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 谢洪钧-为上海市饲料行业协会会员大会作专题报告2005年6月30日一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历程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比发达国家晚了70年左右。1978年全国饲料产量仅有几十万吨。我国的饲料工业是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发展起来的。1982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搞饲料工业,这也是一个行业”。1983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又指出:“全国都要注意搞饲料加工,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加工厂。饲料要作为工业来办,这是个很大的行业”。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国务院及时做出部署,并在1984年12月2
2、6日正式颁布了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从此,饲料工业建设正式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序列。在基建、金融、财税和科技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实行饲料工业“大家办”的方针,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从纲要颁布到1990年的几年间,我国饲料工业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引导各方资金投入,很快完成了起步阶段的工作。1985年到1990年的五年间,全国饲料总产量从1767万吨增长到2726万吨,平均每年以9.06%的速度递增。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饲料工业的快速成长时期,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平均每年以10.5的速度递增, 2000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达
3、到的7413万吨。进入新世纪后,针对饲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饲料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不够合理,饲料原料的质量和生产能力有待提高,饲料业的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健全,饲料添加剂质量及使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等,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饲料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稳定和完善了我国饲料行业产业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
4、的成就。已经形成包括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加工工业、饲料机械设备工业和科技、教育、标准化、检测等支撑体系在内的饲料工业体系,我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近百年的饲料工业历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可以说中国的饲料工业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二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特点由于我国饲料工业一开始就引入市场机制,因而表现出极其旺盛的活力,并以较快速度不断发展。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产量持续增加。19802004年的24年间,我国工业饲料产品(包括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年递增率高达17.5%,远
5、高于肉类7.8%的发展速度(见表)。 1980-2004年中国工业饲料及肉类产量(万吨)年份工业饲料产品产量肉类产量1980200.01205.419851767.01926.519902726.02856.719954608.05260.020007413.06125.020049660.07245.0年递增率()17.57.8二是饲料产品品种多样化。目前我国家禽、猪、水产和反刍家畜配合饲料的比例逐步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拢。在稳步发展配合饲料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了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004年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三者的比例为15.517.3,初步形成了添加剂预混
6、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科技含量不断增加,饲料转化率不断提高。现代集约化养殖中,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粮食。在动物全程饲养平均饲料转化效率(动物增加1千克活体重所需消耗饲料量)方面总体上提高了25%左右,饲养周期亦大幅度缩短。例如猪配合饲料转化效率由4.01提高到3.01,饲养周期由约180天出栏缩短为140天;肉鸡配合饲料转化效率由2.51提高到1.81,饲养周期由约60天出栏缩短为42天;蛋鸡配合饲料转化效率由3.01提高到2.41;水产配合饲料转化效率由2.51提高到2.01。四是饲料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企业类型逐步向多元化、大型化、
7、集团化方向发展。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已成为中国饲料工业的重要支柱。通过不断的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已经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发展迅速2004年全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70多家,比上年增长15%,全国排名前10名的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产量达2015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20.8。排名前20位饲料生产企业的饲料产量占全国饲料产品产量的25.7%。企业追求规模效益趋势十分明显。通过横向联合和纵向延伸,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五是饲料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兴的基础产业之一,在世界饲料生产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2004年,全国饲料工
8、业总产值为2428亿元人民币,在全国近40个工业行业中居前20位。高于粮食加工行业。中国配合饲料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量的%以上,直接影响着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三、2004年全国饲料工业情况1、饲料产量大幅提高2004年全国饲料工业产品产量9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89%,其中,配合饲料7031万吨,比上年增长9.38%;浓缩饲料2224万吨,增长13.59%;添加剂预混合饲料406万吨,增长24.48%。2饲料品种结构调整配合饲料中,猪配合饲料产量2333万吨,比上年增长9.54%;蛋禽配合饲料1384万吨,下降3.42%;肉禽配合饲料2219万吨,增长21.15%;水产配合饲料78
9、7万吨,增长11.20%;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188万吨,下降8.01%;其它配合饲料119万吨,下降6.97%。浓缩饲料中,猪浓缩饲料产量1239万吨,增长10.21%;蛋禽浓缩饲料产量469万吨,增长23.09%;肉禽浓缩饲料产量334万吨,增长20.86%;水产浓缩饲料30万吨,增长9.22%;反刍动物浓缩饲料产量121万吨,增长5.37%;其它浓缩饲料产量32万吨,下降8.36%。
10、60; 预混合饲料中,猪预混合饲料产量221万吨,增长36.83%;蛋禽预混合饲料产量75万吨,增长15.18%;肉禽预混合饲料产量55万吨,增长20.15%;水产预混合饲料产量14万吨,下降1.28%;反刍动物预混合饲料产量18万吨,增长17.42%;其它预混合饲料产量22万吨,下降6.04%。3产品质量及安全水平有所提高据全国抽检结果显示,2004年饲料产品合格率为95.06%,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饲料/水中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品检出率为1.96%,同比下降1.68
11、个百分点。4饲料价格上升 2004年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1879元/吨,与上年增长14.28 %;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2085 元/吨,同比增长16.17%;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1834 元/吨,同比增长16.87%。5企业数略有增加2004年全国饲料企业总数为14529家,比上年增长4.72%。其中,国有企业597家,集体企业632家,民营企业8327家,联营企业439家,股份制企业3429家,港澳台资企业150家,外商企业287家,其它类型企业756家。与2003年相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联营企业的企业数继续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分别减少120、157和133家,降幅分别为16
12、.74%、19.90%和23.25%。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港澳台企业、外商企业数都呈上升趋势。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已占饲料企业数的81%。6职工人数基本稳定2004年饲料企业年末职工人数为48.2万人,比上年下降0.83%,保持基本稳定。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员11.5万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3.91%,技术工种共5260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0.19%。四、我国饲料大宗原料的供应1玉米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多年来播种面积都稳定在2400万公顷左右,产量在1.0 -1.3亿吨,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1/5;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又是玉米的主要消费国,目前,年度玉米消
13、费总量在1.3亿吨左右,其中饲料消费已超过8500万吨,约占我国玉米总产量的75%以上。未来几年我国玉米仍属于基本自给型,不会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进口国。2004年全国玉米产量为1.28 亿吨,比上年增长10.54%;据海关统计,全年玉米出口量为231万吨,进口2,262吨。2004年玉米价格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发展趋势 。2004年玉米产区、销区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139.3元/吨和1398.1元/吨,分别比上年提高15.69%和17.80%。玉米产销区的平均价格为1268.7元/ 吨,比上年同期低3.36%。2大豆2004年国内大豆产量达到1800万吨,比2003年增长17%。据海关统计,进口
14、大豆2023万吨,比2003年下降2.5%,出口大豆34.9万吨。国内大豆总供应量在3800万吨左右。国内豆粕总供应量在22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8%,其中饲用豆粕供应量为1920万吨,同比增长6.7%;2004年国内豆粕总体供给大于需求; 据海关统计全年豆粕出口65.6万吨,进口5.5万吨。2004年,我国豆粕出厂价格大起大落。豆粕第一季度价格上涨,后三季度振荡下跌。2004年豆粕的平均出厂价格为2830.0元/ 吨,比上年高24.7%,比2002年高53.1%,第四季度豆粕平均出厂价格为2471.9元/ 吨,比上年同期低10.2%。3.鱼粉 我国是鱼粉用量大户,进口量约是世
15、界鱼粉贸易总量的14 ,对中国饲料生产而言,鱼粉是一项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在鱼粉价位适当的条件下需求量保持在130 150 万吨左右的水平。2004年国内鱼粉总产量为33万吨,比上年下降39.1% 。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口量约达112万吨,是近年来进口鱼粉数量较多的年份。出口05万吨。全年鱼粉总供应量达到150万吨,鱼粉总消费量约130万吨以上。2004年进口鱼粉的平均价格为5888元/ 吨,比上年同期提高11.65%。世界鱼粉产量每年维持在600 万吨左右,占全世界饲料总产量6 亿吨的1 左右,基本能够维持供需平衡,如果打破这种平衡,就会产生价格波动。1998年,由于厄尔尼诺气候的
16、影响,秘鲁、智利鱼粉大幅减产,减产幅度分别达到53 和46 ,使我国进口鱼粉价格达到6500 7000 元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98 年底结束了厄尔尼诺气候,秘鲁渔获量大增,鱼粉产量猛增,造成鱼粉价格下跌近50 ,进口鱼粉价格降至3200 元吨,国产鱼粉价格有的降到2600 元吨。五、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截止2004年底,已注册登记的添加剂预混料企业3500多家,添加剂生产企业1600家。产品中饲用磷酸盐类产量最大,占饲料添加剂总产量的70左右。饲用赖氨酸、维生素、酶制剂、饲料保藏剂(抗氧、防霉剂)、调味剂、矿
17、物质微量元素等都具一定生产能力和产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国际交流的增加,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饲料添加剂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和知识储备。中国部分饲料添加剂产品通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有较强的竞争力,也一路引发了全球同类产品价格的下滑。如:磷酸氢钙、维生素、赖氨酸、抗氧化剂、微量元素等。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饲料生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饲料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在此重点介绍维生素、氨基酸产品的发展状况。 1.维生素2004年我国各类维生素原料生产企业约130家,饲料级维生素总生产能力约30
18、万吨/年左右。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维生素的生产和消费。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价格不断下滑。目前维生素作为动物饲料的市场容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在药用和食用领域都以45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维生素产量约30万吨,其中氯化胆碱16.5万吨左右;维生素C约8万吨;维生素E约3.2万吨,维生素A约0.5万吨,泛酸钙约0.7万吨,其他维生素产量0.5万吨。中国每年饲料级维生素市场需求量约12万吨,占全球饲料级维生素市场需求量1/5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维生素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的市场。14种维生素生产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改变了以往维生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部分品种在国际市场中已表现出市场的绝对
19、优势,中国已成为世界维生素的生产中心,将极大地影响全球维生素市场的价格走势,全球维生素市场从垄断走向多元化,市场力量正在推动企业进行新的重组与分化。2.赖氨酸 中国赖氨酸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当初的几千吨产量发展到2004年的17.3万吨。主要赖氨酸生产厂家有长春大成生化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安徽丰源生化公司、山东金玉米公司等。氨酸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30万吨/年。国内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需求。回首近几年国内赖氨酸产业发展轨迹,刚刚过去的2004年,应该是历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赖氨酸市场供应状况发生了
20、重大变化,首次突破了由进口赖氨酸供应占主导转变成国产赖氨酸和进口赖氨酸各有市场的局面,中国成为世界赖氨酸市场供应品牌和生产厂家最为集中和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国家,市场价格也经历了由高位到低位的变化过程。赖氨酸业已经由过去的寡头垄断市场变化竞争市场,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进出口:2004年的赖氨酸进口数量达到了7.61万吨,比2003年略增,但低于2002年的8.1万吨。赖氨酸出口量增幅明显,为历年最高,全年出口量达2.3万吨,主要出口到荷兰、美国和加拿大。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赖氨酸产能的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2001-2004年赖氨酸出口数量产能:2004年,我国新投产的赖氨酸厂数量之多
21、,速度之快,让世界震惊。大成集团在一期工程扩建成功后,其居世界前列。截止2004年底,国内正常生产的厂家,全部产能已超过40万吨/年(不含几家尚处于停产状态的厂家产能),但是实际开工能力不足50%。2005年,除上述企业中会有扩产的外,还有广东肇庆星湖赖氨酸项目、山东西王集团、山东聊城希杰赖氨酸项目、山东济宁正大赖氨酸项目、东方希望包头赖氨酸项目等项目建成,不排除其中有一些项目会因为国内庞大的产能而搁浅,但仍会有部分赖氨酸厂投产,到年底我国的赖氨酸产能有可能突破60万吨。供需情况:2004年我国赖氨酸总供给量约18.5万吨/年(含已折合成98.5%含量的65%赖氨酸)左右,市场需求量约17万吨
22、t/年,同比增长约15%以上。市场供应过剩,库存量加大。价格:2004年的赖氨酸价格,除在1季度有一个大的波峰出现外,总体呈现下滑态势。年初,赖氨酸价格延续上年第4季度跌势,但到了3月份,价格突然攀升,一度涨至33元/公斤的高位。之后,赖氨酸价格急转直下,陷入持续的低迷中,直至年底跌破15元/公斤(国产跌至13.5元/公斤左右),为近年较低点。市场前景:国内赖氨酸生产的盲目扩张,给今后的赖氨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国内庞大的供应量,与增长速度较稳定的需求量,价格战的爆发在所难免。国内市场将会有较长的一段洗牌期。国内赖氨酸企业只有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本的原则,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注重提高产品质
23、量,凭借本土化的技术和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才可能在质量上超越国外赖氨酸企业。从品种来看,除98.5%赖氨酸外,还有65%赖氨酸的生产,竞争的需要也将可能使个别企业着手开发50%含量的赖氨酸,从而使市场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赖氨酸产业在经过价格战的炼狱后,将走向竞争联合的道路,实现赖氨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3.蛋氨酸我国九十年代初从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引进技术,采用斯卑希姆公司的设计和关键设备,由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承建,投资6.5亿多人民币,在天津化工厂建设1万吨/年规模的DL蛋氨酸装置,于1992年8月建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装置设计能力一直不能正常发挥。虽然1999年的产量曾达到3000
24、吨,但2000年还是停止了生产。我国饲用蛋氨酸还没有摆脱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的局面(进口量见表2)。表2 中国蛋氨酸进口量(吨)年 份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进口量7336171201474511705308905380585000目前中国建设蛋氨酸生产装置的基本条件已具备,国内有条件、有实力的化工企业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国产饲用蛋氨酸生产的前期准备,并有可能在2005年投资再建新厂。由于蛋氨酸生产行业属于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我们在资金与技术实力上与国际蛋氨酸厂商相去甚远。所以,发展我国的蛋氨酸产业将任重而道远。六、我国的饲料机械设备生产
25、情况 中国饲料加工机械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生产、规模化发展等几个阶段,现在已经基本能够生产出品种齐全的饲料加工机械设备。经过短短的20多年,中国生产的饲料加工机械设备在性能上与进口设备相比已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我国饲料机械设备工业发展很快。据统计,全国生产饲料机械设备的企业有110多家。2004年饲料加工机械设备共24178台套,其中,成套机组为3247套,单机20931台。在成套设备中,时产10 吨以上设备313台套;时产510 吨的设备591台套;时产15吨的设备2343台套。在单机设备中,粉碎机4591台;混合机3701台;制粒机1468台;其它类型11
26、171台。时产5吨的设备也称为年产1万吨的设备。 国内饲料机械设备产品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到东南亚、新西兰、俄罗斯和非洲等地。众多机械设备产品中,有些已形成著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我国目前最大的饲料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牧羊集团,创建于1967年,是国家最早定点生产饲料机械的专业制造企业,集团拥有饲料机械及工程、仓储工程、粮食机械及工程等十个分(子)公司。集团总资产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7.24亿元。连续两年实现30%以上的增长。牧羊已开发各种性能优越的饲料粮食机械设备产品10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可以承接从普通畜禽饲料到高档水产膨化饲料
27、的各类饲料成套交钥匙工程,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牧羊集团已在23个国家设立销售代理处,产品已经出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马来西亚、缅甸、南斯拉夫、叙利亚、伊朗、突尼斯、菲律宾、越南等32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出口销售600万美元。七、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制约因素尽管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仍要对饲料行业的发展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看清饲料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匮乏我国是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目前,主要蛋白质饲料原料仍然依靠进口,如鱼粉约70需要进口,生产豆粕的大豆约70需要进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
28、单元合成氨基酸50以上需要进口。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供应不足抑制了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2企业的市场及外部环境需要改善一是饲料原料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目前,国内少数几个大豆加工企业就占据了70以上的豆油和豆粕市场份额,已基本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态势,客观上造成了豆粕高价位运行,加剧了饲料原料供求失衡的局面。二是小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干扰了市场的健康运行。主要表现在:产品以次充好造成行业大的波动等。三是运输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铁路运力紧张和运输成本大幅度提高,使饲料原料购进和饲料产品运出的费用都大幅度增加,处于微利状况的饲料企业承受着较大压力。四是饲料市场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
29、据调查,商品饲料平均70%通过二级经销商销售,其销售饲料的利润一般是饲料厂的23倍,使养殖成本居高不下,饲料企业低赢利甚至无赢利,影响饲料生产和消费。3饲料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几年来,全国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结果显示,我国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饲料添加剂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饲料质量情况总体是好的。但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如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问题严重,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仍未杜绝,滥用饲料添加剂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未得到有效控制,威胁到养殖动物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养殖产品的国际贸易。八、 饲料行业管理制度在我国饲料工业持续发展的同时,饲料法制建设也
30、取得了丰硕成果。除遵照执行国家的通用法律法规外,目前已形成了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为基本法规,以及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饲料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促进饲料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我国饲料管理制度经过实践检验和不断修改完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处罚条款更加严厉和严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为依法治饲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为提高饲料企业人员素质,饲料行业部分工种实行了就业准入制度。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1999年发布、2001年修订)1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的宗旨第一章第一条明确了其宗旨:即“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
31、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是手段;“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是直接目的;“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是最终目的。条例的基本精神是依法治饲,依法兴饲。条例的管理范围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以及产品质量监督、行政管理等行为均应遵守本条例。条例的管理主体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简称为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条例所指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范围饲料的范围很广,从解决实际问题考
32、虑,本条例所称的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本条例所称的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公布。目前执行2003年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条例的组成部分条例修订后分为五章三十五条。五章分别为:总则,审定与进口管理,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罚则及附则。2条例的11项管理制度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审定公布制度条例规定: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研制者、生产者必须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
33、出新产品审定申请,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和进行饲喂试验后,由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根据检测和饲喂试验结果,对该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布。具体按2000年农业部第37号令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执行。目前已有烟酸铬、赖氨酸硫酸盐等近20个产品获得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首次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制度条例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明确规定:首次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并提供该饲料、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相应的资料。经审查确认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的
34、,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产品登记证。具体按2000年农业部第38号令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条例规定,国家对获得审定或者登记的、含有新化合物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申请人提交的其自己所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具体保护措施是,自审定或者登记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获得审定或者登记的申请人同意,使用有关数据申请饲料、饲料添加剂审定或者登记的,审定或者登记机关不予审定或者登记;但是,其他申请人提交自己所取得的数据的除外。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知识产权保护有两个例外情况,一是公共利益需要,二是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信息不会被不当地进行商业
35、使用。除此之外,审定或者登记机关不得披露需要保护的有关数据。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制度条例规定: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企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现场审核后,报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符合条件要求的,颁发生产许可证。具体按2003年农业部第26号令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执行。另外,生产动物源性饲料的企业应按2004年农业部第40号令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制度条例规定:生产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后,由省、自治区、
36、直辖市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核发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具体按1999年农业部第23号令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管理办法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记录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由于饲料直接关系动物的安全生产和人身健康,为了实施全程监管、开展质量认证,以及进行调查取证的需要,条例规定: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企业,应当按照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并实行生产记录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标签制度条例规定: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物上应当附具标签。为贯彻标签制度,国家专门制定了饲料标签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06481999),对标签使用范围、引用标准、定义、基本原则、必须标识的基本内容、基本要
37、求和饲料标签计量单位的标注等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标签应当使用中文规范的汉字标明产品的名称、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和产品标准编号等。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制度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正确和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配合饲料的质量和效能,大幅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粮食等饲料的消耗,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反,错误使用甚至滥用饲料添加剂或其它添加物,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还容易带来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因此,条例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守国务院农
38、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使用规范,不得超量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不得违禁添加兽药和其他禁用药品。2002年农业部第176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五类40种)和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21类)。禁止事项条例规定:禁止经营无产品质量标准、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无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禁止生产、经营停用、禁用或淘汰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以及未经审定公布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禁止经营未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进口饲料、进口饲料添加剂;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禁止对饲料、饲料添
39、加剂作预防或者治疗动物疾病的说明或者宣传,但是,饲料中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可以对所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加以说明;禁止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为了加强质量监督,条例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全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划,可以进行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督抽查,但是不得重复抽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根据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可以组织对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监督抽查,并会同同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公布抽查结果。法律责任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有: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非法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收缴或吊销生产许
40、可证、产品批准文号、进口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生产、经营环节的违法处罚,首先要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要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于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处罚,首先要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要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于假冒、伪造或者买卖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或者产品登记证的处罚,也要首先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伪造、变造、买卖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要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于使用环节的违法处罚,以教育、制
41、止和纠正等为主,最多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3.严格执行饲料管理配套规定确保饲料安全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农业部2000年第37号令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农业部2000年第38号令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农业部2003年第26号令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农业部2004年第40号令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农业部1999年第23号令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2003年第31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2001年第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公告的补充说明-农业部2002年第220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
42、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第176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2002年第193号公告共21种,其中18种完全停止生产使用,3种只能治病用,不能用于促生长。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动物性饲料-农业部农牧发20017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允许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共57种。其中:非处方购买使用:33种。可在饲料产品中使用,标签中说明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注意事项等,只能进行促生长、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的宣传。处方购买使用:24种。只能在防治动物疾病时,通过饲料中混合给药。不能在饲料产品中使用。强制性国家标准: &
43、#160; 饲料标签(GB10648-1999) 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4.饲料工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饲料加工企业工种分为:饲料原料清理上料工、饲料粉碎工、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饲料制粒工、饲料加工设备维修工、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预混工、饲料营销员及其它工种。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行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的通知(农人发)20004号)和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饲料工业行业检验化验员
44、等三个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农(人劳)200010号)的精神,对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饲料加工设备维修工三个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上述工种需经职业技能鉴定站对拟从业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发给不同等级的证书后,才能持证上岗。在全国饲料工业行业中对饲料检验化验员等三个职业实行就业准入,对于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行为,促进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饲料工业标准分类: 综合 12 (国
45、标8) 检测方法 83 (国标66) 产品 26 (国标3) 原料 44 (国标3) 饲料添加剂 51 (国标22)
46、160; 饲料机械 48 (国标0) 其他 22 (国标13)根据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表,共需各类标准近1000项。现有标准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今后,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希望广大企业也能积极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九、饲料工业的贡献饲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我国养殖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支撑了养殖业的发展。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粮食生产
47、年递增率仅为1.7 %,而肉类年递增率为8.9 %,蛋类9.9 %,养殖水产品则高达13.7 %。同期,世界肉类增量的48.2 %、蛋类增量的71.1 %、养殖水产品增量的90 %均来自我国。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饲料工业功不可没。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提升了我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饲料工业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饲料工业作为一个关联性、带动性较强的产业,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养殖、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种植业为例,饲料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玉米种植。我国玉米总产量的70 %以上用作饲料生产。饲料工业
48、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业的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我国饲料粮消费总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4 %增加到2003年的38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粮消费总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这将继续推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3、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是发展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2004年农民出售畜产品的人均收入约占出售农产品人均收入的40 %。饲料对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超过40 %,对畜产品增值的贡献很大。二是推广1吨配合饲料可为农民增收节支200 250元。三是饲料企业推销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直接将养殖技术传播给广大养殖户,促进了科学养殖技术在广大
49、养殖户中的普及应用,提高了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是“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4减少了粮食消耗。饲料工业是“耗粮大户”,但更是“节粮大户”。20多年来,在饲料工业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养殖业突飞猛进地发展,鸡、鱼、肉、蛋、奶等养殖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用粮消耗则大幅度下降。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因副食的增加和节约的粮食,是一笔大帐很难算得清楚,其中,工业饲料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据测算,饲喂配合饲料比饲喂单一粮食饲料可减少粮食消耗25%-30%。如果据此算一下帐,工业饲料每年节约的饲料粮,20多年节约的饲料粮都是巨大的数字。(1980年-2004年我国人均粮食、肉类、饲料占有量
50、增长曲线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业饲料产量的增长,肉类总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说明饲料工业的发展大大节省了粮食消耗,体现了饲料工业的巨大贡献。十、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前景1发展目标和思路。饲料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为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实现大宗饲料原料和饲料总量供求的基本平衡。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今后10多年,饲料工业发展应当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实现从量的扩张
51、向质的提高的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2004 年全球饲料产量前10位企业及产量排名公司名称国家产量(万吨)1Cargill/Agribrands嘉吉美国15502Charoen Pokphand (CP Group)正大集团泰国14503Land OLakes Farmland/Purina Mills蓝湖美国12004Tyson Foods泰森食品美国9805Zen-noh Co-operative全农日本7406Nutreco泰高荷兰5607Ucaab Co-operatives乌卡亚比法国4408ABNABN英国3809Sadia沙地亚巴西35010Ridley瑞利澳大利亚330 2004年中国饲料产量前10位企业及产量排名公司名称产量(万吨)1正大集团6402希望集团4603六和集团2404温氏集团1655通威集团1156南宝集团957大成农牧908唐人神集团759恒兴集团7510正邦集团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WPS个人技能建设与提升计划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算法选择中的影响因素的试题及答案
- 文学作品中身体表现的意义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wps试题及答案总结
- 文学中的家庭关系与人际互动探讨试题及答案
- 文学中的边缘身份探索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一级Photoshop考试专业化学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WPS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建议
- WPS移动功能试题及答案分析
- 计算机一级Msoffice知识体系建设与试题及答案
-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路径
- 2025年小升初语文第一次全真模拟试卷(1)(统编版+含答案解析)
- 厂区保安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购销库尔勒香梨合同协议
- 2025年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招聘笔试试题(附答案)
- (三模)豫西北教研联盟 (平许洛济)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型低压电器、智能型低压开关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 三方合伙开店协议合同
- 《紧急多发伤的临床救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