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复习)_第1页
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复习)_第2页
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复习)_第3页
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复习)_第4页
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一览表1. 表达方式(表达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1)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一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衬情(乐景写乐情、哀景J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匕 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志:即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1 借史抒情一一借古讽/伤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咏史怀古诗);借典抒情(用典抒情)(2)描写手法:动和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远近结合、声色结 合、点面结合、俯仰结合、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 表现手法(狭义):对比对照、烘托衬托(正

2、衬、反衬)、渲染、象征、联想与想象、比兴、用典、抑扬(先抑后扬、 先扬后抑)等3. 修辞手法(针对具体的句子):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双关(语义或谐音)、设问、反问、反复、顶真、反语、通感、对偶等4. 结构特点 (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艺术构思):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浑然天成、画龙点睛、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补充】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 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注】1.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即表达方式的具体化)也是表现手法。2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

3、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 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表现手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 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 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两者的联系:当某种修辞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手法也可以视为表现 手法诗歌鉴赏艺术手法题答题步骤:1、明手法(明确具体用了什么手法)2、阐运用(阐释哪些诗句体现了该手法的运用)3、析效果(分析此种手法的艺术效果)【牛刀小试】说说下列诗句的艺术手法: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 )4 杨柳

4、岸晓风残月。(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6 樯橹灰飞烟灭。()7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8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咏鹰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3、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1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15、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一步)作者采用 拟人 化的手法

5、 (第二步) “柳条藤蔓系离情”黄 莺“欲别频啼四五声”赋予柳条藤 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 位。(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 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表达出作者想要回家的 迫切心情。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6、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上阕是如何表现 凄冷”的?(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1)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雾昏暝,难得片刻的晴朗心情,这是凄冷之一;闻雁鸣,却难见被 云雾遮挡的鸿雁,更浸染思念亲朋情怀,景中寓情,这是凄冷之二。(2)全诗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上阕寓情于景,写秋雨秋云无 雁影,渲染凄寒的氛围;下阕以照 壁孤灯、夜永之景衬情,把旅居之 人酒后的孤独、冷清刻画得很清 晰。全诗表达了羁旅孤栖、难熬寒夜、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晚 泊【清】洪舁空江烟雨晚模糊,越峤吴峰定有无?宿鹭连拳鱼泼剌,败芦深处

7、一灯孤。【注】连拳:蜷曲的样予。泼剌:鱼跃动时的水声。(1)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进行赏析。(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诗句进行分析。(1)远景、近景结合。 摹形、摹色、摹声结合(视 觉、听觉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每点2分,要有阐述。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它分析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2)本诗抒发了作者迷茫、寂寞、孤苦之情。写烟雨迷蒙、远峰模糊在于写心中的迷茫之感,写“宿鹭”、“鱼泼剌”在于写心中的寂寞难遣,写孤灯更显出了诗人的孤苦伶仃。(感情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分析2分)唐多令 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 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 (今南京)所写。题目:上片中 “堪恨西风吹世换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本词作者邓剡曾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是一个有爱国心、有民族气节的人。这首唐多 令是宋亡之后他在金陵的吊友之作。本词的上片写景,在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亡国之痛;下片抒情,直 截了当地写这种哀痛的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