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楼燕)doc39_第1页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楼燕)doc39_第2页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楼燕)doc39_第3页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楼燕)doc39_第4页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楼燕)doc3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摘要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7号承担单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时间:2009年5月8月项目负责人:楼 燕项目成员:吴红、苏志清、沈心潮、项赵勇一、摘要为进一步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国家近年来出台了运动员保障工作多项政策。为了让他们退役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工作,除了为其提供社会保障、提高文化素质等,还应进一步立足现有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加强运动员就业工作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就业需求调查,分析目前影响运动员就业的主要因素,试图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和市场及社

2、会需求,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地方优秀运动员再就业去向、空间做出预测,并提出地方优秀运动员就业工作的内容、方式、措施建议和对策,从而为其实现职业的顺利转换,提供选择策略和政策参考。基本结论:(1)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对用人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动员实行组织安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困难更大。正因为如此,对运动员实行组织安置和指令性安置的意义和影响会更大更广。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用人单位输送合适和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立足现有政策,争取各方更大的支持和协助,使运动员安置工作在组织、指令性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性倾斜和支持。(2)因多年的体育专业训练和熏陶,

3、培养了运动员体育专长和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因此继续从事体育职业的意愿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3)根据业余训练对专业运动员的需求,由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受过高等教育培养或体育教师职业专门培训的专业运动员担任承担业余训练任务的体育教师,业余训练的力量将得到大大加强,运动员出路也将得到较好地解决。(4)运动员成功后会得到很高的政治和社会荣誉,这将会强化运动员的自我社会角色,同时因生活环境比较封闭,对社会缺乏认知和了解,退役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比一般人群更大,由此可能产生的顾虑和担心等心理问题也会较多。(5)运动员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其它生存技能不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解

4、决运动员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其中“扬长”式的培训更能发挥运动员的专业特长和水平;“定单式”的培训模式,能兼顾政府、用人单位、运动员个人各方面需要,较贴近现实。基本建议:(1)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将地方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纳入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联合相关部门以文件、规范等形式,出台地方运动员职业辅导指导性意见,将职业辅导培训纳入地方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中。(2)加强和地方各级体育部门及人事劳动部门的联系,在教练岗位编制、单独招考和聘用等方面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并协助做好推荐等工作,为运动员从事体校教练和体育教师做好基础工作。(3)加强与目标部门的联系,寻求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4)做

5、好运动员重新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等心理调适教育工作,引导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认识。- 33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精简版二、课题报告精简版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一、前 言(一)研究目的通过对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就业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影响运动员就业的主要因素,试图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为运动员安置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使之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二)研究背景目前,运动员低成才、高淘汰现象依然较突出。竞技体育训练的长周期和超负荷,使运动员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正常的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与同龄人相比较为欠缺。在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

6、高,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运动员就业势必较为困难。针对运动员的特殊情况,国家近年来出台了运动员保障工作多项政策。为了让他们退役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工作,除了为其提供社会保障、提高文化素质等,还应在立足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优秀运动员的就业现状、就业和社会需求,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优秀运动员就业去向、就业空间做出预测,并为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职业的顺利转换工作做好基础工作。(三)研究对象主要为:(A)2006年以来的优秀退役运动员;(B)浙江省优秀运动员(C)由浙江省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认定的“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中、小学校。 (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家和体育部门有关运动员保

7、障工作的政策和规定;查阅浙江省39个“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申报材料,并随机抽样调查12个基地的基本情况。2访谈考察法对退役运动员进行跟踪访谈,对其就业和创业情况进行了解掌握。3 问卷调查法(1)对浙江省317名运动员进行就业及职业教育培训意向问卷调查;(2)对85位退役(待安置)和229位在役运动员进行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意向问卷调查。二、结果与分析(一)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1 总体现状目前浙江省优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形式主要为自主择业(货币安置)(包括就学)、组织安置两种。2006年以来我省共安置退役运动员139人(包括留在专业队任教9人),其中自主择业91人(包括上大学15人),

8、组织安置39人,基本形成了以自主择业为主、组织安置为辅的安置模式。从运动员对就业安置形式的选择和意向调查发现:运动员较为相信组织,希望组织能对他们的安置起主导作用。2组织安置情况在组织安置的48位退役运动员中,到市县级业余体育学校任教练为24人;到中小学任体育教师2人;公安部门担任特警4人;3人在体育事业单位;其他6人安置在政府行政部门(财政、国税等)或其他事业单位。这部分退役运动员基本上都是通过父母、亲戚或朋友等社会关系被用人单位接受。近年来,通过指令性计划与组织落实安置的运动员尚无。可以说,浙江省已经不再有完全的组织安置形式。3自主择业(货币安置)情况(1) 总体情况在自主择业的76位退役

9、运动员中,除3人的人事关系转入企业,2人的人事关系进入街道,其余皆转入人才交流中心(市场)。这部门自主择业的运动员,有的在体育活动中心、健身场所担任管理人员或健身指导教练,也有开办健身俱乐部;个别通过招聘进入机关(如考入公安特警)和事业单位;多数协助家人经商或在家人、朋友帮助和支持下自主经商,虽然有年收入过百万元者,但真正自己创业者不多。从以上情况看,浙江省相对较为发达个体和民营经济,给运动员自主择业提供和创造了一定条件;同时运动员多年的专业训练所具备的技能以及对本专业熟悉和热爱,使他们拥有从事与专业相关市场经营的优势。(2) 运动员自主择业随机抽样调查和分析我们对10位2006年来自主择业退

10、役运动员就业情况随机跟踪调查,有7人经营健身俱乐部,有3人已收回投入成本,2人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1人超过20万,1人还处在投入中;其余3人中有1人从事艺术品和酒店经营,兼私人会所2家,年收入已达100万元;2人开设公司,经营纸张和小商品等,年收入10万元左右。这部分退役运动员有较强的创业意识,有较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他们都认为相对比一般运动员,自身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养是创业成功的主要基础,同时运动员经历对目前事业有很大的帮助。(二)优秀运动员就业需求调查及分析1 运动员就业总体需求调查和分析从对运动员愿意从事的职业调查看,大多愿意从事体育行业技术工作,其中愿意从事体育教练(包括省、市、县各

11、级体校)占三分之一,体育教师(包括中、小学和高校)也占三分之一,说明绝大多数运动员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就业方向,特别是对自身从事的体育专业较为热爱,退役后有意愿继续从事与体育教育和教学专业相关的工作。2 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意向调查 在对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意向调查中:在85位退役运动员中对教师职业很喜欢的四成多,比较喜欢的百分之五十,不喜欢的没有。229位在役运动员对体育教师职业很喜欢的近三分之一,比较喜欢的有百分之五十。3“阳光体育人才后备基地” 基本情况和运动员需求调查与分析浙江省近2年新创建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认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

12、基地”)39所,这些“基地”在发掘、培养、输送更好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中为浙江省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们随机抽样12个“基地”开展调查,发现“基地”输送到国家队、省队和省体校的运动员比例相当高,同时运动员所获成绩也较优异。但这些“基地”重点项目带训体育教师不多,有的学校还需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员;专业队运动员担任“基地”体育教师人数更是明显偏少。有专业运动员担任项目训练教师的“基地”,无论是输送和运动成绩都相对突出,专业运动员较受“基地”欢迎,需求较强。(三) 优秀运动员就业优势和主要困难分析1优秀运动员就业优势分析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秀运动员保障政策和文件,各省市也相应出台了配套

13、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做好运动员安置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运动员客观上存在文化素质的不足,但他们久经竞技体育特殊磨练,有着一般青年所不具备的精神和气质,蕴藏着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巨大潜质。特别是所具备的战胜困难、挑战自己的体育竞技精神,使他们能从容面对退役后的困难和挑战。此外多年专业训练所具备的技能和专长,使他们热爱体育事业,拥有从事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巨大优势。2优秀运动员就业主要困难分析(1)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退役运动员在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就业难度可想而知。(2)很多运动员获得了高校“文凭”,但由于其接受的基本上是挂名教育,所以就业时很难凭借所学专业寻找工作;即便在该

14、专业领域找到了工作,也较难胜任。(3)目前运动员在体育岗位就业机会不多,一是能在专业队担任教练的毕竟属于少数优秀运动员;其次是体育教师受门槛及事业编制等其他原因的限制;三是在体育行政和事业部门可提供的就职机会很少;四是进入体育服务和制造企业,但所需求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较为缺乏;有很大部分运动员不愿也不宜从事此类职业。(4)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也有自身很多困难,主要有:首先是运动员从小在省会城市专业队训练,不愿退役后马上去基层,二则除原招收地外,在其他县市缺少相应的社会关系,普遍会产生顾虑和担心;三是受专业和项目限制。三、结论(一)随着国家有关运动员身份明确、聘用管理程序完善等政策的出台,为运动员

15、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但是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对用人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动员实行组织安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浙江省每年四、五十万的就业人数和退役运动员只有4560人左右的规模相比,退役运动员是极小的人群。这些运动员是我们体育部门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立足现有政策,争取各方更大的支持和协助,使运动员安置工作在组织、指令性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性倾斜和支持。(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生涯毕竟是短暂的,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其它生存技能不多。因此加强运动员职业转换期的辅导培训是解决退役运动

16、员再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做为国家竞技体育专门人才的运动员,再就业辅导培训应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和运动员自身需求、符合其个性及特长:“扬长”式的职业辅导培训是社会对人才专长使用的要求,也是优秀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的特点所在。以运动员从事体育教练和体育教师看,所具备的专业比其他职业更能发挥其特长和水平,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协助具备担任体育教练和体育教师条件的运动员从事体育教练和体育教师职业,对有意向担任体育教练的运动员开展体育教练相关知识和要求的专项职业辅导;对有意向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运动员开展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内容和要求的职业辅导培训。与此同时,还应由“扬长”式向“订单”式模式发展。职业教育

17、培训不同于学历教育,市场和社会需求也可能与运动员的特征、特长并不完全吻合,结合市场需求和运动员就业的需求、个性及特长等,采取“订单”式的辅导培训,可使辅导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根据业余训练对专业运动员的需求,由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受过高等教育培养或体育教师职业专门培训的专业运动员担任承担业余训练任务的体育教师,业余训练的力量将得到大大加强,水平也将会大大提高,同时运动员出路也将得到较好地解决。(四)运动员因成绩的优异,会得到很高的政治和社会荣誉,这会强化运动员的自我社会角色,同时因生活环境比较封闭,对社会缺乏认知和了解,一方面对组织的依赖性较强,另一方面退役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比

18、一般人群更大,由此可能产生的顾虑和担心等心理问题也会较多。四、对策和建议(一)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将地方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纳入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政府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处于宏观指导地位, 通过制定和完善政策,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将会更好发挥其宏观指导作用。省市体育部门应在国家和总局已有文件政策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以文件、规范等形式,出台地方运动员职业辅导指导性意见。(二)加强和地方各级体育部门及人事劳动部门的联系,为运动员从事体校教练做好基础工作。为运动员进入体育运动学校从事教练工作,省级体育部门要加强和地方体育部门的联系,掌握各级体育运动学校对教练员的需求,为运动员提供相关信息,

19、协助做好推荐工作;同时应和人事劳动等部门加强联系,在教练岗位编制、单独招考和聘用等方面争取更多优惠政策。(三)加强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的研究。开展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研究工作,随时掌握运动员在就业方面的最新动向,以便研究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目前基础上,将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工作分类细化,同时丰富内容,提高层次,以便满足不同运动员的不同需求。(四)建立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体育部门应加强与目标部门的联系,以寻求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根据优秀运动员的就业意向,应和需要运动员专长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尤其应加强和教育部门的联合,对运动员取得教师资格认定有关工作进行研究,提供具体的实

20、施方案和办法(浙江省目前已启动此项工作)。(五)转变观念,加强运动员退役心理调适期教育工作针对运动员退役后接触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专业队的外界,所产生的顾虑和担心等诸多心理问题,要尽早开始做运动员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在退役前期要做好重新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等心理调适教育工作,引导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完整版三、课题报告完整版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和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目录:一、前 言- 14 -二、研究方法- 15 -(一)文献资料法- 15 -(二)访谈考察法- 15 -(三)问卷调查法- 15 -(四)统计法- 15 -三、结果与分析- 15 -(一)

21、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 16 -1总体现状- 16 -2组织安置情况- 17 -3自主择业(货币安置)情况- 17 -(1) 总体情况- 18 -(2)运动员自主择业随机抽样调查和分析- 18 -(二)优秀运动员就业需求调查及分析- 19 -1运动员就业总体需求调查和分析- 19 -2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意向调查- 20 -3阳光体育人才后备基地” 基本情况和运动员需求调查与分析- 21 -(三)优秀运动员就业优势和主要困难分析- 24 -1优秀运动员就业优势分析- 24 -2优秀运动员就业主要困难分析- 25 -四、结论- 27 -五、建议- 29 -(一)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

22、将地方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纳入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 29 -(二)加强和地方各级体育部门及人事劳动部门的联系,为运动员从事体校教练做好基础工作- 30 -(三)加强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的研究- 30 -(四)建立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30 -(五)转变观念,加强运动员退役心理调适期教育工作- 31 -参考文献- 32 -正文:一、前 言运动员退役问题关系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运动员低成才、高淘汰现象依然较突出。竞技体育训练的长周期和超负荷,使运动员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正常的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与同龄人相比较为欠缺。在目前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

23、情况下,运动员就业势必较为困难。针对运动员的特殊情况,国家近年来出台了运动员保障工作多项政策。为了让他们退役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工作,除了为其提供社会保障、提高文化素质等,还应进一步立足现有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目前,浙江省有待安置运动员130人(占在编人数20%左右),这对运动训练队伍的正常管理、在役运动员的就业心理负担和后备人才的招收等工作都造成了一定压力。本研究针对我省优秀运动员的就业现状、就业和社会需求,从运动员就业需求、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做逆向思维,对地方优秀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进行构想和建设,从而实现地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职业的顺利转换,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地方优秀运动员就

24、业去向、就业空间做出预测,并提出就业安置工作的选择策略和政策参考。本研究主要选择、研究和解决以下3项研究内容和问题,即: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就业意向需求;优秀运动员社会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优秀运动员就业优势和就业困难,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次解决,力求一定程度的创新。二、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家和体育部门有关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政策和规定,作为研究的理论政策依据;查阅浙江省39个“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创建申报材料,并随机抽样调查12个基地的基本情况。(二)访谈考察法对退役运动员进行跟踪访谈,对其就业和创业情况进行了解掌握。(三)问卷调查法通过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

25、业及职业教育培训意向调查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对浙江省田径、游泳、篮球等19个项目317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通过对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意向调查设计、发放与回收,对85位退役(待安置)和229位在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四)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根据数据资料,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三、结果与分析(一)浙江省优秀运动员就业现状1总体现状2006年浙江省竞技体育实行院校化管理体制,较好地解决了运动员的学历问题,运动员退役时基本具有大专学历,这为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组织安置和用人单位招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浙江省优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

26、形式主要为自主择业(货币安置)(包括就学)、组织安置两种。2006年以来我省共安置退役运动员139人(包括留在专业队任教9人),其中自主择业91人(包括上大学15人),占70%,组织安置39人,占30%(其中事业编制35人,机关行政编制4人),基本形成了以自主择业为主、组织安置为辅的安置模式(见表1)。表1 2006年来我省安置运动员情况安置形式人数百分比(%)自主择业(上学)组织安置总计76154813954.610.834.5100.0从运动员对就业安置形式的选择和意向调查发现:有208位运动员希望通过组织安置的,占56%;109位在役运动员选择组织安置,占34%。说明运动员较为相信组织,

27、希望组织能对他们的安置起主导作用(见表2)。表2 2006年来优秀运动员安置形式意向调查表安置形式意向调查 人数百分比(%)组织安置自主择业(货币安置)总计20810931756.1534.38100.002组织安置情况在组织安置的48位退役运动员中,到市县级业余体育学校任教练为24人,占62%;到中小学任体育教师2人;公安部门担任特警4人;3人在体育事业单位;其他6人安置在政府行政部门(财政、国税等)或其他事业单位(见表3)。这部分退役运动员基本上都是通过父母、亲戚或朋友等社会关系被用人单位接受。近年来,通过指令性计划与组织落实安置的运动员尚无。可以说,浙江省已经不再有完全的组织安置形式了。

28、表3 2006年来浙江省优秀运动员组织安置基本情况行业或部门/职业人数百分比(%)专业队教练市县级体校教练体育职业单位公安部门特警中、小学体育教师政府行政或其他事业单位总计92434264818.8500.68.34.212.5100.00调查发现:目前各级市县体育运动学校的体育教练岗位,相对其他行业能够为退役运动员提供较多的岗位,与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数相比,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比例明显偏少。3自主择业(货币安置)情况(1) 总体情况在自主择业的76位退役运动员中,除3人的人事关系转入企业,2人的人事关系进入街道,其余皆转入人才交流中心(市场)。据调查,这些自主择业的运动员,除部分在体育活动中心、

29、健身场所担任管理人员或健身指导教练,或个别通过招聘进入机关(如考入公安特警)和事业单位;以协助家人经商或在家人、朋友帮助和支持下自主经商,如经营体育俱乐部同时兼俱乐部健身教练,开办公司、工厂、商店等,虽然有年收入过百万元者,但真正自己创业者不多。从以上情况看,浙江省相对较为发达个体和民营经济,给运动员自主择业提供和创造了一定条件;同时运动员多年的专业训练所具备的技能以及对本专业熟悉和热爱,使他们拥有从事与专业相关市场经营的优势。(2)运动员自主择业随机抽样调查和分析我们对10位2006年来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就业情况随机跟踪调查,有7人经营健身俱乐部,主要为小球类、武术和拳击等重竞技健身俱乐部,

30、有3人已收回投入成本,2人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1人超过20万,1人还处在投入中;其余3人中有1人从事艺术品和酒店经营,兼私人会所2家,年收入已达100万元;2人开设公司,经营纸张和小商品等,年收入10万元左右。经调查发现,这部分退役运动员有较强的创业意识,有较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如从事艺术品和酒店经营,兼私人会所,年收入已达100万元的退役运动员,大学毕业以后从事专业队训练,他认为相对比一般运动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养是创业成功的主要基础,同时运动员经历对目前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其他几位运动员也都有着较强较广的社会关系,能在短期间内实现创业。目前这部分退役运动员最大的困难是,虽然文化学历都达

31、到大专以上,但仍感到各类知识相对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在创业过程中也较其他人群更为艰辛。(二)优秀运动员就业需求调查及分析1运动员就业总体需求调查和分析在对317位优秀运动员关注就业程度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并不关注就业问题。七成以上的运动员在看到老队员退役时才开始关注就业问题,只有一成的人在进队时考虑此事,甚至还有60位运动员尚未考虑此事。另外绝大多数运动员未能具备职业发展规划,只有一成的人有一定规划。从对运动员愿意从事的职业调查看,有1222人次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体育工作人、教学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55.75%;329人次选择办事和有关人员,占15.01%;244人次

32、选择商业、服务业,占11.13%;200人次选择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占9.12%;166人次选择政府机关国家公务员,占7.57%;34人次选择军人,占1.55%(见表4)。愿意从事体育行业技术工作的运动员904人次,占74%,其中愿意从事体育教练(包括省、市、县各级体校)324人次,占36%,体育教师(包括中、小学和高校)316人次,占35%(见表5)。说明绝大多数运动员能够对再就业进行理性和较充分的思考和选择,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就业方向,特别是对自身从事的体育专业较为热爱,退役后有意愿继续从事与体育教育和教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表 4 优秀运动员就业意向基本情况调查表职业项目人次百分比

33、(%)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公务员军人办事和有关人员总计122224420016634329219255.7511.139.127.571.5515.01100表5 优秀运动员从事体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调查表专业技术职业人数百分比(%)各级体校教练体育教师其他(体育新闻、用品设计等 )总计32531626390436.534.529100.002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意向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运动员对体育教师职业的需求,我们专门对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有关意向进行了调查:在85位退役运动员(待安置)(其中本科学历29人、大专学历44人)中,对教师职业很喜欢的37人,占43

34、%,比较喜欢的43人,占50%,一般的5人,占6%,不喜欢的没有。在229位在役运动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43人、中专和高中学历72人、初中学历4人)中,对体育教师职业很喜欢的64人,占28%,比较喜欢的105人,占46%;一般的57人,占25%,不喜欢的2人,占0.8%,要求参加专门培训282人,占90%(见表6)。表6 优秀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和专门培训意向调查表运动员类别职业和培训意向人数百分比(%)待安置运动员在役运动员总计很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喜欢很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喜欢要求专门培训85 37 435 0 229 64105 57 2228231443.550.560.02846250.8

35、90100.003阳光体育人才后备基地” 基本情况和运动员需求调查与分析随着浙江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体育教育的重视逐年增加,无论在政策的倾斜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均加大了力度。各中、小学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相应加强。浙江省近2年新创建“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39所,有重点训练体育项目55个。这些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认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在发掘、培养、输送更好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中为浙江省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通过调查看出:这批“基地”作为业余训练基地,中小学各为70%/30%的比例,符合业余训练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一般规律,项目较全,

36、浙江省的重点及优势项目如游泳、皮划赛艇等都是“基地”的重点项目,特别是竞技体育基础性项目田径在17个“基地”展开,有助于业余训练从基础项目抓起的要求和开展。(见调查表7、8)表7 “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基本情况调查学校等级学校数目(所)百分比(%)中学小学总计2712397030100.00表8 “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重点项目调查情况重点运动项目项目数 百分比(%)排球游泳拳击 皮划艇、赛艇篮球田径帆船、帆板网球举重羽毛球跆拳道射击乒乓球足球篮球乒乓球沙排总计63145 171412212 4 52255 10.9 5.5 8.56.96.630.91.8 7.2 1.8 3.6 3.6

37、1.83.67.2 9.9 3.63.6100.00我们随机抽样12个“基地”开展调查,对项目开展情况、参加项目训练;年度体育经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运动员输送和成绩;专业运动员需求情况等进行了具体调查分析(见表9、10、11)表9 抽样调查“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基本情况调查学校重点运动项目数在校学生数参加项目训练学生数年度体育经费(万元)122431343774260表10:抽样调查“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教师基本及需求情况表体育教师数其中:专项带训教师数外聘体育教师数本/专科/以下学历人数高/中级/以下职称人数专业运动员数/需求比例11428576/25/1330/52/32 3/7

38、5%表11 抽样调查“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运动员输送和成绩情况输送国家队数输送省专业队数输送省体校数获全运会前八/金牌获全国锦标赛前八获省运会前三572811/247 85从以上调查可发现,这些“基地”体育师资队伍力量较强,教师素质较高,如本科以上学历76人占66%;职称较高,有高级职称教师30人,占26%。所输送到国家队、省队和省体校的运动员分别为5、72、8人,其比例占参加训练运动员的11%,这个比例相当高,同时运动员所获成绩也较优异,获全运会前八和全国锦标赛前八分别为11人和47人,占参加训练学生的7.4%;省运会成绩更是明显,前三有85人次,占参加训练学生数11%,这些“基地”在业余

39、训练方面为浙江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成绩,这是竞技体育“体教结合”的成功体现。随着浙江省业余体育运动学校近年来呈萎缩趋势,加强 “体教结合”,加强“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基地”重点项目带训体育教师不多,只有28人,各项目带训教师只有1.16人,有的学校还需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员;专业队运动员担任“基地”体育教师人数更是明显偏少,只有3人,占专项体育教师的7%,其中有专业运动员担任项目训练教师的“基地”,无论是输送和运动成绩都相对突出,而希望能聘用专业运动员担任重点项目带训教师的“基地”为75%,说明专业运动员较受

40、基地的欢迎。(三)优秀运动员就业优势和主要困难分析1优秀运动员就业优势分析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秀运动员保障政策和文件,主要有国家体育总局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和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度期工作的意见等。各省市也相应出台了配套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做好运动员安置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就整体而言,运动员客观上存在文化素质的不足,但他们久经竞技体育特殊磨练,有着一般青年所不具备的精神和气质,蕴藏着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巨大潜质。特别是所具备的战胜困难、挑战自己的体育竞技精神,使他们能从容面对退役后的困难和挑战。此外多年专业训

41、练所具备的技能和专长,使他们热爱体育事业,拥有从事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巨大优势。2优秀运动员就业主要困难分析根据目前我省就业现状及综合上述调查情况,优秀运动员就业的主要困难有:(1)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为:一是每年三、四十万的高校毕业生等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二是本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外省来浙江省的就业人员的增多,就业岗位紧缺。退役运动员在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就业难度可想而知。(2)很多运动员获得了高校“文凭”,但由于其接受的基本上是挂名教育,所以就业时很难凭借所学专业寻找工作;即便在该专业领域找到了工作,也较难胜任。一些社会影响力较弱、社会关注度相对较低的运动项目,如田径、举重、

42、射击等项目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更为困难。(3)目前运动员在体育岗位就业的主要问题为:一是虽然愿意并希望在专业队担任教练,但这毕竟属于少数优秀运动员;其次是做体育教师受门槛及事业编制等其他原因的限制;三是在体育行政和事业部门任职,但目前可提供的就职机会很少;四是进入体育服务和制造企业,尤其是健身俱乐部或大型健身场馆当教练,虽运动专项技术水平优势明显,但企业所需求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较为缺乏;目前阶段健身市场发展又有待健全,竞争较为激烈;有很大部分运动员因多年的训练生涯带有伤病等的困扰,不愿也不宜从事此类职业。(4)以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师职业为例分析,我们发现: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中

43、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关注的逐步上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相继提高,如体育分值在各级升学考试中比重增大等政策的出台等,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退役运动员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这为运动员提供了就业的基础和空间,如担任体育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浙江省目前已有39所“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300余所体育特色学校,能更好开展青少年体育教育及教学工作,同时也可加强业余训练工作。这些基地和学校愿意接受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有的地方基层体育教育部门利用已有的政策,通过积极争取,正在逐步公开招聘并优先聘用退役运动员。但因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仍有很多困难,除上述受教师资格证书的限制和用人单

44、位人员进编的限制外,主要有:首先是运动员从小在省会城市专业队训练,一则不愿退役后马上去基层,二则除原招收地外的其他县市缺少相应的社会关系,普遍会产生顾虑和担心,由此影响了运动员的基层和异地安置,使之失去可能较好、较合适的就业的机会;其次是受专业和项目限制,如招聘岗位很多是球类专业,因市场和高校对球类专业运动员其需求较大,很多运动员刚退役就进入健身就业市场和高校,因此应聘者不多,如在我省一次对乒乓球和网球体育教师公开招聘中,近20位应聘者中无一专业队运动员,而如重竞技和体操等项目招聘的体育教师岗位又相对较少。四、结论(一)随着国家有关运动员身份明确、聘用管理程序完善等政策的出台,运动员的基本权益

45、依法得到保障,这同时也为运动员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但是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对用人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动员实行组织安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日趋占主导地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虽然运动员实行组织安置和指令性安置比计划经济时期会更困难,但此项工作的意义和影响较以往会更大更广,因为除目前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呵护和出路关注的日益突出,组织安置的形式能吸引部分愿意参与竞技体育的孩子及家长外,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事竞技体育的孩子和家长有一定的吸引力,以此可解决近年来招收竞技体育人才难的部分问题。以浙江省每年几十万的就业人数和退役运动员只有4

46、060人左右的规模相比,退役运动员是极小的人群。这些运动员是我们体育部门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毕竟国家和体育部门对他们的培养之深和投入之大是除高尖端科技、军事国防等外,其他很少人群可与之相比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用人单位,如各级体育学校和有关教育体育部门输送合适和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立足现有政策,争取各方更大的支持和协助,使运动员安置工作在组织、指令性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性倾斜和支持。(二)目前浙江省业余训练呈萎缩趋势,专业运动员具有极强的专业优势,由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受过高等教育培养或体育教师职业专门培训的专业运动员担任业余训练基地的体育教师,业余

47、训练的力量将得到大大加强,水平也将会大大提高,同时运动员出路也将得到较好地解决。(三)优秀运动员的竞技生涯毕竟是短暂的,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其它生存技能不多,这一直是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主要障碍。在新出台的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度期工作的意见中,把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职业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重新确立和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正确轨道,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取得的成效,在一定意义上,选择职业教育就是选择就业。因此我们可以说,加强运动员职业转换期的辅导培训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根据目前我省运动员就业现状

48、、就业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现状,我们以为,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应以符合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为关键,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采用“扬长”式的职业辅导培训。以运动员从事体育教练和体育教师看,所具备的专业比其他职业更能发挥其特长和水平,因此要鼓励和支持、协助具备担任体育教练和体育教师条件的运动员从事体育教练和体育教师职业,对有意向担任体育教练的运动员开展体育教练相关知识和要求的专项职业辅导;对有意向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运动员开展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内容和要求的职业辅导培训。由“扬长”式向“订单”式模式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不同于学历教育,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于市场需求,而市场和社会需求可能与运动员的

49、特征、特长并不完全吻合,职业辅导培训还应根据市场和运动员就业的需求、个性及特长等,采取“订单”式的辅导培训,应对有意向从事健身业的运动员开展经营管理(市场预测、市场营销)和健身器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等的辅导培训,使辅导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四)作为特殊人群的运动员,在举国体制的条件下,一方面从艰苦付出后所获得的成功中,会得到很高的政治和社会荣誉,同时也会强化运动员的自我社会角色,这必然会使其退役后难以较快接受基层或条件、待遇相对较差的体育教练或教师等工作;另一方面因运动员从小在专业队训练,接触社会基层机会较少,训练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封闭,对社会缺乏认知和了解,退役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

50、差比一般人群更大,由此可能产生的顾虑和担心等心理问题也会较多,五、建议(一)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将地方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纳入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政府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处于宏观指导地位, 通过制定和完善政策,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将会更好发挥其宏观指导作用。省市体育部门应在国家和总局已有文件政策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以文件、规范等形式,出台地方运动员职业辅导指导性意见,将职业辅导培训纳入地方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中。(二)加强和地方各级体育部门及人事劳动部门的联系,为运动员从事体校教练做好基础工作为运动员进入体育运动学校从事教练工作,省级体育部门要加强和地方体育部门的联系,掌握各级体育运动学

51、校对教练员的需求,为运动员提供相关信息,协助做好推荐工作;同时应和人事劳动等部门加强联系,在教练岗位编制、单独招考和聘用等方面争取更多优惠政策。(三)加强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的研究。开展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研究工作,随时掌握运动员在就业方面的最新动向,以便研究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目前基础上,将运动员职业辅导培训工作分类细化,同时丰富内容,提高层次,以便满足不同运动员的不同需求。(四)建立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体育部门应加强与目标部门的联系,以寻求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根据优秀运动员的就业意向,应和需要运动员专长的如公安、警察、税务、金融、海关、健身服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尤其应加强和教育部门的联合,对运动员取得教师资格认定有关工作进行研究,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办法。(五)转变观念,加强运动员退役心理调适期教育工作针对运动员退役后接触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专业队的外界,所产生的顾虑和担心等诸多心理问题,要尽早开始做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可以在入队不久就开始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退役前期更应该重视做好重新认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