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化的印象,这样才是真正到达纯熟的掌握,并能真正灵敏应用。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良好的口算习惯是进步口算正确率的保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般要求。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

4、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1看: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好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2想:确定运算步骤。3算:一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展计算。4检: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展验算外,根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

5、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个学生口算才能的形成与进步,没有大量的练习作为支撑,是绝对不现实的。练习口算的方法很多。一种可以用眼睛看,直接算出得数,这样比较枯燥,学生容易疲劳。另二种练习口算的方法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如:可以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进展练习。老师出示课件:在一颗苹果树上画满大苹果,每个苹果后面却藏着一道道口算题,让学生通过摘苹果,算对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也可以是准备几张小房子图片作为小动物的家,门上用数字标好房间的号码,每个学生手里

6、拿一张小动物的图片,图片上印有一道口算题目,学生根据口算题目的答案为小动物找家,找对了的同学一样可以得到奖励;像这样的游戏还有帮邮递员送信、过河、找朋友、看看谁最快最准确等,这样的游戏非常受到学生喜欢,学生的积极性能极大地被激发出来,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口算的方法,但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有针对性的练习才可以进步学生计算的才能,也可以使学生灵敏掌握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

7、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三、适当指导是必要。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老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因为“老师必需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进步计算的正确率,进步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和归纳推理才能。例如:老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 ,7-7= ,9-9= ,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算完后考虑: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考虑中,可以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